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5.《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8-20 15:2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背景分析 这是一首富有节奏感,情绪热情开朗,活泼生动的歌曲,表达了人们对迪士尼乐园的喜爱,对“真善美”美好世界的向往。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A段中每个乐句都是从弱拍开始,从低音向上大跳,跌宕起伏,充满活力,表现了游人们的欢乐情绪。B段为副歌,由强拍开始,旋律平稳、优美,节奏舒展,与A段形成对比,表达对真善美小世界的赞叹。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学会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的第一部分,能用声音进行情绪的表现。 2、能用柔美和谐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品味合唱的韵律,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凝心聚力的意识和能力。 3、初步了解分析曲式结构及简单的作曲方法,激发创作兴趣。 4、感知真善美的小世界,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方式与策略 1.从听入手,引导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歌曲的情绪情感,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演唱 2.分声部演唱时,两声部间音量要和谐、音高要准确。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考验听力,善于聆听的小耳朵。 以F调do为参照,听辨re mi re。 2、考验唱功,和谐统一的声音,悠长平稳的气息。 (1)借助柯达伊手势唱准1323。 要求唱整齐,队列整齐靠眼睛,声音整齐靠耳朵。唱整齐包括发音的一瞬间整齐还包括音色的整齐即和谐统一。 (2)长音练习,要求声音有推动力,气息平稳悠长。 3、考验定力,相互聆听、相互配合、团结合作、宁心聚力。 (1)教师加入二声部。 简单的四个音符,加上节奏、组合变化就形成优美动听的旋律。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学唱二声部,注意旋律的强弱和流动性。 (3)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完成双声部合唱。 A.通过走分岔路口,分析合唱唱准声部的关键。借助柯达伊手势帮助学生唱准进入两声部时的1、3两个音高。 B.提醒学生相互聆听,两个声部的配合,只有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团结一心才能唱好,避免演唱时一个声部压过另一个声部的现象。 1是齐唱部分的结束音;1、3是合唱声部的开始音;3、2、3是高声部的句头音。一举多得,解决合唱音准难点,培养学生内心听觉和用心聆听的习惯,建立稳定的音高概念。 从单音到旋律再到二声部合唱,依照纵横两条线索,解决学生对音准、和声以及对旋律发展的整体记忆;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注重学生内心的体验,通过听音、视唱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音准,控制声音,体验和声美,为二声部的演唱打下基础
二、聆听音乐,感知歌曲。 1、观看微视频,初次感受音乐,激发学习兴趣。(由迪士尼经典图配以歌曲伴奏音乐制作而成。) 师:这是哪里? 生:迪士尼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 迪斯尼乐园是孩子们向往的世界,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游艺设施,还有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等童话中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美国作曲家谢尔曼作词作曲的关于迪士尼乐园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歌曲中的迪士尼乐园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生:赞美 换了、幸福的 欢乐美丽、甜美幸福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在这个小小的世界中感受到的美好和快乐,以及对真善美这一人类崇高境界的赞颂和追求。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真善美的小世界》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部分 3、二听歌曲,感受音乐要素。(播放第一部分) 师:歌曲的第一部分可以分为两个乐段,请同学们听一听这A、B两个乐段在节奏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播放音乐、不给谱子) A乐段 节奏紧凑 情绪:活泼的、跳跃的 B乐段 节奏疏松 情绪:抒情的、连贯悠长的 师:不同的节奏类型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情绪体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比是一种音乐创作手法,它让歌曲更加的丰富,更有感染力。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播放第一部分) 感知旋律,通过视觉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受歌曲情绪和表达的思想情感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音乐要素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了解音乐创作手法,将感性的体验上升理性的认识。 。
三、学习歌曲,提高歌唱能力。 (一)、A段 1、模唱旋律(幻灯片出示旋律线条) (1) “lu”的发声练习 注意:嘴巴放松,有空间,气息流动 (2)跟着录音模唱旋律,并画出旋律线条,体会创作灵感。 师:这段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起伏大 师:作曲家看到怎样的情景才会创作出有这样特点旋律? 生:过山车、摩天轮、城堡…… 师:创作来源于生活,音乐创作是作曲家抒发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当同学们有感而发、思绪涌动时,也可以试着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 注意连线和跳音。 (3)带着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再次体会音乐。 2、填词演唱、纠正音准 3、咬字吐字处理:灵活、轻巧、清楚、整齐 4、情绪处理 师:“甜美幸福的小世界”,让我听到你甜美的声音,看到你幸福的表情。 5、改变演唱形式 跟伴奏演唱(A段伴奏+B段原唱) (二)B段(B段前奏为A段最后一句,每次演唱前都要加前奏) 1、B乐段低声部 师: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熟悉的旋律? (1)填词演唱,纠正音准 (2)咬字吐字处理 (3)情绪处理 师:真善美的小世界,让我听到你们充满赞美的声音,让我看到你们赞美的表情。再整齐一些,深情一点,注意音乐的流动感。 (4) 跟原唱演唱第低声部 借助柯达伊手势,抓住声部的头音,唱准声部。 2、B乐段高声部 (1)视唱旋律 (2)填词演唱 (3)咬字吐字处理:柔和、圆润、整齐 (4)情绪处理:深情的 3、双声部演唱 注意:声部之间的融合、合作,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团结一心。 4、跟伴奏完整演唱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伴奏+第二部分原唱) 学唱A乐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感知旋律走向,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意识;体会音乐美,学习用声音表达情感。 学唱B段,用柔美和谐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体会和声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宁心聚力的意识和能力。
四、拓展分析,理性认识音乐。 师:这就是《真善美的小世界》这首歌曲的第二部分。 对比歌曲第一部分,从曲式结构、旋律的异同分析第二部分。 1、第二部分可以分为几个乐段?曲式结构上与第一部分相比有何异同? 两部分都分为A、B两个乐段,且A乐段均为单声部,B乐段均为双声部。 2、两个部分在旋律上有什么异同? 第二部分A乐段重复第一部分A乐段,为重复的创作方法。 第二部分B乐段第二声部变化重复第一部分A乐段,为同头换尾。 第二部分B乐段第一声部为组合第一部分B乐段两个声部稍作变化。 师:同学们,我们分析了这首合唱歌曲,假如让你自己创作一首歌曲,或给你一个单声部的歌曲,来改编成合唱歌曲,你小脑袋中有没有一些想法和思路? 完整认识歌曲,提高学生对音乐创作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兴趣。
板书设计 真善美的小世界 初听歌曲 观看动画人物 感受真善美 复听歌曲 体会情绪变化 体会真善美
教学特色与反思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感受到如何上好一节音乐课,并不是音乐老师单纯技术性的,主观愿望的问题。而是要置身于被教育者中间,针对所教的具体教学内容细致分析发掘,因材施教,既要备教材,更应该备学生。新课标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做为音乐教学的总体设计目标。《真善美的小世界》二声部的合唱是本课重难点。而六年级是我上学期新接的班,学生音乐水平参差不齐,唱好合唱歌曲是困难的。音色太尖,声音分散,缺乏配合意识,二声部的和谐、音准就更差了。我一方面认真的钻研教材,决定分散难点,以点带面,层层铺垫。如:为了让学生演唱歌谱,我先让学生读好谱,划拍读熟,然后唱熟,熟能生巧。再让他们自己找朋友,课余练二重唱。在技能训练时,我又根据学生的识谱能力,分层认念听唱。加深听觉,培养音准。唱音阶和三度和声音程,加强听唱和声音程的能力。这一环扣一环的练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其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做好铺垫是关键。在施教过程中就能“无形”的消除那些重点难点,环节则由浅入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