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1 矩形(2)(课件20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1 矩形(2)(课件20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7-29 21:49:42

文档简介

18.2.1矩形(2)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平行四边形概念、性质以及判定,矩形的概念、性质等知识,并且积累了学习特殊四边形性质的方法,即按“边、角、对角线”的思路有条理地进行学习.但是学生思维还依赖于具体、形象、易模仿特点,因此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加强.
本节课通过类比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究过程,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矩形的判定方法,并且通过所得结论解决矩形的判定问题,题目既要基础,又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体会知识,增加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18.2.1矩形(2) 效果分析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矩形判定方法的积极性,通过猜想——验证——总结——运用等一系列活动构建矩形的判定这一知识体系,通过讲练结合及时运用自己所探究的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了数学运用意识。将问题留给学生,先自主思考,再让各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得出结论,然后由小组代表汇报结果.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把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贯穿整节课,题目设计也是从易到难,非常的有梯度性.
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也有相互的评价,体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

18.2.1矩形(2)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矩形判定的几种方法,更注重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着眼于让学生不仅懂得验证定理,也要懂得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我通过创设情景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矩形判定方法的积极性,通过猜想——验证——总结——运用等一系列活动构建矩形的判定这一知识体系,通过讲练结合及时运用自己所探究的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数学运用意识。
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课上尽量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再一次体会到课堂就应该交给学生,而不能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打造生态课堂、高效课堂.
18.2.1矩形(2)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会运用判定方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是矩形.
2.经历探索矩形判定的过程,发展学生实验探索的意识;感悟类比化归思想,形成几何分析思路和方法.
3.在操作活动和观察、分析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通过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四边形是矩形的判定方法;运用判定方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是矩形.
难点: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证明四边形为矩形.
教法建议
1.把课堂活动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在教学中,以类比思想为指导贯串整个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
动手操作、 类比归纳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刻度尺、三角板、相框.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师:同学们,前几天学校政教处为我们班儒雅学生照了一张合影,这里边有一个既爱动脑又动手的同学为他们做了一个相框.谁能利用直尺和三角板帮他检验一下,这个相框是矩形吗?
生:先用刻度尺测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再用三角板测量其中的一个角是否为直角,以此来检验相框是否成矩形.
师:这样测量的依据是什么?
生:根据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师:除了矩形的定义,还有没有其他的判定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矩形的判定方法.
(二)类比思考,探究新知
课件展示问题: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我们是如何猜想并进行证明的?
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教师提炼:
  师:与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类似,我们研究矩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看看他们是否成立.
合作探究1:
课件展示问题: 性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它的逆命题是什么?这个逆命题成立吗?
生:逆命题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测量可得: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
教师引导学生再思考: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吗?
通过画图可得猜想: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学生交流讨论,写出已知、求证及证明,并展示讲解,教师作相应的指导.
教师板书判定定理: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师:如何用符号语言来表示这个判定定理呢?
生:∵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BD ,
∴四边形ABCD是矩形.
合作探究2:
课件展示问题: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它的逆命题是什么?这个逆命题成立吗?
生:逆命题是“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学生通过推理证明可得: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教师引导学生再思考:简化条件,至少有几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学生交流讨论,然后选代表展示讲解,教师作相应的指导.
教师板书判定定理: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师:这个判定定理如何用符号语言来表示呢?
生:∵∠A=∠B=∠C=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师:你能归纳矩形的几种判定方法吗?
生:(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三)借数学之力,服务于生活
要检测下图的相框是否成矩形,你有几种方案?根据是什么?


(四)借数学之梯,打数学之基
例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OA=OD,
∠OAD=50°.求∠OAB的度数.

教师引导分析后,让一名学生板书过程,教师再规范解题过程.
(五)检测反馈,巩固提高
第一关(基础关)
1.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2)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
(3)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
(4)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第二关(应用关)
2.为了庆祝五一劳动节,八年级十一班同学要在广场上布置一个矩形的花坛.计划用红花摆成两条对角线.如果一条对角线用了38盆红花,还需要从花房运来多少盆红花?为什么?如果一条对角线用了49盆呢?

