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张PPT)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单元测试·基础卷试卷分析
一、试题难度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73.6%)
2 容易 (11.4%)
3 困难 (15.0%)
三、知识点分布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 2.0(2.3%) 10
2 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 4.0(4.7%) 1,4
3 比的应用 41.0(47.7%) 9,13,14,17,18,19,24,25,26,27,28,29
4 长方体的特征 5.0(5.8%) 25,26
5 长方体的表面积 0.0(0.0%) 26
6 分数平均分及应用 2.0(2.3%) 4
7 分数除法与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4.0(4.7%) 3,12
三、知识点分布
8 百分数的应用--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 2.0(2.3%) 7
9 分数及其意义 2.0(2.3%) 4
10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0(2.3%) 2
11 分数与分数相乘 2.0(2.3%) 2
12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4.0(4.7%) 6,7
13 比的化简与求值 20.0(23.3%) 13,15,16,21,27
14 分数乘法与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4.0(4.7%) 3,11
15 分数除法的应用 6.0(7.0%) 3,11,12
三、知识点分布
16 长方形的面积 5.0(5.8%) 24
17 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 14.0(16.3%) 2,20,22,23
18 分数乘法的应用 2.0(2.3%) 3
19 比的认识与读写 2.0(2.3%) 5
20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 2.0(2.3%) 19
21 错中求解 2.0(2.3%) 10
22 长方体的体积 5.0(5.8%) 25,26
23 三角形的面积 4.0(4.7%) 13
24 比的基本性质 2.0(2.3%) 8
25 长方形的周长 2.0(2.3%) 14
26 三角形的内角和 8.0(9.3%) 13,18
27 百分数的应用--求百分率 4.0(4.7%) 15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单元测试·基础卷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解析部分
1.D
解:2÷4=(升),其中升最接近。
故答案为:D。
小明用纸杯的容积=果汁的总体积÷倒的杯数,计算后 升最接近。
2.A
解:A、=;
B、=0;
C、=;
D、=1
因为>1>>0,所以计算结果大的是。
故答案为:A。
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分数乘分数,分子乘分子作新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新的分母,结果要约分最简;分数除以分数,根据倒数的意义转化为乘法,再计算;据此求出每一项的结果,再找出最大即可。
3.C
解:A、列式为280×;
B、列式为280×;
C、列式为;
D、列式为208÷。
故答案为:C。
A、把鸭的只数看作单位“1”,鸡的只数相当于鸭的 ,求鸡的只数,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鸭的只数乘 就是鸡的只数;
B、把鸡的只数看作单位“1”,鸭的只数相当于鸡的 求鸭的只数,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鸡的只数乘就是鸭的只数;
C、 把鸭的只数看作单位“1”,鸡的只数相当于鸭的,求鸭的只数,用鸡的只数除以就是鸭的只数;
D、 把鸭的只数看作单位“1”,鸡的只数相当于鸭的,求鸭的只数,用鸡的只数除以就是鸭的只数。
4.D
5.C
解:A:7:2,则总份数:7+2=9,由于59=45,不符合题意
B:3:4,则总份数:3+4=7,由于76=42,在总人数范围内,不符合题意
C:4:5,则总份数:4+5=9,由于59=45,在总人数范围内,不符合题意
D:3:7,则总份数:3+7=10,104=40,105=50,不在总人数范围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根据比的应用的公式可知:总数总份数=1份量,只要找到男女生的人数纸盒在41和49范围内,并且是对应份数和的倍数即可。
6.A
解:
故答案为:A。
比和除法的关系是: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分母,比值相当于商、分数值,比号相当于除号、分数线;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7.B
接:A项:长∶宽=5∶4;
B项:(5-4)÷4
=1÷4
=;
C项:(5-4)÷5×100%
=1÷5×100%
=20%;
D项:4÷5=,所以宽是长的。
故答案为:B。
A项:分数和比的关系:分子相当于前项,分母相当于后项。所以,长是宽的,即长和宽的比=长:宽=5∶4;
B项:长比宽多的分率=(长-宽)÷宽
C项:宽比长少的百分率=(长-宽) ÷长;
