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提升1 地球运动(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综合能力提升1 地球运动(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0 16:09:18

文档简介

综合能力提升(一)
1.D 2.C [第1题,根据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可知,两地春秋分日的昼长等于二至日昼长和的一半,故图中两地日出时间的中间数值为当地春秋分日日出的北京时间,即甲地为6:12,乙地为5:36。春秋分日各地昼夜平分,日出地方时为6:00,据此可计算出甲、乙两地的经度分别为117°E和126°E,因此甲地位于乙地的西侧,A、B错误。甲、乙两地冬至日日出时间相同,说明两地均位于晨线上,冬至日晨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因此偏西的甲地在乙地南侧,C错误,D正确。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乙两地的经度分别为117°E和126°E,结合两地冬至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7:12,可计算出甲、乙两地冬至日日出地方时分别为7:00和7:36,据此可计算出甲、乙两地冬至日昼长分别为10小时和8小时48分钟,然后得出甲、乙两地冬至日日落地方时分别为17:00和16:24,再计算出甲、乙两地冬至日日落时北京时间分别为17:12和16:00,两者相减可以得出,冬至日乙地日落比甲地早1小时12分,即72分钟,故选C。]
3.A 4.B [第3题,龙年春节联欢晚会零点钟声敲响时,说明东八区区时为0时,此时从东八区向东到东十二区进入农历新年。长城站(58°58′W)位于西四区,中山站(76°22′E)位于东五区,昆仑站(77°07′E)位于东五区,泰山站(76°58′E)位于东五区,秦岭站(163°42′E)位于东十一区,此时只有秦岭站进入农历新年,A正确。第4题,南极地区地面多冰雪,反射率高,安装双面均能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片能够更充分利用太阳能,B正确;日照时间长主要影响太阳能电池片的旋转角度(依据太阳方位旋转),A错误;天气变化大与安装双面太阳能电池片关系不大,C错误;极地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较弱,D错误。故选B。]
5.A 6.D 7.C [第5题,照片中铅笔阴影朝向需要根据太阳的方位来判断。由材料可知,图片时刻接近正午时刻,江苏(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时刻的太阳位于南方;因此图中影子朝向为偏北方,影子对面应为偏南方,所以图中的上方为偏西方,下方为偏东方。图中8颗鹅卵石均匀分布,日影在偏西的第4颗石头处,因此此时日影应当在西北偏北的方向,即太阳在东南方向,还未到正午,A正确。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8颗鹅卵石均匀分布表示当日的日影,可知当日日影从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移动,故当日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季,D正确。第7题,估算当地经度需知道正午时刻的北京时间,根据正午时的北京时间与当地地方时12时的时差可以推算出当地的经度。当日直射点纬度、当日日出地方时、正午时杆影长度与估算当地经度没有直接关系。C正确。]
8.A 9.D [第8题,北半球夏季时,昼长夜短,日出时间早,小王每天从家出发时间早,此时期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极昼和极夜范围除外)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A正确,B错误;北半球冬季时,昼短夜长,日出时间晚,小王每天从家出发时间晚,此时期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极昼和极夜范围除外)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C、D错误。第9题,该日为春分日,当地日出时刻为6时,日出正东方。依据图中小王家所在楼栋在超市的西南方向,可判断④线路前行方向是向东,日出时小王的影子朝向西方,位于其身后且与线路平行。D正确。]
10.C 11.D 12.C [第10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时期为2024年3月12日清晨6:53~6:54左右,太阳应正处偏东方向,则图片左侧为北、右侧为南,两幅图片中楼房大小没有明显变化,表明拍摄者在行进的过程中并没有明显走近楼房或远离楼房,即行进方向为向东或向西的可能性小,排除A、B;与图1相比,图2中太阳与楼房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明显变化,太阳相对于楼房向右移动,即在1分钟内太阳明显看起来向南移动,这种移动是拍摄者向南移动所致,因此该老师在拍照时行进方向为向南,排除D,C符合题意。第11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此时日期为2024年3月12日,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此时为3月12日,太阳直射点约位于2.5°S,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位于1.2°S,正午时太阳位于其南部天空,D符合当天的太阳视运动轨迹。第12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拍摄日期为2024年3月12日,肯尼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此时属于干季向雨季过渡的季节,草原上未出现大面积的草地,无法进行大规模放牧,排除A;肯尼亚纬度较低,无法看到极光,排除B;此时为北京时间6:53分,肯尼亚位于36.8°E,属于东二区,肯尼亚时间约为0:53,此时为深夜,大部分居民可能在睡觉,C正确;角马迁徙时间约为每年7月到10月,排除D。故选C。]
