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20 10:29:14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科学试题
1.(2025五下·南山期末)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小智和伙伴围绕“生物与环境”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以下图表是小智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实验的情形及观察记录。
  种子总数 已发芽数 未发芽数
1号组(18℃) 18 16 2
2号组 (4℃) 18 1 17
(1)观察上图,小智在做实验时,除(  )条件外,其他的条件都要相同。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2)观察并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绿豆种子的发芽与温度无关
B.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水分
C.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答案】(1)A
(2)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图片可知,小智在做实验时,实验中设置了两个不同的温度组,即低温组和常温组,而其他条件如光照、水分等应该是保持一致的,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除了温度条件外,其他的条件都要相同。故选A。
(2)观察并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1号常温组中,绿豆种子的发芽率较高,只有两粒种子没有发芽;而在2号低温组中,发芽率较低,只有1粒种子发芽了。这表明温度对绿豆种子的发芽有显著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故选C。
2.(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把发芽状况相同的绿豆苗分成两组进行种植,分别置于阳光和黑暗处,并控制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相同,两周后绿豆苗情况如下,据此回答题。
绿豆苗的环境 植株 茎、叶的颜色 茎的状态
阳光下 短、直立 茎是暗红色,叶是翠绿色的 粗、壮
黑暗处 长、弯曲 茎是白色,叶是黄色的 细、软
(1)观察并分析此记录表,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绿豆发芽离不开阳光
B.绿豆苗的健康生长离不开阳光
C.绿豆苗的生长离不开一定的温度
(2)两组绿豆苗生长为什么会不同 小智找到下图资料,该图说明(  )。
A.植物生长所需养料来源于土壤
B.植物生长所需养料直接来源于太阳
C.植物生长所需养料大部分是由叶子在阳光照射下制造的
【答案】(1)B
(2)C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阳光下生长的绿豆苗的茎和叶颜色正常,茎粗壮,而在黑暗处生长的绿豆苗的茎和叶颜色异常,茎细软。题干唯一的变量就是光照,可以说明阳光对绿豆苗的生长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绿豆苗的健康生长离不开阳光。故选B。
(2)观察给出的图片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叶子在阳光照射下能够制造出绿色的物质,这很可能是指叶绿素。而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它能够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能量和养料。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植物生长所需养料大部分是由叶子在阳光照射下制造的。故选C。
3.(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探究适合蚯蚓生存的环境条件,下图是他在研究蚯蚓对(  )的选择。
A.土壤明暗环境 B.土壤冷热环境 C.土壤干湿环境
【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土壤湿度,所以研究的是蚯蚓对土壤干湿环境的选择。故选C。
4.(2025五下·南山期末)动物的身体结构或行为会随季节发生变化。在小智阅读的下图资料中,青蛙的行为或变化分别发生在哪个季节 (  )
A.①春——②夏--③秋——④冬
B.①秋——②冬——③春——④夏
C.①秋——②冬—③夏——④春
【答案】B
【知识点】青蛙的发育
【解析】【分析】青蛙会在四个季节做出不同的行为,比如:冬季,青蛙将自己埋在土中进行冬眠;秋季,青蛙会刨土挖洞;春季,青蛙会繁殖产卵,并孵化成蝌蚪;夏季,青蛙大量捕食。故选B。
5.(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尝试制做生态瓶,下图是制作生态瓶的方法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瓶的制作步骤:(1)找一个透明的大瓶子,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2)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3)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4)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少量的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故选B。
6.(2025五下·南山期末)在上一题小智制作的生态瓶里,能给里面的鱼等小动物提供氧气的是(  )
A.沙 B.水草 C.水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生态瓶里面的水草受到光照,进行光合作用,给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故选B。
7.(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查阅船的发展资料,按照船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帆船→独木舟→蒸汽船→潜艇
B.独木舟→帆船→潜艇→蒸汽船
C.独木舟→帆船→蒸汽船→潜艇
【答案】C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人类使用船舶作为运输工具从远古的独木舟发展到现代的运输船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根据动力我们就可以进行排序,即独木舟→帆船→蒸汽船→潜艇。故选C。
8.(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慧对比测试了独木舟与竹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比竹筏,独木舟的稳定性更好
B.只有竹筏是用浮的材料制作的
C.相比独木舟,竹筏不易侧翻
【答案】C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A、相比竹筏,独木舟的底面积较小,稳定性较差,A错误;
B、独木舟和竹筏都是用浮的材料制作的,B错误;
C、相比独木舟,竹筏不易侧翻,C正确;
故答案为:C。
9.(2025五下·南山期末)橡皮泥在水中会沉。小慧选择用橡皮泥造船,她采取的以下方法中,最可能使橡皮泥浮在水面的是 (  )
A.捏成实心的椭圆形
B.做成船形,内部有空腔
C.搓成一个长条
【答案】B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形,内部有空腔,这样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故选B。
10.(2025五下·南山期末)右图是全班的铝箔纸小船载重量测试结果汇总表,要让船至少能承载26个垫圈,小智最好将铝箔纸加工成哪个体积 (  )
A.体积64cm3 B.体积108cm3 C.体积128cm3
【答案】C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铝箔纸小船的体积和载重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随着体积的增大,载重量也在增加。当体积为64cm3时,对应的载重量大多在10 - 20个垫圈之间;当体积为108cm3时,对应的载重量大多在20 - 30个垫圈之间,但部分数据接近20个垫圈;而当体积为128cm3时,对应的载重量大多在30个垫圈左右,明显能满足至少承载26个垫圈的要求。所以为了让船至少能承载26个垫圈,小智最好将铝箔纸加工成体积128cm3的。故选C。
11.(2025五下·南山期末)下面表格是小智制作的铝箔纸小船载重量的测试结果,同学们围绕测试结果展开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实验次数(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承载垫圈个数(个) 31 30 10
A.第三次数据与前两次差别较大,直接把第三次数据改成30就好了
B.第三次数据可能是操作失误导致的异常数据,要重新测试
