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地球的运动 质量评估(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地球的运动 质量评估(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9 23:25:37

文档简介

第1章 地球的运动 质量评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所示,完成1~3题。
1.地球自转一圈的周期是( B )
A.12小时   B.24小时   C.一月   D.一年
2.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B )
A.极昼极夜现象 B.昼夜的更替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
3.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相同点是( B )
A.周期相等 B.方向一致
C.绕转中心相同 D.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星球,她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读图完成4~7题。
4.产生上图漫画现象的原因是( A )
A.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B.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C.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D.地球公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5.地球自转1°,需要的时间是( C )
A.15分钟 B.1小时 C.4分钟 D.24小时
6.地球自转方向在不同的视角下表述不同。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D )
A.自东向西旋转 B.自南向北旋转
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D.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7.日常生活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B )
①一日约24小时 ②一年约365天 
③北京四季分明 ④白天工作,夜间休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暑期,小杰开启了北京之行。入住宾馆时,他发现大堂墙面上四个城市的钟表时间不一样。据此完成8~9题。
8.造成四个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B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生活习惯
9.北京和东京的时间差异小,这是因为两地( A )
A.经度相差小 B.纬度相差小
C.文化差异小 D.经济差距小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19时30分,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开幕,北京一学生在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1点30分同步收看了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直播。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中国观众必须半夜时分观看开幕式直播的原因是( B )
A.四季的更替 B.地球的自转
C.文化的差异 D.地球的公转
11.巴黎奥运会开幕时,地球正处于( D )
A.②①之间 B.③②之间
C.④③之间 D.①④之间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某同学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图1为“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图2为“不同季节杆影长度的变化”。据图完成12~14题。
12.一天当中杆影长度最短的时候是( D )
A.日出时分 B.日落时分 C.14时 D.正午
13.通过测量,夏至旗杆影子长是4米左右,冬至杆影是18米左右,据此推测春分时杆影长度可能是( B )
A.1米 B.10米 C.19米 D.28米
14.根据不同季节杆影长度的变化,可以验证( C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C.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D.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日期设在每年的9月23日。如图示意“地球公转”,据此完成15~17题。
15.农民丰收节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于( C )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下面诗句,描述符合丰收节时令的是( A )
A.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B.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C.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D.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17.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的有( D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读“地球五带图”,完成18~20题。
18.下列对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有极昼极夜现象应在C区
B.获得热量最多的是A区
C.四季变化明显的是B区
D.B和C区均有太阳直射
19.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20.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是( B )
A.23.5°N B.23.5°S C.66.5°N D.66.5°S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各题。(18分)
材料 学习地理,可以通过地理演示或模拟实验,获得直观的地理知识。如图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演示的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图1是同学们“演示地球自转示意图(左边手电筒代表太阳发出的光线)”,图2为“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
探究活动一:地球的自转及现象
图1
探究活动二:地球的公转及现象
图2
(1)演示地球运动,摆放地球仪时,北极应指向 北极星 (恒星)附近,地球运动方向为 自西向东 。
(2)图1演示地球自转,此实验能演示地球自转产生的 昼夜更替 现象。此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中纬度,又处于夜半球的是 丁 。
图1
(3)图2演示地球公转,同学们在模拟地球运动过程中,需要 B (选字母)。
图2
A.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B.让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C.始终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东向西转动
D.使地轴垂直于桌面并保持空间指向不变
(4)图2中手持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运动,应该注意: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以光源为中心沿 逆 (顺/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A (选字母)。
图2
A.四季变化 B.太阳的东升西落
C.昼夜交替 D.各地时间的差异
(5)地球自转和公转时会产生一些自然现象,除了以上探究中提到的现象,请结合生活再分别举出一例。
自转: 时区差异——地球自转还导致不同地区的时间不同,形成了全球24个时区。例如,当北京是中午12点时,纽约则是前一天的晚上11点 。
公转: 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还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例如,夏至时,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冬至时,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
22.图a是“某日某时刻地球昼夜分布图”,图b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图c为“北京市某学校的小明记录的‘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教室的光照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图a  图b
图c 图d
(1)图a中②点的经纬度是 23.5°N , 60°W ,随着地球的自转运动该点会进入到 夜 (昼/夜)半球。
(2)如图a昼夜分布图所示,此时的地理现象符合图b中的 丙 ,此时位于南半球的巴西利亚处于  夏季 (季节),此时,太阳垂直照射在 南回归线 (填纬线名称),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会出现 极昼 现象。
(3)如图a所示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表现为 昼短夜长 (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此后的一个月内北京市的昼夜变化情况为 昼渐长,夜渐短 。
(4)如图c中①②③表示的太阳光线照进教室的范围,判断符合图b中甲处这一天我们学校教室内正午光照情况的是 ③ 。
(5)如图d中AN,BN属于两条相对的经线,N为北极,BC处于昼半球,C纬度是66.5°,图中数据为纬度。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B.此时太阳直射23.5°N
C.此时D地的影子长度为年内最短
D.A和B时间相同
23.中国诗词歌谣对时节和气候丰富细腻的描述堪称二十四节气的“文学说明书”。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与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20分)
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左河水《春分》
(1)春分时“白天黑夜两均分”是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在 赤道 (纬线名称);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向 北 (北/南)移动,我国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热 增加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
(2)“昼晷已云极”是指北半球夏至日,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 短 (长/短),我国各地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宵漏自此长”是指黑夜自今日起开始变长。“风清露冷秋期半,月光夜色雨均长”中“风清露冷”寓意秋分过后迎来 寒露 (节气)。