D项:宽是长的分率=宽÷长。
8.C
解:(5+20)5=5
故答案为:C。
把3:5的后项5加上20变为25,25是5的5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前项也应该变成原来的5倍,所以应乘5。
9.A
解:21÷3×4
故答案为:A。
分析题干,已知六(1)班和六(2)班因发热在家休息的人数比是3:4,且六(1)班有21人在家休息,首先用六(1)班在家休息的21人除以3,计算得出每份的人数,再乘以六(2)班份数,即可得到列式。
10.B
解:这个数为30÷×=15,正确的结果应该是15x÷=。
故答案为:B。
由题意得,奇奇计算的除以,乘的,得到的30。可以根据逆运算关系求出这个数是30÷×=15,然后再计算正确的算式15x÷=。
11.90
解:(27÷3+27)÷
=36÷
=90(页)
故答案为:90。
根据题意可知把全书页数看作单位“1”,4天看了全书的,因此,3天看的页数÷天数3=平均1天看的页数,3天看的页数÷天数3+3天看的页数=4天看的页数,(3天看的页数÷天数3+3天看的页数)÷4天看了全书的分率=全书页数。
12.597.8
解:427÷(1-)
=427÷
=597.8(毫米)
故答案为:597.8。
把前年降水量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可得:1-去年比前年减少的分率=去年占前年降水量的分率,去年的降水量÷(1-去年比前年减少的分率)=前年的降水量。
13.钝角;1:4
解:180°×=100°
1:(2×2)=1:4
故答案为:钝角,1:4。
已知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5:2:2,也就是将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平均分成5+2+2=9(份),一个角占5份,一个角占2份,一个角占2份,进而根据分数乘法用内角和乘以分数比,得到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是180°×=100°,大于90°,根据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判断得出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而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所以可以得出底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一半时,平行四边形底边对应的高是三角形的,也就是说高的比是1:4,据此解答即可。
14.312
解:96÷8×5
=12×5
=60(分米)
C=(60+96)×2
=156×2
=312(分米)
故答案为:312。
已知长方形的长是96分米,且长和宽的比是8:5,将长平均分成8份,其中1份是96÷8=12(分米),宽是5份,所以是12×5=60(分米),进而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长+宽)×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15.1:20;4.8
解:5:100=1:20
5÷(5+100)×100%
=0.048×100%
=4.8%
故答案为:1:20,4.8。
已知盐是5g,水是100g,所以盐与水的比是5:100,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5,得到最简整数比1:20;由题干可知盐水是5+100=105g,根据含盐率=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100%,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到盐水的含盐率。
16.32:37
解:0.16:0.185
=160:185
=32:37
故答案为:32:37。
已知第1跑道的运动员甲起跑反应时间为0.16秒,而第8跑道的运动员乙则为0.185秒,可以得到两人的起跑反应时间的比是0.16:0.185,进而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化简即可得到最简整数比。
17.39
解:设这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x
x:(x+6)=1:3
3x=x+6
2x=6
x=3
3+6=9
故答案为:39。
分析题干,已知十位上的数字加上6就和个位上的数字相等,所以可以假设十位上的数字是x,那么个位上的数字就是x+6,进而根据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比是1:3,可以建立比例方程x:(x+6)=1:3,解出x的值就是十位上的数字,加上3就是个位上的数字,据此即可得到这个两位数的值。
18.40°;50°
解:90°×=40°
90°×=50°
故答案为:40°,50°。
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180°-90°=90°,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4:5,即景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平均分成4+5=9(份),一个锐角占4份,另一个锐角占5份,根据分数乘法分别计算出两个锐角的度数是90°×=40°,90°×=50°。
19.49
解:21÷(-)
=21÷(-)
=21÷
=21×
=49(米)。
故答案为:49。
剩下长度和用去长度的比是2∶5,说明用去长度是总长度的。将这根彩带看作单位“1”,彩带的总长=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对应的分率。
20.