13.A 14.B [第13题,结合图中等影长线,北京时间9:20与16:00的影长相同,太阳高度相同,表明这两个时间段关于正午时刻对称,所以当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12:40。当地的正午时间比北京时间晚40分钟,故当地位于120°E以西10°,所以当地的经度约为110°E。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个选项中最接近110°E的城市是海口,A正确。第14题,由于杆影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根据图中等影长线端点位置可知,该日当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因此该日该地昼长夜短,日落西北、日出东北。故选B。]
15.C 16.D [第15题,结合所学知识并读图文材料可知,太阳视运动轨迹图中当日最低太阳高度为5°,结合当地位于80°S,可知此时75°S和晨昏线相切,由此推知该日太阳直射15°S;且该日位于冬至之后,从冬至日到该日,太阳直射点移动了约8.5°(23.5°-15°),用时约30天(太阳直射点每移动1°约4天),可知此时大约是冬至后的第30天,一个九是九天,现在是四九,对应九九消寒图中的“四九”,故选C。第16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太阳直射点20天大约移动5°,该日往后20天后直射点大约在10°S,昆仑站最低太阳高度为0°,仍为极昼,昼长为24小时,故选D。]
17.解析:第(1)题,图示太阳在地平线附近,应是日出或日落时刻。广场建筑是坐北朝南,则图中太阳在东南天空地平线上,是日出时刻。国庆节期间,北半球昼短夜长,应是地方时6:00之后日出;结合国庆节的日期可判断此时北京时间约为6:00~8:00。第(2)题,莫斯科(55°45′N,37°37′E)在东三区,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根据“早加晚减”原则,当北京时间是第二天12:00时,小颖所在地的时间是第二天的7:00;纽约(40°43′N,74°W)在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当北京时间是第二天12:00时,小萍所在地的时间是当天的23:00;悉尼(33°51′S,151°12′E)在东十区,比北京时间早2小时,因此,当北京时间是第二天12:00时,小宏所在地的时间是第二天的14:00。故与小华不在同一天的同学是纽约的小萍。第(3)题,依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知,太阳直射点每个月约移动23°26′/3≈8°。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因此国庆节当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S附近,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等分地球,对着阳光的一半为昼半球,另一半为夜半球。如图:
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南半球昼长夜短,因此该日莫斯科、纽约、悉尼三个城市的昼长为莫斯科<纽约<悉尼。
答案:(1)6:00~8:00(或早晨)。因为此时太阳在东南(或东方)天空,太阳高度较小(或太阳在地平线附近),说明此时正值日出不久。
(2)小萍。北京(东八区)与纽约(西五区)区时相差13个小时,当北京时间为第二天中午12:00时,纽约为当天的23:00。
(3)
昼长:莫斯科<纽约<悉尼。
18.解析:第(1)题,验证日影杆垂直的方法:采用直角三角板,直角边与杆平行即可证明垂直;用铅垂线,铅垂线与杆平行即为垂直;当然也可以用更精密的水准仪。第(2)题,由于日影在一天中的变化是先变短后变长,早上日影较长,之后日影变短,到傍晚日影又变长,如果地面上圆的半径大于当时杆影长度,则上午日影将无法在圆周上标示,将无法标记A点。第(3)题,杆影与直线OC重合时,说明日影朝向正北方,此时太阳位于正南方,为当地的正午12时。第(4)题,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120°E)为12时16分钟,当地的正午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6分钟,即两地相差4°,根据东早西晚,可知当地的经度为116°E。第(5)题,天气条件,如阴天、多云天气会影响估测结果,测量的误差也会影响估测的结果。第(6)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地区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大,影长最短,自夏至日至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影长不断变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影长达最长,自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影长逐渐缩短。第(7)题,根据日影的长度计算太阳高度,由太阳高度可计算当地的纬度,根据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可推算时间等。
