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集合的基本运算五大常考题型
题型一:根据交集结果求集合或参数
题型二:根据并集结果求集合或参数
题型三:根据补集结果求集合或参数
题型四:根据交并补混合运算确定集合或参数
题型五:韦恩图在集合运算中的应用
题型一:根据交集结果求集合或参数
1.已知集合. 若,则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分析】利用给定的交集的结果,结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列式求解.
【详解】依题意,,则,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2.设集合.
(1)若,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或
(2)
【分析】(1)利用集合的运算求解即可;
(2)分类讨论集合是否为空集即可.
【详解】(1)当时,,
因此,
所以或.
(2)由,得,
当时,则,解得,满足,因此;
当时,由,得,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3.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或
【分析】(1)确定集合、,根据并集的概念求解.
(2)确定集合、的关系,根据集合的包含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1)由或,所以;
当时,由,所以.
所以
(2)由,所以.
若,则方程无解,所以;
若,则;
若,则.
综上可得:的取值范围为或.
4.已知,,若,则实数可能取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ACD
【分析】根据,对集合A进行分类讨论,结合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计算.
【详解】当时,,解得;
当时,即或时,此时方程的两个根需满足小于等于,
则,,得,,
综上,.
故选:ACD.
5.已知集合.若,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由,可得,即可得解.
【详解】,
因为,
所以,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D.
6.集合,,若,则 .
【答案】
【分析】根据集合的交集以及并集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由知,.
故答案为:
7.集合,.
(1)若只有一个整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满足即可,因此;
(2)利用并集的结果可得,对是否为空集进行分类讨论,即可解得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1)只有一个整数,又包含不止一个整数,
,且,
,
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由,可得.
①若,此时,解得
②若,此时需满足,此时不等式无解.
综上可知.
8.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当时,求出,再根据交并补概念计算;(2)由,可得,分类讨论计算即可.
【详解】(1)当时,可得集合,
所以.
,.
(2)由,可得,
①当时,可得,解得;
②当时,则满足,解得,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9.已知集合,.
(1)若,求,;
(2)若,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根据题意求集合B,再结合集合间的运算求解;
(2)由题意可得,分类讨论和,结合包含关系分析求解.
【详解】(1)因为,
若,则,则或,
所以,.
(2)若,可知,
当时,则,解得;
当时,则,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10.设全集为,集合,,其中.
(1)当时,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根据集合的补集和并集运算求解;
(2)根据题意可得,分和讨论求解.
【详解】(1)当时,,
或,又,
.
(2),,
当,即,即时,符合题意;
当,即时,,无解.
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题型二:根据并集结果求集合或参数
11.已知集合,集合,若,则实数 .
【答案】-3
【分析】根据得,再讨论元素间的关系可解.
【详解】,即,若,则,不符合;
若,则,经检验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3.
12.设集合或,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依题意有即.
13.已知集合A,B满足:,,则满足条件的集合B的个数为( )
A.1 B.2 C.4 D.8
【答案】B
【分析】先求出集合A,再结合并集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有,
因为,所以,则满足条件的集合B为,,共2个.
故选:B.
14.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
【分析】根据,即,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根据,可得,
即,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15.已知集合,集合B满足,则(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并集的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由于,,
故,
故选:A
16.已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分析】利用集合并集的定义,再结合数轴可得.
【详解】根据,结合数轴(如图)可知,在2的左侧或与2重合,故,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17.已知集合,.
(1)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求实数的值;
(3)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4)若将题干中集合,变为集合, 或.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3)
(4).
【分析】(1)由,结合数轴即可求解;
(2)结合数轴即可求解;
(3)由条件得到或,进而可求解;
(4)由和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1)因为,所以,画出数轴如图:
所以,解得,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画出数轴如图,因为,
所以,解得.
(3)因为,所以或.
又因为,所以或.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4)①若,则,所以.
