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2.6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30 09:1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是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必修3”的核心内容,“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选取我国典型的“珠江三角洲”为例,以“区位优势——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对策措施”为主线,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人地协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
[教学目标分析]
1.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认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2.学会收集和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特点,分析区域发展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并探求其解决的措施;学会案例分析、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培养表达能力。
3.品尝探究、讨论的乐趣和成功展示的喜悦;进一步培养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一套,自制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研究性学习等。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经济发展快”和“城市化水平高”;
[
第2课时:“问题与对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春运期间“民工潮”录像,并定格在拥挤的广州火车站画面上。问:为什么大量的民工涌向广东?
先让学生讨论1分钟,然后代表发言,最后教师小结突出主题:因为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农民工来此打工。
过渡:下面两节课,我们就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来探究“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希望各位同学积极参与到探究中来。

探究活动1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100页“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和第102页(知识窗――侨乡),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中国人口分布图”、“广州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等。请从自然、社会经济方面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分别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有利的自然条件;从交通、人口、城市、区位、政策等方面分析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学生可抢答、相互补充。最后师生共同小结:
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
    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城市众多、靠近香港和东南亚,侨乡众多、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较早,经济基础较好、改革开放前沿,政策优惠等、成为我国极重要经济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商品农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等
课后探究a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需状况如何?为什么?应如何解决?
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发展条件,并能针对问题探究解决途径。

探究活动2读课本第100页“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图,完成下表,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第一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三大产业比重之和
1980年




1990年




1994年




1999年




指导学生完成填表内容后,师生共同小结:
           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大,仍占主导地位
           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
探究活动3

结合课本“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和多媒体展示“1980年和1999年珠江三角洲各等级城市数量统计表”,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特点及主要原因。分析其城市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原因。
要求学生回忆城市化表现有哪几方面?促进城市化的原因很多,但要找出最主要原因。在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地形和气候差异不大,所以河流成为城市选址的最重要因素。

特点
主要原因
城市化
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形成城市群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城市分布
大多数城市沿河分布
河流有强大的供水和航运功能
探究活动4

结合课本第103页“活动——是什么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问同学们分别同意哪一个或多个观点?为什么?
统计赞同各观点的人数,在两个赞同人数最多的观点之间展开简短辩论,(控制在5分钟以内,如乙与丙之间,或乙与丁之间)
教师扼要小结:各观点都有道理,只是站的角度不同。其实,珠江三角洲的迅速发展是众多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其中最关键的应是改革开放政策。
探究活动5

以本地区为例,分析一个地区在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负面影响)?
可在上节课末布置学生课后去调查这个问题,第二课时一开始就让学生代表汇报调查结果(最好分别请来自城市、郊区、农村等不同地方的学生来汇报展示,其它同学再补充),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水、垃圾、噪声等)
      生态破坏严重(如自然生物减少,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主要问题:交通拥堵、住房困难、失业人数增多,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探究活动6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哪些?结合教材和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循环展示耕地减少,污染严重,交通拥堵,低级住宅区等图片),讨论这些突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可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讨论一个问题(小组讨论3—5分钟),然后各组派代表分析原因,并使其成为全班同学共识,最后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突出问题
临时小组
原因分析
环境形势严峻

工业生产、家庭炉灶、汽车、居民生活、社会活动等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噪音等污染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跟不上
人地矛盾加剧

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展过快,使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锐减;供水日益紧张
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不同地区和城镇之间多竞争、少合作,只顾自身发展,盲目扩大经济规模
探究活动7

针对珠江三角洲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仍以上述小组为单位,针对问题寻找措施,最后共同总结。

解决问题的对策
临时小组
具体措施
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加强技术革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处理,达标排放;种草植树,提高绿地覆盖率;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法制等
优化产业结构

农业向生态型、多样化发展;第二产业注重结构调整,改进并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建立生态型工业园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加强全区域的统一规划,确定合理的城镇发展体系,各城镇要规模适度、布局合理;不同地区和城镇之间加强协作,突出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增强区域对内合作、对外竞争的能力
总揽全节,总结出“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小结本节内容。

探究活动8
本节知识主干:(当堂让学生完成)
引导学生总揽全节内容,得出本节案例了三大块内容,可视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即(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有利条件;(二)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及影响因素;(三)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后探究b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要求:写成小论文形式(最好图文并茂)
提示:格式可模仿教材中的“珠江三角洲”,提倡有创新,资料收集途径有访谈、文献、网上搜集等。
[教学反思]
1.运
用探究法进行区域案例分析的基本程序是:教师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探究问题―启发引导探究―指导探究方法―组织讨论交流―激励评价成果―规范问题解决
―创设新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进入问题情境―明确探究问题―尝试自己探究―研讨交流启发-尝试解决问题-规范探究成果-掌握探究方法-进行新问题探究。这
里的探究问题主要是教师预设的,这样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探究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生成问题,可以结合课堂情况选择探究或指导课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