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海陆分布与海陆变迁 质量评估(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海陆分布与海陆变迁 质量评估(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9 23:28:15

文档简介

第2章 海陆分布与海陆变迁 质量评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把地球仪上的地图像剥橘子一样“剥开”,可展开为12瓣橘子一样的平面地图。读图,完成1~3题。
1.如图中一“瓣”地图的经度跨度为( )
A.10° B.20° C.30° D.40°
2.从图中可以看出( )
A.世界海陆分布很均匀
B.南极点周围是一片海洋
C.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南半球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
3.所有“橘瓣”上都有分布的大洲是( )
A.非洲 B.南极洲 C.北美洲 D.亚洲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如图为“‘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据此完成4~7题。
4.“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 )
A.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C.陆地相连但海洋不相连 D.海洋陆地均不相连
5.“鹦鹉螺号”航行路线是(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C.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6.通过“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并结合海陆分布知识可以得出( )
A.大西洋是全球的中心 B.北半球以陆地为主
C.南半球以海洋为主 D.南极大陆面积最大
7. 以下不属于海洋矿产资源的是( )
A. 石油 B. 天然气 C. 滨海砂矿 D. 森林木材
读“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完成8~10题。
8.图中①、②、③、④、⑤五处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
A.①山地、②高原、③平原、④丘陵、⑤盆地
B.①高原、②盆地、③丘陵、④山地、⑤平原
C.①平原、②盆地、③山地、④丘陵、⑤高原
D.①高原、②盆地、③山地、④丘陵、⑤平原
9.据图分析,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起伏较小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崎岖不平的一定是山地
C.山地相对高度小,且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10. 关于高原的地形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四周多被平原环绕 B.四周多被山地和陡崖环绕
C.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地区 D.多分布于沿海地区
如同陆地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读“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由大陆向海洋深处延伸,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为( )
A.大陆架—洋盆—大陆坡—海沟
B.大陆坡—洋盆—大陆架—海沟
C.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沟
D.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
12.大陆架具有的特点是( )
①是大陆边缘的延伸 ②坡度较缓 ③水深较浅 ④表面起伏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海洋中最深的地形类型是( )
A.洋盆 B.海沟 C.洋中脊 D.大陆坡
在地球内力驱动下,印度古陆漂洋过海,经历了地质历史上漫长的漂泊,终于到达现今位置。如图示意2亿年以来印度古陆不同时期的经纬度位置。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示印度古陆在漂移过程中,其主体( )
A.最初位于南半球热带 B.从南温带漂移至北寒带
C.漂移的速度越来越快 D.现今已与亚欧大陆相连
15.2亿年以来,印度古陆( )
A.呈逆时针旋转并向东北方向运动
B.呈逆时针旋转并向西南方向运动
C.呈顺时针旋转并向东北方向运动
D.呈顺时针旋转并向西南方向运动
下图为“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丙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
17.按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海将会扩大 B.喜马拉雅山脉将会消失
C.地中海将缩小 D.阿尔卑斯山脉不断增高
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阿尔卑斯等山脉均是板块运动的例证。如图分别为“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8~20题。
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 六大板块分布
18.关于世界主要山脉,表述正确的是( )
A.大多呈条带状分布 B.阿尔卑斯山脉南北延伸
C.均位于火山地震带 D.安第斯山脉位于北美洲
19.与喜马拉雅山脉不断隆升关系密切的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
20.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它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阿尔卑斯山脉也一样,预测阿尔卑斯山脉( )
A.高度保持不变
B.有可能在几亿年后变成新的海洋
C.也在不停长高
D.受印度洋板块影响,高度降低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21.读“大洲和大洋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读图,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填序号及名称)
(2)②洲与③洲的分界线是 ,②洲与⑥洲的分界线是 。
(3)读图,甲是 洋,全部位于 半球(东/西)。
