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
1.答案选D解析:改变通入气体的种类,例如分别通入氮气和氧气,可研究无氧呼吸和有氧
呼吸对发酵的影响;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更利于创造无氧条件,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
变为无氧呼吸:果醋发酵的菌种是醋酸杆菌,其生长的适宜温度是30~35℃,温度能影响
醋酸杆菌的代谢,从而影响果醋的发酵周期:气体的入口必须伸入培养液中,气体出口不能
伸入培养液中,如果气体的入口和出口交换,会导致发酵液喷出。
2.答案选B解析: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利于菌种繁殖和代谢;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
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毛霉的作用主要是分解蛋白质和脂肪: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
是毛霉产生的菌丝。
3.答案选C解析: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进行酿酒时,在缺氧、酸性环境下其
他杂菌不能生长,故不严格灭菌对其影响不大;腐乳制作中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
豆腐上,毛霉生长繁殖快且抗杂菌能力强,故不严格灭菌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进行植物
组织培养时,植物材料体积小、抗性差,而微生物繁殖快、生长迅速、会争夺培养基中的营
养,产生的代谢废物还会毒害培养材料,故培养材料一旦被微生物(如细菌)污染,将严重影
响实验结果;选择培养基中已经加入了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
需要的微生物生长,另外土壤浸出液本身也含多种微生物,因此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
选择培养基上时不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
4.答案选C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
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④是果醋制作中乙醇氧化为醋酸的阶段。①过程在有氧或无氧
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①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③和④都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才可
以进行;①②(③)是果酒制作的阶段,其适宜的温度为18~25℃,④是果醋制作的阶段,
其适宜的温度为30~35℃。
5.答案选B解析: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不能对所培养的微生物
进行灭菌。
6.答案选C解析:当两个或多个活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
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计数,密度过大会使
计数结果偏小,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至少涂布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取其平均值计数能增
强实验的说服力和准确性。
7.答案选B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中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
培养材料的伤害;植物体细胞的杂交需先除去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再在细胞融合诱导剂作
用下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
生根阶段的培养基中通常应含有生长素类调节剂。
8.D解析:培育植株②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获得的植株②(AA或aa)为纯合子;选择植物的愈伤
组织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优质的突变体,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植株③,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图中需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植株是①③④⑤;植株①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
单倍体植株(A或a),秋水仙素处理得到植株②(AA或aa);植株③是通过诱变育种得到,基因
型可能为Aa,植株④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其基因型为Aa;植株⑤是通过植物体细胞
杂交的方法获得的,其遗传物质是由植株A和植株B组成的,与植株A的基因型不同,因此植
株①②④⑤与植株A基因型相同的概率分别是0、0、1、0。
9.解析:选B紫外线照射可诱导原生质体发生突变,但突变是不定向的。
10.D11.C12.B13.D14.A15.B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