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由上海宝钢集团投资兴建的马迹山港位于浙江沿海,主要承担宝钢进口铁矿石中转业务。该港口始建于1998年,2005年增建二期码头,是目前亚洲第一矿石中转深水大港。下图示意巴西图巴朗港一中国马迹山港的铁矿石运输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马迹山港增建二期码头,反映了( )
A.浙江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加快
B.浙江沿海运输能力严重不足
C.上海钢铁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D.上海钢铁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2.每年7月从图巴朗港到马迹山港的货轮通常选择航线乙。该航线在印度洋航段的主要优势是( )
A.明显缩短航行路程
B.充分利用西风漂流
C.获得充足物资补给
D.不易遭遇恶劣天气
2023年暑假,安徽省某校地理研学小组对安徽省金寨县某区域进行考察。下图是“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3.研学小组在图示区域最高点的观察,表述可信的是( )
A.能看到乙处有车辆在行驶 B.能看到丙处有人在漂流
C.能看到丁处有人在攀岩 D.能看到戊处有人在爬山
4.过境省道在图示路段,路面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8米 B.28米 C.38米 D.48米
D岛(下图)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历史上岛上居民饱受风沙灾害,生活贫困。1958年3月,当地政府在沙地栽种木麻黄幼苗,但成活率极低;后改夏季栽种,才定植成功,并最终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与生活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历史上D岛风沙危害最严重的是( )
A.甲地附近 B.乙地附近 C.丙地附近 D.丁地附近
6.D岛木麻黄幼苗在3月难以成功定植,主要是因为( )
A.光照时间较短 B.土壤盐分较高 C.大风日数较多 D.寒潮影响较大
云贵高原某石灰岩洞穴(下图)为一著名景点。当洞内气温高于洞外时,洞内外空气交换活跃,洞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碳酸钙沉积;当洞内气温低于洞外时,洞内外空气交换受到抑制,洞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溶蚀作用加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自然状态下,该洞穴溶蚀作用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下图中箭头示意空气流动的方向和范围,能反映4月晴天洞内外空气交换状况( )
A. B. C. D.
下图示意枯水年、平水年和丰水年松花江依兰至佳木斯段河流附近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量,正负值代表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可知,该河段( )
A.枯水期江水补给地下水 B.丰水期江水补给地下水
C.枯水年地下水补给江水 D.丰水年地下水补给江水
10.该河段附近地下水位最高值出现在( )
A.5月 B.7月 C.9月 D.10月
“到底谁在看谁 穿过岩壁上空洞的月亮,恰似一只正在回望你的眼睛”,这是美景“月眸”(下图)的诗意写照。北美西部内陆高原一砂岩(陆相沉积岩)拱门附近可观赏到该美景。三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后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了一个个拱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要观赏到“月眸”美景,需合适的( )
A.时间、位置和天气 B.位置、季节和时间
C.位置、季节和光线 D.时间,光线和天气
12.“月眸”美景中拱门的形成过程是( )
A.海洋环境沉积→地壳抬升成陆→风化侵蚀→地壳差异抬升
B.地壳抬升成陆→陆地环境沉积→地壳差异抬升→风化侵蚀
C.陆地环境沉积→地壳抬升成陆→风化侵蚀→陆地环境沉积
D.地壳抬升成陆→海洋环境沉积→陆地环境沉积→风化侵蚀
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中可见大量倒木,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下图为“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大兴安岭地区泰加林向南延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坡向 C.坡度 D.水源
14.泰加林倒伏干枯之后,所在地区常演变成小水塘是因为( )
A.冻土融化,地面塌陷 B.风力增强,风蚀加剧
C.根系腐烂,雨水倒灌 D.径流加快,水蚀增强
距今约3000年前的金沙遗址(30°41'N,104°01'E)是古蜀国时期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在该遗址祭祀区的东部,有一处九柱建筑基址,其9个柱洞呈“田”字形分布。研究发现,这些柱洞分布具有一定的天文属性。左图为九柱建筑的复原示意图;右图示意该建筑柱洞平面分布及当时冬至日的日出方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如果当时祭祀人员站在右图中的D5处,他在夏至日看到的日出方位位于( )
A.D5→D6连线方向 B.D6和D9之间
C.D5→D9连线方向 D.D8和D9之间
16.已知3000年前的黄赤交角比现今大,与现在遗址地居民相比,则当时金沙先民在( )