C.直接对三次测试结果求平均数作为最终结果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在实验中,如果某个数据与其他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且这种差异不能用实验条件或变量来解释,那么很可能是由于操作失误或其他偶然因素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进行测试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是很有必要的。题干中第三次数据可能是操作失误导致的异常数据,要重新测试。故选B。
12.(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慧想选择一种“安全性较高,且能持续提供动力”的动力方式驱动小船,以下哪种小船的动力方式最符合小慧的需求 (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选项A:使用燃油发动机的小船,虽然动力较强,但燃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比如可能会发生燃油泄漏、起火甚至爆炸等情况,安全性相对较低,不符合小慧对安全性较高的要求。
选项B:电动马达驱动的小船,相比燃油发动机,电动马达不使用易燃的燃油,不存在燃油泄漏、起火爆炸等安全隐患,安全性较高;并且只要电量充足,就可以持续提供动力,能够满足持续提供动力的需求。
选项C:帆船依靠风力驱动,风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不稳定且不可控的,可能会出现无风或者风力突然变化的情况,导致小船无法持续获得稳定的动力,不能满足持续提供动力的要求。
故选B。
13.(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计划给小船加装船舵,船舵的作用与(  )的作用效果最相似。
A.手电筒的开关 B.自行车的车铃 C.汽车的方向盘
【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船舵的作用是控制船在行驶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方向,它的转向与船前进方向一致,这与汽车的方向盘作用效果相似。手电筒的开关是控制手电筒亮灭的,自行车的车铃是提醒行人的,都与船舵的作用不同。故选C。
14.(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和小伙伴围绕小船的设计展开讨论,下列观点科学的是(  )。
A.画设计图时只需要画出船的大概样子就可以,不需要标注尺寸和材料
B.制作小船的时候,不需要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C.对于他人提出的建议,我们要讨论建议的合理性,再根据实际需要修改小智以“人类活动与环境”为主题,与小伙伴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A、画设计图时不仅需要画出船的大概样子就可以,同时还需要标注尺寸和材料,A错误;
B、如果不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很可能会导致船只的结构出现问题,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风险,B错误;
C、对于他人提出的建议,我们要讨论建议的合理性,再根据实际需要修改小智以“人类活动与环境”为主题,与小伙伴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C正确;
故答案为:C。
15.(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查阅到地球和火星的信息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行星 自转周期 平均气温 氧气含量
地球 约23小时56分钟 约15℃ 含有大量的氧气
火星 约24小时37分钟 约 - 63℃ 基本不含氧气,二氧化碳约占95%
A.火星的大气中基本不含有氧气,且平均气温低,目前不适宜人类生存
B.火星自转周期和地球接近,所以火星是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C.火星的平均气温为零下63℃,适宜人类生存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A、由于氧气是人类呼吸所必需的,而火星上的氧气含量极低,同时火星的平均气温也非常低,这些条件都不利于人类的生存,A正确;
B、虽然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但仅仅这一点并不能决定一个星球是否适宜人类生存;火星的其他条件,如大气成分和温度,对人类生存也有重要影响,B错误;
C、零下63℃的气温对于人类来说是极端寒冷的,不适宜生存,C错误;
故答案为:A。
16.(2025五下·南山期末)人类行为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下列行为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①滥伐森林 ②随意捕杀野生动物 ③植树造林 ④低碳出行 ⑤围湖造田
⑥废物回收利用 ⑦污水处理到符合排放标准再排放 ⑧不乱扔垃圾
A.①②⑤⑦⑧ B.④⑥⑦⑧ C.①③⑤⑦⑧
【答案】B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①滥伐森林:这会导致森林资源的减少,破坏生态平衡,对环境有害;②随意捕杀野生动物:这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对环境有害;⑤围湖造田这会破坏湖泊生态系统,对环境有害。因此对环境有益的行为有:植树造林、低碳出行、废物回收利用、污水处理到符合排放标准再排放、不乱扔垃圾。故选B。
17.(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了解到,当前人类面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将垃圾直接埋进土里,可以减少垃圾,避免污染水源
B.随意丢弃干电池,里面的有害物质会造成土壤污染
C.城市道路两旁的玻璃幕墙会反射光,容易造成光污染
【答案】A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A、将垃圾直接埋进土里,并不能真正减少垃圾,反而可能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A错误;
B、随意丢弃干电池,里面的有害物质会造成土壤污染,B正确;
C、城市道路两旁的玻璃幕墙会反射光,容易造成光污染,C正确;
故答案为:A。
18.(2025五下·南山期末)结合下图,小智分析了当前淡水资源的现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地球的表面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其中97%以上是淡水
B.淡水资源中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的部分占69.7%
C.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仅占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很小一部分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A、地球的表面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是其中97%以上是海水,属于咸水,不是淡水,A错误;
B、由图可知,淡水资源中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湖与河流仅占0.3%,B错误;
C、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仅占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很小一部分,C正确;
故答案为:C。
19.(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调查生活中人们的用水方式,下列做法会浪费水资源的是(  )。
A.刷牙时不关水龙头,让水一直流
B.农场使用滴灌技术灌溉农作物
C.用洗菜后的水去浇花
【答案】A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A、牙时不关水龙头,让水一直流,这种做法明显是在浪费水资源,因为刷牙时并不需要持续的水流,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省大量的水,A错误;
B、滴灌技术是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它通过精确地将水滴在植物的根部附近,减少了水的蒸发和流失,因此不是浪费水资源的行为,B正确;
C、洗菜后的水虽然不再适合食用,但仍然可以用于浇花等非饮用目的,因此也不是浪费水资源的行为,C正确;
故答案为:A。
20.(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小组提出了下列解决垃圾问题的方式方法,正确的是(  )。
A.一次性餐具,方便卫生,应该大力提倡人们使用
B.不购买过度包装的月饼,可以减少垃圾,实现垃圾“减量化”
C.应该把过期的药品和没用的电池放在一起,投进其他垃圾桶
【答案】B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A、一次性餐具虽然使用方便,但它们大多不可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A错误;
B、不购买过度包装的月饼,可以减少垃圾,实现垃圾“减量化”,B正确;
