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中国的人口 同步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 中国的人口 同步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0 13:39:37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变化。
@哈A 基础达标
 知识点一 世界人口大国
1.(濮阳期末)根据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超过1亿的大省有两个,它们是 ( D )
A.广东、广西 B.河南、河北
C.湖南、湖北 D.山东、广东
  我国已完成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下图为“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2~3题。
2.2010—2020年间 ( C )
A.0~14岁人口数量减少
B.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
C.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加
D.全国人口增长超过1亿
3.人口普查可以 ( B )
①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 ②查清人口结构的状况 ③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④提供人口政策制定的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二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如图为“我国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 )
A.东部沿海人口多 B.高海拔地区人口多
C.西部内陆人口多 D.高纬度地区人口多
5.影响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最基本的自然因素是 ( C )
A.政策和交通 B.土壤和矿产
C.地形和气候 D.家庭和婚姻
 知识点三 中国的人口政策
  (武汉期末)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地生育。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1982年的“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2015年单独二孩政策落地,到2021年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我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不断调整、演变和完善的过程。据此完成6~7题。
6.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其对我国的直接影响不包括 ( B )
A.控制人口数量 B.延长人的寿命
C.降低了文盲率 D.提高人口素质
7.2021年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人口政策是为了 ( D )
A.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B.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C.遏制人口增长过快势头
D.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
“单独二孩”“三孩”政策也是属于计划生育。
@哈B 能力拔高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少子化问题愈发严峻,2022年人口已开始负增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如图为“2010-2021年我国的出生人数柱状图和出生率曲线图”。据此完成8~9题。
8.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C )
A.2012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
9.与前两次生育政策放宽相比,放开“三孩”政策实施后,2021年出生率并未出现明显上升,其原因最大可能是 ( D )
A.疫情影响生活质量
B.人口性别比失衡
C.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
D.此前积压的生育需求已基本释放完毕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年我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如表)。
项目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人口总数(万人) 90 199 50 979
占全国人口 总数比例(%) 63.89 36.11
材料二 1964—2020年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折线图(如图)。
(1)据材料一可知,与我国乡村人口相比城镇人口较 多 (多/少)。
(2)据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增长已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由此可见我国人口增速 减缓 (减缓/加快)。
(3)请分析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乡村人口不断减少的原因。
乡村就业机会少;教育和医疗水平都较低等。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当乡村人口过多迁往城市时,会给城市带来哪些好处和弊端?
好处:服务人员增加;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扩大了城市的消费市场等。
弊端:增加了教育、医疗等机构的压力;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加重等。
@哈C 思维拓展
  新考法·绘制示意图下图为小天同学手绘家族人口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读图可知 ( D )
A.家庭养老无负担 B.第二代人口数量少
C.劳动人口比重高 D.第三代是独生子女
12.如果运用该示意图探究人口素质变化,建议图中添加的注记是 ( B )
A.性别 B.文化程度
C.居住地 D.出生地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变化。
@哈A 基础达标
 知识点一 世界人口大国
1.(濮阳期末)根据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超过1亿的大省有两个,它们是 (   )
A.广东、广西 B.河南、河北
C.湖南、湖北 D.山东、广东
  我国已完成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下图为“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2~3题。
2.2010—2020年间 (   )
A.0~14岁人口数量减少
B.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
C.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加
D.全国人口增长超过1亿
3.人口普查可以 (   )
①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 ②查清人口结构的状况 ③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④提供人口政策制定的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二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如图为“我国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东部沿海人口多 B.高海拔地区人口多
C.西部内陆人口多 D.高纬度地区人口多
5.影响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最基本的自然因素是 (   )
A.政策和交通 B.土壤和矿产
C.地形和气候 D.家庭和婚姻
 知识点三 中国的人口政策
  (武汉期末)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地生育。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1982年的“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2015年单独二孩政策落地,到2021年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我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不断调整、演变和完善的过程。据此完成6~7题。
6.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其对我国的直接影响不包括 (   )
A.控制人口数量 B.延长人的寿命
C.降低了文盲率 D.提高人口素质
7.2021年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人口政策是为了 (   )
A.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B.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C.遏制人口增长过快势头
D.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
“单独二孩”“三孩”政策也是属于计划生育。
@哈B 能力拔高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少子化问题愈发严峻,2022年人口已开始负增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如图为“2010-2021年我国的出生人数柱状图和出生率曲线图”。据此完成8~9题。
8.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
A.2012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
9.与前两次生育政策放宽相比,放开“三孩”政策实施后,2021年出生率并未出现明显上升,其原因最大可能是 (   )
A.疫情影响生活质量
B.人口性别比失衡
C.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
D.此前积压的生育需求已基本释放完毕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年我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如表)。
项目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人口总数(万人) 90 199 50 979
占全国人口 总数比例(%) 63.89 36.11
材料二 1964—2020年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折线图(如图)。
(1)据材料一可知,与我国乡村人口相比城镇人口较 (多/少)。
(2)据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增长已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由此可见我国人口增速 (减缓/加快)。
(3)请分析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乡村人口不断减少的原因。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当乡村人口过多迁往城市时,会给城市带来哪些好处和弊端?
@哈C 思维拓展
  新考法·绘制示意图下图为小天同学手绘家族人口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读图可知 (   )
A.家庭养老无负担 B.第二代人口数量少
C.劳动人口比重高 D.第三代是独生子女
12.如果运用该示意图探究人口素质变化,建议图中添加的注记是 (   )
A.性别 B.文化程度
C.居住地 D.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