A.春分日看到日出时间更早 B.夏至日经历更长的夜长
C.秋分日看到日落时间更晚 D.冬至日经历更短的昼长
二、综合题
17.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22日,成都市(约30°N,104°E)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太阳方位观测活动。下图为“该小组绘制的当日日落时太阳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在下图中绘制该日太阳视运动轨迹,标注正午太阳高度角、日出日落时间、日出方位角,并描述该日的太阳视运动过程。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岸风沙研究,可以从风沙搬运、地貌动态、地层发育与海陆变迁等方面进行研究。位于福建省的湄洲岛有较好的代表性,研究者因而对其进行了地质地貌调查(图1),发现P剖面上层是风成砂层,中层是泥层(形成于海湾浅滩环境含有较多贝壳),下层为基岩风化壳(图2)。
(1)推断该岛地势特征并说明理由。
(2)根据 P 剖面地层特征,推测该地海平面经历的相对升降运动。
(3)研究表明,P剖面处地表风成砂层是东北海岸砂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若你为科考队员,可以在野外寻找哪些证据论证该观点(列举两方面)。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蟳埔村位于福建泉州市东南沿海,这里的居民以海为生,世代相传。而头戴簪花的蟳埔女,成为小渔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蟒埔村的“簪花”习俗一度无人问津,村民也大多在外务工,导致这项非遗文化传承面临巨大困难。
近年来,伴随全国文旅市场的持续升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亲自体验簪花的美丽。而蟳埔女们,也乐于与游客分享她们的簪花传统和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美丽而古老的小渔村。一些靠捕鱼和挖海蛎为生的村民,经过培训后成为簪花师傅;大量老房子出租给外来经营者,成了旅拍店,蟳埔村旅游业迅速崛起。
过去以“簪花”为主题的旅拍店多开设于蟳埔村内,游客在网络平台或线下门店预约旅拍服务后,与化妆师、摄影师等团队成员随行前往蚵壳厝、海边渔港等拍摄地点,半天就可完成拍摄任务。今年以来,新开设的旅拍店多设在村外,甚至开到更远的泉州古城核心区等地。
左图示意蟳埔村地理位置,右图为“簪花”旅拍场景。
(1)结合蟳埔村“簪花”旅游活动的特点,说明该地旅拍店兴起的原因。
(2)分析新的旅拍店大多开设在蟳埔村外的原因。
(3)从区域关联性的角度说明人口、文化、经济等人文要素流动对 “簪花”非遗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
(4)随着蟳埔村旅游业的日趋火爆,当地对是否还要保留传统渔业产生争议。请你对此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C 6.D
7.B 8.C
9.B 10.C
11.A 12.B
13.B 14.A
15.B 16.D
17.该日的太阳视运动过程: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
18.(1)地势特征:该岛地势南北高中部低。理由:沉积物多分布在该岛中部,说明中部地势低洼;南北部形成较早的基岩(白垩纪岩浆岩)裸露为侵蚀高地。
(2)最下层为基岩风化壳,说明该时段早期当地基岩裸露、遭受风化侵蚀,处于陆地环境;中层为浅滩沉积并含有贝壳,说明该时段中期当地形成浅海环境,海平面相对上升(陆地海拔相对下降)海水入侵;上层为风成砂层,说明该时段当地处于陆地环境,海平面相对下降。
(3)沉积物特征与风向(证据):发现当地风向和剖面地表颗粒物参数变化具有一致性。海岸地貌变化(证据):剖面两侧海岸的堆积砂体,上风向海岸堆积砂体减少,下风向海岸堆积砂体增多。
19.(1)蟳埔村独特的簪花习俗世遗项目独特美丽;“簪花”造型简单易学,互动性强,游客体验好;“簪花”是头上的风景,便于游客选择自己喜好的场景进行拍摄。【簪花特点】蚵壳厝、海边渔港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作为旅拍的背景;【环境特点】文旅升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欣赏; 【市场变化】
(2)蜉埔村老房子大都已经出租,可用来开设旅拍店的空间不足;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村内门店房租上涨,经营成本升高;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的预约方式也可招揽大量顾客;古城也有很多可以结合簪花作为旅拍背景的景点。
(3)文化流动:近年来,国家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带动文化市场(文化交流)日趋繁荣;
经济流动:外来资本的注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区际贸易);
人口流动:以及到蟳埔村体验“簪花”习俗的游客增加(人口流动),蟳埔村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把在外工作的村民重新吸引回来(人口迁移),从而有利于“簪花”非遗文化习俗的传承。
(4)保留。理由:当地的传统渔业具有资源和产业基础的优势,产业可以持久稳定发展,(渔业保留渔村特色环境可作为“簪花”旅拍的环境背景),而以“簪花”为主题的旅游业,在大众产生审美疲劳后很难长久保持稳定发展。
不保留。理由:当地的传统渔业规模小(收益不高),而且工作环境艰辛危险,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大,而以“簪花”为主题的旅游业,簪花手艺简单易学,工作环境舒适安全(安全性高);中国文旅市场日趋繁荣稳定,收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