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世界气候 质量评估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世界气候 质量评估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9 23:27:28

文档简介

第3章 世界气候 质量评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完成1~3题。
1.经判断,甲图是该地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乙图是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理由是( C )
①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此地位于北半球 ②亚洲在西半球、北美洲在东半球,此地位于东半球 ③图甲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0℃,图乙大部分地区气温高于0℃ ④图甲等温线比图乙等温线稀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图中7月北美洲大部分地区( A )
A.气温低于20℃
B.气温高于亚洲内陆地区
C.气温在30℃以上
D.气温全部高于20℃
3.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 B )
A.7月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B.7月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1月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D.1月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更低
下图是“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4~6题。
4.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C )
A.极地地区降水量最多
B.内陆地区降水量多于沿海地区
C.赤道附近降水量多
D.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
5.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该地成为世界“雨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 C.地形 D.气温
6.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C )
A.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6 ℃
B.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增加
C.温带大陆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D.赤道地区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红树林生长在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具有保护海岸的作用,被称为“消浪先锋”。如图为“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读图,完成7~9题。
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D )
A.从两极向赤道逐渐降低 B.从平原向高原逐渐升高
C.从陆地向海洋逐渐降低 D.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8.红树林( C )
A.七个大洲的海岸地区都有分布
B.集中分布于等温线密集的海岸地区
C.多分布在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
D.广泛分布于大陆西岸的海岸地区
9.红树林被称为“消浪先锋”,其作用是( D )
A.涵养水源 B.吸烟滞尘 C.淡化海水 D.保护海岸
10.下列诗句中反映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的是( C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某区域甲、乙、丙三地的气候数据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1~12题。
1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C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地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如图为“某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这种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是( A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B.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C.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D.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14.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C )
A.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
B.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C.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地区
D.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部
15.与这种气候类型属于同一温度带的气候是( B )
A.寒带苔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气候对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也逐渐与周围的气候环境建立了良好的共存关系。据此完成16~20题。
16.某同学报名参加了国际游学夏令营,介绍会上,该同学说:“我的家乡四季分明,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位同学最有可能来自( B )
A.伦敦 B.北京 C.罗马 D.孟买
17.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植被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B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8. 通布图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尼日尔河北岸,由于风沙侵蚀以及越来越多的游客参观,面临着被损毁的危险。通布图古城的建筑特点与当地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B )
A.屋顶为斜坡——降水多
B.泥土修筑——干燥少雨
C.底层架空——炎热潮湿
D.墙壁较厚——冬季寒冷
19.气候对农业影响很大,受气温影响,咖啡、香蕉、榴莲等多分布在( A )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所有地区
20.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 D )
①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②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 ③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 ⑤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护好现有森林,植树造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21.读下面实践与活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某地理小组把相同温度的一盆沙和一盆水放在太阳下暴晒15分钟,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记录下来;再把沙和水同时移到空调室中降温约15分钟,再次测量其温度,并记录下来,两次测量数据如下所示。
