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菁英中学中考化学四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1分。
1.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以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正确的是( )
A. 《天工开物》“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硝”指硝酸钾,现代硝酸钾是钾肥
B. 《劝学》中“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冰的能量更高
C. 《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着自然界中的碳、氮循环
D. 《杨柳歌》中“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飞絮”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
2.某品牌纯牛奶营养成分表如图所示,根据图文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g NRV%
能量 272kJ 3%
蛋白质 3.2g 5%
脂肪 3.8g 6%
碳水化合物 4.5g 2%
钠 70mg 4%
钙 100mg 12%
A. 牛奶富含蛋白质
B. 牛奶中的“钙”是指元素
C. 牛奶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变大
D. 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3.强化实验安全意识,设计探究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时,需给出的实验提示图标有( )
①护目镜
②用电
③热烫
④明火
⑤排风
⑥洗手
A. ①②⑤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④⑤⑥ D. ①③④⑤
4.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中铍原子的质子数为4,铍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B. 图2中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微观粒子是C,与C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
C. 图2中A和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 图2中A单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5.科学探究与实践是初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分别向盛有50mL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品红,观察扩散情况,比较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 室温下,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两支试管中,振荡,观察泡沫多少,区分软水和硬水
C. 室温下,将砂纸打磨过的形状、大小相同的铁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硫酸锌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比较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
D. 室温下,分别向盛有5mL水和汽油的两支试管中,各加入一粒相同的高锰酸钾后振荡,比较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近期,中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相关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主要过程如下。
6.阶段Ⅰ的物质转化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B. 该反应体系中共有2种单质
C.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 甲醇的化学式可为CH4O
7.阶段Ⅱ得到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下列葡萄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1:8
B. 在人体中,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C. 葡萄糖属于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
D. 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8.某实验兴趣小组制备CO2并探究CO2的性质,下列图示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图示
描述 制备少量CO2 干燥CO2时从e口通入
选项 C D
图示
描述 一段时间后a处液面高于b处 1处石蕊纸花最先变红
A. A B. B C. C D. D
9.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以下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1中气球变大或产生白色沉淀,都可证明CO2能与Ba(OH)2反应
B. 图2中向外拉注射器活塞,长颈漏斗下端冒出气泡
C. 图3中氨气极易溶于水,打开弹簧夹,用热毛巾捂住烧瓶,瓶中会出现喷泉
D. 图4中向试管加入适量氧化钙固体,U型管中液面a低于b,瓶中析出固体,一段时间后都恢复原状
10.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不正确的是( )
A. 水蒸发的微观过程
B. 溶液关系
C. 原子的构成
D. 物质的分类模型
11.某兴趣小组为测定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的导电能力,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分别测得通过烧杯①、②、③中溶液的电流依次增大(电流越大表示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烧杯①、②、③中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大
B.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5.8g
C. 由该实验可知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质质量分数无关
D. 若要增强烧杯②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可向烧杯中继续加入硝酸钾固体
12.实验小组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研究。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并用磁力搅拌器不断搅拌。实验装置和测定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B. 0~40s溶液中H+数量不断增加
C. 60s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Cl-、OH-
D. 可以用硝酸银验证M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3.某废酸液主要含H2SO4和FeSO4,研究人员利用CaCO3消耗部分酸,再加入廉价的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通过一系列操作可得到磁性铁,成本较低且有利于保护环境。工艺流程如图:
(1)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
(2)“沉铁”过程中,溶液中的FeSO4和石灰乳中的Ca(OH)2发生反应,此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3)磁性铁是铁的一种氧化物,且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______。
(4)研究发现,“沉铁”后,溶液的pH对磁性铁产率的影响如下表。欲获得高的产率,最适宜的pH为______。pH较低时产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溶液的pH 6.0 6.5 7.0 7.5 8.0 9.0