C、过期药品和废电池都属于有害垃圾,应该单独收集并按照有害垃圾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置,C错误;
故答案为:B。
21.(2025五下·南山期末)人类还面临能源紧缺的问题。下列做法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是(  )。
A.夏天炎热,我们把室内空调温度调到最低
B.提倡使用太阳能、风能来发电
C.为了出行方便,尽量选择开私家车
【答案】B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A、这种做法实际上会增加能源的消耗,因为空调需要更多的能量来达到和维持更低的温度,A错误;
B、提倡使用太阳能、风能来发电,这种做法有助于节约传统的化石燃料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B正确;
C、虽然私家车提供了便利,但它们通常依赖于汽油或柴油等化石燃料,这些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C错误;
故答案为:B。
22.(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用废报纸制作再生纸,以下制作再生纸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用吸水棉布挤压吸水 ②用木棒搅拌成稀纸浆 ③在通风处晾干
④把稀纸浆平铺在毛巾上 ⑤将废报纸撕碎后放入杯中加水浸泡
A.⑤②①③④ B.⑤②④①③ C.⑤②①④③
【答案】B
【知识点】造纸术
【解析】【分析】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把一张废报纸或一小块纸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搅拌,直到成为均匀的稀纸浆。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尽可能铺压平整,再盖上吸水的棉布、毛巾等挤压吸水。将挤压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纸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小心地揭下来,在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所以再生纸的制作步骤是: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故选B。
23.(2025五下·南山期末)某城市有一条环境优美的景观河,在河流周围开发了旅游项目及房地产项目后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小智小组分析了景观河周边不同角色的人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如下表所示:
角色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
市民 排放生活污水、乱扔垃圾、随意捕捞鱼虾等
周边房地产开发商 将小区或商圈排污口架设在河中、倾倒垃圾等
景观河游船船主 燃油游船产生废气、废液,游客乱扔垃圾等
他们围绕该河流的环境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和分析景观河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如加强游客管理,严禁乱扔垃圾,加强对开发商的监管,防止污水随意排放等
B.市民需要干净的休闲生态区域,因为游船和房地产开发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应一律禁止该区域的游船运营与房地产开发
C.房地产开发能带动经济效益,所以应侧重满足开发商需求,对其环境污染行为宽容处理,甚至忽略不计
【答案】A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A、这种做法既考虑了环境保护的需要,也兼顾了各方利益,A正确;
B、这种做法虽然可能直接减少某些污染源,但忽略了这些活动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完全禁止也可能不现实,B错误;
C、过分强调房地产开发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环境保护,也可能导致长期的社会和经济问题,C错误;
故答案为:A。
24.(2025五下·南山期末)如图,小智给水加热煮鸡蛋,水沸腾后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3分钟后又继续加热。小智测量到水的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持续加热 停止加热 继续加热
时间· 0分钟 2分钟 4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拟度/℃ 70 87 100 100 100 96 93 90 100 100 100
A.根据表格数据可推测,在持续加热阶段的第8分钟,水处于沸腾状态
B.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保持不变,说明水沸腾不需要吸收热量
C.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需要吸收热量
【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A、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因此在持续加热阶段的第8分钟,水确实处于沸腾状态,A正确;
B、水在沸腾时仍然在吸收热量,这些热量用于将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即用于水蒸发,B错误;
C、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需要吸收热量,C正确;
故答案为:B。
25.(2025五下·南山期末)在水沸腾过程中,小智拿一片冷的玻璃片靠近烧杯上方,发现玻璃片有小水珠出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小水珠是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
B.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需要吸收热量
C.该现象与清晨露珠的形成原理相似
【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A、小水珠是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A正确;
B、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需要放出热量,B错误;
C、清晨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与水沸腾时水蒸气在冷玻璃片上凝结形成小水珠的原理相似,C正确;
故答案为:B。
26.(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把刚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中,不一会鸡蛋就变冷了,这个过程中(  )
A.热由鸡蛋传向冷水
B.热由冷水传向鸡蛋
C.热在鸡蛋和冷水之间来回传递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量会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当小智把刚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时,由于鸡蛋的温度高于冷水的温度,因此热是由鸡蛋传向冷水的。故选A。
27.(2025五下·南山期末)如图,小智继续探究加热水时,热在水中的传递情况,为了便于观察现象,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
A.在清水中撒入一些木屑
B.在水底滴入几滴蓝墨水
C.增加水的用量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在探究加热水时热在水中的传递情况,为了便于观察现象,A选项在清水中撒入木屑,木屑会随水的流动而移动,能直观呈现水受热后流动方向,从而帮助观察热传递;B选项在水底滴入蓝墨水,加热时墨水会随热水上升扩散,可清晰看到热在水中的传递路径;而C选项增加水的用量,只是改变了水的多少,不会让热传递现象更明显,也不能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观察到热在水中的传递情况,所以该方法不可行。故选C。
28.(2025五下·南山期末)根据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小智用箭头表示热在水中传递的方向,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称为热对流。加热烧杯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流动的水就把热带到了烧杯的各个部分使整杯水都热起来。故选A。
29.(2025五下·南山期末)如图,小智在A点加热铁丝,并用数显温度计分别测量1到5号点的温度。5分钟后各点的温度如下表所示。可以推测,1号点的温度最接近(  )
位置 1号点 2号点 3号点 4号点 5号点
温度 /℃   55.1 45.2 38.5 32.0
