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区域的基本含义
教案
教材分析及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了解区域的含义
。教材内容按“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空间结构—区域产业结构
”的顺序组织。
区域的特性:相似性;差异性;开放性。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是对区域基本知识的进一步介绍
。从区域共性(高原区、经济区、城市商业区)、区域空间尺度(中国一上海一浦东开发区)、区域整体性(热带雨林、黄土高原)、差异性(城市与农村)、开放性(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区域空间分布(农村一面状;城市点状;城市与农村间的交通线一线状)、区域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等方面认识区域。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方法与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3)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知道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4)理解区域产业结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1)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2)通过对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的能力(3)通过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和高山地区的旅行,开展研究性活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报告的能力
(1)通过乡土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第一层次教学第一层次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反馈
导入
(投影图片)山西地形图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
山西外缘有山脉环绕,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侯区。平均降水量为400到650毫米。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玉米、豆类和薯类;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甜菜、胡麻、油菜籽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煤、铝土、铁等为最。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导入
旅游资源丰富,历史古迹、风景名胜较多。较著名的有云冈石窟、五台山寺群、晋祠、应县木塔、永乐宫、悬空寺、壶口瀑布、解州关帝庙、洪洞大槐树等。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应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基础问题层次
(投影)基础层次问题阅读课本2—7页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区域?区域有哪些基本特征?2、什么是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产业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哪些?我国三次产业是如何划分的?4、区域产业结构一般是如何演进的?
1、利用书本已知知识自主解答投影出的问题。2、同桌间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中存在的疑难3、教师适时点拨
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基本了解和简单分析应用,让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
知识反馈
请你阅读4—5页活动,结合问题1、2,思考该活动主要考查什么,试着做出解释。
先独立完成,然后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难。教师适时点拨
第二层次教学
提升应用层次
(投影)合作探究完成课本2—3页活动1、2、3完成课本7页活动1、2、3
1、学生合作讨论完成2、教师点拨,出示参考答案
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建构
学生来完成
教学提纲
研究性学习
(投影)调查和顺县产业结构构成(产值),判断本地的产业结构处于哪个阶段?
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概念和主要特征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一般演进
区域空间结构:区域概念和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
产业结构的概念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