②若,因为,所以,解得.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8.已知集合若,则a的取值构成的集合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通过和两类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由题得,因为,所以.
当时,,满足;
当时,,因为,所以或,解得1或,
综上的取值构成的集合为.
故选:D.
19.已知集合,,则B可能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进而可得.
【详解】由题意,观察选项只有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20.设,,若,则实数a的值为 .
【答案】或或
【分析】化简集合,讨论,,两种情况,即可求得a的值.
【详解】集合,
由可得,
若,,满足,
若,,若,
则或
得或.
综上,实数a的取值为或0或1.
故答案为:或0或1.
题型三:根据补集结果求集合或参数
21.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存在集合,使得,求.
【答案】(1)
(2)
【分析】(1)根据交集概念求出答案;
(2)根据补集的概念求出,结合,从而得到,得到答案.
【详解】(1)当时,,所以.
(2)因为集合,所以,
又,所以,解得.
22.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值为( )
A.4 B.3 C.2 D.不存在
【答案】B
【分析】根据补集的定义可得,即可求解.
【详解】由可得,若,则,故,
故选:B
23.设全集,集合满足,则的值为( )
A. B.0 C.1 D.2
【答案】A
【分析】根据补集的含义即可得到方程,解出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解得.
故选:A.
24.已知集合,,,求实数a的值.
【答案】
【分析】根据补集的定义得出关于a的方程,分类讨论两种情况:且或且,对每一种情况求解a的值,并且代入集合中进行验证得解.
【详解】由已知得:
(1)且,由解得,代入中不满足,故不成立;
(2)且,由得或,
当时,不满足,
当时,满足,
且时,,,满足题意,
所以.
25.已知全集,若,则( )
A.1 B.2 C.3 D.4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集合交集的概念及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由集合,,
因为,可得.
故选:B.
26.已知全集,集合A满足,则(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全集和集合在全集中的补集易得集合,逐一判断选项即可.
【详解】由,,可得或
则,,,,故B项正确,A,C,D项均是错误的.
故选:B.
27.已知集合,,若集合A,B中至少有一个非空集合,实数a的取值范围 .
【答案】或且
【分析】先考虑A,B为空集得出a的范围,再利用补集思想求得结果.
【详解】对于集合A,由,解得;
对于集合B,由,解得.
因为A,B两个集合中至少有一个集合不为空集,
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或,且
故答案为:或且
28.若全集,,且,求实数的值
【答案】
【分析】根据补集运算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知:,
则,解得,
所以实数的值为.
29.设全集,集合.若,则的值分别为( )
A.3,2 B.4,3 C.3,2或5,3 D.5,2或5,3
【答案】D
【分析】根据集合关系得到,且,再得到,且,,,,分类讨论得到的值.
【详解】因为,所以,且.
由题意得,,且,,,.
若,则,不满足,不符合题意;
若,则,此时,符合题意;
若,则,此时,,符合题意.
故选:D.
30.设全集,集合,则实数 .
【答案】
【分析】根据已知可得,解方程求参数,结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确定参数值.
【详解】由且,则,
当,则,不满足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当,此时,满足题设;
综上,.
故答案为:
题型四:根据交并补混合运算确定集合或参数
31.已知或,,若,则m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分析】求出,由建立不等式即可得解.
【详解】由或,可得,
因为,,
所以且,
解得,
故答案为:
32.设全集,集合,集合.
(1)若,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根据并集与交集,补集的概念直接计算.
(2)根据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列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1)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或,所以.
(2)因为.
①当时,满足,此时,解得;
②当时,要满足,则解得.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33.设全集,已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分析】求出集合,根据可得出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因为全集,集合,则,
因为集合,,所以,.
因此,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34.已知全集,,,且.
(1)求实数,的值;
(2)求.
【答案】(1)
(2)
【分析】(1)利用集合的混合运算集结果求得,进而得到关于的方程组,解之即可得解;
(2)利用(1)中结论,结合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即可得解.