(1)第一次测量:沙盆的温度38℃,水盆的温度29℃,说明沙子 升温 比水快。
(2)第二次测量:沙盆的温度25℃,水盆的温度27℃,说明沙子 降温 比水快。
结合实验结论,试分析受海陆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
(3)同纬度地区,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 高 ,海洋气温 低 ;冬季相反。
结合以上世界气温分布特点,分析右图所处半球、季节和时间(1月还是7月)。
(4)半球: 南 半球;判断依据: 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
(5)季节: 夏 季;判断依据: 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高 。
(6)月份: 1 月;判断依据: 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为1月 。
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形成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7)亚洲是世界最大的大洲,东邻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大,因此在其东部和南部形成典型的 季风 气候。
22.学会阅读和分析气候资料图是学习地理基本技能之一。读图,回答问题。(16分)
甲 乙
(1)读甲图,A地气候类型是 热带雨林 气候,该气候与图乙中 ① (填序号)相对应。
(2)读甲图,D地气候类型是 温带海洋性 气候,该气候与图乙中 ③ (填序号)相对应。
(3)读甲图,从D到E降水量逐渐 减少 ,说明  海陆 因素在影响着降水的分布。
(4)读乙图,图①②③④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① (填序号)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 ④ (填序号)地。
23.【项目式学习】车厘子与春节(10分)
【项目背景】2025年1月27日,一艘满载智利车厘子的冷藏散货船,顺利抵达上海南港码头。近几年来我国进口车厘子的数量越来越多,某校地理社团开展了以“过春节的车厘子”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收集信息
如表为智利气候资料,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月份(月) 1 2 3 4 5 6
气温(℃) 21.3 19.8 17.5 14.1 11.7 8.2
降水量(毫米) 1.1 1.6 4.3 16.1 41.5 71.3
月份(月) 7 8 9 10 11 12
气温(℃) 7.6 8.9 12.4 13.9 17.7 20.1
降水量(毫米) 86.4 51.4 22.3 14.9 10.6 2.8
(1)气候资料图是描述气候特征的数据,说出收集气候资料信息的途径。
进入气象网站,收集气象局报告,上网查阅等。
(2)根据如表中的气温和降水量的资料,绘制出智利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任务二:分析探究
(3)根据智利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智利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智利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任务三:成果展示
(4)我国车厘子在5月、6月成熟,智利车厘子却在春节期间旺销,请分析原因。
智利位于南半球,与我国季节相反,车厘子在国内市场错峰销售。
24.某中学地理课堂围绕“全球气候变暖与生活”开展主题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温也会随之升高。北极永久冻土解冻面积扩大,会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材料二 下表是全球气温升高1.5℃和2℃时造成的不利影响。
气温升高幅度 升高1.5℃ 升高2.0℃
暴露在极端炎热环境中的人口比例 14% 37%
植物消亡比例 8% 16%
北极永久冻土解冻面积 480万千米2 660万千米2
玉米减产幅度 3% 7%
材料三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中和抵消,达到“零排放”。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做出承诺,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1)从低、中、高纬度的划分来看,长时间生活在极端炎热环境中的居民大多生活在 低 纬度地区。
(2)全球气温升高造成了北极永久冻土解冻面积 扩大 。其又会反作用于气温,使全球气温进一步 变暖 。
(3)依据材料,写出一条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岛屿被淹。
(4)实现“碳中和”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请你写几种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做法。
人走灯灭;少使用或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贺卡;节约纸张;绿色出行等。第3章 世界气候 质量评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完成1~3题。
1.经判断,甲图是该地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乙图是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理由是( )
①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此地位于北半球 ②亚洲在西半球、北美洲在东半球,此地位于东半球 ③图甲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0℃,图乙大部分地区气温高于0℃ ④图甲等温线比图乙等温线稀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图中7月北美洲大部分地区( )
A.气温低于20℃
B.气温高于亚洲内陆地区
C.气温在30℃以上
D.气温全部高于20℃
3.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 )
A.7月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B.7月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1月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D.1月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更低
下图是“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4~6题。
4.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极地地区降水量最多
B.内陆地区降水量多于沿海地区
C.赤道附近降水量多
D.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
5.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该地成为世界“雨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 C.地形 D.气温
6.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6 ℃
B.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增加
C.温带大陆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D.赤道地区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红树林生长在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具有保护海岸的作用,被称为“消浪先锋”。如图为“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读图,完成7~9题。
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从两极向赤道逐渐降低 B.从平原向高原逐渐升高
C.从陆地向海洋逐渐降低 D.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8.红树林( )
A.七个大洲的海岸地区都有分布
B.集中分布于等温线密集的海岸地区
