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三 丰饶中国(自然资源)
@专题概览
专题概览
@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
(郴州一模)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必须建立耕地用途监测体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下图示意2022年我国土地资源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 D )
A.建设用地 B.草地
C.耕地 D.林地
2.我国耕地按气候、地形等因素划分为七大类型,这能直接反映我国 ( A )
A.地域辽阔,是陆地大国
B.是海陆兼备的大国
C.疆域广阔,是海洋大国
D.是濒临海洋的国家
中国土地资源人均少,后备土地不多,面临很多问题,结合右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反映的问题是 ( B )
A.乱占耕地
B.耕地污染
C.过度放牧
D.乱砍滥伐
4.解决该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C )
A.关闭工厂 B.废弃耕地
C.治理污染 D.迁移人口
(长沙期中)中国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已发现的能源矿产有13种,其中石油、煤炭、天然气在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共占比95%左右。读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地区分布统计图,完成5~6题。
5.我国 ( D )
A.矿产资源空间分布较为均匀
B.甘肃的石油储量居全国首位
C.陕西煤炭储量占比大于天然气
D.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
6.我国实施能源从西部地区调配到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 )
A.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
B.解决人均能源占有量少的问题
C.改善西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D.优化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对比图。读图,完成7~8题。
指标类型对比图
7.图中字母a、c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 D )
A.水资源总量、耕地
B.土地面积、人口
C.耕地、土地面积
D.水资源总量、人口
8.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
A.我国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B.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
C.我国南方人口众多,耕地资源丰富
D.北方地区人地矛盾更突出
水窖是指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积雨水的罐状容器。“母亲水窖”是一项集中供水工程,重点帮助饮水困难地区妇女及家庭解决用水困难。如图为“‘母亲水窖’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母亲水窖”集中供水工程主要分布在我国( B )
A.东部 B.西部
C.东南部 D.东北部
10.“母亲水窖”蓄积雨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B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在山东烟台市成立,推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山东省海岸线长度居全国前列,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未来将以长岛海洋牧场为依托,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海洋新经济。如图为“山东半岛及烟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粮仓”主要得益于( D )
A.海洋文化底蕴深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冷水鱼类资源丰富
D.国家政策支持
12.设立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的意义有 ( C )
①依托漫长海岸线,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
②发挥海洋科技,推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
③严控污染物排放,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④建设海洋牧场,有利于开发海底矿产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首个项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工程概况】
(1)引江补汉工程即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终点到 丹江口 水库,该工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 空间 (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工程意义】
(2)华北地区人口 稠密 (稀疏/稠密),耕地面积广,工业较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较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同时,长江径流量的减少,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洪涝 灾害。
【人水和谐】
(3)跨流域调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在调水与节水之间,必须要坚持 节水 优先原则。请你从生活方面提出一条具体节水措施: 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等 。
14.新考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战略资源,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某校学生开展“能源开发与消费”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一:寻找油气资源分布
图1示意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
图1
(1)中国油气资源分布 不均 (均匀/不均),广泛存在于陆地和 海洋(近海) 的含油气 沉积盆地 中。
主题二:探究油气资源开发
“深海一号”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大国重器”之一。图2为某同学制作的“深海一号”身份证。