【详解】(1)因为全集,且,
所以,则,
又,,
所以,解得.
(2)由(1)可知,,
,
所以,故.
35.已知集合,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分析】确定,结合,即可求解.
【详解】,
所以或,又
所以,
故答案为:
36.已知全集,集合,.
(1)求;
(2)若集合,,求.
【答案】(1)
(2)
【分析】(1)确定集合,由并集运算即可;
(2)由条件分别判断0,1是否属于集合即可.
【详解】(1)由题意得,,
所以.
(2)由,又,得,
由,得,
所以.
37.已知集合,,.
(1)求;
(2)若,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或
(2)
【分析】(1)根据并集和补集的概念计算;
(2)根据,可以知道两个集合数轴上表示,要有公共部分,比较端点即可.
【详解】(1)因为
所以,所以或
(2)因为,且,即集合数轴表示要有公共部分,
所以,即的取值范围是.
38.设全集,集合,.
(1)若集合A中恰有一个元素,求实数的值;
(2)若,求.
【答案】(1)9
(2)
【分析】(1)即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由判别式等于0可得答案;
(2)由题可得,据此可得及集合B,后由题意可得答案.
【详解】(1)由题意,即只有一个实数解,
(2)由题意知, 得
的根为或,
又
得
39.设集合,.
(1)当时,求和;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计算集合,根据集合交集并集定义计算即可;
(2)由可得,分和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1)当时,,
所以,
(2)由题意,得或,
因为,所以
①当时,,满足;
②当时,,
所以,
所以,解得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40.设集合,.
(1)若,求实数a的值;
(2)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全集,,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3)
【分析】(1)由,得,由此可得关于的方程求解并验证即可得;
(2)由得,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分类讨论即可求;
(3)由得,转化为均不是方程的根,解不等式可得.
【详解】(1),.
,,则,
即,解得或.
验证:当时,,
则,满足题意;
当时,,
则,不满足题意.
综上可知,若,则.
(2)若,则,又,
①当时,则关于的方程没有实数根,
则,解得,
故当时,满足题意;
②当,即时,
若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则,
即当时,,,满足题意;
若集合中有两个元素,则,
即当时,要使,则,
所以和是方程的两根,
则由韦达定理得,解得,满足条件.
综上所述,或.
所以,若,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3)若全集,,则,即.
,.
故,且,
则,且,
解得且且.
若,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题型五:韦恩图在集合运算中的应用
41.为提升学生学习双语的热情“G11 四市十一校”教学联盟计划在2025年4月举行“语文情境默写” “英语读后续写”两项竞赛,我校计划派出20人的代表队,据了解其中擅长语文的有10名同学,擅长英语的有12名同学,两项都擅长的有5名同学,请问该代表队误选了几名均不擅长的同学?( )
A.1 B.2 C.3 D.5
【答案】C
【分析】利用venn图,结合集合的运算求解.
【详解】设擅长语文的同学构成集合,擅长英语的同学构成集合,20人代表队构成全集,
则,,,,
,
,
所以语文和英语均不擅长的同学人数为人.
故选:C.
42.已知南雅中学高一班有55名学生,在秋季运动会上,有17名学生参加了田赛项目,有22名学生参加了径赛项目,田赛和径赛都参加的有9名同学,则该班学生中田赛和径赛都没有参加的人数为
【答案】25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Venn图,再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画出Venn图如下:
所以该班学生中田赛和径赛都没有参加的人数为.
故答案为:25.
43.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某校体育课开设“足球”、“篮球”两门选修课程,假设某班每位学生最少选修一门课程,其中有位学生选修了“足球”课程,有位学生选修了“篮球”课程,有位学生同时选修了这两门课程,则该班学生的人数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设选修“足球”课程的学生构成的集合为,选修“篮球”课程的学生构成的集合为,作出韦恩图,可得出该班学生人数.
【详解】设选修“足球”课程的学生构成的集合为,选修“篮球”课程的学生构成的集合为,
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该班学生人数为.