C.多分布在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
D.广泛分布于大陆西岸的海岸地区
9.红树林被称为“消浪先锋”,其作用是( )
A.涵养水源 B.吸烟滞尘 C.淡化海水 D.保护海岸
10.下列诗句中反映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某区域甲、乙、丙三地的气候数据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1~12题。
1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地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如图为“某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这种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B.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C.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D.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14.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
B.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C.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地区
D.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部
15.与这种气候类型属于同一温度带的气候是( )
A.寒带苔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气候对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也逐渐与周围的气候环境建立了良好的共存关系。据此完成16~20题。
16.某同学报名参加了国际游学夏令营,介绍会上,该同学说:“我的家乡四季分明,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位同学最有可能来自( )
A.伦敦 B.北京 C.罗马 D.孟买
17.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植被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8. 通布图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尼日尔河北岸,由于风沙侵蚀以及越来越多的游客参观,面临着被损毁的危险。通布图古城的建筑特点与当地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屋顶为斜坡——降水多
B.泥土修筑——干燥少雨
C.底层架空——炎热潮湿
D.墙壁较厚——冬季寒冷
19.气候对农业影响很大,受气温影响,咖啡、香蕉、榴莲等多分布在( )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所有地区
20.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 )
①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②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 ③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 ⑤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护好现有森林,植树造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21.读下面实践与活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某地理小组把相同温度的一盆沙和一盆水放在太阳下暴晒15分钟,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记录下来;再把沙和水同时移到空调室中降温约15分钟,再次测量其温度,并记录下来,两次测量数据如下所示。
(1)第一次测量:沙盆的温度38℃,水盆的温度29℃,说明沙子 比水快。
(2)第二次测量:沙盆的温度25℃,水盆的温度27℃,说明沙子 比水快。
结合实验结论,试分析受海陆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
(3)同纬度地区,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 ;冬季相反。
结合以上世界气温分布特点,分析右图所处半球、季节和时间(1月还是7月)。
(4)半球: 半球;判断依据: 。
(5)季节: 季;判断依据: 。
(6)月份: 月;判断依据: 。
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形成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7)亚洲是世界最大的大洲,东邻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 大,因此在其东部和南部形成典型的 气候。
22.学会阅读和分析气候资料图是学习地理基本技能之一。读图,回答问题。(16分)
甲 乙
(1)读甲图,A地气候类型是 气候,该气候与图乙中 (填序号)相对应。
(2)读甲图,D地气候类型是 气候,该气候与图乙中 (填序号)相对应。
(3)读甲图,从D到E降水量逐渐 ,说明 因素在影响着降水的分布。
(4)读乙图,图①②③④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填序号)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 (填序号)地。
23.【项目式学习】车厘子与春节(10分)
【项目背景】2025年1月27日,一艘满载智利车厘子的冷藏散货船,顺利抵达上海南港码头。近几年来我国进口车厘子的数量越来越多,某校地理社团开展了以“过春节的车厘子”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收集信息
如表为智利气候资料,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月份(月) 1 2 3 4 5 6
气温(℃) 21.3 19.8 17.5 14.1 11.7 8.2
降水量(毫米) 1.1 1.6 4.3 16.1 41.5 71.3
月份(月) 7 8 9 10 11 12
气温(℃) 7.6 8.9 12.4 13.9 17.7 20.1
降水量(毫米) 86.4 51.4 22.3 14.9 10.6 2.8
(1)气候资料图是描述气候特征的数据,说出收集气候资料信息的途径。
(2)根据如表中的气温和降水量的资料,绘制出智利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任务二:分析探究
(3)根据智利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智利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任务三:成果展示
(4)我国车厘子在5月、6月成熟,智利车厘子却在春节期间旺销,请分析原因。
24.某中学地理课堂围绕“全球气候变暖与生活”开展主题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温也会随之升高。北极永久冻土解冻面积扩大,会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材料二 下表是全球气温升高1.5℃和2℃时造成的不利影响。
气温升高幅度 升高1.5℃ 升高2.0℃
暴露在极端炎热环境中的人口比例 14% 37%
植物消亡比例 8% 16%
北极永久冻土解冻面积 480万千米2 660万千米2
玉米减产幅度 3% 7%
材料三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中和抵消,达到“零排放”。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做出承诺,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1)从低、中、高纬度的划分来看,长时间生活在极端炎热环境中的居民大多生活在 纬度地区。
(2)全球气温升高造成了北极永久冻土解冻面积 。其又会反作用于气温,使全球气温进一步 。
(3)依据材料,写出一条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4)实现“碳中和”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请你写几种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做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