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二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分。
1.下列元素符号表示锡元素的是( )
A. Li B. Pb C. Sn D. B
2.保障安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某探究实验中出现了以下安全图标,其中没有涉及到的是( )
A. 戴好护目镜 B. 注意通风换气
C. 实验中会用到明火 D. 实验会用到锋利物品
3.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吸取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称取试剂 D. 测定 pH
4.下列诗词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 玉不琢,不成器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在化学反应2X+3O22CO2+4H2O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X一定是化合物 B. 参加反应的X和O2的质量比为2:3
C. 生成的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6.石墨可用于制造高铁列车的受电弓滑板。石墨的下列性质与此应用无关的是( )
A. 滑腻感 B. 金属光泽 C. 导电性 D. 熔点高
7.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 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的
C. 甲醛是由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D. 甲醛分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有白烟产生
B. 将铜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冒出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D. 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表面潮湿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B.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
C.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
D.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10.学会归纳和总结是学好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化学与生活、环境 C.化学与人体健康 D.物质的俗称和分类
①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①煤燃烧时产生SO2、氮的氧化物等污染物会引起酸雨
②合理用药,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①钠摄入过多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②老年人缺钙易患佝偻病 ①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生石灰,属于碱
②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属于碱
A. A B. B C. C D. D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B. 化学变化伴随能量改变,则有能量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2.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固体中只有Ag时,滤液一定是蓝色的
B. 固体中有Ag和Cu时,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Cu(NO3)2
C. 一定发生的反应是:Zn+2AgNO3=Zn(NO3)2+2Ag
D. 随着锌粉的加入,溶液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
1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aO中的CaCO3 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B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分别取等量的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的为硝酸铵
C 检验盐酸中是否含有硫酸 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硫酸
D 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洗涤、干燥滤渣
A. A B. B C. C D.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4.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镁粉
B. 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C.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D.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15.某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1)取一定量的固体样品,加入足量的水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a和白色沉淀b;
(2)向无色滤液a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生成;
(3)向白色沉淀b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钙,无硫酸铜 B. 溶液a中,一定无碳酸钠
C. 白色沉淀b是碳酸钡、碳酸钙和硫酸钡 D. 固体样品的组成情况有三种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16.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五个铍原子 ______;
(2)标出碳酸钾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3)2个铵根离子 ______;
(4)金红石的主要成分 ______。
17.化学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诸多领域,从材料研发到日常生活均发挥着关键作用。请根据你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提出食物消费结构向营养健康型转变,食物与营养摄入更加均衡合理,营养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在我们日常食用的蛋类,奶类及奶制品,豆类,肉类等食物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物质是 ______ 。
(2)小米SU7Ultra在车顶、尾翼、迎宾踏板、座椅背板、内饰中控等多处部件大量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轻量化,下列材料也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______ 。
A.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
B.陶瓷
C.合成橡胶
D.芳纶复合材料
(3)2025年春节档电影《哪吒2之魔童闹海》成为全球影史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电影中太乙真人选用藕粉修复哪吒肉身,种植莲藕时,在展叶期为促进其叶片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应施加 ______ 肥。(填“钾”或“氮”或“磷”)
(4)2025年1月20日,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正式发布DeepSeek-R1模型,人工智能的核心部件是芯片,芯片制作的起始步骤是硅片制造,硅的制造原理是:将硅石矿(主要成分为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硅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18.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1)上述粒子中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______(填字母)。
(2)上述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______(填字母),属于阴离子的是 ______(填离子符号)。
(3)B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______周期。
19.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请按要求填空。
(1)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物质是 ______。
(2)将T2℃时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 ______。
(3)T1℃时,将乙溶液由B点变为A点的方法是 ______(填一种)。
(4)T3℃时,向4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加入10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0.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物质类别为氧化物、酸、碱、盐。其中B、D的类别相同,均可用于灭火。A与其他物质类别不同。C、E、F的水溶液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六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类别为 ______。
(2)检验B—D能发生反应的试剂是 ______。
(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五、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21.工业上制备盐酸的基础原料是精制食盐。粗盐(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MgSO4、CaCl2)精制过程如图1:
(1)加入Ba(OH)2溶液可以同时除去两种杂质离子,写出离子符号:______;
(2)检验所加Na2CO3溶液过量的方法是 ______;
(3)向溶液X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______。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2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大气环境。防治污染空气,请你进行解答。
(1)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之一是什么?
