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 教学设计
【课时定位】
聚焦单元大概念中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品格这一点,承担着将教读课所学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自读课并延伸到课外阅读的教学功能,为接下来的联读课学习作铺垫。
【学习目标】
1.语言与思维:深入细节描写,感悟父亲形象。
2.审美与文化:分析父亲的变化,理解小说的意蕴。
【学习重难点】
1.语言与思维:深入细节描写,感悟父亲形象。
2.审美与文化:分析父亲的变化,理解小说的意蕴。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诵读品味、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核心任务】
以“我最忘不了父亲......”为开头,写一段细节描写的文字,发在朋友圈,以表达对父亲的爱。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阅读了《台阶》这篇课文,一起梳理了文章结构和父亲执着造高台阶新屋的原因。下课时,我听到几位同学在讨论:文章第5段,详细描写父亲洗脚,与造高台阶的新屋关系不大,可以删去。你觉得可以删去吗?
请大家默读第5段,结合全文内容,说明理由。
二、读懂父亲
活动一:细节之中见形象
出示:
“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因为沙子多,父亲要了个板刷在脚上沙啦沙啦地刷,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父亲说洗了一次干净的脚,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第5段)
预设:
不能删
理由1:细节描写反映了父亲的性格特征。
表现父亲一生为造高台阶新屋辛勤劳作、不辞辛苦,“泥土”和“沙子”正是父亲辛勤劳动的明证,与后文写父亲辛苦准备建高台阶新屋一脉相承,“台阶”也是父亲辛勤劳作的见证,丰富了父亲的形象,所以不能删去。
出示:
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李准(作家)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10-25段,关注细节描写,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
1.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为建新屋准备微不足道,体现很艰难,却认真地坚持,吃苦耐劳、一丝不苟、执着坚韧。)
2.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终年都在为建高台阶新屋而劳作,从未停止过追求,勤劳、坚韧不拔。)
3.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环境描写,表现父亲的精神追求,羡慕、向往别人的高台阶,意志坚定,有动力的来源。)
4.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侧面衬托父亲为建新屋付出了艰辛劳动,有着执着的精神。)
5.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很兴奋。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睡下三四个钟头,他又起床安排第二天的活。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垮下来。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支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终于,屋顶的最后一片瓦也盖上了。(精力旺盛、勤劳、热情、有尽头、有干劲)
6.那时已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比喻,“像是飘了一层细雨”写出了深秋雾水、露水很大。“浮”“挑”等动词,写出父亲踏黄泥的细节,写出了父亲的兴奋、高涨热情、勤劳。)
活动二:变化之中品意蕴
预设:
1.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他抽了一筒,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得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了不磕。(磕烟灰的动作不自然了)
2.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蹬蹬蹬(动作很轻松),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彷佛是在跨一道门槛(习惯了三级台阶后的跨脚,其实已是九级台阶),踩下去的时候......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登台阶的动作不习惯了)
3.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于是。从父亲的腰里流出好大一摊污黑的血。(父亲的身体不年轻了)
4.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便一级一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坐台阶的感觉不自在了)
5.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终生的劳作不能干了)
出示:
父亲的身体不年轻了
坐台阶的感觉不自在了
磕烟灰的动作不自然了
登台阶的动作不习惯了
终生的劳作不能干了
出示:
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
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
晌午饭吃过了吗?
父亲回答没吃过。
其实他是吃过了,
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
师追问:父亲辛勤劳作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了象征地位高的九级台阶,那一刻,父亲最想听到的是什么话?
预设:
“哎呦喂,你家台阶造得这么高,真气派!”
“呦,台阶都超过我们家了,了不起,了不起啊!”。
出示:
面对生活,执着而坚韧,这就是朴实的中国农民!
小结:令人心酸的一幕。台阶凝聚着父亲一生的心血,建成后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仅换回一句“晌午饭吃过了吗”。身为农民的父亲骨子里是质朴、谦卑的,才会处处感到“不自在”,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和寂寞。那一刻,父亲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瞬间消失,精神无比失落。
出示:
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小结:父亲为了提高自家的地位,不辞辛苦造高台阶的新屋,而自己却最终走向了衰老。撑起家庭幸福天空的父亲也是“我”人生中的一级台阶!精神的托举,普天下,所有的父亲,都是儿女们的台阶。
三、读出自我
今天,我们读到的父亲难免让我们有些沉重,有些惋惜。此刻,你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父亲,纵有千言万语,又难于启齿。请你回忆印象最深刻的瞬间,以“我最忘不了父亲......”为开头,写一段细节描写的文字,发在朋友圈,以表达对父亲的爱。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打星,推选最优秀的一篇习作,课堂展读,择优推荐校刊《奔溪》发表。
“我最忘不了父亲......”写作评价量表
序号 评价标准 等级 自评 互评
1 能够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2 能够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综合运用,生动形象。
3 能够利用细节描写表达情感,事件真实,情感真挚。
【课后评价】
1.修改、完善课堂练笔,发在朋友圈,以表达对父亲的爱。
2.推荐阅读:梁实秋《代沟》、苏童《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