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教案(表格式) (1)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教案(表格式)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30 09:1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科目: 地理
教学对象: 高二学生
课时: 1
一、教学内容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Ⅲ的主要知识构成为区域地理学,作为必修Ⅲ的关键知识内容--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以案例的形式,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不同区域类型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效果,旨在解决如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农业产业活动作为区域整治与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为其他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是第二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堂课将只讲授教材“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
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这两部分内容,而这两部分内容对后面学习“美国农业生产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2、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介绍新闻报道“我与美国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活动,了解美国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农业区位因素”)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3、运用个人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表达、交流、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4、通过对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的分析,了解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途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增强对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二学生整体素质比较高,领悟问题的能力较强,渴望自主探究和表现,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但他们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较差,并且人文地理要求学生思考问题较全面,学习本节课时引导学生用地图进行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分析,通过分层次问题导学法, 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教学难点:1、 美国农业生的条件2、 美国主要农业带的空间分布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PPT展示:美国农业部(USDA)称,2010年中国购买了创纪录的14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较此前预估增加20%,成为继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美国农产品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主要是大宗农产品,例如大豆、干酒糟和谷物等。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吗?相信学习了这节课后,大家就会知道了。
阅读PPT,思考所展示的内容与本节课的关系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学生经过回忆,回答出包括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其中对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中的交通记忆较深刻。
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让学生的知识连贯起来,温故而知新。
总结:自然条件:气候、土壤、地形、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条件和政策
学生做笔记
动手写,加深印象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让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1、美国的地形?
阅读《美国地形图》,回答美国地形
培养学生读图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从阅读材料中归纳总结出问题答案,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PPT展示《美国农业分布图》、《美国气候类型分布图》、《美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美国农业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分布位置以及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观看PPT,阅读课文P55—56《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找出种植业(小麦、玉米、棉花等)的分布位置。 绝大部分分布于美国中部,落基山脉以东,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广大平原上。 经过小组讨论、归纳后由小组代表回答,组间质疑、评价自然条件:美国本土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社会经济条件: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交通运输条件好国家的政策与法规扶持
探究1、冬季北方冷空气可以侵袭到沿岸,甚至可到达南部,使气温骤降,亚热带作物遭受冻害。为什么冷空气的影响范围如此广大??
小组合作,总结出答案,由三组成员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质疑,最终选出最优答案。
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从图中读取信息的能力。
2、分析地形对美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结
做笔记
动手写,加深印象
二、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专门化的含义
大声郎读
振奋精神,集中精神
2、PPT展示美国农业带分布提问:归纳影响小麦带和乳畜带的主要因素。
独立完成,所讲理由能体现对自然条件的综合利用即可(地形、土壤、气候、人口、市场等)。
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总结并补充:冬小麦与春小麦
做笔记
加深印象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主动回答。 (2)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能够同他人合作。      (3)听课时注意力集中,纪律良好。           (4)遇有不清楚的环节能够主动向教师提问。        (5)善于思考,能主动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6)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善于记要点。 (7)尽量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地理。(8)认真完成课上和课后作业。其中每项为1分,最高分者得到最优组员称号,每组积极回答问题者被评为当日的模范发言人,对于回答问题较少者,对其进行鼓励、帮助,班级成员共同进步。        
八、板书设计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条件、政策二、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含义2、美国农业带
九.教学反思整节课多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当中,这使得课堂的气氛较为活跃。但是由于对有些问题所设时间不准确,加之学生空间分析能力较差,在知识的迁移运用上不是很好,使得我与他们互动时较困难,在回答为什么冷空气可以影响美国范围较广时,学生不知道从地形等方面去考虑,延误了时间,从而致使学生点评与归纳讲解时间较为仓促,没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提前留给学生一些时间去熟悉美国的概况,让学生信心百倍的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