解:÷
=×
=(小时)。
故答案为:。
这台收割机收割1公顷麦田需要的时间=收割的时间÷收割麦田的面积。
21.解:0.12:0.6=(0.12×100):(0.6×100)=12:60=1:5
:=(×36):(×36)=27:8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依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2.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一个数的倒数,据此计算。
23.解:
答:它的总长约是4350米。
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300除以即可。
24.解:160÷2÷(3+1)
=80÷4
=20(米)
(20×3)×(20×1)×0.4
=60×20×0.4
=480(千克)
答:这块地一共能产480千克花生。
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长+宽)×2,得到长与宽的和是160÷2=80(米),又已知长与宽的比是3:1,也就是将长与宽的和平均分成3+1=4(份)。其中一份是80÷4=20(米),长占3份,宽占1份,分别是20×3=60(米),20×1=20(米),进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长×宽,计算得出该长方形土地的面积,再乘以0.4,即可得到答案。
25.解:480÷4÷(3+3+2)
=120÷8
=15(厘米)
(15×3)×(15×3)×(15×2)
=45×45×30
=60750(cm3)
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60750立方厘米。
已知长方体的总棱长=(长+宽+高)×4,可以得到这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和是480÷4=120(cm),又已知长、宽、高之比为3:3:2,也就是将长、宽、高的和120cm平均分成8份,其中一份是120÷8=15(cm),长占3份,宽占3份,高占2份,计算得出长、宽均为15×3=45(cm),高为15×2=8(cm),最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长×宽×高,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26.(1)解:96÷4÷(3+2+1)
=24÷6
=4(cm)
长: 4×3=12(cm)
宽: 4×2=8(cm)
高: 4×1=4(cm)
(12×8+12×4+8×4)×2=352(cm2)
答:至少需要准备352平方厘米的彩纸。
(2)解:12×8×4=384(cm3)
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84立方厘米。
(1)已知长方体的总棱长=(长+宽+高)×4,可以得到这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和是96÷4=24(cm),又已知长、宽、高之比为3:2:1,也就是将长、宽、高的和24cm平均分成6份,其中一份是24÷6=4(cm),长占3份,宽占2份,高占1份,计算得出长、宽、高分别为4×3=12(cm)、4×2=8(cm)、4×1=4(cm),最后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长×宽+长×高+宽×高)×2,计算得出这个长方体框架的表面积,也就是需要准备的彩纸的面积;
(2)由(1)已知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长×宽×高,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27.解:80:100=4:5
45÷(4+5)×4=20(人)
45-20=25(人)
答:这两个基地应各安排20人、25人。
分析题干,已知两个校园实践基地的面积,可以得到面积比是80:100=4:5,按面积分配人员就是将全部人员平均分成4+5=9(份),一个基地的人员数占其中4份,另一个占5份,根据除法首先计算得出其中1份是45÷(4+5)=5(人),进而分别乘以4和5,计算得出两个基地应安排的人员数。
28.解:240÷3×7=560(mL)
560-400 =160(mL)
答:为使口感最佳,应该往已调制的柠檬水中加水,应该加160mL。
分析题干,已知柠檬原汁和与水的比是3:7,所以可知240mL的柠檬原汁占柠檬水的3份,那么1份就是240÷3=80(mL),水占7份,也就是80×7=560(mL),所以也就是水为使口感最佳,240mL的柠檬原汁需要加水:560mL,而560mL>400mL,所以应该加水,且还需加水: 560-400 =160(mL)。
29.解:(48-20)÷(9-5)×9
=28÷4×9
=7×9
=63(元)
答:黄明原来有63元。
假设张亮没有捐钱,黄明捐了48-20=28(元),所以张亮不变,黄明从9份到5份,减少了4份,每一份是7元,原来有9份就是63元,据此解答即可。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单元测试·基础卷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共20分)
1.有四种纸杯,容积分别为L、L、L与L,小明把一瓶2L的果汁倒入其中的一种纸杯,大约倒了 4杯。小明用的容积是( )的纸杯。
A. B. C. D.
2.下列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D.
