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龙南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 亚非文明古国以农业立国,形成了和平自守的大河文明;古代希腊以工商业见长,形成了开拓进取的海洋文明;精于畜牧业的游牧民族则具有杀伐奔袭的文明特征。这些现象说明()
A. 生产方式影响文明的多样性 B. 早期人类文明联系密切
C. 文化引导推动农业文明发展 D. 海洋文明优于大河文明
2. 波斯帝国统治时期,国王虽然可以直接干预地方事务,行省总督受到国王监管,但只有在地方事务发生异常情况时,国王才以书信形式提供直接指导或干预,日常的大部分活动由总督独立完成。这表明波斯帝国()
A. 基层治理趋于民主化 B. 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C. 地方拥有一定自治权 D. 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3. 在中世纪的欧洲,封臣如果想证明自己配得上那份恩地,必须诚实地履行他所作的效忠誓言,诚心诚意地给封君提供建议和援助。同样,封君也要为向他宣誓效忠的封臣做事。这说明中世纪欧洲()
A. 封君封臣间存在血缘纽带 B. 封臣对封君具有绝对的服从性
C. 封君封臣关系具有相互性 D. 封君封臣制度维护了君主专制
4. 马里帝国国王曼萨·穆萨(1307~1337年)在位时曾到圣城麦加朝觐,带了500名奴隶、100驮黄金,一路上奢侈挥霍、慷慨施舍,到达开罗后,直接导致当地持续20年黄金贬值,从此马里帝国名扬海外。据此可推知,该时期马里帝国( )
A. 文化发展多元并存 B. 原始资本的积累加速
C. 国家经济实力较强 D.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5. 有史著谓,达·伽马从印度回到葡萄牙并获得丰厚利润的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震撼着威尼斯,可怕的预感笼罩全城。当时有威尼斯商人在日记中写道:“收到此消息的时候,整个城市的人……都目瞪口呆,最聪明的人都认为,这是他们听过的最坏的消息。”史著中“可怕的预感”是指( )
A. 价格革命会冲击欧洲封建制度
B. 国际贸易格局将要发生重大变化
C. “地圆说”的证实势必动摇传统信仰
D. 商业经营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
6. 1665年,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学者杂志》在巴黎问世,主要报道物理、化学和数学等方面的最新发现。到1730年,英法等欧洲7国已有330余种科技期刊相继问世。科技期刊的问世为解决发明权之争提供了有效手段。这表明( )
A. 科学研究孕育工业革命 B. 工业革命不断加速技术成果的传播
C. 科技成果改变人类生活 D. 科技期刊推动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7. 第二次工业革命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它的特点有( )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②进展更迅速,始于轻工业部门
③以美德两国最为突出④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 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研究方法引入社会领域,主张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分析社会形态演进。马克思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并强调理论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并发展。这可用于说明马克思主义()
A. 加速了科学革命的进程 B. 明确了实现人类解放的途径
C. 兼具科学与开放的特点 D. 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9. 西班牙殖民者雷东多在《菲律宾征服录》中写道:“我们以十字架和剑征服了这片土地,用教堂的钟声取代了土著的战鼓。”而19世纪英国驻印度总督寇松则宣称:“我们的统治是文明对野蛮的教化,铁路和电报将这片土地从蒙昧中解救。”这一转变实质上反映了殖民国家( )
A. 侵略手段的调整 B. 争夺殖民地的矛盾 C. 不同阶段的需求 D. 王权和教权的较量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国大党成立,伊朗发生立宪革命,中国爆发辛亥革命,亚洲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反映了()
A. 帝国主义势力的减弱 B. 农民阶级力量的壮大 C. 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D. 各国封建政权的解体
11.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大量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同时高薪聘请西方技术专家和熟练工人。这一举措( )
A. 标志着苏联工业化的完成 B. 推动了苏联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
C. 主要得益于西方经济危机的爆发 D. 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12. 1993年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写到,遏制战略是促成苏联解体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衰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冷战末期,时任美国国防大学校长理查德·劳伦斯语言,遏制思想在冷战后“仍将是美国制定外交政策时的一个考虑因素”。美国实行遏制战略意在( )
A. 削弱社会主义国家 B. 为科技发展赢得时间
C. 推进全球称霸战略 D. 预防俄罗斯东山再起
13. 1973年,历史学家阿尔诺·彼得斯公布了一幅新世界地图,声称该地图用“等积”投影代替了放大欧洲面积、缩小“第三世界”面积的墨卡托投影。新地图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采用,全球发行超过8000万份。这反映出( )
A. 欧洲中心论被取代 B. 地图表达具有政治性 C. 冷战局势趋于缓和 D. 联合国影响力的扩大
14. 二战以来,西方国家银行的业务得以扩展,且各国银行纷纷把触角伸向全球各地,根据不同的需要建立分行、代理行或合资银行,以从事借贷和买卖有价证券。特别是20世纪80代流行起来的信用卡,到90年代已风靡全球。这反映了( )
A. 金融全球化的深入 B. 西方经济持续繁荣
C. 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D. 南北经济冲突加剧
15. 2025年1月20日中午,美国新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第47任总统。人们形容他一百多天来的执政是“这题不会换那题”:俄乌停战谈判步履艰难;美债危机日益严重;中东乱局难以破解;关税大战令世界人心惶惶……。这从本质上说明( )
A. 特朗普团队执政能力令人置疑 B.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正道
C. 美国已经失去世界强国的地位 D. 动荡和衰退成为世界必然趋势
二、综合题(4小题共55分)
16. 在许多旧文明形态中可能已经孕育着未来文明形态的基本特征,而在新文明形态中旧文明形态的某些特征可能仍然以某种方式延续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正如雅典曾是古希腊的智慧中心,今日的佛罗伦萨正成为新时代的学术圣地。我们不仅效仿古罗马的共和精神,更致力于复兴希腊的学术传统。为此,我们特别邀请拜占庭学者曼努埃尔·克里索洛拉斯来此教授希腊语,让佛罗伦萨人能够直接研读柏拉图的著作。在这里,自由的思想与古典的智慧正重新焕发光彩。
——摘编自《佛罗伦萨市政档案》(1397年)
材料二 新的意识形态往往在旧制度的危机中萌芽,通过解构传统权威的合法性,为政治行动提供道德与理论依据……政治革命既是对既有思想的实践检验,也是新思想生成的土壤。成功的革命会将思想制度化,而失败则迫使思想修正或转型。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佛罗伦萨成为“新时代的学术圣地”的因素。
(2)综合材料一二,围绕“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这一主题,结合17世纪至19世纪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撰写历史小论文,自拟题目。(要求:立论正确,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国广泛运用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如毒气弹、坦克和飞机,战争规模空前扩大。战争直接导致约1000万人死亡、2000万人受伤,欧洲多国经济濒临崩溃。战壕中的士兵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中,心理创伤普遍存在。1917年,法国士兵因厌战情绪爆发多起哗变事件,反映出战争对社会心理的深刻冲击。
