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定位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资阳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定位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0 15:5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65学年(上)高三年级8月定位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监考员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城乡融合是指在城乡地域系统内,基于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推动城乡人口、空间、社会和生态等多维融合,实现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公共服务等值化,从而形成有机协调、功能互补、利益共享的复合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推进城乡融合的地理背景是我国( )
A.城乡文化差异大 B.城乡经济差距显著
C.城镇环境问题突出 D.城镇化水平较低
2.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城乡融合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其( )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高
C.乡村可开发土地多 D.城镇剩余劳动力多
3.我国推进城乡融合有利于( )
A.减轻乡村土地压力 B.扩大城镇人口规模
C.加快城乡间人口迁移 D.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2024年,“南方小土豆”成为网络热词,东北三省的人口问题也随之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下图示意1953—2020年不同时段东北三省净迁移的人口性别比平均状况(人口性别比通常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表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人口性别比在横轴以上表示人口在净迁入,横轴以下表示人口净迁出阶段
4.依据东北三省净迁移的人口性别比,东北三省( )
A.1953—1964年的人口净迁出以男性为主
B.1964—1982年的东北三省人口数量减少
C.2000—2010年迁出的女性人口数量达到峰值
D.2010—2020年净迁出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
5.依据东北三省人口迁移现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 B.有利于缓解了当地的人口老龄化
C.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扭转迁移现状 D.有利于缓解春节期间的交通压力
1980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家庭结构和规模的变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家庭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从传统家庭到现代家庭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家庭的数量、结构和人口规模都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加速了我国家庭的动态变迁。下图示意1982—2020年我国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1982~2020年我国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变化趋势是( )
A.大型化或扩大化 B.收缩化
C.多代化 D.城镇化
7.导致我国家庭平均人口规模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经济收入减少 B.外迁人口增多
C.人口政策趋严 D.生育数量减少
8.推测目前我国三人户以上家庭较多的地区最可能集中于( )
A.东北地区 B.京津地区
C.东部沿海地区 D.中西部地区
日本西海岸鸟取县有典型的海岸沙丘地貌分布,各沙丘形成于距今7万年间不同的时期。图示意日本鸟取县沙丘模式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沙丘形成年代由新到老的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④③①②
10.图中沙丘④主要构成物质来源于( )
A.火山灰岩 B.其它沙丘 C.砾石粘土 D.古代沙滩
11.根据剖面可推测此地区距今7万年间( )
A.海面高度持续下降 B.风积作用一直较强
C.经历气候干湿变化 D.经历多次火山活动
