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历史文物见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发展中的交流交往交融,下列山东出土的文物主要由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是
A.“孙子”兵法竹简 B.亚丑钺
C.红陶兽形壶 D.鲁国大玉壁
A.A B.B C.C D.D
2.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代替铂丝做焰色试验
B.用量筒量取浓硫酸
C.苯酚不慎沾到手上,先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
D.含重金属离子(如、等)的废液,加水稀释后排放
3.方便面酱料包、火锅底料、烧烤料等为生活调出丰富滋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酱料包装是塑料材质,主要由聚乙烯或聚丙烯构成
B.辣椒活性成分辣椒素,其不饱和度为6
C.红油火锅底料含高比例的牛油,属于不饱和脂肪酸的酯类物质
D.孜然在高温下释放的具有特殊香气的枯茗醛和藏红醛,能发生加成反应
4.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
A.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B.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C.的电子式为
D.溶液中的水合离子:
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用浓氨水配制铜氨溶液,体现了的配位性
B.聚乳酸用来制作一次性餐具,体现了生物可降解性
C.绿矾将酸性废水中的转化为,体现了的还原性
D.新制悬浊液可以检验葡萄糖,体现了的碱性
6.下列图示实验中,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从b口通入氨气 B.乙烯除杂
C.分离和 D.用该装置制备无水
A.A B.B C.C D.D
7.地球上的生物氮循环涉及多种含氮物质,转化关系之一如下图所示(X、Y均为氮氧化物)已知碱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中既含极性键也含非极性键
B.①→⑦过程均涉及到N化合价的改变
C.25℃同浓度水溶液的pH:
D.完全转化为时,转移的电子
8.琥珀酸去甲文拉法辛是一种白色粉末,可用于重性抑郁症(MDD)患者的治疗。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B.该化合物中所涉及元素的电负性O>N>C>H
C.该物质能与浓溴水反应
D.该物质既可与盐酸反应,也可与反应
9.取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铜片、碎瓷片后不断加热,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硫酸质量分数/% 现象
150 65 溶液无色,蒸气无味,铜片光亮红色,表面无气泡
187 75 溶液浅黑蓝色,蒸气无味,铜片黑色
227 83 蓝绿色,少量灰白色沉淀,刺激性气体,铜片表面黑色逐渐消失
270 90 蓝色溶液变浅,有大量灰白色沉淀,铜片表面有大量气泡
A.该实验说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B.187℃时,产生的蒸汽中有
C.铜与稍高浓度的硫酸反应,产物可能是、
D.将270℃反应液冷却后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溶液变蓝,说明灰白色沉淀为
10.已知为二元弱酸,将难溶盐 固体溶于不同初始浓度的盐酸中,平衡时部分组分的关系如图。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Ⅲ代表
B.
C.时,溶液的pH=4.3
D.时,
11.Stercker 合成法是合成氨基酸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乙醛合成丙氨酸的方法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用红外光谱检验是否有丙氨酸生成
B.上述过程涉及的含碳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2种
C.2-氨基丙腈、丙氨酸中均含有不对称碳原子
D.2-氨基丙腈中σ、π键比为5:1
12.恒压下,将HCl和O2分别以不同的起始流速通入体积为7L的反应器中,发生反应:2HCl(g)+O2(g)Cl2(g)+H2O(g),在T1、T2、T3温度下反应,通过检测流出气体成分绘制HCl转化率(a)曲线,如图所示(较低流速下转化率可近似为平衡转化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T2>T3
B.该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C.加入高效催化剂或升温可提高M点转化率
D.若通气1h开始反应,则N点容器体积减少1.225L
二、多选题
13.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分别向丙烯酸乙酯和α-氰基丙烯酸乙酯中滴入水,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快速固化 氰基活化双键,使其更易发生加聚反应
B 向黑色悬浊液中加入,生成白色沉淀 证明
C 浓溶液呈黄绿色,加水稀释后溶液呈蓝色 配体、与间存在配位平衡移动
D 向和混合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 +4价和-2价硫可归中为0价
A.A B.B C.C D.D
14.汽油含铅通常指的是含有(四乙基铅),为减少铅污染,碳酸二甲酯()是的潜在替代品,其电解合成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电极a相连的是外接电源的负极
B.电解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
C.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副产物
D.理论上生成外电路至少转移电子
15.一种从湿法炼锌产生的废渣(主要含、、、、的单质或+2价氧化物)中富集回收得到含钴成品的工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B.可以用KSCN检验是否需要补加
C.沉锰过程中每产生,理论上可产生
D.“沉钴”步骤中,控制溶液pH=5.0左右,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三、解答题
16.某锂离子电池主要由、S、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 ,(Ⅲ)可形成多种配合物。已知中(Ⅲ)的配位数为6,向该配合物的溶液中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则该配合物可表示为 ,该配合物中键角 键角(填“>”“=”或“<”)。
(2)第三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大于S元素的有 种。可被氧化为,从物质结构的角度分析的结构为 (填字母)。
