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同步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同步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0 13:54:32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考对点突破
 考点一 地形与地势
【考点解读】
1.我国主要地形区及分界线
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名称 主要地形及海拔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 阶梯 高原、山地 4 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 阶梯 高原、盆地 1 000~2 000米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 阶梯 平原、丘陵 500米以下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针对练习】
1.读“我国某区域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图中甲、乙分别是 ( B )
A.内蒙古高原、太行山脉
B.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
C.黄土高原、大兴安岭
D.黄土高原、太行山脉
  (肇庆期末)中国的地形壮丽多姿,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绕的盆地,起伏绵延的丘陵,构成了中国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景观。读“五种地形比例图”(图1)和“我国沿32°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图2),完成2~3题。
图1
2.读图1,五种地形类型中占全国土地面积最多和最少的是 ( D )
A.高原和平原 B.盆地和山地
C.丘陵和高原 D.山地和丘陵
3.跨学科·语文下列语句中能够体现出图2所示的含义的是 ( C )
图2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春来江水绿如蓝
C.一江春水向东流
D.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
 考点二 气候复杂多样
【考点解读】
我国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热带季风气候 滇、粤、台南部,海南全部 高温多雨,降水集中于夏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部纬度较低的南方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 东部纬度较高的北方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北内陆地区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高原地区 冬冷夏凉,降水稀少
【针对练习】
  冬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南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我国不同地理区域冬季风光迥异,为跨区域旅游创造了条件。结合“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广州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完成4~6题。
4.图中甲分界线冬季北侧集中供暖,南侧不集中供暖,主要依据是 ( C )
A.7月平均气温 B.1月平均降水量
C.1月平均气温 D.1月平均降水量
5.比较漠河与三亚1月平均气温,会发现我国东部冬季的气温分布规律是 ( B )
A.自北向南降低 B.南北温差很大
C.南北普遍高温 D.沿海低于内陆
6.广州的冬季温暖,树木枝繁叶茂。广州属于( A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考点三 季风气候显著
【考点解读】
我国冬、夏季风的特征
季风类型 夏季风 冬季风
源地 太平洋、印度洋 亚洲大陆内部
风向 偏南风 东南季风 偏北风 东北季风
西南季风 西北季风
性质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影响范围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以南地区 我国大部分地区(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岛、海南岛以外)都受影响
【针对练习】
  跨学科·语文(驻马店联考)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图为“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学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B )
①“春风”指夏季风 ②“玉门关”位于季风区 ③“春风”指冬季风 ④“玉门关”位于非季风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诗中描述的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D )
A.人类活动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
9.拉萨的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成都低很多,以下诗词描述的景象成因与此成因不同的是( C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考点四 河流的水文特征
【考点解读】
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
【针对练习】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脉,中游流经河西走廊,灌溉了沿岸大量绿洲,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最后注入居延海(湖泊)。居延海曾经水面宽阔,水草丰茂,后来湖面逐渐缩小并最终消失。有关部门开始对黑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恢复了居延海部分水域。如图示意黑河位置。据此完成10~12题。
10.黑河的水文特征是 ( C )
A.无结冰期 B.航运价值高
C.夏季出现汛期 D.流量季节变化小
11.居延海面积逐渐缩小并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C )
A.沙漠地区,下渗量大
B.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C.中游灌区面积扩大,引水量增加