故选:B.
44.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某校开设了篮球社团、AI社团、围棋社团,高一某班学生共有30人参加了学校社团,其中有15人参加篮球社团,有8人参加AI社团,有14人参加围棋社团,同时参加篮球社团和AI社团的有3人,同时参加篮球社团和围棋社团的有3人,没有人同时参加三个社团,只参加围棋社团的人数为( ).
A.10 B.9 C.7 D.4
【答案】A
【分析】由题意,根据容斥原理,结合集合的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有15人参加篮球社团,同时参加篮球社团和AI社团的有3人,同时参加篮球社团和围棋
社团的有3人,没有人同时参加三个社团,所以只参加篮球社团的9人;
设同时参加AI社团和围棋社团有人,因为有8人参加AI社团,
同时参加篮球社团和AI社团的有3人,所以只参加AI社团的有人;
又因为有14人参加围棋社团,同时参加篮球社团和围棋社团的有3人,
所以只参加围棋社团的有人.综上所述,共有30人参加了学校社团,
所以,解得,
故只参加围棋社团的人数为人.
故选:A.
45.某高中为了迎接国庆的到来,在国庆前一周举办了“迎国庆,向未来”的趣味运动会,其中共有12名同学参加拔河、4人足球、羽毛球三个项目,其中有8人参加“拔河”,有7人参加“4人足球”,有5人参加“羽毛球”,“拔河和4人足球”都参加的有4人,“拔河和羽毛球”都参加的有3人,“4人足球和羽毛球”都参加的有3人,则( )
A.三项都参加的有1人 B.只参加拔河的有3人
C.只参加4人足球的有2人 D.只参加羽毛球的有4人
【答案】BC
【分析】应用容斥原理求出三项都参加的同学人数,即可得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设是参加拔河的同学,是参加4人足球的同学,是参加羽毛球的同学,
则,,,
又,,
所以,
所以三项比赛都参加的有2人,只参加拔河的有3人,只参加4人足球的有2人,只参加羽毛球的有1人.
故选:BC
46.高中学生运动会,某班54名学生中有一半的学生没有参加比赛,参加比赛的学生中,参加田赛的有14人,参加径赛的有21人,则田赛和径赛都参加的学生人数为( )
A.7 B.8 C.10 D.12
【答案】B
【分析】参加田赛的有14人,参加径赛的有21人,总共有35人,而参加比赛的人数为27人,则多出来的人数为田赛和径赛都参加的人数.
【详解】54名学生中有一半的学生没有参加比赛,参加比赛的有27名学生,
参加田赛的有14人,参加径赛的有21人,
则田赛和径赛都参加的学生人数为人,
故选:B
47.求精中学为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其中心理社,动漫社和地理社最受欢迎,高一某班有35名学生参加了这三个社团,其中有19人参加了心理社,有16人参加了地理社,有15人参加了动漫社,有6人参加了心理社和地理社,有5人参加了地理社和动漫社,已知每人至少都参加了一个社团,没有人同时参加三个社团,则只参加了一个社团的同学有( )人
A.16 B.18 C.20 D.24
【答案】C
【分析】由题意,根据容斥原理,结合集合的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设心理社为A,地理社为B,动漫社为C,
则,
,
得
即,得,
所以只参加一个社团的人数共有.
故选:C
48.已知南雅中学高一班有55名学生,在秋季运动会上,有17名学生参加了田赛项目,有22名学生参加了径赛项目,田赛和径赛都参加的有9名同学,则该班学生中田赛和径赛都没有参加的人数为( )
A.25 B.30 C.24 D.23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Venn图,再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画出Venn图如下:
所以该班学生中田赛和径赛都没有参加的人数为.
故选:A.
49.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某学校举行了“棋类竞技”活动,某班共有28名同学参加比赛,有15人参加象棋,有8人参加军棋,有14人参加跳棋比赛,同时参加军棋和象棋的有3人,同时参加象棋和跳棋比赛的有3人,同时参加三项比赛的同学有1人,则同时参加军棋和跳棋比赛的有 人.