——摘编自【英】约翰·基根《一战史》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军事冲突,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1919年1月,一战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建立起世界新秩序——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为了维护主要战胜国的利益,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尤其是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法国陆军元帅福煦在听到和约内容后就作出了神奇的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结果不到20年,凡尔赛体系就在大萧条和纳粹党崛起的轮番冲击下摇摇欲坠,最终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战斗中土崩瓦解。
——摘编自范主《时间的战争:五百年钟表博弈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大部分时间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度过。现行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要是在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度基础上建立的。而后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为继并最终瓦解,但三大制度支柱依旧留存下来,关贸总协定后来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两大国际经济制度一起为当今世界经济正常运行提供基本的制度规范与保障。
——摘编自左凤荣等《世界百年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凡尔赛体系20年就“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的变动。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材料二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动因:战后西方多数国家经济破败,难以照旧维持统治,饱受贫困和战争之苦的西方人民强烈要求有确实的生活保障、更多的社会权利和经济权利,民主呼声高涨;较长时期内,西方国家在两大阵营的对抗中并无把握;世界殖民主义体系逐步走向瓦解;战后新科技革命逐步对西方社会产生重大变革影响;民主潮流不可阻挡,加之危机时代的生死存亡教训,迫使统治阶级重新巩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并简析这些新变化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19.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2024—2025学年度江西省龙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1. A
2. C
3. C
4. C
5. B
6. A
7. D
8. C
9. C
10. C
11. C
12. C
13. B
14. A
15. B
16. (1)因素: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之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或学术传统、共和精神、语言);人才汇聚;思想自由;政府支持(任答 2 点)
(2)范文 1: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运动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关键力量。新的意识形态往往通过解构传统权威的合法性,为政治行动提供道德与理论依据。
17 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思想动力,推动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18 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伏尔泰提倡建立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主张主权在民,这些思想激发民众反封建意识,成为法国大革命思想武器,催生《人权宣言》,构建法国新政治秩序。同时期,启蒙思想促使北美人民觉醒,推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建立起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
综上所述,思想解放破除旧观念,为社会变革提供动力与方向,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范文 2:思想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互促进。政治革命既是对既有思想的实践检验,也是新思想生成的土壤。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彼此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17—18 世纪,启蒙运动兴起,伏尔泰提倡建立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主张主权在民,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通过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思想解放为革命提供武器,革命也推动思想发展。美国独立战争受启蒙思想影响,其成功又传播了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在启蒙思想动员下爆发,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综上所述,思想解放运动打破旧思想的禁锢,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资产阶级革命则将思想解放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政治制度,进一步巩固和传播新思想。
17. (1)直接后果:造成欧洲大量人员伤亡,导致欧洲各国经济濒临崩溃;士兵心理创伤严重,社会厌战情绪蔓延。
(2)因素:凡尔赛体系不合理;1929 年经济大危机或大萧条;法西斯政权扩军备战;国际联盟软弱;英法绥靖政策;二战的爆发;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任 2 点)
(3)变动:政治格局:由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变为美苏两极格局。经济格局: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度基础上建立了现行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18. (1)阶段特征:①1950-1973 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大大加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 “黄金时期”)②1973 年至 20 世纪 80 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明显地趋于缓慢(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 “滞胀” 现象)。③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逐步恢复,发展速度加快。
(2)表现:(任 3 点)①国家的宏观调控。②科学技术的新发展。③社会结构新变化。④建立福利国家。⑤扩大公民权利,社会运动。
启示:(任 1 点)①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重视经济风险防范。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⑤注重人才培养和劳动者素质提升。⑥坚持党的领导。⑦推进民主法治建设。⑧加强国际合作。
19. 题目:联合国与世贸组织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联合国成立之后,致力于全球治理,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诸如成立众多下设机构,为经济全球化保驾护航。世贸组织在 1995 年成立之后,为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化、法制化提供机构保障,照顾中小国家贸易,致力于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构建,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