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20 10:01:53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人们发现凹面镜和   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2.(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骨、关节和   组成人体的运动系统,他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身体的各种运动。
3.(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   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组成。
4.(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地球的内部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   和地核。
5.(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在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时,番茄酱相当于   。
6.(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我们能用自制的水钟记录50米跑成绩。
7.(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敦煌雅丹地貌的形成与风的作用有关。
(  )
8.(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心脏每次跳动后都会有短暂的休息,所以不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了。(  )
9.(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地震只是地面震动,不会改变地形地貌。
10.(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橡皮筋不适合用来制作摆绳(  )
11.(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同一摆钟在相同单位时间内所摆动的次数相等。(  )
12.(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光总是沿直线路径进行传播。(  )
13.(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说明月球很亮,是光源。(  )
14.(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体育锻炼可以减轻肌肉紧张,帮助我们拥有更好的睡眠。(  )
15.(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是因为“快乐”的时候时间走得更快一些。
16.(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简易受水型水钟,经过反复测试并在水钟一侧标记了5分钟的时间刻度。下列选项中,标记刻度正确的是(  )。
17.(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快速旋转红、绿、蓝三色轮盘时,你会看到三种颜色会合起来变成(  )。
A.黑色 B.白色 C.蓝色 D.红色
18.(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骨、肌肉、关节是我们人体的运动器官,当我们屈臂举起重物的时候,图中(  )的肌肉会收缩鼓起。
A.① B.② C.①和② D.无法确定
19.(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下列动物的哪个行为会改变地球地形地貌(  )。
A.北极熊打架 B.翠鸟捕鱼 C.浣熊睡觉 D.土拨鼠挖洞
20.(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将筷子倾斜插入一个装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B. C. D.
21.(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将脑各部分填入图中,并与它们对应的功能连线
负责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等
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控制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如语言、记忆
22.(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小明对摆的摆幅(摆动的幅度)是否会影响摆的快慢产生了兴趣。他设计了以下研究计划,请你和他一起完善计划并完成这个实验。
摆幅 摆动的次数(每次按15秒计时)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角度 7 7 7
中角度 7 8 7
大角度 8 7 7
(1)研究计划。
问题: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吗?
猜测:   。
改变的条件:   。
不变的条件:   。
(2)实验数据如上表:实验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   。
(3)我们还知道,   会影响摆的快慢,   不会影响摆的快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凸透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凹面镜通过反射作用聚光:其曲面能将平行光线反射后集中到一个点(焦点),阳光照射时,焦点处能量高度集中,温度骤升,如古代用凹面镜取火。凸透镜则利用折射原理聚光:光线从空气进入透镜时发生折射,平行光穿过凸透镜后会向中心偏折,汇聚于焦点,同样能产生高温,比如用放大镜聚焦阳光引燃纸张。两者虽聚光方式不同,但都能将分散的光线集中,使能量聚集,从而形成强光和高温,这一特性在取火、加热等场景中被广泛利用。