A.65℃ B.55℃ C.32℃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在热传递过程中,同一时刻,距离热源相同距离的位置,温度大致相同。1号点和2号点距离A点的距离相同,2号点的温度是55.1℃,那么1号点的温度和2号点温度接近,即55℃。选B。
30.(2025五下·南山期末)外卖配送员一般选用泡沫箱装着冰淇淋进行配送,小智和小伙伴分析其中原因,你最赞同下列哪个观点 (  )
A.泡沫箱有降温的效果
B.泡沫箱的传热速度慢
C.泡沫箱加盖子或不加盖子对保存冰淇淋没有影响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A、泡沫箱本身并不具备主动降温的功能;它的作用更多是减缓热量的传递,从而保持箱内温度相对稳定,A错误;
B、泡沫箱的传热速度慢,B正确;
C、加盖子可以进一步减少热量交换,有助于保持箱内的低温环境,C错误;
故答案为:B。
31.(2025五下·南山期末)为了探究温室效应及其影响,小智利用身边的材料开展模拟实验。
如图所示,小智小组准备1个无色透明的塑料密封袋和2支型号相同的温度计,将一只温度计装入密封袋内封好,另一支不做处理,同时放到阳光下照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初始温度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密封袋内温度/℃ 20 21 22 23 24 24
密封袋外的温度/℃ 20 21 21 22 22 22
(1)小智选用无色透明密封袋,而不是黑色密封袋的主要原因是(  )。
A.无色透明的密封袋吸热效果更好,温度上升更快,现象明显
B.黑色密封袋比较少见,不容易找到
C.温室气体是无色透明的,所以应选择无色透明的密封袋来模拟
(2)根据表中的数据,结合实验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室气体就像实验中的密封袋那样,能使地球上的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
B.做该模拟实验的时候,两根温度计照射的时间不需要保持相同
C.温室效应除了使地球气温变高以外,不会带来其他不好的影响
【答案】(1)C
(2)A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1)小智选用无色透明密封袋的原因是因为温室气体是无色透明的,这样能更准确地模拟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本身并不吸收太阳光,而是让太阳光透过并加热地面,然后地面再通过辐射等方式将热量传递给温室气体,使其温度升高。故选C。
(2)A、温室气体就像实验中的密封袋那样,能使地球上的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A正确;
B、做该模拟实验的时候,两根温度计照射的时间需要保持相同,以确保实验的公正性和准确性,B错误;
C、温室效应除了使地球气温变高以外,还会带来其他不好的影响,比如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C错误;
故答案为:A。
32.(2025五下·南山期末)学校举办“船王挑战赛”,对参赛小船的基本要求如下图所示
下面表格是3个参赛小组的小船测试结果。同学们根据测试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请你回答第39-41题。
参赛小组 载重量(克) 是否有动力 是否抵达终点 其他问题
小智组 200 是 是 船只速度最慢
小慧组 200 是 否 船容易侧翻
小科组 200 是 是 航行偏离路线
(1)以下给小智组的建议中,要解决船只速度慢的问题最可行的是(  )
A.将船头由平的变成尖的
B.增加货物重量
C.增大船体体积
(2)以下给小慧组的建议中,要解决船容易侧翻的问题最可行的是 (  )
A.把重物垫高 B.加装船舵 C.加宽船的底部
(3)以下给小科组的建议中,要解决航线偏离路线的问题最可行的是(  )
A.减小船只体积 B.加装船舵 C.改为手推动小船
【答案】(1)A
(2)C
(3)B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1)船只速度慢,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提高船的速度。选项A提到将船头由平的变成尖的,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水流对船头的阻力,使船更容易切割水流前进,从而提高速度。选项B增加货物重量会增加船的下沉力,可能导致速度更慢。选项C增大船体体积可能会增加船的浮力,但同时也会增加船的阻力和重量,不利于提高速度。因此,最可行的建议是A。故选A。
(2)船容易侧翻树木船的稳定性差,应该增强船的稳定性。船的稳定性与船的底面积有关,加宽船的底部可以增加船的稳性面积,使船更加稳定,不容易侧翻。故选C。
(3)航线偏离路线,我们可以加装船舵。船舵可以帮助船员更好地控制船的方向,从而避免航线偏离。故选B。
33.(2025五下·南山期末)夏天到了,小智和同学想自制一个保温杯,用来存放冰水,他们查阅资料,积极动手实践。
(1)小智通过查资料了解到,生活中有许多物品为了减慢热传递而进行相关的设计,选项中 (  )是为了减慢热传递。
A.保温瓶的瓶壁中间是真空的
B.炒菜的锅用铁制作
C.汽车发动机加散热片
(2)小智分别用相同厚度的三种材料包裹3个相同的不锈钢杯,杯中加入相同的热水,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  )的保温效果最好。
包裹的材料 杯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初始温度 3分钟 6分钟
材料1 80℃ 70℃ 66℃
材料2 80℃ 75℃ 71℃
材料3 80℃ 78℃ 76℃
A.材料1 B.材料2 C.材料3
(3)右图是小智设计的保温杯,同学们围绕设计图展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保温杯加个盖子可以减少热量传递,保温效果更好
B.铝箔纸是金属做的,传热快,对保温没有作用
C.保温杯可以保温,因此,把冰棍放进保温杯里更容易融化
【答案】(1)A
(2)C
(3)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1)保温瓶的瓶壁中间是真空的。真空意味着没有空气或其他物质来传递热量,因此这确实是为了减慢热传递。炒菜的锅用铁制作、汽车发动机加散热片都是为了加快热传递。故选A。
(2)相同时间内温度下降得最慢的材保温效果最好。根据表格可知,材料1的水温下降得最快,而材料3的水温下降得最慢。因此,材料3的保温效果最好。故选C。
(3)A、给保温杯加个盖子可以减少热量传递,保温效果更好,A正确;
B、然铝箔纸是热的良导体,但当它被用作保温杯的外层时,它可以反射热量,从而减少热量的散失,B错误;
C、保温杯的设计是为了保持其内部温度,不论是热还是冷;因此把冰棍放进保温杯里应该会使其融化得更慢,C错误;
故答案为:A。
34.(2025五下·南山期末)右图是田野中常见的动植物,小智和小伙伴们对其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1)小智查阅资料了解到,田野里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  )。
A.食物网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2)小智分析这片田野里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田野里的动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跟植物没有关联
B.动物的粪便可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营养
C.在田野里,青蛙越多越好
(3)请你在图中找到一条包括“蝗虫”在内的食物链,写在下面横线上。
   
(4)小智认为,蝗虫是害虫,会破坏农作物的生长,建议把蝗虫全部消灭掉。请你结合上图中的生物分析,这样做可能给生态系统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1)C
(2)B
(3)水稻 → 蝗虫 → 青蛙
(4)如果把蝗虫全部消灭,以蝗虫为食的生物会因食物缺乏而数量下降,同时水稻可能因缺少天敌而过度繁殖,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田野里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故选C。
(2)A、田野里的动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同时也与植物存在密切关联,比如动物会吃植物等,A错误;
B、动物的粪便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可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无机盐等营养物质,B正确;
C、在田野里,青蛙数量过多也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压力,破坏生态平衡,并不是越多越好,C错误;
故答案为:B。
(3)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包含蝗虫的食物链可以是水稻→蝗虫→青蛙。
(4)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如果把蝗虫全部消灭,以蝗虫为食的生物会因食物缺乏而数量下降,同时水稻可能因缺少天敌而过度繁殖,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1 / 1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科学试题