22.地球表层最大的差异是陆地和海洋。北京某校学生围绕“陆地与海洋”展开研究性学习。如图为世界地图及两大陆地地形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2分)
活动一:图说海陆格局
      甲大陆        乙大陆
(1)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对世界海陆分布格局的认识。
① ② ③


活动二:图析陆地地形
(2)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结合图中甲、乙两大陆的位置和地形信息,完成下列框中的内容。
甲大陆 乙大陆
地处南半球, (特殊纬线)穿过中部;东临 、西临印度洋;北与 亚 洲隔海相望;西部主要为高原,中部主要为 ,东部主要为山地,从东西方向看,地势 (特征)。 地处北半球,以 (五带)为主;北临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中部主要为平原,西部和东部主要为 ,从东西方向看,地势 (特征)。
活动三:辨识人海关系
(3)依据“人类与海洋关系示意图”,将“海上运输”“降水”“矿产”填入图中相应的位置。
① ② ③
23.【探究发现】认识海底地形(6分)
【探究资料】现代探测技术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原来,海洋底部也有高山、深谷、平原等各种地形,可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单元。大陆边缘是大陆和大洋盆地之间的水下过渡带,通常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麓和海沟组成,约占海底面积的1/5。大洋盆地介于大陆边缘与洋中脊之间,水深一般达4 000~5 000米,洋盆中分布着纵横的海山、突兀的海丘、平缓的海底高原以及广阔的深海平原等。如图示意“海底地形”。
(1)说出海底地形的主要类型。
(2)简述大陆架的特征。
(3)请举例说明海沟的形成原因。
2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①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②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③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通过填海造陆,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材料二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中的三个实例均证明了 。
A.全球的变暖 B.海陆的变迁
C.地球的运动 D.人口的增加
(2)A板块与B板块之间的地中海面积在不断 。A板块与C板块之间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的山脉,它是由板块 运动形成的。
(3)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环 洋地带。
(4)根据测量,可以预测最有可能成为新的大洋的是 。
A.亚马孙平原 B.安第斯山脉
C.东非大裂谷 D.阿拉伯半岛第2章 海陆分布与海陆变迁 质量评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把地球仪上的地图像剥橘子一样“剥开”,可展开为12瓣橘子一样的平面地图。读图,完成1~3题。
1.如图中一“瓣”地图的经度跨度为( C )
A.10° B.20° C.30° D.40°
2.从图中可以看出( D )
A.世界海陆分布很均匀
B.南极点周围是一片海洋
C.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南半球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
3.所有“橘瓣”上都有分布的大洲是( B )
A.非洲 B.南极洲 C.北美洲 D.亚洲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如图为“‘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据此完成4~7题。
4.“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 B )
A.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C.陆地相连但海洋不相连 D.海洋陆地均不相连
5.“鹦鹉螺号”航行路线是( D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C.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6.通过“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并结合海陆分布知识可以得出( C )
A.大西洋是全球的中心 B.北半球以陆地为主
C.南半球以海洋为主 D.南极大陆面积最大
7. 以下不属于海洋矿产资源的是( D )
A. 石油 B. 天然气 C. 滨海砂矿 D. 森林木材
读“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完成8~10题。
8.图中①、②、③、④、⑤五处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D )
A.①山地、②高原、③平原、④丘陵、⑤盆地
B.①高原、②盆地、③丘陵、④山地、⑤平原
C.①平原、②盆地、③山地、④丘陵、⑤高原
D.①高原、②盆地、③山地、④丘陵、⑤平原
9.据图分析,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面起伏较小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崎岖不平的一定是山地
C.山地相对高度小,且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10. 关于高原的地形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B )
A.四周多被平原环绕 B.四周多被山地和陡崖环绕
C.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地区 D.多分布于沿海地区
如同陆地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读“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由大陆向海洋深处延伸,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为( D )
A.大陆架—洋盆—大陆坡—海沟
B.大陆坡—洋盆—大陆架—海沟
C.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沟
D.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
12.大陆架具有的特点是( A )