(2)请说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3)写出防治酸雨的一点措施。
23.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金属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除此之外,请再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温室效应的增强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有哪些?(答一点即可。)
(3)写出防治水污染的具体措施(答一点即可。)
24.通过学习化学,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请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
(1)在糕点盒里放纳米级铁粉,防止糕点变质,其原理是什么?
(2)现在各家的厨房中普遍使用天然气做燃料,有时天然气炉具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就需要调节一下炉具的进风口。这是为什么?
(3)化学元素对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人体缺钾主要表现为哪些症状?
七、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7分。
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正确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
(1)准确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试剂,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______。
(2)在《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可用 ______来替换。(填试剂名称)
(3)玻璃杯清洗干净的标准是 ______。
(4)配制50克6%的氯化钠溶液,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______;若所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低,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______。
26.如图所示为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部分实验,请根据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生锈的铁钉是 ______,①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______。
(2)B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3)C实验过程中,当 ______时停止加热。
(4)D实验改进的好处是 ______。
27.如图是实验室气体制取、净化、干燥等常用装置图,请根据所给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a的仪器名称 ______。
(2)实验室用发生装置A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的现象是 ______。
(3)用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固体试剂是 ______,若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所用的装置组合的顺序为 ______,F中应盛放 ______。
八、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8.小茗同学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来参与她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试管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当小茗同学观察到试管中出现 ______ 的现象时,得出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乙试管中两种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______ 。
(2)实验结束后,小茗同学将三支试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白色沉淀明显增多,废液缸中液体始终呈红色,为了得出废液缸中废液的溶质成分,小茗同学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缸中废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酚酞除外)
【进行猜想】
猜想一:NaCl、NaOH、BaCl2
猜想二:NaCl、NaOH
猜想三: ______
【设计实验】请你帮助小茗同学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一成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 ______ ,充分反应。 ______ 猜想一成立
【反思拓展】废液缸中的白色沉淀成分是 ______ (写出化学式)。
九、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9.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NO2)是构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请计算:
(1)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______。
(2)丙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3)178g丙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______g。
(4)一个丙氨酸分子共有 ______个原子核
30.某同学利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研究中和反应的过程。40g稀盐酸与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溶液的pH变化如图1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如图1通过溶液的pH变化,可知 ______溶液中。(填“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或“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
(2)如图2,B点对应m的值为 ______。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BC
15.【答案】BD
16.【答案】5Be;
K2O3;
2;
TiO2
17.【答案】蛋白质;
AD;
氮;
18.【答案】ABC;
BD;Cl-;
三
19.【答案】乙;
乙>甲>丙;
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30%
20.【答案】酸;
紫色石蕊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21.【答案】Mg2+、SO42-;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等),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过量
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22.【答案】危害人体健康(答案不唯一);
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答案不唯一);
使用脱硫煤或使用清洁能源(答案不唯一)
23.【答案】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答案不唯一)
全球气候变暖(答案不唯一)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答案不唯一)
24.【答案】铁粉与氧气和水反应,消耗氧气和水,防止糕点氧化和受潮变质
氧气供应不足,燃烧不完全,需要调节进风口增加氧气供应
肌肉无力、心律不齐、疲劳、便秘等
25.【答案】量筒和胶头滴管;
氢氧化钠溶液;
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溶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或氯化钠固体不纯等(答案不唯一)
26.【答案】②;防止氧气溶于水
红色固体变黑色,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反应前后天平示数不变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更环保
27.【答案】水槽;
2KMnO4K2MnO4+MnO2+O2↑;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时;
大理石或石灰石;BFD;浓硫酸
28.【答案】NaOH+HCl=NaCl+H2O 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 不能生成沉淀或水或气体等物质 NaCl、NaOH、Na2CO3 适量碳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aCO3、BaCO3
29.【答案】89;
36:7;
64;
13
30.【答案】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
20;
2.9%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