【答案】4
【分析】设同时参加军棋和跳棋比赛的有人,参加象棋的同学组成集合,参加军棋的同学组成集合,参加跳棋比赛的同学组成集合,再根据题意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同时参加军棋和跳棋比赛的有人,参加跳棋比赛的同学组成集合,参加军棋的同学组成集合,参加象棋的同学组成集合,
所以集合中有14个元素,中有8个元素,中有15个元素,
由题意可知中有3个元素,有1个元素,由3个元素,,
所以,解得,所以同时参加军棋和跳棋比赛的有4人,
故答案为:4.
50.学校举办运动会时,高一(1)班共有名同学参加比赛,有人参加游泳比赛,有人参加田径比赛,有人参加球类比赛,同时参加游泳比赛和田径比赛的有人,同时参加田径比赛和球类比赛的有人,没有人同时参加三项比赛.同时参加游泳和球类比赛的有 人.
【答案】
【分析】设高一(1)班参加游泳、田径、球类比赛的学生分别构成集合、、,设同时参加游泳和球类比赛的学生人数为人,作出韦恩图,根据题意可得出关于的方程,解出的值即可.
【详解】设高一(1)班参加游泳、田径、球类比赛的学生分别构成集合、、,
设同时参加游泳和球类比赛的学生人数为人,由题意作出如下韦恩图,
由题意可得,解得.
因此,同时参加游泳和球类比赛的有人.
故答案为:.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集合的基本运算五大常考题型
题型一:根据交集结果求集合或参数
题型二:根据并集结果求集合或参数
题型三:根据补集结果求集合或参数
题型四:根据交并补混合运算确定集合或参数
题型五:韦恩图在集合运算中的应用
题型一:根据交集结果求集合或参数
1.已知集合. 若,则的取值范围为 .
2.设集合.
(1)若,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求的取值范围.
4.已知,,若,则实数可能取的值为( )
A. B. C. D.
5.已知集合.若,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6.集合,,若,则 .
7.集合,.
(1)若只有一个整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8.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9.已知集合,.
(1)若,求,;
(2)若,求的取值范围.
10.设全集为,集合,,其中.
(1)当时,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二:根据并集结果求集合或参数
11.已知集合,集合,若,则实数 .
12.设集合或,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3.已知集合A,B满足:,,则满足条件的集合B的个数为( )
A.1 B.2 C.4 D.8
14.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15.已知集合,集合B满足,则( )
A. B. C. D.
16.已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7.已知集合,.
(1)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求实数的值;
(3)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4)若将题干中集合,变为集合, 或.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已知集合若,则a的取值构成的集合为( )
A. B. C. D.
19.已知集合,,则B可能为( )
A. B. C. D.
20.设,,若,则实数a的值为 .
题型三:根据补集结果求集合或参数
21.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存在集合,使得,求.
22.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值为( )
A.4 B.3 C.2 D.不存在
23.设全集,集合满足,则的值为( )
A. B.0 C.1 D.2
24.已知集合,,,求实数a的值.
25.已知全集,若,则( )
A.1 B.2 C.3 D.4
26.已知全集,集合A满足,则( )
A. B.
C. D.
27.已知集合,,若集合A,B中至少有一个非空集合,实数a的取值范围 .
28.若全集,,且,求实数的值
29.设全集,集合.若,则的值分别为( )
A.3,2 B.4,3 C.3,2或5,3 D.5,2或5,3
30.设全集,集合,则实数 .
题型四:根据交并补混合运算确定集合或参数
31.已知或,,若,则m的取值范围是 .
32.设全集,集合,集合.
(1)若,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3.设全集,已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34.已知全集,,,且.
(1)求实数,的值;
(2)求.
35.已知集合,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36.已知全集,集合,.