①是大陆边缘的延伸 ②坡度较缓 ③水深较浅 ④表面起伏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海洋中最深的地形类型是( B )
A.洋盆 B.海沟 C.洋中脊 D.大陆坡
在地球内力驱动下,印度古陆漂洋过海,经历了地质历史上漫长的漂泊,终于到达现今位置。如图示意2亿年以来印度古陆不同时期的经纬度位置。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示印度古陆在漂移过程中,其主体( D )
A.最初位于南半球热带 B.从南温带漂移至北寒带
C.漂移的速度越来越快 D.现今已与亚欧大陆相连
15.2亿年以来,印度古陆( A )
A.呈逆时针旋转并向东北方向运动
B.呈逆时针旋转并向西南方向运动
C.呈顺时针旋转并向东北方向运动
D.呈顺时针旋转并向西南方向运动
下图为“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丙板块是( D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
17.按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红海将会扩大 B.喜马拉雅山脉将会消失
C.地中海将缩小 D.阿尔卑斯山脉不断增高
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阿尔卑斯等山脉均是板块运动的例证。如图分别为“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8~20题。
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 六大板块分布
18.关于世界主要山脉,表述正确的是( A )
A.大多呈条带状分布 B.阿尔卑斯山脉南北延伸
C.均位于火山地震带 D.安第斯山脉位于北美洲
19.与喜马拉雅山脉不断隆升关系密切的是( D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
20.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它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阿尔卑斯山脉也一样,预测阿尔卑斯山脉( C )
A.高度保持不变
B.有可能在几亿年后变成新的海洋
C.也在不停长高
D.受印度洋板块影响,高度降低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21.读“大洲和大洋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读图,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⑤南极洲 ,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②亚洲 。(填序号及名称)
(2)②洲与③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运河 ,②洲与⑥洲的分界线是 白令海峡 。
(3)读图,甲是 印度 洋,全部位于 东 半球(东/西)。
22.地球表层最大的差异是陆地和海洋。北京某校学生围绕“陆地与海洋”展开研究性学习。如图为世界地图及两大陆地地形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2分)
活动一:图说海陆格局
      甲大陆        乙大陆
(1)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对世界海陆分布格局的认识。
① 海洋  ② 海洋  ③ 多 
④ 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⑤ 七 
活动二:图析陆地地形
(2)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结合图中甲、乙两大陆的位置和地形信息,完成下列框中的内容。
甲大陆 乙大陆
地处南半球, 南回归线 (特殊纬线)穿过中部;东临 太平洋 、西临印度洋;北与 亚 洲隔海相望;西部主要为高原,中部主要为 平原 ,东部主要为山地,从东西方向看,地势 东西高,中间低 (特征)。 地处北半球,以 北温带 (五带)为主;北临 北冰洋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中部主要为平原,西部和东部主要为 山地 ,从东西方向看,地势 东西高,中间低 (特征)。
活动三:辨识人海关系
(3)依据“人类与海洋关系示意图”,将“海上运输”“降水”“矿产”填入图中相应的位置。
① 降水  ② 矿产  ③ 海上运输 
23.【探究发现】认识海底地形(6分)
【探究资料】现代探测技术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原来,海洋底部也有高山、深谷、平原等各种地形,可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单元。大陆边缘是大陆和大洋盆地之间的水下过渡带,通常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麓和海沟组成,约占海底面积的1/5。大洋盆地介于大陆边缘与洋中脊之间,水深一般达4 000~5 000米,洋盆中分布着纵横的海山、突兀的海丘、平缓的海底高原以及广阔的深海平原等。如图示意“海底地形”。
(1)说出海底地形的主要类型。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洋中脊等。
(2)简述大陆架的特征。
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水深在200米以内。
(3)请举例说明海沟的形成原因。
马里亚纳海沟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板块挤压形成的。
2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①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②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③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通过填海造陆,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材料二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中的三个实例均证明了 B 。
A.全球的变暖 B.海陆的变迁
C.地球的运动 D.人口的增加
(2)A板块与B板块之间的地中海面积在不断 缩小 。A板块与C板块之间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的山脉,它是由板块 碰撞挤压 运动形成的。
(3)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环 太平 洋地带。
(4)根据测量,可以预测最有可能成为新的大洋的是 C 。
A.亚马孙平原 B.安第斯山脉
C.东非大裂谷 D.阿拉伯半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