“深海一号”
傲立南海的“钢铁巨无霸”
总重量:超过5万吨 总高度:120米
最大排水量:11万吨 寿命:超过150年
技术:自主研发(3项世界级创新, 13项国内首创)
产地:中国
自我介绍:我是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我能适应高湿、高温、高盐雾和超强台风等恶劣环境,年产天然气近30亿立方米,通过海底管道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主要用于天然气发电和城市燃气供应,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
图2
(2)“深海一号”地处我国 南 海,能适应当地湿热多雾、 台风 (填气象灾害)等恶劣环境。其开采出来的天然气,通过 管道 运输,输送到 粤港澳 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
(3)“深海一号”作业平台生产大量天然气,其积极影响有 AC 。(双选)
A.缓解能源紧张
B.实现能源完全自给
C.减少环境污染
D.带动汽车工业发展
主题三:走近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是指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能源。某些能源消费(如煤、石油等)会污染大气,也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我国立足能源现状,稳妥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图3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统计图”。
图3
(4)说出我国能源消费的变化,并说明该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变化:能源消费总量增加,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影响: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大气质量。
15.新考法·案例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主题: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探究材料:
材料一 “盐光互补”是将晒盐和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在盐田上架设光伏组件,实现水上发电、水面晒盐、水下养殖的新型立体高效生产方式。该项目在输送绿电的同时,还能大力发展盐业、海水养殖、特色旅游业等,推进“盐、光、渔、游”产业一体化发展,促进当地绿色能源结构转型,带动区域产业链发展。
材料二 在我国能源转型大趋势下,天津市大力支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项目。2023年7月8日,位于天津长芦盐场的世界单体最大“盐光互补”项目建成发电。该项目建成后,提升华北地区电力保供能力。
材料三 晒盐需要蒸发量较大的气候;广阔、平坦的泥质滩涂;盐度较大且水质较好的海水等条件。下表示意此项目部分资料,图1示意长芦盐场气候资料,图2示意为长芦盐场位置。
地点 盐田面 积(平方 千米) 最佳晒 盐时间 (月) 全年日 照数 (小时) 一年发 电量 (亿度) 一年减少二 氧化碳排放 量(万吨)
长芦 盐场 1 500 3—5月 2 802 15 125
图1 图2
探究思考:
(1)列举两种“盐光互补”项目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太阳能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盐)。
(2)说出长芦盐场晒盐最佳季节,并从气候角度解释原因。
春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多大风天气,有利于蒸发。(任答两点即可)
(3)分析“盐光互补”项目选址于长芦盐场的原因。
盐场面积广阔,利于光伏面板的铺设;全年日照数较长,太阳能丰富;邻近天津等地,能源需求量大;政府的政策支持等。(任答两点即可)
(4)简述发展“盐光互补”项目对华北地区的意义。
有利于保障华北地区能源安全;有利于优化华北地区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土地利用率;等等。(任答两点即可)专题复习三 丰饶中国(自然资源)
@专题概览
专题概览
@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
(郴州一模)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必须建立耕地用途监测体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下图示意2022年我国土地资源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 )
A.建设用地 B.草地
C.耕地 D.林地
2.我国耕地按气候、地形等因素划分为七大类型,这能直接反映我国 ( )
A.地域辽阔,是陆地大国
B.是海陆兼备的大国
C.疆域广阔,是海洋大国
D.是濒临海洋的国家
中国土地资源人均少,后备土地不多,面临很多问题,结合右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反映的问题是 ( )
A.乱占耕地
B.耕地污染
C.过度放牧
D.乱砍滥伐
4.解决该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
A.关闭工厂 B.废弃耕地
C.治理污染 D.迁移人口
(长沙期中)中国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已发现的能源矿产有13种,其中石油、煤炭、天然气在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共占比95%左右。读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地区分布统计图,完成5~6题。
5.我国 ( )
A.矿产资源空间分布较为均匀
B.甘肃的石油储量居全国首位
C.陕西煤炭储量占比大于天然气
D.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
6.我国实施能源从西部地区调配到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目的是 ( )
A.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
B.解决人均能源占有量少的问题
C.改善西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D.优化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对比图。读图,完成7~8题。
指标类型对比图
7.图中字母a、c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 )
A.水资源总量、耕地
B.土地面积、人口
C.耕地、土地面积
D.水资源总量、人口
8.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B.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
C.我国南方人口众多,耕地资源丰富
D.北方地区人地矛盾更突出