(1)求;
(2)若集合,,求.
37.已知集合,,.
(1)求;
(2)若,求的取值范围.
38.设全集,集合,.
(1)若集合A中恰有一个元素,求实数的值;
(2)若,求.
39.设集合,.
(1)当时,求和;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40.设集合,.
(1)若,求实数a的值;
(2)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全集,,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题型五:韦恩图在集合运算中的应用
41.为提升学生学习双语的热情“G11 四市十一校”教学联盟计划在2025年4月举行“语文情境默写” “英语读后续写”两项竞赛,我校计划派出20人的代表队,据了解其中擅长语文的有10名同学,擅长英语的有12名同学,两项都擅长的有5名同学,请问该代表队误选了几名均不擅长的同学?( )
A.1 B.2 C.3 D.5
42.已知南雅中学高一班有55名学生,在秋季运动会上,有17名学生参加了田赛项目,有22名学生参加了径赛项目,田赛和径赛都参加的有9名同学,则该班学生中田赛和径赛都没有参加的人数为
43.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某校体育课开设“足球”、“篮球”两门选修课程,假设某班每位学生最少选修一门课程,其中有位学生选修了“足球”课程,有位学生选修了“篮球”课程,有位学生同时选修了这两门课程,则该班学生的人数为( )
A. B. C. D.
44.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某校开设了篮球社团、AI社团、围棋社团,高一某班学生共有30人参加了学校社团,其中有15人参加篮球社团,有8人参加AI社团,有14人参加围棋社团,同时参加篮球社团和AI社团的有3人,同时参加篮球社团和围棋社团的有3人,没有人同时参加三个社团,只参加围棋社团的人数为( ).
A.10 B.9 C.7 D.4
45.某高中为了迎接国庆的到来,在国庆前一周举办了“迎国庆,向未来”的趣味运动会,其中共有12名同学参加拔河、4人足球、羽毛球三个项目,其中有8人参加“拔河”,有7人参加“4人足球”,有5人参加“羽毛球”,“拔河和4人足球”都参加的有4人,“拔河和羽毛球”都参加的有3人,“4人足球和羽毛球”都参加的有3人,则( )
A.三项都参加的有1人 B.只参加拔河的有3人
C.只参加4人足球的有2人 D.只参加羽毛球的有4人
46.高中学生运动会,某班54名学生中有一半的学生没有参加比赛,参加比赛的学生中,参加田赛的有14人,参加径赛的有21人,则田赛和径赛都参加的学生人数为( )
A.7 B.8 C.10 D.12
47.求精中学为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其中心理社,动漫社和地理社最受欢迎,高一某班有35名学生参加了这三个社团,其中有19人参加了心理社,有16人参加了地理社,有15人参加了动漫社,有6人参加了心理社和地理社,有5人参加了地理社和动漫社,已知每人至少都参加了一个社团,没有人同时参加三个社团,则只参加了一个社团的同学有( )人
A.16 B.18 C.20 D.24
48.已知南雅中学高一班有55名学生,在秋季运动会上,有17名学生参加了田赛项目,有22名学生参加了径赛项目,田赛和径赛都参加的有9名同学,则该班学生中田赛和径赛都没有参加的人数为( )
A.25 B.30 C.24 D.23
49.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某学校举行了“棋类竞技”活动,某班共有28名同学参加比赛,有15人参加象棋,有8人参加军棋,有14人参加跳棋比赛,同时参加军棋和象棋的有3人,同时参加象棋和跳棋比赛的有3人,同时参加三项比赛的同学有1人,则同时参加军棋和跳棋比赛的有 人.
50.学校举办运动会时,高一(1)班共有名同学参加比赛,有人参加游泳比赛,有人参加田径比赛,有人参加球类比赛,同时参加游泳比赛和田径比赛的有人,同时参加田径比赛和球类比赛的有人,没有人同时参加三项比赛.同时参加游泳和球类比赛的有 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