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提升8 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与区域发展(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综合能力提升8 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与区域发展(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0 16:09:18

文档简介

综合能力提升(八) 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
(2024·衡水模拟)维特雷是一座仅2万多人的小型内陆城市,处在雷恩—巴黎轴线上,规模虽小却有高速公路和高铁穿过。早期,这里的产业以传统皮革业和制鞋业为主。后来,B汽车厂从巴黎迁到雷恩,促生了周边地区的机械工业和分包加工业。维特雷承接了巴黎、雷恩机械工业和分包工业的产业转移,形成现代工业体系。如今,维特雷产业成功转型,以旅游业和奢侈品鞋业为主。下图示意法国维特雷位置。读图,完成1~3题。
1.推测早期维特雷传统皮革业和制鞋业兴起的主要条件是(  )
A.产业历史悠久   B.生产原料充足
C.劳动力充足 D.皮革和制鞋技术发达
2.维特雷承接雷恩机械工业和分包工业的优势不包括(  )
A.位置优越,距雷恩近
B.优良的交通条件
C.土地价格和租金低
D.产业协作条件好
3.维特雷制鞋业由传统制鞋业向奢侈品鞋业转型的主要原因有(  )
①传统制鞋业产品市场饱和 ②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 ③传统制鞋业生产效率低 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4·合肥三模)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2023年安徽推动建设合肥骆岗低空融合飞行试验区,完成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全球商业首飞演示,开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物流配送、巡检等飞行示范。截至目前,合肥集聚了低空经济企业100余家,初步形成集研发、制造、销售、运营、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据此完成4~6题。
4.与传统的公路运输相比,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  )
A.受天气影响小 B.受地形影响小
C.运输费用更低 D.无需人类操控
5.低空经济相关企业选择落户合肥,主要看中合肥(  )
A.产业基础雄厚 B.运输需求量大
C.对外交通便利 D.基础设施完善
6.为了让低空经济真正融入市民生活,当前合肥市需要(  )
①加强科技研发 ②延长低空产业链 ③提升消费体验 ④丰富应用场景 ⑤发展省际航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2024·南昌三模)养老服务属于社会保障服务范畴。20世纪70年代,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及人口老龄化需求的不断变化,英国政府对社会保障服务进行“市场化”改革。2000年,英国养老服务开始探索“医养结合”,即将现代医疗技术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创造了条件。据此完成7~8题。
7.英国开展社会保障服务“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个人养老支出
B.减轻国家财政压力
C.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D.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8.英国能够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最主要的社会基础是(  )
A.老龄化程度高    B.经济水平高
C.工业化水平高 D.基础设施完善
(2024·深圳二模)浙东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贯通浦阳江、曹娥江、余姚江,并通过发达的水系连接杭州湾。堰是一种低矮的挡水建筑物,以壅高水位,维持通航水深。部分古堰至今仍然在发挥重要功能。下图示意明代浙东运河路线。据此完成9~10题。
9.历史上,从杭州到明州(今宁波)的轮船多选择经过浙东运河而非杭州湾,主要因为浙东运河(  )
A.航道深度大 B.潮流干扰小
C.单船运量大 D.台风侵袭少
10.浙东运河设置多道古堰,主要是为了适应(  )
A.水位变化大 B.地势起伏小
C.流域面积大 D.干流流程长
(2024·晋中模拟)高校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高地,高校技术转移成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一环,能够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我国长期存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的问题。下图示意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演化机制。据此完成11~13题。
11.与高校技术转移强度呈负相关的是(  )
A.高校科研经费投入 B.高校等级
C.城市吸收能力 D.空间距离
12.下列城市之间,高校技术异地城市转移,最可能发生在(  )
①北京—上海 ②南京—苏州 ③沈阳—昆明 ④西宁—兰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高校等级和城市吸收能力对技术转移强度的影响向不同方向变化,为提高对高校技术转移的吸收能力,最应该(  )