1.(2025五下·南山期末)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小智和伙伴围绕“生物与环境”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以下图表是小智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实验的情形及观察记录。
  种子总数 已发芽数 未发芽数
1号组(18℃) 18 16 2
2号组 (4℃) 18 1 17
(1)观察上图,小智在做实验时,除(  )条件外,其他的条件都要相同。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2)观察并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绿豆种子的发芽与温度无关
B.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水分
C.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2.(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把发芽状况相同的绿豆苗分成两组进行种植,分别置于阳光和黑暗处,并控制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相同,两周后绿豆苗情况如下,据此回答题。
绿豆苗的环境 植株 茎、叶的颜色 茎的状态
阳光下 短、直立 茎是暗红色,叶是翠绿色的 粗、壮
黑暗处 长、弯曲 茎是白色,叶是黄色的 细、软
(1)观察并分析此记录表,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绿豆发芽离不开阳光
B.绿豆苗的健康生长离不开阳光
C.绿豆苗的生长离不开一定的温度
(2)两组绿豆苗生长为什么会不同 小智找到下图资料,该图说明(  )。
A.植物生长所需养料来源于土壤
B.植物生长所需养料直接来源于太阳
C.植物生长所需养料大部分是由叶子在阳光照射下制造的
3.(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探究适合蚯蚓生存的环境条件,下图是他在研究蚯蚓对(  )的选择。
A.土壤明暗环境 B.土壤冷热环境 C.土壤干湿环境
4.(2025五下·南山期末)动物的身体结构或行为会随季节发生变化。在小智阅读的下图资料中,青蛙的行为或变化分别发生在哪个季节 (  )
A.①春——②夏--③秋——④冬
B.①秋——②冬——③春——④夏
C.①秋——②冬—③夏——④春
5.(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尝试制做生态瓶,下图是制作生态瓶的方法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6.(2025五下·南山期末)在上一题小智制作的生态瓶里,能给里面的鱼等小动物提供氧气的是(  )
A.沙 B.水草 C.水
7.(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查阅船的发展资料,按照船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帆船→独木舟→蒸汽船→潜艇
B.独木舟→帆船→潜艇→蒸汽船
C.独木舟→帆船→蒸汽船→潜艇
8.(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慧对比测试了独木舟与竹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比竹筏,独木舟的稳定性更好
B.只有竹筏是用浮的材料制作的
C.相比独木舟,竹筏不易侧翻
9.(2025五下·南山期末)橡皮泥在水中会沉。小慧选择用橡皮泥造船,她采取的以下方法中,最可能使橡皮泥浮在水面的是 (  )
A.捏成实心的椭圆形
B.做成船形,内部有空腔
C.搓成一个长条
10.(2025五下·南山期末)右图是全班的铝箔纸小船载重量测试结果汇总表,要让船至少能承载26个垫圈,小智最好将铝箔纸加工成哪个体积 (  )
A.体积64cm3 B.体积108cm3 C.体积128cm3
11.(2025五下·南山期末)下面表格是小智制作的铝箔纸小船载重量的测试结果,同学们围绕测试结果展开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实验次数(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承载垫圈个数(个) 31 30 10
A.第三次数据与前两次差别较大,直接把第三次数据改成30就好了
B.第三次数据可能是操作失误导致的异常数据,要重新测试
C.直接对三次测试结果求平均数作为最终结果
12.(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慧想选择一种“安全性较高,且能持续提供动力”的动力方式驱动小船,以下哪种小船的动力方式最符合小慧的需求 (  )
A. B. C.
13.(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计划给小船加装船舵,船舵的作用与(  )的作用效果最相似。
A.手电筒的开关 B.自行车的车铃 C.汽车的方向盘
14.(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和小伙伴围绕小船的设计展开讨论,下列观点科学的是(  )。
A.画设计图时只需要画出船的大概样子就可以,不需要标注尺寸和材料
B.制作小船的时候,不需要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C.对于他人提出的建议,我们要讨论建议的合理性,再根据实际需要修改小智以“人类活动与环境”为主题,与小伙伴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
15.(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查阅到地球和火星的信息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行星 自转周期 平均气温 氧气含量
地球 约23小时56分钟 约15℃ 含有大量的氧气
火星 约24小时37分钟 约 - 63℃ 基本不含氧气,二氧化碳约占95%
A.火星的大气中基本不含有氧气,且平均气温低,目前不适宜人类生存
B.火星自转周期和地球接近,所以火星是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C.火星的平均气温为零下63℃,适宜人类生存
16.(2025五下·南山期末)人类行为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下列行为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①滥伐森林 ②随意捕杀野生动物 ③植树造林 ④低碳出行 ⑤围湖造田
⑥废物回收利用 ⑦污水处理到符合排放标准再排放 ⑧不乱扔垃圾
A.①②⑤⑦⑧ B.④⑥⑦⑧ C.①③⑤⑦⑧
17.(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了解到,当前人类面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将垃圾直接埋进土里,可以减少垃圾,避免污染水源
B.随意丢弃干电池,里面的有害物质会造成土壤污染
C.城市道路两旁的玻璃幕墙会反射光,容易造成光污染
18.(2025五下·南山期末)结合下图,小智分析了当前淡水资源的现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地球的表面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其中97%以上是淡水
B.淡水资源中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的部分占69.7%
C.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仅占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很小一部分
19.(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调查生活中人们的用水方式,下列做法会浪费水资源的是(  )。
A.刷牙时不关水龙头,让水一直流
B.农场使用滴灌技术灌溉农作物
C.用洗菜后的水去浇花
20.(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小组提出了下列解决垃圾问题的方式方法,正确的是(  )。
A.一次性餐具,方便卫生,应该大力提倡人们使用
B.不购买过度包装的月饼,可以减少垃圾,实现垃圾“减量化”
C.应该把过期的药品和没用的电池放在一起,投进其他垃圾桶
21.(2025五下·南山期末)人类还面临能源紧缺的问题。下列做法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是(  )。
A.夏天炎热,我们把室内空调温度调到最低
B.提倡使用太阳能、风能来发电
C.为了出行方便,尽量选择开私家车
22.(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用废报纸制作再生纸,以下制作再生纸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用吸水棉布挤压吸水 ②用木棒搅拌成稀纸浆 ③在通风处晾干
④把稀纸浆平铺在毛巾上 ⑤将废报纸撕碎后放入杯中加水浸泡
A.⑤②①③④ B.⑤②④①③ C.⑤②①④③
23.(2025五下·南山期末)某城市有一条环境优美的景观河,在河流周围开发了旅游项目及房地产项目后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小智小组分析了景观河周边不同角色的人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如下表所示:
