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长治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0 14:1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西省长治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有艺术家将人口密度形象化,利用绘图工具Aeraliod绘制了全球3D人口地图(图),该地图每个条形的高度代表居住在特定正方形网格(2km×2km)内的人数(图中影子越长,说明条形高度越高,人口密度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各大洲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 )
A.亚洲 B.南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
2.关于人类起源,当今学界流行的说法是东非起源说,该说法认为人类是从东非大裂谷向外不断迁徙并进化而来。按照该学说,古人类从亚洲迁往北美洲需要跨越的主要障碍是( )
A.崇山峻岭 B.热海沸洋 C.冰冷海区 D.巨壑狂沙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当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实际居住在当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近20年来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 B.川 C.浙 D.黔
4.该省级行政区( )
A.2000年后迁出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B.2005年后老龄化不断下降
C.2010年后对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
D.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人口年龄结构三角图适合刻画国家人口结构的演变路径。三角图中的点坐标记作(C,L,A),C、L、A分别表示少儿、劳动力和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且C+L+A=100%,如下图a中点P所示。任意点O的运动方向含义如左图所示。图b描述了1966-202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5.1966-1982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呈现出的显著特征为劳动力比重( )
A.少子化、红利化 B.多子化、年轻化
C.少子化、老龄化 D.红利化、年轻化
6.假设自2020年到210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相当于育龄妇女平均的终身可能生育数)由1.3逐步提升到2.1,人口预期寿命由78岁逐步提升到85岁,那么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趋势如右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水域西部互利共赢之举。完成下面小题。
7.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 )
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
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
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
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 )
A.人口密度大 B.经济规模小 C.土地生产力低 D.生产技术水平低
重庆市九龙坡区民主村建于上世纪50至90年代,是原大型国有重工业工厂家属区,有100多栋老居民楼,最长房龄超过70年。民主村片区靠近繁华商圈,却是远近闻名的“老破小”,房子差、管网旧、污水多、配套缺。经过两年的城市更新,微改造、巧利用,新增社区公益食堂、卫生服务站、工匠坊等功能,民主村实现了华丽转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和传统老居民区大拆新建不同,九龙坡区民主村进行的城市更新更有利于( )
A.保留片区特色文化 B.提升房屋建筑质量
C.发展城市新兴产业 D.吸引青年入住该区
10.九龙坡区民主村新增一些社区服务功能,是由于该社区( )
A.房屋特色鲜明 B.靠近繁华商圈 C.调整产业结构 D.老龄人口较多
布拉柴维尔原是沿河小村落,1880年建城,设有码头。1934年,刚果一大西洋铁路通车后,成为水陆运输枢纽,来自周边国家的过境物资在此经铁路转运到黑角港(如下图)。1960年刚果共和国独立后,布拉柴维尔成为首都,经济发展迅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早期,布拉柴维尔城市的兴起,主要得益于它是( )
A.铁路与水运连接点 B.全国政治中心
C.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D.区域经济中心
12.在布拉柴维尔经铁路转运到黑角港的主要货品最有可能是( )
A.木材 B.高档家具 C.石油 D.石化产品
受明代屯兵等因素的影响,唐山某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防御性聚落与传统合院模式。传统合院纵向排列,前、后院门与堂屋南、北门在一条直线上(图左),且往往几户至几十户相邻相对,进而形成组团式聚落空间格局(图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左所示传统合院前、后院门与堂屋南、北门在一条直线上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雨季排水 B.利于通风透气 C.增加采光面积 D.形成视觉通廊
14.图右所示组团式聚落空间格局主要是为了( )
A.扩大聚落占地规模 B.提高自然灾害防御能力
C.加强户间协作联系 D.保持每户合院的独立性
利用出租车出行数据可以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下图是某城市不同功能分区工作日出租车出发到达数量日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推测( )
A.①为工业区②为商业区③为住宅区 B.①为商业区②为住宅区③为工业区
C.①为住宅区②为商业区③为工业区 D.①为住宅区②为工业区③为商业区
16.④区域最可能是( )
A.大型娱乐区 B.高档别墅区 C.物流仓储区 D.行政办公区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浙江省常住人口达到6500多万人,其中省外流入人口1600多万,甲省流入人口最多,将近200万人。下图为我国人口分布图。
(1)图中由甲省流入浙江省的人口数量最多,其中浙江省杭州市作为新一线城市,也是年轻人最喜爱的城市之一。简述杭州市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
(2)评价人口迁入对浙江省的影响。
(3)简述浙江省人口合理容量较大的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省领导创办的第一份报纸《路南报》诞生于糯黑村(见下图)。该村始建于1816年,长年盗匪横行,直至解放。糯黑村的传统建筑以木为架、垒石作墙。近年来,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来村游客增多,村民新建了不少现代建筑。为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当地政府在糯黑村划分了现代与传统建筑的建设区域。
(1)从地形角度,说明糯黑村选址的合理性。
(2)分析糯黑村传统建筑以木为架、垒石作墙的原因。
(3)说明旅游业发展后该村地域文化可能出现的变化。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韩国首都首尔市是韩国第一大城市,人口密度极高。为解决“大城市病”,韩国政府于1971年在首尔市周边规划绿化带,并规定绿化带内禁止城市开发活动。1989后新建第一阶段新城,但由于设计不完善,新城只有居住职能,来往通勤加剧了首尔市对外交通压力;进入21世纪韩国启动了第二阶段的新城建设,此批新城更加注重城市产业与生活服务融合。图为首尔市周边的绿化带和新城分布。
(1)说出首尔附近新城分布特点。
(2)分析宽阔的绿化带对第一阶段新城的影响。
(3)分析第二阶段新城建设注重城市产业、生活服务融合的原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C A D A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D C A A
17.(1)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生态环境优美;政策环境好。
(2)有利影响:利于引进人才;促进文化交流;增加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就业压力增大;加剧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破坏;增加城镇基础设施负担;加大治安管理压力等。
(3)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自然环境良好;资源丰富等。
18.(1)海拔较高,夏季凉爽;三面环山,受冬季冷空气影响小,且利于夏季风深入;地形封闭,利于防御。
(2)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喀斯特高原,多木材、石材;木架结构利于防震,石墙厚实坚固,利于防御。
(3)旅游服务设施的修建,可能破坏古村落的建筑风格;服务业的发展,可能改变村民的传统生产方式;外来游客带来的文化,可能冲击传统文化。
19.(1)新城分布不均;在首尔市南部和西部数量多,北部和东部数量少;新城主要位于绿化带外围;第一阶段新城数量少,距离首尔市近,面积小;第二阶段新城数量多,距离首尔市远,面积大。
(2)有利影响:保护了首尔市周边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城市环境改善;限制首尔市城市规模的扩张,(促进人口向新城迁移)促进新城发展。不利影响:宽阔的绿化带使新城距离首尔较远,增加了通勤时间。
(3)第二阶段新城可利用空间充足,城市规模更大;分散首尔市部分产业职能,为新城增加当地就业岗位,降低交通压力;完善城市生活服务设施,吸引人口迁入,缓解首尔市人口压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