2.【答案】肌肉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人体的运动系统,三者协同配合完成各种运动。骨是运动的 “支架”,通过关节连接形成骨骼,支撑身体并提供运动杠杆;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点,像 “枢纽” 一样允许骨绕其转动,如膝关节能让腿屈伸;肌肉则是运动的 “动力源”,通过收缩和舒张拉动骨骼,使关节活动。例如抬手动作:手臂骨骼作为杠杆,肘关节作为支点,肱二头肌收缩拉动前臂骨向上,肱三头肌舒张配合,完成抬手;放下时则相反。三者分工明确又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共同实现身体的行走、跳跃等复杂运动。
3.【答案】日晷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组成,是古代利用太阳影子计时的工具。晷面多为圆形或方形的石板/金属盘,上面刻有刻度,代表不同时辰;晷针则垂直于晷面,通常为铜制,指向北极星方向以保持稳定。其计时原理基于太阳东升西落时,晷针的影子会随时间在晷面上移动:影子落在哪个刻度,就对应哪个时辰。比如正午时,影子最短且指向正北(北半球)。日晷的精度受天气影响(阴雨天无法使用),但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它直观体现了 “立杆测影” 的时间认知,是早期计时技术的重要代表。
4.【答案】地幔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5.【答案】岩浆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在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实验中用番茄酱模拟岩浆,是因两者存在诸多相似性:番茄酱具有一定黏稠度,类似岩浆因成分不同而呈现的流动性差异;其红色外观也与富含铁元素的天然岩浆颜色接近,能直观呈现喷发状态。实验时,番茄酱被装入容器(模拟火山体),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模拟地下压力)推动其喷出,精准复刻了真实火山中,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突破地壳、从火山口涌出的过程。这种模拟将复杂的地质现象简化,帮助理解火山喷发的基本原理。
6.【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自制水钟设计不够合理、制作不精细和使用不规范。在设计时,控制水流速度的方法不够合理,如孔径过大或过小水位过高或过低的问题。因此自制水钟计时不够精准,无法记录50米跑成绩。
7.【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雅丹地貌主要指风蚀垄槽,其特点为垄槽相间,是典型的风成地貌,主要由干旱地区的风力侵蚀而形成,故为风力侵蚀作用。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每次跳动后虽有短暂舒张期,但这是维持其持续工作的基础,并非意味着无需额外休息。心脏作为终生不停运转的器官,其每次收缩与舒张的周期极短(约0.8秒),长期高负荷工作易积累疲劳。若缺乏整体休息(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导致心脏负担过重,引发心肌耗氧量增加、节律紊乱等问题。因此,心脏的短暂间歇是其工作机制的一部分,而非不需要更多休息,题干表述错误。
9.【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地震释放巨大的能量,会形成高低不平的地形地貌,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橡皮筋不适合制作摆绳,因其物理特性会直接影响摆的运动规律。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摆钟的摆动遵循单摆等时性原理:在摆长固定、忽略空气阻力等干扰的情况下,同一摆钟的摆每次摆动的时间(周期)相同,因此相同单位时间内摆动次数相等。这一特性由摆长决定,与摆动幅度(小角度范围内)无关。摆钟通过摆的稳定摆动控制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指针计时,正因其单位时间内摆动次数固定,才能实现准确计时。因此,“同一摆钟在相同单位时间内所摆动的次数相等” 这一说法正确。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空气中、水中(均匀时)的光线呈直线。但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如从空气斜射入水),或介质不均匀时,会发生折射或弯曲,不再沿直线路径传播。例如,筷子插入水中看似弯折,正是光的折射现象;日出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就能被看到,也是因大气折射使光线弯曲。因此,“光总是沿直线路径传播” 的说法不严谨,是错误的。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根据对月亮的认识,月亮本身不发光,看到的皎洁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题干错误。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放松紧绷的肌肉,缓解身体因日常活动积累的紧张感。同时,锻炼过程中身体消耗能量,会增加疲劳感,有助于调节生物钟,提升睡眠质量(如延长深度睡眠时长)。不过,需注意锻炼时间和强度:睡前剧烈运动可能因兴奋神经而短暂影响入睡,但若选择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并合理安排时间,总体上能有效改善睡眠。因此,“体育锻炼可以减轻肌肉紧张,帮助我们拥有更好的睡眠” 这一说法正确。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时间的流逝速度是客观恒定的,不受主观情绪影响。“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源于心理感知差异:人在愉悦状态下,注意力被积极事物吸引,对时间的关注度降低,记忆中相关片段较少,易产生 “时间过得快” 的错觉;而在枯燥情境中,对时间的感知更敏锐,便觉漫长。这是主观心理作用,并非时间本身速度变化,故题干错误。