角色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
市民 排放生活污水、乱扔垃圾、随意捕捞鱼虾等
周边房地产开发商 将小区或商圈排污口架设在河中、倾倒垃圾等
景观河游船船主 燃油游船产生废气、废液,游客乱扔垃圾等
他们围绕该河流的环境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和分析景观河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如加强游客管理,严禁乱扔垃圾,加强对开发商的监管,防止污水随意排放等
B.市民需要干净的休闲生态区域,因为游船和房地产开发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应一律禁止该区域的游船运营与房地产开发
C.房地产开发能带动经济效益,所以应侧重满足开发商需求,对其环境污染行为宽容处理,甚至忽略不计
24.(2025五下·南山期末)如图,小智给水加热煮鸡蛋,水沸腾后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3分钟后又继续加热。小智测量到水的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持续加热 停止加热 继续加热
时间· 0分钟 2分钟 4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拟度/℃ 70 87 100 100 100 96 93 90 100 100 100
A.根据表格数据可推测,在持续加热阶段的第8分钟,水处于沸腾状态
B.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保持不变,说明水沸腾不需要吸收热量
C.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需要吸收热量
25.(2025五下·南山期末)在水沸腾过程中,小智拿一片冷的玻璃片靠近烧杯上方,发现玻璃片有小水珠出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小水珠是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
B.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需要吸收热量
C.该现象与清晨露珠的形成原理相似
26.(2025五下·南山期末)小智把刚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中,不一会鸡蛋就变冷了,这个过程中(  )
A.热由鸡蛋传向冷水
B.热由冷水传向鸡蛋
C.热在鸡蛋和冷水之间来回传递
27.(2025五下·南山期末)如图,小智继续探究加热水时,热在水中的传递情况,为了便于观察现象,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
A.在清水中撒入一些木屑
B.在水底滴入几滴蓝墨水
C.增加水的用量
28.(2025五下·南山期末)根据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小智用箭头表示热在水中传递的方向,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
A. B. C.
29.(2025五下·南山期末)如图,小智在A点加热铁丝,并用数显温度计分别测量1到5号点的温度。5分钟后各点的温度如下表所示。可以推测,1号点的温度最接近(  )
位置 1号点 2号点 3号点 4号点 5号点
温度 /℃   55.1 45.2 38.5 32.0
A.65℃ B.55℃ C.32℃
30.(2025五下·南山期末)外卖配送员一般选用泡沫箱装着冰淇淋进行配送,小智和小伙伴分析其中原因,你最赞同下列哪个观点 (  )
A.泡沫箱有降温的效果
B.泡沫箱的传热速度慢
C.泡沫箱加盖子或不加盖子对保存冰淇淋没有影响
31.(2025五下·南山期末)为了探究温室效应及其影响,小智利用身边的材料开展模拟实验。
如图所示,小智小组准备1个无色透明的塑料密封袋和2支型号相同的温度计,将一只温度计装入密封袋内封好,另一支不做处理,同时放到阳光下照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初始温度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密封袋内温度/℃ 20 21 22 23 24 24
密封袋外的温度/℃ 20 21 21 22 22 22
(1)小智选用无色透明密封袋,而不是黑色密封袋的主要原因是(  )。
A.无色透明的密封袋吸热效果更好,温度上升更快,现象明显
B.黑色密封袋比较少见,不容易找到
C.温室气体是无色透明的,所以应选择无色透明的密封袋来模拟
(2)根据表中的数据,结合实验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室气体就像实验中的密封袋那样,能使地球上的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
B.做该模拟实验的时候,两根温度计照射的时间不需要保持相同
C.温室效应除了使地球气温变高以外,不会带来其他不好的影响
32.(2025五下·南山期末)学校举办“船王挑战赛”,对参赛小船的基本要求如下图所示
下面表格是3个参赛小组的小船测试结果。同学们根据测试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请你回答第39-41题。
参赛小组 载重量(克) 是否有动力 是否抵达终点 其他问题
小智组 200 是 是 船只速度最慢
小慧组 200 是 否 船容易侧翻
小科组 200 是 是 航行偏离路线
(1)以下给小智组的建议中,要解决船只速度慢的问题最可行的是(  )
A.将船头由平的变成尖的
B.增加货物重量
C.增大船体体积
(2)以下给小慧组的建议中,要解决船容易侧翻的问题最可行的是 (  )
A.把重物垫高 B.加装船舵 C.加宽船的底部
(3)以下给小科组的建议中,要解决航线偏离路线的问题最可行的是(  )
A.减小船只体积 B.加装船舵 C.改为手推动小船
33.(2025五下·南山期末)夏天到了,小智和同学想自制一个保温杯,用来存放冰水,他们查阅资料,积极动手实践。
(1)小智通过查资料了解到,生活中有许多物品为了减慢热传递而进行相关的设计,选项中 (  )是为了减慢热传递。
A.保温瓶的瓶壁中间是真空的
B.炒菜的锅用铁制作
C.汽车发动机加散热片
(2)小智分别用相同厚度的三种材料包裹3个相同的不锈钢杯,杯中加入相同的热水,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  )的保温效果最好。
包裹的材料 杯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初始温度 3分钟 6分钟
材料1 80℃ 70℃ 66℃
材料2 80℃ 75℃ 71℃
材料3 80℃ 78℃ 76℃
A.材料1 B.材料2 C.材料3
(3)右图是小智设计的保温杯,同学们围绕设计图展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保温杯加个盖子可以减少热量传递,保温效果更好
B.铝箔纸是金属做的,传热快,对保温没有作用
C.保温杯可以保温,因此,把冰棍放进保温杯里更容易融化
34.(2025五下·南山期末)右图是田野中常见的动植物,小智和小伙伴们对其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1)小智查阅资料了解到,田野里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  )。
A.食物网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2)小智分析这片田野里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田野里的动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跟植物没有关联
B.动物的粪便可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营养
C.在田野里,青蛙越多越好
(3)请你在图中找到一条包括“蝗虫”在内的食物链,写在下面横线上。
   
(4)小智认为,蝗虫是害虫,会破坏农作物的生长,建议把蝗虫全部消灭掉。请你结合上图中的生物分析,这样做可能给生态系统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A
(2)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图片可知,小智在做实验时,实验中设置了两个不同的温度组,即低温组和常温组,而其他条件如光照、水分等应该是保持一致的,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除了温度条件外,其他的条件都要相同。故选A。
(2)观察并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1号常温组中,绿豆种子的发芽率较高,只有两粒种子没有发芽;而在2号低温组中,发芽率较低,只有1粒种子发芽了。这表明温度对绿豆种子的发芽有显著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故选C。
2.【答案】(1)B
(2)C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阳光下生长的绿豆苗的茎和叶颜色正常,茎粗壮,而在黑暗处生长的绿豆苗的茎和叶颜色异常,茎细软。题干唯一的变量就是光照,可以说明阳光对绿豆苗的生长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绿豆苗的健康生长离不开阳光。故选B。
