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基本信息: 单元名称: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科目名称:初中地理 课程类型:新授课 开发教师:_________ 课时:3课时 日期:___________ 对象:七年级 人数(班额):______
课程标准: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教材分析: 1.本章内容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 本章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地理作情感上的铺垫和准备,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亲近地理,进而热爱地理。本章教学内容分别介绍了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意义,以及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经。 2.本章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通过小学《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到了一些地理知识,通过电视媒体也了解到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但并不了解地理课程到底会学习哪些内容。地理课程对学生而言,还是一个“谜”。因此教材从地理能够帮助我们揭开掩藏在地理环境中的谜团,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许多地理知识,向学生介绍了基本的地理内容,让学生对地理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并通过一些鲜活的案例,让学生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以及我们身边美好的环境,以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内容遵循了低起点的原则,降低了课程起始的难度,将有关地图的内容进行了分解,仅把一部分地图基础知识纳入本章学习内容,而将难度较大的有关地图运用的内容分解到其他章节之中。 学情分析: 本章学习内容为学生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和准备。在地理学习学习中,有些学生可能会步入“死记硬背”的学习误区,认为地理可以通过强行背诵、记忆就能获取知识。然而,地理并非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地名”+“物产”,它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并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生活品味,增强生存能力;它需要学生从地理视角思考问题,形成基本的地理素养;它更需要学生形成地理创新意识和地理实践能力。 资源分析: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
单元目标: 1.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能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世界。 2.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 3.能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量算实地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 4.了解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5.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观察和思考地理问题,并逐渐养成户外观察自然现象的良好习惯。 6.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设计路线。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学习目标】
1.阅读材料,观察生活,认识地理环境中蕴藏的许多奥秘,能从地理的角度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
2.能够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之间的关系,认识学习地理对生活的作用
3.能够认识地理与风土人情之间的关联性,理解学习地理对认识世界的主要作用。
4.初步学会从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与基本的地理思维能力。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解开地理之“谜”
【自主学习】探索地理问题与“地理”来源
1.在我们生活的 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
2.在我国,“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的《 》;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 》。
学习活动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自主学习】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1.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能进一步熟悉身边的地理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确认 方位 ,知道 天气 变化,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进而提高对环境的 适应 能力。
2.地理与衣食住行(连一连)
【合作探究】地理与日常生活
下面两幅图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分别适合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展开?
学习活动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自主学习】认识地理与生产建设之间的关系
1.与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必须 ,如缺水严重的 地区是难以种植水稻的,即使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也要解决灌溉问题。
2.与工业建设:工厂选址要考虑 、能源、水源、 和运输等条件。
3.其他:建设项目的确定, 线路的选择,商业网点的布局、区域规划的编制,都离不开地理学的原理和技术。
4.此外,在解决全球性的 、资源、 问题,防灾减灾,促进区域 等方面,地理学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合作探究】认识地理与生产建设的关系
仿照海洋与生产建设密切联系的实例,分别写出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主要联系。
学习活动四:地理与生产建设
【自主学习】明确地理与风土人情之间的关联性
1.地理景观在呈现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 的绚丽画卷。
2.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我们可以捕捉到 人在冰天雪地中捕鱼的生动场景,感受到 足球比赛和狂欢节的热烈气氛,欣赏到 质朴粗犷的传统舞蹈,领略到欧洲“ ”威尼斯的独特风情……
【合作探究】地理与风土人情
读课件P16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李某经济条件一般,因生活需要想买新房子,有两处地方可以选择:一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但是放价稍贵些;另一处虽然房价便宜些,但是离工厂区比较近,空气质量差一些。
①请你当参谋,选择哪一处好呢?
②你选择居住地会考虑哪些因素?避开哪些因素?
材料二:因学校发展需要建立新的校区,发挥自己的想象说出建校的理由。
【学后反思】
【达标训练】
1.下列问题中,属于地理现象的是( )
A.刺鲀遇到危险时,身体会迅速鼓起
B.“四季如春”的昆明在大范围的寒潮中出现雨雪低温天气
C.秦统一六国后,“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D.当我们触碰含羞草时,它的叶子会合拢
2.“打车软件”“共享单车”都得用电子地图定位,这说明“地理”与什么关系密切 ( )
A.日常生活 B.农业生产 C.工业生产 D.风土人情
3.“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说明地理与什么关系密切 ( )
A.日常生活 B.农业生产 C.风土人情 D.工业生产
4.下列各项工业活动中,不合理的是( )
A.糖厂—靠近甘蔗产地 B.乳品加工厂—靠近奶牛场
C.服装厂—远离城镇 D.钢铁厂—靠近铁矿、煤矿产地
5.随着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到来,广东各地掀起了赛龙舟热潮。读《粽情端午》图,该图说明地理与哪方面的关系 ( )
A.日常生活 B.生产建设 C.风土人情 D.科学研究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一:解开地理之“谜”
【自主学习】探索地理问题与“地理”来源
1.地理环境 2.周易·系辞上 地理学
学习活动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自主学习】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1.方位 天气 适应 2.①——衣 ②——食 ③——住 ④——行
【合作探究】地理与日常生活
第一幅为滑雪运动,主要在纬度或者海拔较高、冬季有积雪的地区进行;第二幅为冲浪运动,主要在沿海海域开展。
学习活动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自主学习】认识地理与生产建设之间的关系
1.因地制宜 干旱 2.原料 市场 3.交通 4.人口 环境 可持续发展
【合作探究】认识地理与生产建设的关系
参考答案:土地:种植作物、盖厂房、修公路、建商场等;森林:木材、造纸、家具制造、中草药等。
学习活动四:地理与生产建设
【自主学习】明确地理与风土人情之间的关联性
1.民俗风情 2.因纽特 南美 非洲 水城
【合作探究】地理与风土人情
材料一 一般人都会选择环境好、空气清新、交通便利、周围的生活设施齐全的地方,尽量避免在污染严重的工厂周围或者交通不便的地方居住等。
材料二 如海边风景秀丽;繁华地段,交通便利;郊区的空气清新;居民居住集中等。
【达标训练】
1.B 【解析】选项B的描述属于天气的变化,属于地理现象。
2.A 【解析】“打车软件”“共享单车”都得用电子地图定位,这说明“地理”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出行关系密切。
3.B 【解析】“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反映了地理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
4.C 【解析】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交通运输等条件;服装厂需要大量劳动力,应靠近城镇,有利于工人上下班,且靠近消费市场。
5.C 【解析】《粽情端午》图反映了我国人民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风土人情。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