(3)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结构如图。结构1是钴硫化物晶胞的一部分,可代表其组成和结构;晶胞2是充电后的晶胞结构,晶胞为立方晶胞。
①结构1钴硫化物的化学式为 。
②在晶胞2的另一种表示中,所处的位置不变,S处于 位置。
③晶胞2中,S与S的最短距离为a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该晶胞的密度为 。
17.天然锆英砂(主要成分为)常含有、、等氧化物杂质。工业上以锆英砂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碱熔”时,锆英砂转化为 ;
②的溶解度随酸度降低而升高;
③已知:常温下,,溶液中离子浓度≤1.0×10-6mol/L即可认为该离子已沉淀完全
(1)“碱熔”前要对天然锆英砂进行粉碎处理,目的是 。
(2)滤液1的主要成分为 “酸溶”后,锆元素以的形式存在,则酸溶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萃取所用主要玻璃仪器有 ,“结晶”步骤中获得晶体后,对晶体进行洗涤,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洗涤液最好选用 。
(4)煅烧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5)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6)“除铜”时,若溶液中的浓度为,加入等体积的溶液,沉淀完全,则加入的溶液浓度至少为 (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8.三氯氧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小组以、和为原料,先制取,后制备。实验装置如图1:
已知:
Ⅰ、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有:;;;装置B中的反应为:;
Ⅱ、部分物质的性质:
物质 沸点/℃ 其他
76.1 遇水均剧烈水解
160
105.8
78.8
(1)仪器D的名称为 ,装置F可盛放 ,装置C可以用来判断通入和的流量,符合实验要求的现象为 。
(2)实验前先通,目的是 。实验室欲提纯,可采用的方法是 。
(3)纯度测定
测定样品中杂质的含量即可得出的纯度(假设杂质仅含有)
步骤1:用称量瓶准确称量提纯后的7.0g样品
步骤2:连同称量瓶一起放入盛有 溶液的密封水解瓶中,盖紧并用蒸馏水封口,轻轻摇动,待称量瓶盖打开,将水解瓶放入冰水浴,浸泡水解1h后,将水解瓶中的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洗涤水解瓶2~3次,洗涤液一并转入容量瓶中,静置至室温,定容,摇匀,得到溶液M。
步骤3:准确量取溶液M于碘量瓶中,加入两滴指示剂,用的盐酸中和过量的溶液至恰好完全。
步骤4:准确加入碘标准溶液,充分反应后,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的溶液滴定过量的碘,反应为。平行测定四次,记录反应消耗溶液的体积。
①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四次平行实验消耗溶液的体积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溶液的体积/mL 19.98 22.60 20.00 20.02
则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下列情况会导致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 (填标号)。
A.水解过程,气体吸收不充分,有部分气体逸出
B.实际溶液浓度偏高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19.K是用于治疗手足癣、体癣的药物,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Ⅰ.
Ⅱ.
(1)E的名称为 (系统命名法);⑤的反应类型为 。
(2)F的结构简式为 。Ⅰ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3)J+E→K的化学方程式为 。
(4)W的分子式为,符合下列条件的W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与H具有相同的环状结构 ②有2个取代基
(5)E还可以通过以下路线合成:
已知D与N是不同物质。
M中有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试剂X为 。
20.科学研究发现火星上二氧化碳含量十分丰富。如何在火星上实现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火箭推进剂液态燃料甲烷成了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主要涉及以下两个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1)已知: ,则反应Ⅰ的Ea(正) Ea(逆)(填“>”“<”或“=”),若反应Ⅰ的,则有利于反应Ⅰ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围 K(精确到整数)。
(2)CO2催化加氢合成CH4的过程中,CO2活化的可能途径如图所示(“*”表示物质吸附在催化剂上),CO*是CO2活化的优势中间体,原因是 。
(3)500℃时,向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CO2和12 molH2发生反应Ⅰ、Ⅱ,初始压强为p,1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H4选择性为60%(选择性=),测得,则0~10 min内v(CH4)= ,此时容器内压强为 。
(4)在恒容条件下,按的投料比发生反应Ⅰ、Ⅱ,初始压强为,平衡时CO2、CH4和CO在含碳物质中的体积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曲线b表示的含碳物质的名称为 。
②若按V(CO2):V(H2)=1:2投料,则新平衡时刻曲线交点n位置移动至 点(填“m”或“p”),此时新平衡点反应Ⅱ的Kp= (以分压来表示,物质的分压=总压×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D
6.D
7.C
8.A
9.B
10.B
11.B
12.D
13.AC
14.BD
15.AC
16.(1) 第4周期第Ⅷ族 >
(2) 3 a
(3) 顶点与面心
17.(1)增大接触面积,提高碱熔效率
(2)
(3) 烧杯、分液漏斗 浓盐酸
(4)
(5)有机溶剂N235、
(6)
18.(1) 球形冷凝管 碱石灰 两支导管口产生气泡的速率相同
(2)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 蒸馏
(3) 91.5 AD
19.(1) 3,3-二甲基-1-丁炔 取代反应
(2) 碳碳双键、碳氯键(氯原子)
(3)
(4)14
(5) 2 乙醇溶液
20.(1) < T<971
(2)生成中间体CO的反应的活化能小、反应速率快,且产物能量低、稳定,有利于生成
(3) 0.15
(4) 甲烷 m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