(2)观察给出的图片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叶子在阳光照射下能够制造出绿色的物质,这很可能是指叶绿素。而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它能够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能量和养料。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植物生长所需养料大部分是由叶子在阳光照射下制造的。故选C。
3.【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土壤湿度,所以研究的是蚯蚓对土壤干湿环境的选择。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青蛙的发育
【解析】【分析】青蛙会在四个季节做出不同的行为,比如:冬季,青蛙将自己埋在土中进行冬眠;秋季,青蛙会刨土挖洞;春季,青蛙会繁殖产卵,并孵化成蝌蚪;夏季,青蛙大量捕食。故选B。
5.【答案】B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瓶的制作步骤:(1)找一个透明的大瓶子,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2)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3)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4)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少量的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故选B。
6.【答案】B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生态瓶里面的水草受到光照,进行光合作用,给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故选B。
7.【答案】C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人类使用船舶作为运输工具从远古的独木舟发展到现代的运输船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根据动力我们就可以进行排序,即独木舟→帆船→蒸汽船→潜艇。故选C。
8.【答案】C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A、相比竹筏,独木舟的底面积较小,稳定性较差,A错误;
B、独木舟和竹筏都是用浮的材料制作的,B错误;
C、相比独木舟,竹筏不易侧翻,C正确;
故答案为:C。
9.【答案】B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形,内部有空腔,这样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故选B。
10.【答案】C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铝箔纸小船的体积和载重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随着体积的增大,载重量也在增加。当体积为64cm3时,对应的载重量大多在10 - 20个垫圈之间;当体积为108cm3时,对应的载重量大多在20 - 30个垫圈之间,但部分数据接近20个垫圈;而当体积为128cm3时,对应的载重量大多在30个垫圈左右,明显能满足至少承载26个垫圈的要求。所以为了让船至少能承载26个垫圈,小智最好将铝箔纸加工成体积128cm3的。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在实验中,如果某个数据与其他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且这种差异不能用实验条件或变量来解释,那么很可能是由于操作失误或其他偶然因素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进行测试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是很有必要的。题干中第三次数据可能是操作失误导致的异常数据,要重新测试。故选B。
12.【答案】B
【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选项A:使用燃油发动机的小船,虽然动力较强,但燃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比如可能会发生燃油泄漏、起火甚至爆炸等情况,安全性相对较低,不符合小慧对安全性较高的要求。
选项B:电动马达驱动的小船,相比燃油发动机,电动马达不使用易燃的燃油,不存在燃油泄漏、起火爆炸等安全隐患,安全性较高;并且只要电量充足,就可以持续提供动力,能够满足持续提供动力的需求。
选项C:帆船依靠风力驱动,风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不稳定且不可控的,可能会出现无风或者风力突然变化的情况,导致小船无法持续获得稳定的动力,不能满足持续提供动力的要求。
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船舵的作用是控制船在行驶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方向,它的转向与船前进方向一致,这与汽车的方向盘作用效果相似。手电筒的开关是控制手电筒亮灭的,自行车的车铃是提醒行人的,都与船舵的作用不同。故选C。
14.【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A、画设计图时不仅需要画出船的大概样子就可以,同时还需要标注尺寸和材料,A错误;
B、如果不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很可能会导致船只的结构出现问题,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风险,B错误;
C、对于他人提出的建议,我们要讨论建议的合理性,再根据实际需要修改小智以“人类活动与环境”为主题,与小伙伴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C正确;
故答案为:C。
15.【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A、由于氧气是人类呼吸所必需的,而火星上的氧气含量极低,同时火星的平均气温也非常低,这些条件都不利于人类的生存,A正确;
B、虽然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但仅仅这一点并不能决定一个星球是否适宜人类生存;火星的其他条件,如大气成分和温度,对人类生存也有重要影响,B错误;
C、零下63℃的气温对于人类来说是极端寒冷的,不适宜生存,C错误;
故答案为:A。
16.【答案】B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①滥伐森林:这会导致森林资源的减少,破坏生态平衡,对环境有害;②随意捕杀野生动物:这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对环境有害;⑤围湖造田这会破坏湖泊生态系统,对环境有害。因此对环境有益的行为有:植树造林、低碳出行、废物回收利用、污水处理到符合排放标准再排放、不乱扔垃圾。故选B。
17.【答案】A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A、将垃圾直接埋进土里,并不能真正减少垃圾,反而可能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A错误;
B、随意丢弃干电池,里面的有害物质会造成土壤污染,B正确;
C、城市道路两旁的玻璃幕墙会反射光,容易造成光污染,C正确;
故答案为:A。
18.【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A、地球的表面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是其中97%以上是海水,属于咸水,不是淡水,A错误;
B、由图可知,淡水资源中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湖与河流仅占0.3%,B错误;
C、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仅占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很小一部分,C正确;
故答案为:C。
19.【答案】A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A、牙时不关水龙头,让水一直流,这种做法明显是在浪费水资源,因为刷牙时并不需要持续的水流,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省大量的水,A错误;
B、滴灌技术是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它通过精确地将水滴在植物的根部附近,减少了水的蒸发和流失,因此不是浪费水资源的行为,B正确;
C、洗菜后的水虽然不再适合食用,但仍然可以用于浇花等非饮用目的,因此也不是浪费水资源的行为,C正确;
故答案为:A。
20.【答案】B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A、一次性餐具虽然使用方便,但它们大多不可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A错误;
B、不购买过度包装的月饼,可以减少垃圾,实现垃圾“减量化”,B正确;
C、过期药品和废电池都属于有害垃圾,应该单独收集并按照有害垃圾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置,C错误;
故答案为:B。