16.【答案】C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受水型水钟的原理是通过下方容器收集上方滴落的水,根据水位变化计量时间。由于上方容器水位逐渐下降,水压减小,滴水速度会变慢(单位时间内滴入下方的水量减少)。因此,相同时间(如每1分钟)内,下方容器中水位上升的高度会逐渐变小 —— 前期水位上升快,刻度间距宽;后期上升慢,刻度间距窄。即5分钟的刻度呈现上密下疏的特点。C正确。
17.【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也称为 “三基色”。当这三种颜色的轮盘快速旋转时,由于人眼存在 “视觉暂留” 现象,三种色光会在人眼中混合。根据光的混合原理,红、绿、蓝三原色光按适当比例混合时,会叠加形成白光。这与颜料混合不同,光的混合是加法混合,三原色叠加后覆盖了可见光的全部波长,因此人眼感知为白色。因此,快速旋转三色轮盘时会看到白色。B正确。
18.【答案】A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体屈臂时,手臂的运动由两组肌肉(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协同完成,一组肌肉收缩时,另一组舒张。屈臂举起重物时,肱二头肌(对应图中①)收缩,牵引前臂向上运动,此时肌肉会因收缩而鼓起;而肱三头肌(对应图中②)则处于舒张状态。这一配合使手臂能完成弯曲动作。因此,收缩鼓起的是①,答案为A。
19.【答案】D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地形地貌的改变指地表形态(如土壤、岩石分布)的变化。土拨鼠挖洞时,会挖掘土壤并将其搬运到地表,形成土堆,直接改变了土壤的分布和地表的起伏,属于能改变地形地貌的行为。而北极熊打架、翠鸟捕鱼、浣熊睡觉仅涉及动物的生理或生存活动,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只有土拨鼠挖洞会改变地球地形地貌,答案为D。
20.【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将筷子倾斜插入一个装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中,筷子会像“折断”一样,这一现象由光的折射引起。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当筷子倾斜插入水中,水下部分的光线从水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会感觉水下的筷子位置比实际偏高,因此看起来像在水面处被 “折断”,且水下部分向上弯折。C正确。
21.【答案】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干位于大脑下方,连接脊髓,是维持生命的基本中枢,调控呼吸、心跳、血压等最基础的生命活动。小脑位于大脑后方,主要功能是协调肌肉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使人能完成精准动作(如骑车、写字)。大脑是脑的主要部分,分为左右半球,包含众多神经中枢,负责复杂活动,如语言、思考、记忆、感觉和运动控制等,是人体的 “最高司令部”。三者分工不同,共同协作保障人体正常运转。
22.【答案】(1)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摆幅大小;摆长、摆锤重量
(2)无关
(3)摆长;摆锤重量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实验目的是探究摆幅对摆速的影响,需遵循 “控制变量法”:仅改变摆幅,保持其他可能影响摆速的因素(摆长、摆锤重量等)不变。从实验数据看,不同摆幅下,15秒内摆动次数基本稳定在7-8次,差异极小,可能是操作误差,说明摆的快慢与摆幅无关,验证了猜测。这符合单摆的等时性原理:在小角度摆动时,摆的周期(快慢)仅由摆长决定,与摆幅无关。
(2)实验中,不同摆幅下,15秒内的摆动次数多次重复测量结果均稳定在7-8次,差异极小。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仅改变摆幅,保持摆长、摆锤重量等条件不变,数据显示摆幅变化未对摆动次数产生显著影响。这符合单摆的等时性特点:在小角度摆动时,摆的快慢(周期)主要由摆长决定,与摆幅大小无关。因此,结论为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无关。
(3)根据单摆原理,摆的快慢(周期)主要由摆长决定: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实验及科学研究表明,摆锤重量改变时,只要摆长不变,摆的快慢不变;摆幅在小角度范围内变化时,摆的快慢也不受影响(如前表数据所示)。因此,摆长是影响摆速的关键因素,而摆锤重量和摆幅大小不影响摆的快慢。
(1)因为要研究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吗?因此,我们猜测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系。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为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的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摆幅大小,其他条件比如摆锤重量、摆长都要保持不变。
