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实验学校宿迁分校九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3月份)(含部分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实验学校宿迁分校九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3月份)(含部分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0 16:4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实验学校宿迁分校九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3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实数为无理数的是(  )
A. B. 0.2 C. -5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x2 x3=x5 B. 4x2+x2=5x4 C. (x3)2=x9 D. x6÷x2=x3
3.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为了调查我市某校学生的视力情况,在全校的2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次调查属于全面调查 B. 样本容量是300
C. 2000名学生是总体 D. 被抽取的每一名学生称为个体
5.抛物线y=x2+x+c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c的值为(  )
A. B. C. -4 D. 4
6.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外角为40°的正多边形的顶点.若O为正多边形的中心,则∠OAD的度数为(  )
A. 14°
B. 40°
C. 30°
D. 15°
7.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为AB的中点,CE⊥AB于点E,若2AE=BE,则tan∠ACD的值为(  )
A. B. C. D.
8.如图1,有一张矩形纸片ABCD,已知AB=10,AD=12,现将纸片进行如下操作:现将纸片沿折痕BF进行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E处,点F在AD上(如图2);然后将纸片沿折痕DH进行第二次折叠,使点C落在第一次的折痕BF上的点G处,点H在BC上(如图3),给出四个结论:
①AF的长为10;
②△BGH的周长为18;
③;
④GH的长为,
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有(  )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分解因式:3x2-12= .
10.《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核能发电量为3662.43亿千瓦时,相当于造林771000公顷,则数据771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
1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的一个根为1,则另一个根为______.
12.用半径为3cm,圆心角为120°的扇形纸片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是______cm.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x-1与y=(x>0)的图象交于点P(a,b).则代数式的值为______.
14.如图,点A,B,E在同一条直线上,正方形ABCD,BEFG的边长分别为3,4,H为线段DF的中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15.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2kx-b<0的解集为______.
16.如图,直线y=x-2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B,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连接OA.若S△AOB:S△BOC=1:2,则k的值为______.
17.如图,点A,C,D,B在⊙O上,AC=BC,∠ACB=90°.若CD=4,tan∠CBD=,则AD的长是______.
18.已知对于任意实数a,关于x的方程x2+(a-1)x+ab-2=0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直线y=bx+4b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则△AOB的面积为整数值的三角形个数有______个.
三、解答题:本题共10小题,共9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小题8分)
计算:
(1)2cos45°-(π-3)0-|-3|;
(2).
20.(本小题8分)
(1)解方程:+1=;
(2)解不等式组:.
21.(本小题8分)
已知,如图所示,AB∥CD,AB=CD,点E、F在BD上.∠BAE=∠DCF,连接AF、EC,求证:
(1)AE=FC;
(2)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2.(本小题8分)
已知电流在一定时间段内正常通过电子元件的概率是,(提示:在一次试验中,每个电子元件的状态有两种可能:通电、断开,并且这两种状态的可能性相等.)
(1)如图1,在一定时间段内,A、B之间电流能够正常通过的概率为______.
(2)如图2,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在一定时间段内,C、D之间电流能够正常通过的概率.
23.(本小题10分)
某校组织了一次数学实验比赛,设置了A测高、B测距、C折纸、D拼图、E搭建共五个比赛项目,学校对全校1800名学生参与比赛项目的分布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并将调查所得的数据整理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扇形统计图中D项目对应的百分比是______;
(2)请在答题卡上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画图后请标注相应的数据)
(3)该校参加人数最多的项目是哪个项目?约有多少学生参加?
24.(本小题10分)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D均为小正方形的顶点,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在图1中的值为______;
(2)在图2作出AC边上的点E,使得AE=3CE;
(3)在图3中作出BC边上的点F(不与点B重合),使得BD=DF.
25.(本小题10分)
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为⊙O上不同于A,B的两点,过点C作⊙O的切线CF交直线AB于点F,直线DB⊥CF于点E.
(1)求证:∠ABD=2∠CAB;
(2)连接AD,若sin∠BAD=,且BF=2,求⊙O的半径.
26.(本小题10分)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相向行驶,相遇后,甲车继续以原速行驶到B地,乙车立即以原速原路返回到B地.甲、乙两车距B地的路程y(km)与各自行驶的时间x(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AB两地相距______km,b= ______;
(2)求乙车距B地的路程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当甲车到达B地时,求乙车距B地的路程.
27.(本小题12分)
主题式学习:苏外九年级某学习小组围绕“半角”问题开展主题学习活动.
如图(1),E、F分别为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的动点,连接AE、AF、EF,且满足∠EAF=45°.