D.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量少
12.黑河的综合治理措施包括 ( B )
①上游保护植被 ②中游修建水电站 ③灌区发展节水农业 ④中游退耕还林还草 ⑤下游防洪防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考点五 长江与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考点解读】
比较 项目 长江 黄河
上游 中下游 上游 中游 下游
主要 问题 水土 流失 洪涝灾害 土地荒漠化、凌汛 水土 流失 洪涝灾害、凌汛
治理 措施 植树 造林 加固堤坝、裁弯取直、退田还湖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开展 水土 保持 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开发 水能 航运、养殖等 水能、灌溉 水能 灌溉
【针对练习】
13.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图1)、“长江流域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要求。
图1
图2
(1)长江发源于 青藏 高原,自西向东注入 东 海。
(2)两条河流中无结冰期的是 长江 ,含沙量较大的是 黄河 ,汛期较长的是 长江 。
(3)一般来说,河流对流域内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请任选一条河流,简要叙述其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贡献。(至少三点)
长江。①提供水能资源;②提供航运;③提供灌溉水源。(黄河。①塑造平原;②提供灌溉水源;③提供水能资源。)
(4)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试分析长江水量丰富的原因。
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流域内降水丰富。
 考点六 地质灾害与气象灾害
【考点解读】
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与避灾措施
主要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避灾措施
滑坡、 泥石流 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地震 分布范围广,台湾省、西南和西北地区多发 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如卫生间、厨房
台风 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及时躲避到房间内,关紧门窗
主要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避灾措施
干旱 西北、华北地区 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跨流域调水等
洪涝 东部季风区 利用气象卫星对洪水进行监测并及时预报;兴建水库、修筑堤坝等
寒潮 影响范围广,西北、华北、东北地区较为严重 建立寒潮预警机制,避免外出;注意保暖等
【针对练习】
  (来宾一模)2024年6月,广西桂林市遭遇了超三十年一遇的洪水。此次洪水事件主要源于连续性强降水过程,导致漓江等河流的水位迅速上涨,超过了警戒水位。读“桂林市某路段景观图”,据此14~16题。
14.遭遇洪灾时,下列自救措施正确的是( A )
A.低层住宅遭受洪水时,应向楼房高层转移
B.安全转移时,必须带上贵重物品
C.遭遇洪水时,可以在身上绑一些重物
D.遭遇洪水时,可以攀爬电线杆
15.抗洪救灾过程中,为及时掌握灾害情况,方便救援,这次灾害最适合使用的地图是( C )
A.中国政区图 B.广西政区图
C.桂林市河流分布图 D.广西气候分布图
16.下列自然灾害是洪水伴随发生的是 ( D )
A.沙尘暴 B.寒潮
C.台风 D.泥石流、滑坡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考对点突破
 考点一 地形与地势
【考点解读】
1.我国主要地形区及分界线
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名称 主要地形及海拔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 阶梯 高原、山地 4 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 阶梯 高原、盆地 1 000~2 000米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 阶梯 平原、丘陵 500米以下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针对练习】
1.读“我国某区域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图中甲、乙分别是 (   )
A.内蒙古高原、太行山脉
B.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
C.黄土高原、大兴安岭
D.黄土高原、太行山脉
  (肇庆期末)中国的地形壮丽多姿,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绕的盆地,起伏绵延的丘陵,构成了中国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景观。读“五种地形比例图”(图1)和“我国沿32°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图2),完成2~3题。
图1
2.读图1,五种地形类型中占全国土地面积最多和最少的是 (   )
A.高原和平原 B.盆地和山地
C.丘陵和高原 D.山地和丘陵
3.跨学科·语文下列语句中能够体现出图2所示的含义的是 (   )
图2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春来江水绿如蓝
C.一江春水向东流
D.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
 考点二 气候复杂多样
【考点解读】
我国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热带季风气候 滇、粤、台南部,海南全部 高温多雨,降水集中于夏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部纬度较低的南方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 东部纬度较高的北方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北内陆地区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高原地区 冬冷夏凉,降水稀少
【针对练习】
  冬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南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我国不同地理区域冬季风光迥异,为跨区域旅游创造了条件。结合“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广州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完成4~6题。