A.继续巩固优势高校地位
B.不断培育高等级高校
C.推动城市科技产业发展
D.增强高校之间的交流
(2024·邢台模拟)“过早去工业化”是指在人均收入水平低、没有完成工业化并实现现代化的情形下出现的去工业化现象。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36.8%,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51.2%,“过早去工业化”特征较为显著,同时出现了工业结构越高端、人口流出越多,而服务业占比提升越快、人口流出越少的现象。据此完成14~16题。
14.西部地区工业结构高端化后出现人口流出增多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技术指向型工业所需劳动力少
B.东部地区就业吸引力增强
C.低技能劳动力占比偏大
D.生活成本上升
15.“过早去工业化”持续发展,可能导致西部地区(  )
A.城镇化进程加快 B.老龄化程度加剧
C.人口外流加剧 D.城乡融合加速
16.中国应避免“过早去工业化”,其原因有(  )
①没有工业就没有第三产业 ②工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 ③中国尚未真正意义上完成工业化 ④中国目前担任着“世界工厂”的角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2024·沈阳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4年春节前夕,某学校研学小组到武汉进行研学考察,同学们参观了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黄鹤楼文创中心展出了“李白与黄鹤楼”盲盒、黄鹤楼元素悬浮灯、非遗衍纸黄鹤楼、黄鹤楼系列风景冰箱贴等300余款荆楚文创产品,还有同学们喜爱的黄鹤楼主题奶茶、创意雪糕,产品不仅好看好玩还实用,大部分产品可以直接购买。
材料二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创意、文化以及知识的复合体,已成为“后工业化”时代的新型产业,是“跨界产业”,可以为其他行业提供创意服务,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从地理角度,分析黄鹤楼景区打造文创产品的作用。(6分)
(2)分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武汉市产业结构发展的促进作用。(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韩国是越南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河内大都市区(河内市区及其周边地区)是韩国企业在越南投资的重点地区。制造业和房地产是韩国企业投资的两大关联领域,房地产主要满足在韩资企业工作的韩籍雇员及其家属的居住与生活需求。下图示意1991~2017年韩国企业制造业投资总额和房地产投资总额在河内大都市区的空间分布。
(1)分别概括河内大都市区韩国企业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
(2)分析韩国企业房地产投资分布的原因。(6分)
(3)根据韩国企业房地产投资与制造业投资的空间分布,推测其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及交通需求。(6分)
19.(2024·重庆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港口经济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有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调查发现,超大城市的餐饮和住宿及交通设施服务比较靠近港口,主要集中在距港口10~20 km的内部圈层,维修和物流仓储服务主要集中在距港口20~30 km的中部圈层。在距港口30 km以外的外部圈层分布中,几乎所有产业都出现了比较平缓的衰减趋势。各圈层内存在产业重复分布的特征。下图为2021年不同规模城市港口区整体产业指数差值统计。
(1)简析超大城市港口经济的空间分层结构的形成原因。(6分)
(2)简述城市规模与港口整体产业指数差值之间的关系。(4分)
(3)说出港口经济的空间结构特征对港口区域产业规划的指导作用。(6分)
7 / 7综合能力提升(八)
1.B 2.D 3.D [第1题,由图可知,维特雷地处法国西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发展畜牧业,畜牧业为皮革业和制鞋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B正确;题干中所问的为早期,因此产业历史悠久、皮革和制鞋技术发达不符合题意,A、D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维特雷是小型城市,劳动力充足不是其优势,C错误。第2题,由图可知,维特雷到雷恩车程37分钟,位置优越,距雷恩近是其优势条件,A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维特雷处在雷恩—巴黎轴线上,有高速公路和高铁穿过,交通条件优良,B不符合题意;维特雷城市等级低,土地价格和租金低,产业协作条件差,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传统制鞋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发展,维特雷劳动力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减弱,②正确;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外来游客增多,为奢侈品鞋业提供广阔市场,④正确;与奢侈品鞋业相比,传统制鞋业虽然产业附加值低,但生产效率并不低,市场也不一定饱和,①③错误。]