(2)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发现摆动的次数与摆幅大小无关,因此,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无关。
(3)我们知道: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 / 1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人们发现凹面镜和   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答案】凸透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凹面镜通过反射作用聚光:其曲面能将平行光线反射后集中到一个点(焦点),阳光照射时,焦点处能量高度集中,温度骤升,如古代用凹面镜取火。凸透镜则利用折射原理聚光:光线从空气进入透镜时发生折射,平行光穿过凸透镜后会向中心偏折,汇聚于焦点,同样能产生高温,比如用放大镜聚焦阳光引燃纸张。两者虽聚光方式不同,但都能将分散的光线集中,使能量聚集,从而形成强光和高温,这一特性在取火、加热等场景中被广泛利用。
2.(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骨、关节和   组成人体的运动系统,他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身体的各种运动。
【答案】肌肉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人体的运动系统,三者协同配合完成各种运动。骨是运动的 “支架”,通过关节连接形成骨骼,支撑身体并提供运动杠杆;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点,像 “枢纽” 一样允许骨绕其转动,如膝关节能让腿屈伸;肌肉则是运动的 “动力源”,通过收缩和舒张拉动骨骼,使关节活动。例如抬手动作:手臂骨骼作为杠杆,肘关节作为支点,肱二头肌收缩拉动前臂骨向上,肱三头肌舒张配合,完成抬手;放下时则相反。三者分工明确又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共同实现身体的行走、跳跃等复杂运动。
3.(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   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组成。
【答案】日晷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组成,是古代利用太阳影子计时的工具。晷面多为圆形或方形的石板/金属盘,上面刻有刻度,代表不同时辰;晷针则垂直于晷面,通常为铜制,指向北极星方向以保持稳定。其计时原理基于太阳东升西落时,晷针的影子会随时间在晷面上移动:影子落在哪个刻度,就对应哪个时辰。比如正午时,影子最短且指向正北(北半球)。日晷的精度受天气影响(阴雨天无法使用),但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它直观体现了 “立杆测影” 的时间认知,是早期计时技术的重要代表。
4.(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地球的内部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   和地核。
【答案】地幔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5.(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在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时,番茄酱相当于   。
【答案】岩浆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在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实验中用番茄酱模拟岩浆,是因两者存在诸多相似性:番茄酱具有一定黏稠度,类似岩浆因成分不同而呈现的流动性差异;其红色外观也与富含铁元素的天然岩浆颜色接近,能直观呈现喷发状态。实验时,番茄酱被装入容器(模拟火山体),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模拟地下压力)推动其喷出,精准复刻了真实火山中,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突破地壳、从火山口涌出的过程。这种模拟将复杂的地质现象简化,帮助理解火山喷发的基本原理。
6.(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我们能用自制的水钟记录50米跑成绩。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自制水钟设计不够合理、制作不精细和使用不规范。在设计时,控制水流速度的方法不够合理,如孔径过大或过小水位过高或过低的问题。因此自制水钟计时不够精准,无法记录50米跑成绩。
7.(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敦煌雅丹地貌的形成与风的作用有关。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雅丹地貌主要指风蚀垄槽,其特点为垄槽相间,是典型的风成地貌,主要由干旱地区的风力侵蚀而形成,故为风力侵蚀作用。
8.(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心脏每次跳动后都会有短暂的休息,所以不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每次跳动后虽有短暂舒张期,但这是维持其持续工作的基础,并非意味着无需额外休息。心脏作为终生不停运转的器官,其每次收缩与舒张的周期极短(约0.8秒),长期高负荷工作易积累疲劳。若缺乏整体休息(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导致心脏负担过重,引发心肌耗氧量增加、节律紊乱等问题。因此,心脏的短暂间歇是其工作机制的一部分,而非不需要更多休息,题干表述错误。
