一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
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 )
A. 26mm B. 26cm C. 26dm D. 26m
2. (2023·杭州)下列最接近1cm的是 ( )
A. 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 B. 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厚度
C. 一个篮球的直径 D. 一张课桌的高度
3. (2023·天津)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年累月奋斗在地质勘探的一线,练就了快速、准确丈量的本领。他跨出每一步的步幅几乎是相同的,其步幅合理的是 ( )
A. 85m B. 85dm C. 85cm D. 85mm
4.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必要的是 ( )
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C.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量起 D.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5. (易错题)如图所示,铅笔长度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 )
A. 12.0cm B. 12.2cm C. 12.00cm D. 12.20cm
6. (2024·常州模拟)如图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面额10元的银质圆形纪念币,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它的直径为39.9mm,则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
A. 1cm B. 1mm C. 1nm D. 1μm
7. 在下列数值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1.5 。 (2) 学生用的水笔的长约为15 。
(3) 万里长城全长约为21196.18 。 (4) 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00 。
8.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 长江全长约为6300km= 6300× m= m。
(2)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约为8848m= 8848× km= km。
(3) 人头发的直径约为0.07mm= μm= nm。
9. (2024·南通崇川校级段考)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目前我国纳米技术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则2.85×109nm最接近 ( )
A. 教室的高度 B. 物理课本的长度 C. 课桌的长度 D.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10. 四名同学做同一道单位换算题,其中正确的是 ( )
A. 41.3cm=41.3×0.01=0.413m B. 41.3cm=41.3cm×0.01m=0.413m
C. 41.3cm=41.3×100m=4130m D. 41.3cm=41.3×0.01m=0.413m
11. (新情境·传统文化)(2024·南京玄武校级三模)“内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工艺。请估测图中鼻烟壶的高度是 ( )
A. 10cm B. 10mm C. 2cm D. 2mm
12. 如图所示,三条线段a、b、c的长度分别为L1、L2、L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
A. L1C. L1=L2=L3 D. L1=L213. (易错题)(2024·南通通州一模)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的橡皮长度的读数为 ( )
A. 3.17cm B. 3.170cm C. 2.17cm D. 2.170cm
14. (2024·常州二模)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去精确测量玻璃窗的宽度,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
A. 0.420m B. 4.200dm C. 42.0cm D. 420mm
15. 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尺子最合适的是 ( )
A. 量程为0~15cm、分度值为0.5mm的尺子 B. 量程为0~10m、分度值为1dm的尺子
C. 量程为0~30cm、分度值为1mm的尺子 D. 量程为0~3m、分度值为1mm的尺子
16. 一木板的真实长度是1.05432m,甲同学用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去测此木板的长度,测量结果接近 m;乙同学用另一把刻度尺测量,测得的结果是1.0543m,则乙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估读到 。
17. 用如图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如果用甲尺测量,那么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m。如果用乙尺测量,那么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m。体育课测量同学们跳远距离时,一般选用与 (甲/乙)尺分度值相同的尺。
18. 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 。
(2) 。
(3) 。
第2课时 误差 时间和特殊长度的测量
1.
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 )
A. 日晷 B. 滴漏 C. 电子手表 D. 铯原子钟
2. (2024·辽宁)为保护视力,应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 )
A. 5s B. 5min C. 50min D. 5h
3.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 )
A.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C. 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D. 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4. (2024·扬州邗江模拟)下列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
5. 在下面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 小明100m赛跑的成绩是14.5 。
(2) 人的心脏正常跳100次的时间约为1.4 。
6. (教材P126材料改编)图甲手表的时刻为 ;图乙电子表的时刻为 ;图丙秒表的读数为 min s。
7. 小刚同学测橡皮的宽度,记录5次测量结果,分别是① 2.51cm,② 2.51cm,③ 2.41cm,④ 25.2mm,⑤ 2.53cm。其中错误数据的序号是 ,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则被测橡皮的宽度应记为 cm。
8. 小张的脉搏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跳动75次,为了测小李跑50m所用的时间,小张用脉搏跳动的次数来估算。经测量,小李跑完50m时,小张的脉搏跳动次数为10次,则小李跑50m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 )
A. 10s B. 8s C. 5s D. 7.5s
9.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
B. 误差是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和要求而引起的
C.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能消除误差
D.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或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
10. (2024·无锡惠山校级段考)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不合理”的是 ( )
A. 图甲中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与地图上的路线重合,测出重合的棉线长度,再乘以比例尺得到实际线路长度
B. 图乙中把长为S的金属丝密绕N圈在铅笔上,测出密绕的线圈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D=
C. 图丙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纪念币的直径为2.00cm
D. 图丁中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11. (易错题)小刚五次测量课本的宽度,记录结果:17.29cm、17.51cm、17.32cm、17.30cm、17.31cm,则课本宽度为 ( )
A. 17.33cm B. 17.30cm C. 17.305cm D. 17.31cm
12. 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a. 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为L。b. 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c. 翻看物理课本最后一页的页码,记为n。d. 用表示物理课本内每张纸的厚度,记为d。
(1) 上述各步骤中错误的是 和 ,应分别改为 和 。
(2) 实验步骤改正后,正确的实验顺序应改为 (填字母)。
13.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模仿伽利略研究单摆的运动规律,他用同一小球,保持摆幅相同,只改变摆绳长度,做了三次实验,如表是这名同学三次实验的测量结果。
摆绳的长度/cm 51 45 28
连续摆动10次的时间/s 14.5 13.3
(1) 摆绳长度为28cm时,连续摆动10次的时间如图乙所示,请将时间填入表中空格。
(2) 摆绳长度为45cm时,摆动周期为 s。
(3) 若要使摆动周期恰好为1s,则摆绳长度应该 (大于/等于/小于)28cm。
(4) 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摆绳长度对摆动周期 (有/无)影响。
一、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 B 2. B 3. C 4. C
5. C [易错分析]在长度测量时的估计值“0”容易忽视。
6. B 7. (1) mm (2) cm (3) km (4) μm 8. (1) 103 6.3×106 (2) 10-3 8.848 (3) 70 7×104 9. A 10. D 11. A 12. C
13. C [易错分析]容易忽视物体的起始端不在零刻度线处。
14. B 15. D 16. 1.054 1mm 0.1mm 17. 2.8 2.80 甲 18. (1) 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2) 刻度尺上的刻度线没有紧靠被测物体 (3) 读数时斜视,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第2课时 误差 时间和特殊长度的测量
1. D 2. B 3. D 4. C 5. (1) s (2) min 6. 10:9:42
10:09:36 6 38 7. ③ 2.52 8. B 9. D 10. B
11. D [易错分析]不知道平均值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与测量结果相同。
12. (1) a d 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为L(不含书皮) 用表示物理课本内每张纸的厚度,记为d (2) bacd 13. (1) 11 (2) 1.33 (3) 小于 (4)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