4.B 5.A 6.B [第4题,与传统的公路运输相比,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受天气影响较大,A错误;由于是低空飞行,受地形影响小,B正确;运输费用较高,C错误;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需要地面人员遥控操作,D错误。第5题,低空经济相关企业选择落户合肥主要看中的是合肥产业基础雄厚,合肥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航天信息等产业基础好,可以为低空经济发展助力,A正确;目前低空经济刚刚起步,运输需求量还不是很大,B错误;对外交通便利和基础设施完善不是低空经济相关企业选择落户合肥的主要原因,其他城市也具备相应的条件,C、D错误。第6题,为了让低空经济真正融入市民生活,当前合肥市需要通过加强科技研发、提升消费体验、丰富应用场景等途径开拓消费市场,①③④正确;延长低空产业链是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建议,不是从市民角度采取的措施,②错误;目前,低空经济刚刚起步,主要满足省内甚至市内居民生活需求,发展省际航线还不是当务之急,⑤错误。故选B。]
7.B 8.B [第7题,英国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家的财政压力加大,开展社会保障服务“市场化”改革可以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B正确;社会保障服务“市场化”改革会增加个人养老支出,A错误;开展社会保障服务“市场化”改革可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和促进养老产业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C、D错误。第8题,英国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强,养老需求个性化和品质化需求越来越高,有利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开展,B正确;老龄化程度高也可以使用传统的“机构化”养老方式,不一定要“医养结合”,A错误;工业化水平高和基础设施完善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影响较小,C、D错误。]
9.B 10.A [第9题,相比于杭州湾海运航道,人工开挖的运河航道深度浅,单船运量小,A、C错误;杭州湾紧邻东海,且受喇叭口地形影响,潮流较大,而浙东运河位于陆地上,除钱塘江口外几乎不受潮流影响,B正确;两地均为沿海城市,且经纬度位置相差很小,受台风侵袭程度相近,D错误。第10题,由材料可知,堰是一种低矮的挡水建筑物,以壅高水位,维持通航水深。浙东一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为河流的丰水期,而冬春季节为枯水期,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运河内部的水量季节变化也大,设置多道古堰可以在枯水期壅高水位,维持通航水深,A正确;浙东一带为低山丘陵,地势起伏较大,B错误;流域面积大,便于通航,不是设置古堰的目的,C错误;浙东一带河流流程较短,D错误。]
11.D 12.A 13.C [第11题,高校科研经费投入越高,越有利于产出更多的技术成果,为技术转移提供技术源;一般情况下,高校等级越高,产出的技术成果越多;城市吸收能力越强,越能有效承接高校技术转移,A、B、C错误;空间距离越大,越不利于实现技术转移,D正确。第12题,北京和上海都是高校众多、产业发达的一线城市,联系密切,互相合作机会多,高校技术异地城市转移的可能性大,①正确;南京和苏州同为江苏省内城市,南京为省会,是科教中心,苏州产业发达,有利于高校技术异地城市转移,②正确;沈阳和昆明两城市距离较远,且联系较弱,③错误;兰州和西宁高校规模及城市产业水平有限,④错误。故选A。第13题,由图可知,高校等级的影响逐渐减小,城市吸收能力的影响逐渐增强,因此需要提高城市吸收能力,即发展城市的科技产业,为产学研相结合提供产业载体,C正确;由图可知,高校等级对高校技术转移的影响逐渐减弱,继续巩固优势高校地位、不断培育高等级高校、增强高校之间的交流对高校技术转移的吸收影响较小,A、B、D错误。]
14.C 15.C 16.D [第14题,西部地区工业结构高端化后,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低技能劳动力难以符合要求,因此人口流出较多,C正确;工业结构高端化,技术指向型工业所需劳动力会增多,A错误;东部地区就业吸引力增强是人口流动的拉力作用,不是西部地区工业结构高端化的作用,B错误;没有反映生活成本上升的相关信息,D错误。第15题,“过早去工业化”会使经济发展受阻,劳动力收入较低,降低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导致人口大量流出,C正确;人口大量流出不利于城镇化的发展,A错误;西部地区生育率较高,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B错误;“过早去工业化”不利于城乡融合,D错误。第16题,没有工业就没有第三产业的说法错误,①错误;工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过早去工业化”会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②正确;中国还未真正意义上完成工业化,且中国目前担任着“世界工厂”的角色,世界上尚没有其他国家和地区能够承担这个角色,若“过早去工业化”,中国目前的工业找不到合适的转移地,③④正确。故选D。]