水窖是指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积雨水的罐状容器。“母亲水窖”是一项集中供水工程,重点帮助饮水困难地区妇女及家庭解决用水困难。如图为“‘母亲水窖’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母亲水窖”集中供水工程主要分布在我国( )
A.东部 B.西部
C.东南部 D.东北部
10.“母亲水窖”蓄积雨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在山东烟台市成立,推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山东省海岸线长度居全国前列,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未来将以长岛海洋牧场为依托,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海洋新经济。如图为“山东半岛及烟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粮仓”主要得益于( )
A.海洋文化底蕴深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冷水鱼类资源丰富
D.国家政策支持
12.设立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的意义有 ( )
①依托漫长海岸线,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
②发挥海洋科技,推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
③严控污染物排放,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④建设海洋牧场,有利于开发海底矿产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首个项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工程概况】
(1)引江补汉工程即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终点到 水库,该工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 (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工程意义】
(2)华北地区人口 (稀疏/稠密),耕地面积广,工业较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较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同时,长江径流量的减少,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灾害。
【人水和谐】
(3)跨流域调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在调水与节水之间,必须要坚持 优先原则。请你从生活方面提出一条具体节水措施: 。
14.新考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战略资源,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某校学生开展“能源开发与消费”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一:寻找油气资源分布
图1示意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
图1
(1)中国油气资源分布 (均匀/不均),广泛存在于陆地和 的含油气 中。
主题二:探究油气资源开发
“深海一号”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大国重器”之一。图2为某同学制作的“深海一号”身份证。
“深海一号”
傲立南海的“钢铁巨无霸”
总重量:超过5万吨 总高度:120米
最大排水量:11万吨 寿命:超过150年
技术:自主研发(3项世界级创新, 13项国内首创)
产地:中国
自我介绍:我是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我能适应高湿、高温、高盐雾和超强台风等恶劣环境,年产天然气近30亿立方米,通过海底管道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主要用于天然气发电和城市燃气供应,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
图2
(2)“深海一号”地处我国 海,能适应当地湿热多雾、 (填气象灾害)等恶劣环境。其开采出来的天然气,通过 运输,输送到 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
(3)“深海一号”作业平台生产大量天然气,其积极影响有 。(双选)
A.缓解能源紧张
B.实现能源完全自给
C.减少环境污染
D.带动汽车工业发展
主题三:走近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是指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能源。某些能源消费(如煤、石油等)会污染大气,也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我国立足能源现状,稳妥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图3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统计图”。
图3
(4)说出我国能源消费的变化,并说明该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5.新考法·案例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主题: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探究材料:
材料一 “盐光互补”是将晒盐和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在盐田上架设光伏组件,实现水上发电、水面晒盐、水下养殖的新型立体高效生产方式。该项目在输送绿电的同时,还能大力发展盐业、海水养殖、特色旅游业等,推进“盐、光、渔、游”产业一体化发展,促进当地绿色能源结构转型,带动区域产业链发展。
材料二 在我国能源转型大趋势下,天津市大力支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项目。2023年7月8日,位于天津长芦盐场的世界单体最大“盐光互补”项目建成发电。该项目建成后,提升华北地区电力保供能力。
材料三 晒盐需要蒸发量较大的气候;广阔、平坦的泥质滩涂;盐度较大且水质较好的海水等条件。下表示意此项目部分资料,图1示意长芦盐场气候资料,图2示意为长芦盐场位置。
地点 盐田面 积(平方 千米) 最佳晒 盐时间 (月) 全年日 照数 (小时) 一年发 电量 (亿度) 一年减少二 氧化碳排放 量(万吨)
长芦 盐场 1 500 3—5月 2 802 15 125
图1 图2
探究思考:
(1)列举两种“盐光互补”项目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2)说出长芦盐场晒盐最佳季节,并从气候角度解释原因。
(3)分析“盐光互补”项目选址于长芦盐场的原因。
(4)简述发展“盐光互补”项目对华北地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