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双15-16学年第二学期
第一次测试卷七年级语文试题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共28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共2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惩罚( )
虐待(
)
脑suǐ
(
)
chán(
)岩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轻装淡抹 人迹罕至 摄手摄脚 人声鼎沸
力排众义
轩然大波
熔为一体 晶莹剔透
错别字
订
正
3、课文默写。(8分)
(1)
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
,
,
——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高尔基《童年的朋友》)
(2)这四年里,
,
,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阿累《一面》)
(3)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的老师》一文所写的七件事情,按照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的顺序安排。七件事情中既有直接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和爱护,又有写“我”对蔡老师的挚爱和思念,表现了师生之间浓厚的感情。
B、《三颗枸杞豆》这篇记叙文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启示人们要珍惜时光,认准目标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地追求,否则将会一事无成,悔恨终生。
C、《一面》对鲁迅作了三次集中的肖像描写,不避重复,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富清晰起来。
D、贾平凹的《月迹》一文按照“盼月----寻月-----议月”的顺序展开,孩童的形象鲜明而突出,文章中的奶奶这一人物也不可或缺,她仿佛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她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们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5、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错误(标点符号除外),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①目前,地球上的绿色之肺——森林一天天地正在萎缩。②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被采伐和毁掉;③而另一方面,由于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剧烈增加。④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⑤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生存,甚至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1)第
句,修改
(2)第
句,修改
6、仿照例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2分)
母亲的一切言行都赋予了孩子事实上的灵性,在无形中定格了孩子一定的品质与价值。母亲的微笑和亲吻是抚慰孩子心灵的良药;母亲的拥抱和鼓励是
_
;
。
7、假设运动健将刘翔来你校,学校请你以小机者的身份采访他,请就你感兴趣的方面,设计你将提的三个问题,请注意条理性。(3分)
①
②
③
第二部分
(
共42分
)
二、诗歌赏析(4分)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
田
家(宋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①笑语喧。
林外鸣鸠②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释:①赛田神:是指古代农村以祈盼丰收为内容的一种祭祀活动。②鸠:一种小鸟。
(1)诗中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2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这样的情怀?(2分)
三、阅读《赵普》一文,完成9—12
题。(12
分)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莞,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选自《宋史》)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
分)
①普少习吏事:
②发箧视之:
③普明日复奏其人:
④卒用其人: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
闺户启筐取书,读之竟日。
译文:
②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译文:
11、对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及为相
②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③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A、①和②
的意思一样。
B、②和③
的意思一样
C、①和③
的意思一样。
D、都不一样。
12、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2
分)
答: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3—16题(12分)
向生命鞠躬(张强)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蚂蚱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⑧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⑨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6期)
13、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3分)
14、第②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5、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3分)
→难以想象→
→
→鞠躬
16、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3分)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7—20题(14分)
玉兰花的记忆(卢玮)
①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②玉兰花树约有两层半的楼房高。自我有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有时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③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用手可以够得到的范围,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阴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
④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及象牙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呻,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⑤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现在想起来,真自觉小家子气。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竞有如此大的魅力 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资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的人也能透过花间说家常,增进情谊,真是情趣无限。
⑥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吧。尤其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⑦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亲而言,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地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⑧玉兰花我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17、作者借玉兰花的“记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哪些美好感情 请分条概括。(4分)
18、选文第⑤段,写自己的“小家子气”,有哪些作用
(4分)
19、选文第⑥段写到“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美丽”的含义是什么
(3分)
20、请对选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任选一句加以评析。(3分)
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②
也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
我选
句,评析: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共10分
)
六、名著阅读(10分)
21、《童年》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
,他的自传体三部曲另外两部分别是
、
,主要写主人公(乳名)
在外祖父家的童年生活。(4分)
22、主人公的两个舅舅
和
为了
而不断地争吵、斗殴。(3分)
23、主人公为什么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3分)
。
第四部分
作文(40分
)
七、作文(45分)
24、世上有许多人:有你崇拜的偶像,他们清纯、活泼、靓丽;有你敬重的父辈,他们勤劳、淳朴、守责;有你尊崇的名家,他们热诚、创新、立业……你是否觉得你自己也很出色?譬如:勤奋学习,不断进取;兴趣广泛,学有专长;洁身自好,自觉抵制不良风气……请以《瞧我这个人》为题目写一篇敬佩自己的文章。
要求:1、有恰当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2、体裁记叙文,字数600字左右。
3、书写规范工整,本次作文设置5分卷面分。
题目: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友情提醒:做完了,请不要忘记再回头认真检查一下哦,争取向家长和老师交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