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十七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十七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0 15:2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陕西省十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人口密度是表示某一地区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下图示意我国全国、东部、东北地2001~2020年人口密度的变化率(正值表示人口密度增大,负值表示人口密度减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20年我国人口密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人口的自然增长 B.人口的机械增长 C.经济的持续发展 D.医疗条件的改善
2.与其他地区相比,影响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年变化率最高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经济 C.地形 D.政策
3.东北地区人口密度的变化会导致( )
A.迁入人口数量增加 B.幼儿和养老产业扩大 C.人口年龄结构改变 D.劳动力成本下降
J公司1989年始创于阿根廷,投资主体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初期主要从事农牧产品开发。1992年,J公司在北京成立合资企业发展服装生产与销售。随后,J公司持续在中国、加拿大等国家拓展商业版图。近年来,J公司立足其员工的经验优势,重点转向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实现跨界整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J公司创业初期选址阿根廷,主要考虑( )
A.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成本低廉 D.技术先进
5.J公司首次进驻中国时,选择服装产业投资,主要为了( )
①增强品牌影响 ②扩大经营范围 ③匹配区位禀赋 ④学习产业经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J公司转型发展教育培训,其优势专业可能有( )
①国际贸易 ②西班牙语 ③机械设计 ④生物制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台湾人口和经济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尤其是西北部台北周边。“东电西送”项目将中央山脉东侧的清洁能源向西输送,“南电北送”项目将南部的能源向台北周边输送。近年来,“南电北送”的清洁能源占比逐渐上升,火电占比下降,且“南电北送”与“东电西送”联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台湾“南电北送”与“东电西送”联网,主要为了( )
A.优化能源结构 B.降低供电成本 C.提高用电效率 D.稳定电网负荷
8.“南电北送”与“东电西送”能够直接带动( )
①仓储物流业 ②装备制造业 ③人工智能业 ④基建投资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互花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洲大西洋沿岸,1979年引入我国,至2015年已遍布广西北海至河北曹妃甸沿海地区,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通过对我国大陆沿岸互花米草的调查发现,其生长特征受气温、降水和海水盐度等因素影响,株高随纬度增加先升后降,与年平均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当海水盐度低于30g/kg时,株高无明显差异,当海水盐度大于30g/kg时,株高有所下降,东海海域调查样地的海水盐度大幅度低于南海海域调查样地。完成下面小题。

9.下图符合互花米草株高随海水盐度变化规律的是( )
A.a B.b C.c D.d
10.推测东海海域调查样地的海水盐度大幅度低于南海调查样地的原因可能是( )
A.东海降水量多于南海 B.南海蒸发量大于东海
C.东海样地有河流注入 D.东海样地有暖流流经
11.受互花米草影响最大的地球圈层是( )
A.水圈 B.生物圈 C.大气圈 D.岩石圈
传统观点的厄尔尼诺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厄尔尼诺对各地的气候具有复杂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根据海温异常中心的位置,将厄尔尼诺分为东部型和中部型,传统观点的厄尔尼诺特指东部型,中部型厄尔尼诺的海温异常中心位于赤道附近太平洋中部(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与东部型厄尔尼诺相比,中部型厄尔尼诺可能出现的特有现象是( )
A.秘鲁沿海降水减少 B.印度尼西亚持续干旱
C.我国季风区南涝北旱 D.澳大利亚林火加剧
13.中部型厄尔尼诺被关注较晚,主要是因为( )
A.气候变化影响程度较小 B.气候变化影响区域有限
C.海温异常中心范围较小 D.海温异常中心远离大陆
14.温度异常图的制作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虚拟现实
在夏季风北移前夕,华南雨季已经开始,为了与盛夏的雨季区别,此时称为“前汛期”。“前汛期”的降雨主要与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的气流有关。下图示意广东省不同气象站点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从水汽输送途径看,“前汛期”期间,广东省位于( )
A.反气旋西北侧 B.反气旋东南侧
C.气旋西北侧 D.气旋东南侧
16.前汛期雨季期间,粤北山区的气象站和南部沿海的气象站降水量差异不大,这主要取决于( )
A.地形、洋流 B.纬度、洋流
C.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D.地形、海陆位置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疆和田地区种植花卉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玫瑰花的栽培历史有2000多年。如今因玫瑰花而形成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和田地区依托玫瑰花资源大力发展“花海经济”,积极打造赏花、采摘、文化民俗旅游等项目。据统计,2022年和田地区玫瑰花种植面积达到5.62万亩,玫瑰花总产量达到8900吨,产值达到3.57亿元。
材料二:下面左图为新疆地区图,右图为和田“花海经济”模式图。
(1)评价和田地区发展玫瑰花种植的自然条件。
(2)简述“花海经济”给和田地区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
(3)说明和田地区“花海经济”对我国振兴乡村经济的启示。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耕地压力指数是衡量一个地区在满足粮食生产情况下耕地资源紧张程度的重要指标,主要受粮农比(即粮食播种面积与农作物总面积的比值)、人均耕地、粮食单产等因素的影响。江苏省素有中国“三大粮仓”之一的美称,其粮食安全问题对全国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下图示意2020年江苏省耕地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其中苏北的淮安耕地压力指数最低。
(1)描述江苏省耕地压力的空间差异。
(2)分析淮安耕地压力指数最低的原因。
(3)简述江苏省为降低耕地压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岸沙丘广泛发育于不同纬度的砂质海岸带,是以波浪作用为主的海滩和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海岸共同构成的复杂动力地貌系统。沿海递移沙丘是指在海滨发育能够顺风向缓慢移动的沙丘,南澳大利亚多沿海递移沙丘发育。研究表明,随着海平面上升沿海递移沙丘的发育规模和移动速度将受到较大的影响。近年来南澳大利亚沿海递移沙丘向内陆移动速度加快,对周边自然环境带来威胁。下图示意南澳大利亚某典型沿海递移沙丘的剖面。
(1)简述南澳大利亚沿海递移沙丘的形成原因。
(2)分析海平面上升对南澳大利亚沿海递移沙丘地貌的影响。
(3)说明沿海递移沙丘移动加快对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
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C 6.A
7.D 8.B
9.B 10.C 11.B
12.A 13.D 14.C
15.A 16.D
17.(1)有利条件: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土地面积广阔。
不利条件:水资源缺乏;多风沙活动。
(2)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发展特色农业;延长产业链,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等;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技术投入。
18.(1)全省耕地压力空间差异大;总体由南向北压力降低;苏南压力最大,苏中次之,苏北最低。
(2)苏北地区的淮安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耕地挤占较少;外出务工人员多,常住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业科技水平高,土壤深厚肥沃,水热充足,粮食单产高。
(3)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政府加大监管力度,保证耕地面积;明确耕地用途,防止耕地“非粮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适当提高粮农比;提高复种指数。
19.(1)海浪、海流的堆积作用形成海滩;向岸风侵蚀、搬运海滩上的细小沙粒;风力减弱,堆积形成沙丘;风力强盛,已经形成的沙丘被向下风向搬运移动,形成沿海递移沙丘。
(2)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沿海递移沙丘发育空间受限,规模缩小;部分近海的沙丘开始受到涨潮的影响,沙粒变湿,起沙阻力增大,移动性减弱。
(3)覆盖原有的植被,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影响生物多样性;覆盖原有水源,地表变干,且阻隔地下水补给,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干扰局地小气候,昼夜温差加大,气候变干;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差加剧土壤沙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