3.可以用算式 来解决的题目是( )。
A.鸡的只数比鸭少 ,鸭有280只,鸡有多少只?
B.鸭的只数比鸡多 ,鸡有280只,鸭有多少只?
C.鸡的只数比鸭少 ,鸡有280只,鸭有多少只?
D.鸡的只数比鸭多 ,鸡有280只,鸭有多少只?
4.下列图中可表示÷4的计算过程的是( )。
A. B.
C. D.
5.六(2)班有45名同学,其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不可能是( )。
A.7:2 B.3:2 C.5:3 D.5:4
6.观察: 发现:这一比的化简过程,运用了( )。
A.比与除法的关系 B.分数的基本性质 C.比的基本性质
7.根据“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长∶宽=5∶4 B.长比宽多
C.宽比长少20% D.宽是长的
8.把3:5的后项加上20,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 )。
A.加20 B.乘4 C.乘5 D.加15
9.六(1)班和六(2)班因发热在家休息的人数比是3:4,已知六(1)班有21人在家休息,求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在家休息。下面列式错误的是( )。
A.21÷3×4
B.
C.
10.奇奇在计算一个数乘,再除以时,错把乘算成了除,把除算成了乘,结果得到30,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A.60 B. C.30
二、填空题(共20分)
11.笑笑看一本科普书,3天共看了27页。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再看1天,就看了全书的,这本书共有 页。
12.某地区去年的降水量是427毫米,比前年减少了,这个地区前年的降水量是 毫米。
1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5:2:2,按角分类,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底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一半,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相等底边对应的高的比是 。
14.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8:5。已知长方形的长是 96 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15.5g盐溶解在100g水中,盐与水的最简整数比是 ,盐水的含盐率约是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16.同学们在研究“短跑比赛起跑反应时间与跑道位置的关系”中发现:第1跑道的运动员甲起跑反应时间为0.16秒,而第8跑道的运动员乙则为0.185秒。则甲、乙起跑反应时间的最简整数比是 。
17.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比是1:3,十位上的数字加上6,就和个位上的数字相等。这个两位数是 。
18.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4:5,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和 。
19.一根彩带,第一次用去了全长的,第二次用去了21米,这时剩下的长度与用去长度之比为2∶5。这根彩带共长 米。
20.一台收割机,小时可以完成公顷麦田的收割任务。照这样计算,这台收割机要完成1公顷麦田的收割任务,需要 小时。
三、计算题(共18分)
21.化简下面各比。
0.12:0.6 :
22.分数除法计算。
四、解决问题(共42分)
23.九寨沟被誉为“童话世界”,号称“水景之王”。其最大最深的湖泊是长海,长海的宽是300m,约是它的总长的 ,它的总长约是多少米?
24.张伯伯开辟了一块周长为160米的长方形土地,长与宽的比是3:1。这块地用来种花生,如果每平方米的地能产花生0.4千克,这块地一共能产多少千克的花生?
25.一根长480厘米的铁丝,将其剪成12截,正好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之比是3:3:2。在这个长方体框架外面糊上一层彩纸,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6.把一根总长为96cm的铁丝剪断后,焊接成一个长、宽、高之比为3:2:1的长方体框架。
(1)将这个长方体框架的外面用彩纸糊上,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平方厘米的彩纸?
(2)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7.有两个校园实践基地, 面积分别是80m2和100m2。六(1)班45人要去这两个校园实践基地栽树,若按面积分配人员,则这两个基地应各安排多少人?
28.李丽先往240mL 的柠檬原汁中加了400mL 水后,发现调制说明中写有“当柠檬原汁与水的比是3:7时,口感最佳”。请你帮李丽判断:为使口感最佳,应该往已调制的柠檬水中加水还是加柠檬原汁?应该加多少?
29.黄明和张亮都积攒了一些零用钱,他们所积攒的钱数的比是 9:5。在献爱心活动中,黄明捐了48元钱,张亮捐了20元钱,这时他们剩下的钱数相等。黄明原来有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