21.【答案】B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A、这种做法实际上会增加能源的消耗,因为空调需要更多的能量来达到和维持更低的温度,A错误;
B、提倡使用太阳能、风能来发电,这种做法有助于节约传统的化石燃料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B正确;
C、虽然私家车提供了便利,但它们通常依赖于汽油或柴油等化石燃料,这些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C错误;
故答案为:B。
22.【答案】B
【知识点】造纸术
【解析】【分析】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把一张废报纸或一小块纸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搅拌,直到成为均匀的稀纸浆。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尽可能铺压平整,再盖上吸水的棉布、毛巾等挤压吸水。将挤压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纸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小心地揭下来,在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所以再生纸的制作步骤是: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故选B。
23.【答案】A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A、这种做法既考虑了环境保护的需要,也兼顾了各方利益,A正确;
B、这种做法虽然可能直接减少某些污染源,但忽略了这些活动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完全禁止也可能不现实,B错误;
C、过分强调房地产开发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环境保护,也可能导致长期的社会和经济问题,C错误;
故答案为:A。
24.【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A、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因此在持续加热阶段的第8分钟,水确实处于沸腾状态,A正确;
B、水在沸腾时仍然在吸收热量,这些热量用于将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即用于水蒸发,B错误;
C、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需要吸收热量,C正确;
故答案为:B。
25.【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A、小水珠是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A正确;
B、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需要放出热量,B错误;
C、清晨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与水沸腾时水蒸气在冷玻璃片上凝结形成小水珠的原理相似,C正确;
故答案为:B。
26.【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量会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当小智把刚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时,由于鸡蛋的温度高于冷水的温度,因此热是由鸡蛋传向冷水的。故选A。
27.【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在探究加热水时热在水中的传递情况,为了便于观察现象,A选项在清水中撒入木屑,木屑会随水的流动而移动,能直观呈现水受热后流动方向,从而帮助观察热传递;B选项在水底滴入蓝墨水,加热时墨水会随热水上升扩散,可清晰看到热在水中的传递路径;而C选项增加水的用量,只是改变了水的多少,不会让热传递现象更明显,也不能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观察到热在水中的传递情况,所以该方法不可行。故选C。
28.【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称为热对流。加热烧杯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流动的水就把热带到了烧杯的各个部分使整杯水都热起来。故选A。
29.【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在热传递过程中,同一时刻,距离热源相同距离的位置,温度大致相同。1号点和2号点距离A点的距离相同,2号点的温度是55.1℃,那么1号点的温度和2号点温度接近,即55℃。选B。
30.【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A、泡沫箱本身并不具备主动降温的功能;它的作用更多是减缓热量的传递,从而保持箱内温度相对稳定,A错误;
B、泡沫箱的传热速度慢,B正确;
C、加盖子可以进一步减少热量交换,有助于保持箱内的低温环境,C错误;
故答案为:B。
31.【答案】(1)C
(2)A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1)小智选用无色透明密封袋的原因是因为温室气体是无色透明的,这样能更准确地模拟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本身并不吸收太阳光,而是让太阳光透过并加热地面,然后地面再通过辐射等方式将热量传递给温室气体,使其温度升高。故选C。
(2)A、温室气体就像实验中的密封袋那样,能使地球上的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A正确;
B、做该模拟实验的时候,两根温度计照射的时间需要保持相同,以确保实验的公正性和准确性,B错误;
C、温室效应除了使地球气温变高以外,还会带来其他不好的影响,比如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C错误;
故答案为:A。
32.【答案】(1)A
(2)C
(3)B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1)船只速度慢,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提高船的速度。选项A提到将船头由平的变成尖的,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水流对船头的阻力,使船更容易切割水流前进,从而提高速度。选项B增加货物重量会增加船的下沉力,可能导致速度更慢。选项C增大船体体积可能会增加船的浮力,但同时也会增加船的阻力和重量,不利于提高速度。因此,最可行的建议是A。故选A。
(2)船容易侧翻树木船的稳定性差,应该增强船的稳定性。船的稳定性与船的底面积有关,加宽船的底部可以增加船的稳性面积,使船更加稳定,不容易侧翻。故选C。
(3)航线偏离路线,我们可以加装船舵。船舵可以帮助船员更好地控制船的方向,从而避免航线偏离。故选B。
33.【答案】(1)A
(2)C
(3)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1)保温瓶的瓶壁中间是真空的。真空意味着没有空气或其他物质来传递热量,因此这确实是为了减慢热传递。炒菜的锅用铁制作、汽车发动机加散热片都是为了加快热传递。故选A。
(2)相同时间内温度下降得最慢的材保温效果最好。根据表格可知,材料1的水温下降得最快,而材料3的水温下降得最慢。因此,材料3的保温效果最好。故选C。
(3)A、给保温杯加个盖子可以减少热量传递,保温效果更好,A正确;
B、然铝箔纸是热的良导体,但当它被用作保温杯的外层时,它可以反射热量,从而减少热量的散失,B错误;
C、保温杯的设计是为了保持其内部温度,不论是热还是冷;因此把冰棍放进保温杯里应该会使其融化得更慢,C错误;
故答案为:A。
34.【答案】(1)C
(2)B
(3)水稻 → 蝗虫 → 青蛙
(4)如果把蝗虫全部消灭,以蝗虫为食的生物会因食物缺乏而数量下降,同时水稻可能因缺少天敌而过度繁殖,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田野里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故选C。
(2)A、田野里的动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同时也与植物存在密切关联,比如动物会吃植物等,A错误;
B、动物的粪便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可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无机盐等营养物质,B正确;
C、在田野里,青蛙数量过多也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压力,破坏生态平衡,并不是越多越好,C错误;
故答案为:B。
(3)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包含蝗虫的食物链可以是水稻→蝗虫→青蛙。
(4)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如果把蝗虫全部消灭,以蝗虫为食的生物会因食物缺乏而数量下降,同时水稻可能因缺少天敌而过度繁殖,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