第三关(能力提升关)
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AB是等边三角形,且AB=4.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六)畅谈收获,布置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矩形的判定方法?
2.你能说一说矩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究思路吗?
作业:
①必做题:课本习题18.2第1,2,3题.
②选做题:写一篇数学日志.(写出你的所学,所思,所想;写出你的喜悦,困惑之处.)
课件20张PPT。18.2.1 矩形(2)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 杜秋娥 请你检验一下,这个相框是矩形吗?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符号语言: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我们是如何猜想并进行证明的?猜想性质判定定理回忆:逆命题证明 矩形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这些性质的逆命题是不是真命题呢?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任意画一个符合条件的图形,通过观察、测量,猜想其形状.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性质:逆命题:操作感知:猜想: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再思考: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吗?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
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命题:符号语言: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BD ,
∴四边形ABCD是矩形.判定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再思考:简化条件,至少有几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性质:逆命题:正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吗?
有两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吗?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吗?
任意画一个符合条件的图形,通过观察、测量猜想其形状.操作感知: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
∠A=∠B=∠C=90°
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CB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命题:符号语言:
∵∠A=∠B=∠C=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判定定理:你能归纳矩形的几种判定方法吗?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方法1:方法2:方法3: 要检测下图的相框是否成矩形,你有几种方案?根据是什么呢?例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OA=OD, ∠OAD=50°.求∠OAB的度数.
借数学之梯,打数学之基?1.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3)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4)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第一关(基础关)第二关(应用关) 2.为了庆祝五一劳动节,八年级十一班同学要在广场上布置一个矩形的花坛.计划用红花摆成两条对角线.如果一条对角线用了38盆红花,还需要从花房运来多少盆红花?为什么?如果一条对角线用了49盆呢?第三关(能力提升关)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矩形的判定方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类比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研究矩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通过逻辑推理验证进而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2.你能说一说矩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究思路吗?作业:
必做题:课本习题18.2第1,2,3题.
选做题:写一篇数学日志.(写出你的所学、所思、所想;写出你的喜悦、困惑之处.)
18.2.1矩形(2) 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探究的是如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这是学生在已经学过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和判定、矩形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是前面所学平行四边形的延伸,又是菱形学习和探究的前奏,而后继要学的正方形又是特殊的矩形,所以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又是后面将学习的菱形和正方形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探究方法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研究一脉相承,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探究对后面的学习起着示范和指导意义.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矩形判定的几种方法,更注重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着眼于让学生不仅懂得验证定理,也要懂得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对学生能力培养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8.2.1矩形(2) 观评记录
刘春燕老师:本节课通过类比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究过程,老师引导学生探究矩形的判定方法,并且通过所得结论解决相应实际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体会知识,增加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矩形判定的几种方法,更注重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着眼于让学生不仅懂得验证定理,也要懂得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何艳红老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能及时指导纠正,发现学生知识的薄弱点,并及时给予补充,课堂中注意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评价也很及时和到位。
李启锋老师:学生经历了探索矩形的判定方法的过程,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灵活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然后通过小组交流互动,加深对问题解决策略的理解。
韦海珍老师:教态自然、思路清晰,内容衔接上过渡自然。练习题的选择具有层次性、代表性。
王泽锋老师:问题的提出具有明确性、准确性,学生回答问题也很好。看来老师只要充分准备了,学生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杜胜男老师:小结很深刻.不仅有知识点,也有情感态度、数学方法思路方面的。
郑丹丹老师:课堂学习氛围很好,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学生整堂课学习起来非常轻松。
王广水老师: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值得大家学习的高效课堂.
18.2.1矩形(2) 评测练习
一、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2)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
(3)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
(4)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二、解答
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AB是等边三角形,且AB=4.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2.已知:如图,□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
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3.如图,在△ABC中,点O是AC边上(端点除外)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
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连接AE、AF.那么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18.2.1矩形(2) 课标分析
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特殊化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渗透类比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矩形的判定是在学过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和判定、矩形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矩形的判定方法.学习和研究本节课为以后研究菱形、正方形、圆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矩形判定的几种方法,更注重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着眼于让学生不仅懂得验证定理,也要懂得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对学生能力培养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