【常规探究】在图(1)中,求线段BE、DF、EF之间的数量关系.
【变式思考】如图(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E为边BC上的点,连接AE,取AE的中点G,F为CD边上的点,且∠EGF=45°,若BE=2,求CF的长.
【拓展应用】如图(3),点E为正方形ABCD的BC边上的点,点F在直线BC上,求的最大值,请直接写出结果.
28.(本小题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c(a,b,c为常数,且a≠0)经过A(-2,-4)和B(3,1)两点.
(1)求b和c的值(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若该抛物线开口向下,且经过C(2m-3,n),D(7-2m,n)两点,当k-3<x<k+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k的取值范围;
(3)已知点M(-6,5),N(2,5),若该抛物线与线段MN恰有一个公共点时,结合函数图象,求a的取值范围.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3(x+2)(x-2)
10.【答案】7.71×105
11.【答案】-3
12.【答案】1
13.【答案】-
14.【答案】6
15.【答案】x>2
16.【答案】3
17.【答案】2a
18.【答案】15
19.【答案】-4;
a-3.
20.【答案】解:(1)+1=;
变形为:+1=;
去分母得:2x+x-2=-5,
合并同类项得:3x=-3,
化系数得:x=-1.
经检验x=-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x=-1.
(2)解①得x>1,
解②得x≤4,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4.
21.【答案】证明:(1)∵AB∥CD,
∴∠B=∠D.
在△ABE和△CDF中,

∴△ABE≌△CDF(ASA).
∴AE=CF.
(2)由(1)△ABE≌△CDF得AE=CF,∠AEB=∠CFD,
∴180°-∠AEB=180°-∠CFD,
即∠AEF=∠CFE.
∴AE∥CF.
∵AE=C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2.【答案】(1);
(2)画树状图如下:
由图知,共有4种等可能结果,其中C、D之间的两个元件都通过电流才能正常通过的有3种结果,
∴C、D之间两个元件中至少有一个元件通时电流就能通过的概率为.
23.【答案】(1)300,8%;
(2)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由统计图可得该校参加人数最多的项目是E搭建,
1800×31%=558(人),
答:该校参加人数最多的项目是E搭建,约有558人参加.
24.【答案】; 见解析.
25.【答案】(1)证明:连接OC,
∵OA=OC,
∴∠CAB=∠1,
∴∠2=∠CAB+∠1=2∠CAB,
∵CF切⊙O于C,OC是⊙O的半径,
∴OC⊥CF,
∵DB⊥CF,
∴OC∥DB,
∴∠ABD=∠2,
∴∠ABD=2∠CAB;
(2)解:∵AB为⊙O的直径,
∴∠ADB=90°,即AD⊥DE,
∵DE⊥CF,
∴AD∥CF,
∴∠BAD=∠F,
在Rt△BEF中,
∵∠BEF=90°,BF=2,sin∠F=sin∠BAD=,
∴BE=BF sin∠F=2×=,
∵OC∥BE,
∴△FBE∽△FOC,
∴=,
设⊙O的半径为r,则=,
解得r=3,
∴⊙O的半径为3.
26.【答案】540,6;
y=;
48 km.
27.【答案】【常规探究】BE+DF=EF;
【变式思考】;
【拓展应用】.
28.【答案】解:(1)把A(-2,-4)和B(3,1)代入y=ax2+bx+c,
得:,
解得:;
(2)∵抛物线经过C(2m-3,n),D(7-2m,n)两点,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k-3<x<k+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k-3≥2,即k≥5;
(3)①当a>0时,x=-6,y≥5,即a×(-6)2+(1-a)×(-6)-6a-2≥5,
解得:,抛物线不经过点 N,
如图①,抛物线与线段MN只有一个交点,结合图象可知:;
②当a<0时,若抛物线的顶点在线段MN上时,则==5,
解得:a1=-1,a2=,
当a1=-1时,==1,
此时,定点横坐标满足-6≤-≤2,符合题意;
当a1=-1时,如图②,抛物线与线段MN只有一个交点,
如图③,
当a2=时,==13,
此时顶点横坐标不满足-6≤≤2,不符合题意,舍去;
若抛物线与线段MN有两个交点,且其中一个交点恰好为点 N时,把N(2,5)代入y=ax2+(1-a)x-6a-2,得:
5=a×22+(1-a)×2-6a-2,
解得:a=,
当a=时,如图④,抛物线和线段MN有两个交点,且其中一个交点恰好为点 N,
结合图象可知:a<时,抛物线与线段MN有一个交点,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a≥或a=-1或a<.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