9.(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地震只是地面震动,不会改变地形地貌。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地震释放巨大的能量,会形成高低不平的地形地貌,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0.(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橡皮筋不适合用来制作摆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橡皮筋不适合制作摆绳,因其物理特性会直接影响摆的运动规律。
11.(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同一摆钟在相同单位时间内所摆动的次数相等。(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摆钟的摆动遵循单摆等时性原理:在摆长固定、忽略空气阻力等干扰的情况下,同一摆钟的摆每次摆动的时间(周期)相同,因此相同单位时间内摆动次数相等。这一特性由摆长决定,与摆动幅度(小角度范围内)无关。摆钟通过摆的稳定摆动控制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指针计时,正因其单位时间内摆动次数固定,才能实现准确计时。因此,“同一摆钟在相同单位时间内所摆动的次数相等” 这一说法正确。
12.(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光总是沿直线路径进行传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空气中、水中(均匀时)的光线呈直线。但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如从空气斜射入水),或介质不均匀时,会发生折射或弯曲,不再沿直线路径传播。例如,筷子插入水中看似弯折,正是光的折射现象;日出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就能被看到,也是因大气折射使光线弯曲。因此,“光总是沿直线路径传播” 的说法不严谨,是错误的。
13.(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说明月球很亮,是光源。(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根据对月亮的认识,月亮本身不发光,看到的皎洁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题干错误。
14.(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体育锻炼可以减轻肌肉紧张,帮助我们拥有更好的睡眠。(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放松紧绷的肌肉,缓解身体因日常活动积累的紧张感。同时,锻炼过程中身体消耗能量,会增加疲劳感,有助于调节生物钟,提升睡眠质量(如延长深度睡眠时长)。不过,需注意锻炼时间和强度:睡前剧烈运动可能因兴奋神经而短暂影响入睡,但若选择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并合理安排时间,总体上能有效改善睡眠。因此,“体育锻炼可以减轻肌肉紧张,帮助我们拥有更好的睡眠” 这一说法正确。
15.(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是因为“快乐”的时候时间走得更快一些。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时间的流逝速度是客观恒定的,不受主观情绪影响。“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源于心理感知差异:人在愉悦状态下,注意力被积极事物吸引,对时间的关注度降低,记忆中相关片段较少,易产生 “时间过得快” 的错觉;而在枯燥情境中,对时间的感知更敏锐,便觉漫长。这是主观心理作用,并非时间本身速度变化,故题干错误。
16.(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简易受水型水钟,经过反复测试并在水钟一侧标记了5分钟的时间刻度。下列选项中,标记刻度正确的是(  )。
【答案】C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受水型水钟的原理是通过下方容器收集上方滴落的水,根据水位变化计量时间。由于上方容器水位逐渐下降,水压减小,滴水速度会变慢(单位时间内滴入下方的水量减少)。因此,相同时间(如每1分钟)内,下方容器中水位上升的高度会逐渐变小 —— 前期水位上升快,刻度间距宽;后期上升慢,刻度间距窄。即5分钟的刻度呈现上密下疏的特点。C正确。
17.(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快速旋转红、绿、蓝三色轮盘时,你会看到三种颜色会合起来变成(  )。
A.黑色 B.白色 C.蓝色 D.红色
【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也称为 “三基色”。当这三种颜色的轮盘快速旋转时,由于人眼存在 “视觉暂留” 现象,三种色光会在人眼中混合。根据光的混合原理,红、绿、蓝三原色光按适当比例混合时,会叠加形成白光。这与颜料混合不同,光的混合是加法混合,三原色叠加后覆盖了可见光的全部波长,因此人眼感知为白色。因此,快速旋转三色轮盘时会看到白色。B正确。
18.(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骨、肌肉、关节是我们人体的运动器官,当我们屈臂举起重物的时候,图中(  )的肌肉会收缩鼓起。
A.① B.② C.①和② D.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体屈臂时,手臂的运动由两组肌肉(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协同完成,一组肌肉收缩时,另一组舒张。屈臂举起重物时,肱二头肌(对应图中①)收缩,牵引前臂向上运动,此时肌肉会因收缩而鼓起;而肱三头肌(对应图中②)则处于舒张状态。这一配合使手臂能完成弯曲动作。因此,收缩鼓起的是①,答案为A。
