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阅读理解集训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阅读理解集训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3 18:0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阅读理解集训卷-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草原(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
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如果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喜迎远客 B.草原风光 C.主客联欢 D.依依话别
2.作者把   比作“无边的绿毯”,把   比作“白色的大花”,充满画面感。由作者的描写想开去,我还能想到:草原上的   像   。
3.读到“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时,我能想到《敕勒歌》中的“   ”,从而能理解“茫茫”的意思:   。
4.选文画横线的内容是描写   的。写景时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多选)
A.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
B.使所描写的草原之景更加形象可感。
C.使“我”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D.使对草原的赞叹之情抒发得强烈而自然。
5.读一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语段内容和生活实际想开去,发挥想象,写一写骏马和大牛在想些什么。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花之歌(节选)
①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②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③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④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6.以上句子不能体现出“我”是花的是(  )。
7.第①、第③句话将花比作“   ”和“   ”,共同暗示了   。
A.花的纯洁与神圣。
B.花在自然界里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的自然现象。
8.阅读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如读到第②句话时,我仿佛看到了   的画面。
9.第④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其中“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   ,“硕大无朋的独眼”指   。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丁香结(节选)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0.画横线句,作者由   联想到了   。从这句话中,我能感受到作者   的人生态度。下面诗词中,最能表达出这种人生态度的一项是   。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从生活实际、生活经验想开去,说说生活中的“结”。
我生活中的“结”:   
我解“结”的方式:   
生活实践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踏青赏花、亲近自然既可以学习知识,又能够解压舒心、催人奋进。我市推出的“踏青赏花主题线路”包括春季踏青、赏花、乡村游等内容。广大市民及游客可以到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踏青,感受负氧离子带来的舒爽;到镜泊湖、沙兰镇探寻熔岩台地社鹃花、杏花绽放的奥秘;到渤海国遗址公园踏寻千年的足迹……
材料二: 赏花信息卡
种类 花色 花姿 文化内涵 相关诗句
桃花 白、粉红、红等。 花瓣多形, 花朵丰腴。 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桃天》)
12.学校要组织学生踏青赏花,你是小导游之一,请你根据赏花信息卡,参照示例,发挥想象,写出你的导游词。
示例:梅花有5片花瓣,它的颜色复杂多样,有白、红、粉红色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以其高洁坚韧的品格,给人以激励,成为人们最爱的花之一。
导游词:   
13.涵涵的妈妈认为外出游玩会耽误学习,不同意你去踏青赏花,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劝说妈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相传上古尧帝时期,彭祖率领族人移居到闽北一带。当时此地洪水泛滥,到处汪洋一片。彭祖的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会狩猎,会种田,聪颖过人。他们带领族人堆山挖河,疏浚(jùn)洪水。后人为了纪念武、夷两兄弟,就把他俩开挖河道时堆垒的小土石山称为“武夷山”。后来,雄峙赣闽边界的大山也统称为武夷山。
【材料二】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两省的交界处,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适宜游玩的时间段是6月至8月。其最高峰是黄岗山,也称作“黄冈山”,海拔2000多米,是大陆东南第一峰,号称“华东屋脊”“武夷支柱”。
【材料三】武夷山的天游峰海拔408米左右,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削崖耸起,壁立万仞。每当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之时,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风吹云荡,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站在峰顶上望云海,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
峰上有一涧沿着崖壁流入峰底,形成高差100多米的瀑布。峰上名木古树众多,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赞道:“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14.材料一中,后人纪念彭武和彭夷的主要原因是   。
15.阅读材料,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最适宜到武夷山游玩的季节是夏季。
B.武夷山号称“华东屋脊”,是中国东南部最高山峰。
C.徐霞客口中的“此峰固应第一也”,指的是削崖耸起、壁立万仞的天游峰。
16.结合材料三,说一说天游峰名字的由来。
17.假如你是武夷山景区的一名导游,你会如何向游客推荐天游峰的美景?从所读的内容展开联想,写一写你的导游词吧!
新叶
①一夜春雨。清晨,我撩开白色的窗帘,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不丁地爆出了一些淡绿色、鹅黄色的嫩芽。“新叶!”我不由得眼前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啊!你好,新叶!”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寒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定执着地等待着、积蓄着,一旦冰消雪融,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转眼间,便是满眼碧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撮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老远看去,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为之动情?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更使我敬慕的东西——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落了。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的环境,或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于繁街闹市,忠实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遮阳拦沙,为路人庇荫遮雨。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奉献绿荫,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持,深根自养。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
⑦也许是“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的欢心。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
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千娇百媚的鲜花,做一片纯洁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⑨朋友,愿你的生命之树,永远长满绿油油的新叶,四季常青。
(有改动)
18.第①段中描写作者内心感受的一句话是“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19.为什么作者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夜春雨过后,新叶就会出现。
B.新叶在春天出现的时间总比燕子飞来的时间要早。
C.新叶早在严寒的冬天就怀着信念和希冀,坚定执着地等待着、积蓄着,一旦冰消雪融,它就会冒出来,不几天就能缀满一树。
D.新叶的出现会让春天更加美丽,充满生机与活力。
20.新叶的品质让作者对它心怀敬慕之情。下列不符合新叶品质的一项是(  )
A.孤芳自赏 B.默默无闻 C.无私奉献 D.知恩图报
21.语文要素“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是我们学到的阅读方法,请结合本方法完成下列小题。
①春雨过后,当看到枝头的新叶时,我会想到   。
②本文中,作者由新叶想到它高尚的品质。你会由什么事物想到它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呢?想一想,再写下来。   
暴风雨——大自然的启示
【意大利】拉法埃莱·费拉里斯
①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不寐(mèi)。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恐惧。
②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宛如有人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③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推开,摔在墙上。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抽咽。
④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⑤【甲】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慢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⑥【乙】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变为节奏单一的旋律,仿佛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⑦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
⑧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依偎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⑨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的村舍闪闪发亮,【丙】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江山似锦,风景如画!