北冰洋是地球上四大海洋之一,北冰洋表层海水洋流是海一气交换的重要环节,在全球气候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图示意北冰洋海域及其周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北冰洋表层海水洋流主要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与北冰洋沿岸相比,北冰洋腹地表层海水洋流的流向最可能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14.推测每年在白令海峡与挪威海之间北冰洋海域表层海水流向与季节变化是( )
①夏季,由白令海峡方向流向挪威海方向 ②冬季,由挪威海方向流向白令海峡方向
③夏季,由挪威海方向流向白令海峡方向 ④冬季,由白令海峡方向流向挪威海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楼盘房屋朝向影响屋内采光和通风散热,楼盘所在位置、交通、环境等条件影响房屋的销售单价。下图为30°N我国东部某城市一小区楼盘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住宅⑤每层楼有四套三面开窗的房屋,就夏季而言,朝向最好的是( )
A.M套 B.N套 C.P套 D.Q套
16.条件相同的甲、乙果蔬零售店,乙门店生意相对较差的原因是( )
A.位置偏僻 B.绿化阻隔 C.交通不便 D.环境差乱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底泥即湖床沉积物,由径流携带物质和生物腐殖质构成。湖水扰动底泥使之悬浮并释放其内部物质的现象称为底泥再悬浮。南四湖是我国大型淡水湖泊之一,其某湖区位于山东济宁城区南部,泗河流经济宁城区注入该湖区。该湖区有大量沉水植物菹草,耐寒不耐热,遇高温易死亡。经研究表明,该湖区底泥再悬浮频繁,对湖域生态安全危害严重,且于每年夏季达到峰值。为把握湖区底泥再悬浮的机制规律以制定治理方案,某团队对甲(湖心区)和乙(河口区)两处底泥进行了采样研究。下图示意两处采样点底泥在相同动力条件下不同季节的再悬浮强度。
(1)简述该湖区冬季菹草对削弱底泥再悬浮强度的影响。(6分)
(2)甲、乙两处采样点底泥再悬浮强度冬季差别不大,但夏季差异显著增大,除受植物生长情况差异影响外,还与两处颗粒物性质有关,请从颗粒物性质方面对此现象作出解释。(6分)
(3)针对该湖区夏季悬浮物产生的污染问题,列举两项治理措施。(4分)
18.(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堪察加杜鹃花起源于堪察加半岛,属喜寒植物,但极端寒冷会对其造成伤害,目前广泛分布在东北亚和北美西北部的山区。堪察加杜鹃花种子很小,能被风吹到1000米高空,一次传播100米而不落地。由于水热条件差异,堪察加杜鹃花分南北两个物种,北部杜鹃花更加低矮,匍匐贴地生长。末次冰期时,海平面下降,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相连,两个杜鹃花物种分别通过南北两条路线扩散到北美。下图示意堪察加杜鹃花末次冰期扩散路线及现代分布格局。
(1)从适应自然环境角度,说明北部杜鹃花匍匐贴地生长的作用。(6分)
(2)简述北路线和南路线堪察加杜鹃花扩散到北美遇到的困难。(6分)
(3)与亚洲相比,南部杜鹃花目前在北美洲分布的南界纬度更高,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19.(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虚拟土地是指在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数量。2020年中国大陆对俄罗斯农产品贸易下虚拟土地的转移情况。
(1)描述中俄农产品贸易中虚拟土地交易量的阶段性变化特点。(6分)
(2)中国东北对俄虚拟土地进口量占两国贸易总量的比重较大,试分析其原因。(6分)
(3)从虚拟土地角度,说出中俄农产品贸易对我国的积极作用。(6分)
2025—2065学年(上)高三年级8月定位考试
地理·答案
答案速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D D A B D D A D
11 12 13 14 15 16
C B A D C B
17.(1)冬季菹草抑制了水流的运动,根系提高了底泥的抗侵蚀能力,从而削弱了底泥再悬浮强度。
(2)甲位于湖心,底泥粒径小,易发生再悬浮,强度大;乙位于河口,底泥粒径大,不易再悬浮,强度小。
(3)展开菹草定期打捞收割工作;清理湖区底泥;推动泗河污染防治,减少河湖污染负荷。
18.(1)纬度高气温低,匍匐贴地利于保温;风速大,匍匐贴地可以增强抗风能力。
(2)北路线:受极地东风的影响,风向与扩散方向相反;末次冰期气温低,北线纬度较高,气温更低,地表长期冰封,难以繁殖。南路线: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南路线传播距离远;海域面积大,海洋阻隔物种传播;受阿留申群岛火山活动威胁较大,扩散可能被火山活动切断。
(3)堪察加杜鹃花生长在寒冷环境,该纬度北美西岸暖流流经,亚洲东岸寒流流经;北美西海岸受温暖西风影响较强;受高大山脉阻挡,北美西海岸受偏北风(冬季风)影响小。因此,北美西海岸气温高,南部杜鹃花在北美洲分布的南界纬度更高。
19.(1)2000—2007年,中国虚拟土地的进出口量和净进口量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2008—2014年,虚拟土地的净进口量变化不大;2015—2020年,虚拟土地的进口量和净进口量大幅提升,出口量基本保持稳定。
(2)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接壤,便于农产品进口;与俄罗斯进行农产品贸易的时间较长,贸易往来密切。
(3)减轻土地压力;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保障我国的土地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