17.解析:第(1)题,保护和弘扬荆楚大地传统文化;增强该地的文化创新力;文创产品作为景点的宣传工具,也是景区的名片,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为景区创收,增加景区收入,提高经济效益;文创产业能够增加就业机会。第(2)题,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型服务产业,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及优化升级;用自身文化价值能融入其他产业,带动上下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延长相关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新的主导产业生成;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避免产业结构单一化。
答案:(1)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文创产品作为景点的宣传工具,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景区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
(2)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型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用自身文化价值能融入其他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延长相关产业链,促进新的主导产业生成;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18.解析:第(1)题,根据房地产投资额和制造业投资额在河内大都市区的空间分布,分别概括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的不同区位选择。房地产投资相对集中在河内市区,主要位于河内市区中部和中央商务区西北侧;制造业投资分布较广,投资重点一部分在河内市区与房地产共享区位,一部分在紧邻河内市界外围(外缘)或市界外围的北部及东北部。第(2)题,利用地租理论来分析房地产投资区位选择的原因。 相对于市界外围,河内市区的居住、生活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更加齐备,房地产投资更倾向布局于此;同时,相对于制造业,房地产开发的盈利能力强,有能力竞逐河内市区较好地段的高价土地,故房地产投资分布于河内市区。第(3)题,根据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区位差异,推测其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及交通需求。房地产投资的相对集中加强了居住、商服设施的集聚,为中央商务区以西城市副中心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邻近河内市界外围地区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扩张,因韩籍雇员的居住区位与工作区位存在差异(职住分离),产生了韩籍雇员往返河内市区至市界外围的通勤交通需求。
答案:(1)房地产投资相对集中在河内市区;制造业投资分布较广,一部分在河内市区,一部分在紧邻河内市界外围。
(2)河内市区的配套服务设施更加齐备,房地产投资更倾向于此;相对于制造业,房地产付租能力更强,更有利于选择河内市区较好地段的高价土地,故房地产投资分布于河内市区。
(3)房地产投资的相对集中加强了居住、 商服设施的集聚,促进中央商务区以西城市副中心的形成;外围地区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扩张;居住区位与工作区位存在差异,产生了往返的通勤交通需求。
19.解析:第(1)题,港口经济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有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多种产业并存,说明港口规模大,对产业的聚集作用强,聚集的相关产业多;这些产业中的餐饮和住宿及交通设施服务的主要服务范围在港口附近,范围有限,服务半径小;维修和物流仓储服务不仅仅服务港口,而且还延伸到内地的经济腹地,服务半径较大,可以聚集在距港口较远的地带。第(2)题,由图可知,随着城市规模变小,整体产业指数差值变化逐渐增大,港口经济圈层结构的不规律性越强;而在距离港口较远的位置(大于30 km),整体产业指数差值都集中在较低的数值,变化规律趋于相似,说明港口对产业的影响减弱。第(3)题,港口以及所在城市对周边城市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同规模的城市与港口的服务范围有所差别,应以港口为核心规划圈层发展区域,合理确定圈层距离;港口发展的关键是产业,应按照与港口联系的紧密程度,合理规划各圈层内的主要产业,避免产业同质化,形成相应的产业聚集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形成产业经济规模效益。
答案:(1)港口规模大,对产业的集聚作用强,聚集的相关产业多;依托港口的餐饮和住宿及交通设施服务的服务半径小,需要聚集在港口附近;维修和物流仓储服务的服务半径较大,可以聚集在距港口较远的地带。
(2)随着城市规模变小,整体产业指数差值变化逐渐增大,港口经济圈层结构的不规律性越强;而在距离港口较远的位置(大于30 km),整体产业指数差值都集中在较低的数值,变化规律趋于相似。
(3)根据城市规模和港口规模的大小,以港口为核心规划圈层发展区域,合理确定圈层距离;按照与港口联系的紧密程度,合理规划各圈层内的主要产业,形成相应的产业聚集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产业经济效益。
5 /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