⑩绮丽华美的春色啊,你是多么美好!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有删改)
22.文中画横线的三个句子分别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景物的?请选一选。
【甲】    【丙】    【乙】   
A.气味
B.声音
C.动态
23.文章的⑦⑧两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请填一填。
第⑦段写了光线、   、微风、天空等景物,第⑧段写了   、朝阳、   、   等景物。
24.这篇文章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A.狂风—暴雨—阳光 B.雨前—雨中—雨后 C.室内—室外—山上
25.从这篇文章来看,作者从大自然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6.每个季节的雨各不相同,请你选择一个季节的雨,用几句话描述一下由雨想到的画面。
生命的选择
雷抒雁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如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围绕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玫瑰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路过时总会停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⑥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挡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别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⑦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 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zān)、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浇洗过一般舒坦。
⑧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他们回答说:“那是白玉簪,虽然长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但是花开得高洁得很呢!”
⑨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 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玉簪花照样可爱。”
(选自《阅读》,有删改)
27.联系短文内容,将表格填写完整。
花 玫瑰 白玉簪
生长地点 楼前 ①   
生长环境 ②    阳光被遮挡、潮湿阴凉的地方
颜 色 ③    ④   
28.【情境化命题】两名同学对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进行了讨论,请你参与完成对话。
29.【批注阅读】小语同学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经常一边读一边作批注,他读到第⑧自然段时,写了下面的批注,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批注:白玉簪本身的颜色就是洁白如雪的,视觉上给人的感觉是高洁的;它在阴凉潮湿的环境中仍然能开出美丽的花朵,这是精神上的高洁。
30.第⑨自然段写“于是,这栋楼美丽了”,下列关于这栋楼“美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楼前楼后开满了鲜花。
B.白天晚上都有花开。
C.花开色彩纷呈。
D.人们将楼重新修葺,面貌焕然一新。
31.【阅读要素】文中的白玉簪生活在阴凉潮湿的环境中,却积极向上,活出了生命的精彩。像白玉簪一样的植物还有很多。请观察下面的图片,联系文章,写写自己的所思所想。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草原;羊群;野花;散落满地的彩珠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形容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4.作者的感受;ABD
5.这里一碧千里,我可以随意奔跑;这里草肥水美,我可以尽情享用。
【答案】6.④
7.大自然的话语;诸元素之女;B
8.一颗流星在天空中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消失在天边
9.比喻;拟人;夜空中的星星;太阳
【答案】10.结;人生中的问题;乐观豁达;A
11.学习中遇到难题,反复思考也找不到解题思路,感到很苦恼。;先静下心来,暂时放下这道题,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放松一下,然后再回来重新审题,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一起探讨解题方法。
【答案】12.桃花花瓣多形,花朵丰腴,有白、粉红、红等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开放得艳丽灿烂,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3.阿姨,您好!踏青赏花是亲近大自然的好机会,这次活动不仅可以让我们学到各种知识,还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压力,调整好状态后更好地投入学习中,请您让涵涵和我们一起去参加活动吧,好吗?
【答案】14.他们带领族人堆山挖河,疏浚洪水
15.B
16.每当雨后乍晴,晨曦初露时,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站在峰顶望云海宛如置身仙境,因此得名
17.尊敬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天游峰。天游峰因峰顶常有云雾弥漫,登峰顶犹如天上游而得名。天游峰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峰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有飞流瀑布,也有许多名木古树,是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
【答案】18.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突然看到新叶时的惊喜
19.C
20.A
21.春天来了,大地将会是一片绿意,到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我会由荷花想到它的高洁、坚贞。
【答案】22.C;B;A
23.白云;鸟儿;花草;水珠
24.B
25.大自然本身就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不要只孤立地看到它的一个方面。
26.春雨——春雨淅淅沥沥地飘落,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小草在茁壮生长,花儿在尽情绽放。
【答案】27.楼后;阳光明媚、开阔的地方;姹紫嫣红;洁白如雪
28.邻里之间常年不曾搭话;人们有了共同的话题,开始说话;楼前花坛里的玫瑰花开了
29.我同意。这段话描述了白玉簪花的颜色和生长环境,指出其洁白的颜色给人高洁的视觉感受;同时,强调了它在阴凉潮湿的环境中仍能绽放,暗示了其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上的高洁,与它外在的洁白相互映衬,使其形象更加鲜明。
30.D
31.山火后有植物重生,焕发出新的生机。石缝里有植物发芽,也有顽强的生命。面对挫折或困境,我们应积极面对,敢于挑战。我们要像白玉簪、山火后重生的植物及石头缝里的植物一样,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气馁、不放弃,勇敢向前,最终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