4.图中甲分界线冬季北侧集中供暖,南侧不集中供暖,主要依据是 (   )
A.7月平均气温 B.1月平均降水量
C.1月平均气温 D.1月平均降水量
5.比较漠河与三亚1月平均气温,会发现我国东部冬季的气温分布规律是 (   )
A.自北向南降低 B.南北温差很大
C.南北普遍高温 D.沿海低于内陆
6.广州的冬季温暖,树木枝繁叶茂。广州属于(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考点三 季风气候显著
【考点解读】
我国冬、夏季风的特征
季风类型 夏季风 冬季风
源地 太平洋、印度洋 亚洲大陆内部
风向 偏南风 东南季风 偏北风 东北季风
西南季风 西北季风
性质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影响范围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以南地区 我国大部分地区(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岛、海南岛以外)都受影响
【针对练习】
  跨学科·语文(驻马店联考)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图为“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学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
①“春风”指夏季风 ②“玉门关”位于季风区 ③“春风”指冬季风 ④“玉门关”位于非季风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诗中描述的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
9.拉萨的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成都低很多,以下诗词描述的景象成因与此成因不同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考点四 河流的水文特征
【考点解读】
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
【针对练习】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脉,中游流经河西走廊,灌溉了沿岸大量绿洲,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最后注入居延海(湖泊)。居延海曾经水面宽阔,水草丰茂,后来湖面逐渐缩小并最终消失。有关部门开始对黑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恢复了居延海部分水域。如图示意黑河位置。据此完成10~12题。
10.黑河的水文特征是 (   )
A.无结冰期 B.航运价值高
C.夏季出现汛期 D.流量季节变化小
11.居延海面积逐渐缩小并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沙漠地区,下渗量大
B.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C.中游灌区面积扩大,引水量增加
D.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量少
12.黑河的综合治理措施包括 (   )
①上游保护植被 ②中游修建水电站 ③灌区发展节水农业 ④中游退耕还林还草 ⑤下游防洪防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考点五 长江与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考点解读】
比较 项目 长江 黄河
上游 中下游 上游 中游 下游
主要 问题 水土 流失 洪涝灾害 土地荒漠化、凌汛 水土 流失 洪涝灾害、凌汛
治理 措施 植树 造林 加固堤坝、裁弯取直、退田还湖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开展 水土 保持 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开发 水能 航运、养殖等 水能、灌溉 水能 灌溉
【针对练习】
13.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图1)、“长江流域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要求。
图1
图2
(1)长江发源于 高原,自西向东注入 海。
(2)两条河流中无结冰期的是 ,含沙量较大的是 ,汛期较长的是 。
(3)一般来说,河流对流域内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请任选一条河流,简要叙述其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贡献。(至少三点)
(4)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试分析长江水量丰富的原因。
 考点六 地质灾害与气象灾害
【考点解读】
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与避灾措施
主要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避灾措施
滑坡、 泥石流 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地震 分布范围广,台湾省、西南和西北地区多发 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如卫生间、厨房
台风 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及时躲避到房间内,关紧门窗
主要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避灾措施
干旱 西北、华北地区 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跨流域调水等
洪涝 东部季风区 利用气象卫星对洪水进行监测并及时预报;兴建水库、修筑堤坝等
寒潮 影响范围广,西北、华北、东北地区较为严重 建立寒潮预警机制,避免外出;注意保暖等
【针对练习】
  (来宾一模)2024年6月,广西桂林市遭遇了超三十年一遇的洪水。此次洪水事件主要源于连续性强降水过程,导致漓江等河流的水位迅速上涨,超过了警戒水位。读“桂林市某路段景观图”,据此14~16题。
14.遭遇洪灾时,下列自救措施正确的是(   )
A.低层住宅遭受洪水时,应向楼房高层转移
B.安全转移时,必须带上贵重物品
C.遭遇洪水时,可以在身上绑一些重物
D.遭遇洪水时,可以攀爬电线杆
15.抗洪救灾过程中,为及时掌握灾害情况,方便救援,这次灾害最适合使用的地图是(   )
A.中国政区图 B.广西政区图
C.桂林市河流分布图 D.广西气候分布图
16.下列自然灾害是洪水伴随发生的是 (   )
A.沙尘暴 B.寒潮
C.台风 D.泥石流、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