产物颜色 黄褐色 黄褐色 较黑 很黑 很黑 灰黑色
产率(%) 43.9 50.6 86.2 93.0 92.3 91.6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4.淮南凤台的顾桥陈醋,有一百八十五年生产历史,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名牌声誉。它是利用当地优质糯米、麸皮、豌豆、大麦、小麦等粮食为原料;精心酿制而成的绵酸带甜、微咸不涩、清香宜人的优质名醋。醋可用来拌冷盘、溜素菜、烹鱼虾、炖鸡鸭,开胃生津、提味增香、去腥解腻,为极佳的调味品。煲骨头汤时加点醋能够促进骨头里的钙溶解,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它除了作为调味品之外,还具有抗菌、美容护肤、除湿气、平衡体内酸碱度、助消化等作用。阅读文本,完成下列问题:
(1)骨头中钙通常以磷酸钙的形式存在,不易被人体吸收,当磷酸钙与醋酸作用时生成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磷酸二氢钙。骨头中存在的磷酸钙不易被人体吸收,由此推测磷酸钙 ______于水。(填“易溶”或“微溶”)
(2)“老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夏伏晒,冬捞冰”,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
①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______。
A.陈醋酿造过程中将粮食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各成分的接触面积,使粮食发酵更充分
B.夏日曝晒使“陈醋”中的水分减少,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C.冬天温度下降,使“陈醋”中的水结成冰,这个过程属物理变化
D.通过“冬捞夏晒”,可以提高醋酸的质量分数
②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500g5.4%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则需要3%的半成醋的质量为 ______g。
(3)醋酸也是一种常见的酸,其与盐酸的性质相似,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CH3COONa)和水;生活中经常用醋酸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任写一个)。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5.目前天然气已被广泛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化学兴趣小组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
【猜想与假设】
(1)猜想一:CO2、H2O;猜想二:______;猜想三:CO2、CO、H2O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以下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2)实验中用纯净的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
(3)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C、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猜想______成立。写出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实验结束,对相关装置进行称量(忽略空气成分对实验的干扰)反应前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
A、B装置总质量/g C、D装置总质量/g E装置中固体质量/g
反应前 800 600 4
反应后 807.2 604.4 3.2
根据表格中数据计算,燃烧的甲烷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比为______。
(5)有同学提出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______。
16.某校在化学周开展以“化学中的美(镁)”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体验“活泼的镁”
(1)请写出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查阅资料,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镁不但能在氧气中燃烧,还能在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中燃烧。由此你对燃烧有什么新认识?______。
(3)若用镁条代替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会导致测量结果偏 ______(填“大”或“小”)。
【任务二】揭开“黑暗的镁”
(4)镁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黑色的Mg2(OH)2CO3,其受热分解会生成3种常见的氧化物。其中两种非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______。请选择其中一种生成物,设计实验证明生成了该物质 ______。
【任务三】证明“永(守)恒的镁”
(5)将两份质量均为m1g的镁条和足量氧气分别置于密闭装置和开放装置中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固体的质量(m)随加热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请解释m2大于m1的原因:______。
②根据图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______。
A.0<t<t1时,有氧化镁生成
B.m2与m1质量之差等于反应被消耗的氧气质量
C.m3<m2是因为散逸的白烟中含氧化镁小颗粒
D.m1与m3质量之差等于散逸走的氧化镁的质量
③若m1的值为4.8g,满足m1大于m3,则逸散到装置外面的氧化镁质量为ag,则a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某制氧机的制氧剂为过碳酸钠固体(2Na2CO3 3H2O2,相对分子质量为314)和二氧化锰,反应原理为:
(1)在反应仓中加入15.7g过碳酸钠、0.5g二氧化锰和足量水,计算完全反应后可制得氧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在使用规定量制氧剂的情况下,制氧机反应仓中夏季和冬季的水位线设置不同(如图所示),请分析原因:______(已知温度和反应物浓度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C
6~7.【答案】D 、C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过滤;
复分解反应;
Fe3O4;
7.5;磁性铁与酸反应被消耗,导致产率低
14.【答案】微溶;
①ACD;
②900;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或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
15.【答案】CO、H2O
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对实验造成干扰
三;Fe2O3+3CO2Fe+3CO2
8:11
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是因为装置F能收集未反应的CO
16.【答案】;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大;
H2O、CO2;证明生成H2O:取样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若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则证明生成了水;证明生成CO2:取样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MgO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Mg和O2质量之和,因此MgO质量大于Mg质量,m2大于m1;②D;③3.2<a<8
17.【答案】2.4g;
夏季温度高,反应速率快,水位线设置较高(加水较多)可降低反应物浓度,避免反应速率过快,冬季温度低,反应速率慢,水位线设置较低(加水较少)可提高反应物浓度,加快反应速率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