如图为夏至这天,南通某中学学生上午10:00在某街道拍摄的照片,两小时后,再次观察发现影子的长度和朝向均发生了变化。
(3)据图判断,该街道为 南北 (南北/东西)走向,造成影子变化的原因是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树影长度和朝向的变化是 A 。
A.变短,由西北向北 B.变短,由东北向北
C.变长,由西北向北 D.变长,由东北向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
(4)北半球冬至一般在每年 12月22日 (日期)前后,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 最少 。第1章 地球的运动 质量评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所示,完成1~3题。
1.地球自转一圈的周期是( )
A.12小时   B.24小时   C.一月   D.一年
2.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极昼极夜现象 B.昼夜的更替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
3.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相同点是( )
A.周期相等 B.方向一致
C.绕转中心相同 D.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星球,她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读图完成4~7题。
4.产生上图漫画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B.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C.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D.地球公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5.地球自转1°,需要的时间是( )
A.15分钟 B.1小时 C.4分钟 D.24小时
6.地球自转方向在不同的视角下表述不同。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东向西旋转 B.自南向北旋转
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D.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7.日常生活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①一日约24小时 ②一年约365天 
③北京四季分明 ④白天工作,夜间休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暑期,小杰开启了北京之行。入住宾馆时,他发现大堂墙面上四个城市的钟表时间不一样。据此完成8~9题。
8.造成四个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生活习惯
9.北京和东京的时间差异小,这是因为两地( )
A.经度相差小 B.纬度相差小
C.文化差异小 D.经济差距小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19时30分,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开幕,北京一学生在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1点30分同步收看了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直播。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中国观众必须半夜时分观看开幕式直播的原因是( )
A.四季的更替 B.地球的自转
C.文化的差异 D.地球的公转
11.巴黎奥运会开幕时,地球正处于( )
A.②①之间 B.③②之间
C.④③之间 D.①④之间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某同学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图1为“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图2为“不同季节杆影长度的变化”。据图完成12~14题。
12.一天当中杆影长度最短的时候是( )
A.日出时分 B.日落时分 C.14时 D.正午
13.通过测量,夏至旗杆影子长是4米左右,冬至杆影是18米左右,据此推测春分时杆影长度可能是( )
A.1米 B.10米 C.19米 D.28米
14.根据不同季节杆影长度的变化,可以验证(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C.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D.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日期设在每年的9月23日。如图示意“地球公转”,据此完成15~17题。
15.农民丰收节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下面诗句,描述符合丰收节时令的是( )
A.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B.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C.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D.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17.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的有(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读“地球五带图”,完成18~20题。
18.下列对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极昼极夜现象应在C区
B.获得热量最多的是A区
C.四季变化明显的是B区
D.B和C区均有太阳直射
19.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20.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是( )
A.23.5°N B.23.5°S C.66.5°N D.66.5°S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各题。(18分)
材料 学习地理,可以通过地理演示或模拟实验,获得直观的地理知识。如图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演示的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图1是同学们“演示地球自转示意图(左边手电筒代表太阳发出的光线)”,图2为“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
探究活动一:地球的自转及现象
图1
探究活动二:地球的公转及现象
图2
(1)演示地球运动,摆放地球仪时,北极应指向 (恒星)附近,地球运动方向为 。
(2)图1演示地球自转,此实验能演示地球自转产生的 现象。此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中纬度,又处于夜半球的是 。
图1
(3)图2演示地球公转,同学们在模拟地球运动过程中,需要 (选字母)。
图2
A.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B.让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C.始终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东向西转动
D.使地轴垂直于桌面并保持空间指向不变
(4)图2中手持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运动,应该注意: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以光源为中心沿 (顺/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选字母)。
图2
A.四季变化 B.太阳的东升西落
C.昼夜交替 D.各地时间的差异
(5)地球自转和公转时会产生一些自然现象,除了以上探究中提到的现象,请结合生活再分别举出一例。
自转: 。
公转: 。
22.图a是“某日某时刻地球昼夜分布图”,图b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图c为“北京市某学校的小明记录的‘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教室的光照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图a  图b
图c 图d
(1)图a中②点的经纬度是 , ,随着地球的自转运动该点会进入到 (昼/夜)半球。
(2)如图a昼夜分布图所示,此时的地理现象符合图b中的 ,此时位于南半球的巴西利亚处于 (季节),此时,太阳垂直照射在 (填纬线名称),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会出现 现象。
(3)如图a所示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表现为 (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此后的一个月内北京市的昼夜变化情况为 。
(4)如图c中①②③表示的太阳光线照进教室的范围,判断符合图b中甲处这一天我们学校教室内正午光照情况的是 。
(5)如图d中AN,BN属于两条相对的经线,N为北极,BC处于昼半球,C纬度是66.5°,图中数据为纬度。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B.此时太阳直射23.5°N
C.此时D地的影子长度为年内最短
D.A和B时间相同
23.中国诗词歌谣对时节和气候丰富细腻的描述堪称二十四节气的“文学说明书”。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与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20分)
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左河水《春分》
(1)春分时“白天黑夜两均分”是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名称);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向 (北/南)移动,我国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热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
(2)“昼晷已云极”是指北半球夏至日,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 (长/短),我国各地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宵漏自此长”是指黑夜自今日起开始变长。“风清露冷秋期半,月光夜色雨均长”中“风清露冷”寓意秋分过后迎来 (节气)。
如图为夏至这天,南通某中学学生上午10:00在某街道拍摄的照片,两小时后,再次观察发现影子的长度和朝向均发生了变化。
(3)据图判断,该街道为 (南北/东西)走向,造成影子变化的原因是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树影长度和朝向的变化是 。
A.变短,由西北向北 B.变短,由东北向北
C.变长,由西北向北 D.变长,由东北向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
(4)北半球冬至一般在每年 (日期)前后,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