19.(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下列动物的哪个行为会改变地球地形地貌(  )。
A.北极熊打架 B.翠鸟捕鱼 C.浣熊睡觉 D.土拨鼠挖洞
【答案】D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地形地貌的改变指地表形态(如土壤、岩石分布)的变化。土拨鼠挖洞时,会挖掘土壤并将其搬运到地表,形成土堆,直接改变了土壤的分布和地表的起伏,属于能改变地形地貌的行为。而北极熊打架、翠鸟捕鱼、浣熊睡觉仅涉及动物的生理或生存活动,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只有土拨鼠挖洞会改变地球地形地貌,答案为D。
20.(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将筷子倾斜插入一个装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将筷子倾斜插入一个装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中,筷子会像“折断”一样,这一现象由光的折射引起。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当筷子倾斜插入水中,水下部分的光线从水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会感觉水下的筷子位置比实际偏高,因此看起来像在水面处被 “折断”,且水下部分向上弯折。C正确。
21.(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将脑各部分填入图中,并与它们对应的功能连线
负责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等
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控制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如语言、记忆
【答案】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干位于大脑下方,连接脊髓,是维持生命的基本中枢,调控呼吸、心跳、血压等最基础的生命活动。小脑位于大脑后方,主要功能是协调肌肉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使人能完成精准动作(如骑车、写字)。大脑是脑的主要部分,分为左右半球,包含众多神经中枢,负责复杂活动,如语言、思考、记忆、感觉和运动控制等,是人体的 “最高司令部”。三者分工不同,共同协作保障人体正常运转。
22.(2024五上·宁乡市期末)小明对摆的摆幅(摆动的幅度)是否会影响摆的快慢产生了兴趣。他设计了以下研究计划,请你和他一起完善计划并完成这个实验。
摆幅 摆动的次数(每次按15秒计时)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角度 7 7 7
中角度 7 8 7
大角度 8 7 7
(1)研究计划。
问题: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吗?
猜测:   。
改变的条件:   。
不变的条件:   。
(2)实验数据如上表:实验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   。
(3)我们还知道,   会影响摆的快慢,   不会影响摆的快慢。
【答案】(1)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摆幅大小;摆长、摆锤重量
(2)无关
(3)摆长;摆锤重量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实验目的是探究摆幅对摆速的影响,需遵循 “控制变量法”:仅改变摆幅,保持其他可能影响摆速的因素(摆长、摆锤重量等)不变。从实验数据看,不同摆幅下,15秒内摆动次数基本稳定在7-8次,差异极小,可能是操作误差,说明摆的快慢与摆幅无关,验证了猜测。这符合单摆的等时性原理:在小角度摆动时,摆的周期(快慢)仅由摆长决定,与摆幅无关。
(2)实验中,不同摆幅下,15秒内的摆动次数多次重复测量结果均稳定在7-8次,差异极小。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仅改变摆幅,保持摆长、摆锤重量等条件不变,数据显示摆幅变化未对摆动次数产生显著影响。这符合单摆的等时性特点:在小角度摆动时,摆的快慢(周期)主要由摆长决定,与摆幅大小无关。因此,结论为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无关。
(3)根据单摆原理,摆的快慢(周期)主要由摆长决定: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实验及科学研究表明,摆锤重量改变时,只要摆长不变,摆的快慢不变;摆幅在小角度范围内变化时,摆的快慢也不受影响(如前表数据所示)。因此,摆长是影响摆速的关键因素,而摆锤重量和摆幅大小不影响摆的快慢。
(1)因为要研究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吗?因此,我们猜测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系。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为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的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摆幅大小,其他条件比如摆锤重量、摆长都要保持不变。
(2)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发现摆动的次数与摆幅大小无关,因此,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无关。
(3)我们知道: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