答案:(1)可用水准仪、铅垂线、直角三角板等工具进行验证。
(2)一日内影长的变化规律是先变短后变长,若所画圆的半径大于当时杆影长度,将无法标记A点。
(3)此时该校所在地的地方时为12时。
(4)该校所在地的经度约为116°E。
(5)天气条件、测量误差等。
(6)夏至日影长最短,自夏至日至冬至日影长不断变长,冬至日达最长,自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影长逐渐缩短。
(7)估测太阳高度、纬度、时间等。
19.解析:第(1)题,北京冬季气候寒冷,需要尽可能地朝南面积大,朝南有利于采光,室内热量更为充足。户型A三室朝南,且有两个卧室处在南面,朝南面积远大于户型B,所以冬季时房间内更温暖。另外户型B北部面积大于南部,且两个卧室、阳台位置布局在北部,给生活造成不便,冬季时受西北季风影响更大,室内气温相对更低。第(2)题,冬至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此时楼影最大,冬至日南楼不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就可以保证全年不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故设计师要考虑的因素有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楼影大小,还要考虑南楼高度,以及南北两幢楼之间的距离。第(3)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日出东北,正午太阳在正南,日落西北,因此太阳能电池板“追日”的左右旋转方向为东北—正南—西北;海口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夏至日日出东北,正午太阳在正北,日落西北,因此太阳能电池板“追日”的左右旋转方向为东北—正北—西北。左右旋转范围不同,夏至日,纬度较高的北京,昼长较长,且日出日落方位偏转较大,故北京左右旋转的范围大,海口左右旋转的范围小。此外,两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午朝向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不同,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较大,使得太阳能电池板上下旋转的幅度不同,北京小于海口。
答案:(1)推荐户型A。理由:北京冬季寒冷,户型A三室朝南,且有两个卧室处在正南面,采光好,室内受光面积大,冬季室内相对温暖。而户型B有两个卧室朝北,冬季采光差,室内气温较低。且户型B北部面积大于南部,冬季时受西北季风影响更大,室内气温相对更低。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南楼高度;南北两幢楼之间的距离。
(3)左右旋转的范围不同,北京左右旋转的范围大,海口左右旋转的范围小;左右旋转的方向不同,北京(东北—正南—西北)呈顺时针方向;海口(东北—正北—西北)呈逆时针方向。上下旋转的幅度不同,北京上下旋转的幅度小于海口。
6 / 6综合能力提升(一) 地球运动
一、选择题
(2024·聊城二模)日出景观始终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热点素材。在一次摄影作品展览中,同时展出了我国甲、乙两地在二至日时的日出作品,作品中显示两地冬至日日出时间相同,而夏至日日出时间却差别很大(拍摄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2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2.冬至日乙地日落比甲地早(  )
A.18分钟 B.36分钟
C.72分钟 D.108分钟
(2024·佛山二模)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正式开站,科考人员在这个南极新家度过了龙年春节。下表示意我国五个南极科考站的经纬度信息(各科考站在日常生活中均使用当地的区时)。据此完成3~4题。
科考站点 经纬度
长城站 (62°13′S,58°58′W)
中山站 (69°22′S,76°22′E)
昆仑站 (80°25′S,77°07′E)
泰山站 (73°51′S,76°58′E)
秦岭站 (74°56′S,163°42′E)
3.当龙年春节联欢晚会零点钟声敲响时,已进入农历新年的南极科考站点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为保障供电,秦岭站安装的是双面均能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片,主要是考虑当地(  )
A.日照时间长 B.地面冰雪多
C.天气变化大 D.太阳辐射强
(2024·南通二模)某日,江苏某校学生开展了观测日影活动,同学们在开阔地面上竖立了一支铅笔,均匀放置了8颗鹅卵石,活动当日观察到,当铅笔影子依次落到第5颗鹅卵石时,日影最短,下图为活动中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5~7题。
5.照片中铅笔阴影朝向为(  )
A.西北偏北 B.正北方向
C.东南偏南 D.东北偏北
6.推测活动当日可能为(  )
A.3月18日 B.6月20日
C.9月25日 D.12月20日
7.估算当地经度需获知(  )
A.当日直射点纬度 B.当日日出地方时
C.正午时北京时间 D.正午时杆影长度
(2024·怀化二模)小王参加了学校以“生活中的地理”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下图为小王家小区平面略图,小王家所在楼栋在超市的西南方向。据此完成8~9题。
8.小王每天从家出发沿小区绿道锻炼身体,下列关于他在一年中不同时间锻炼时相关地理事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出发锻炼较早,日出方位为东北
B.夏季出发锻炼较晚,日出方位为东南
C.冬季出发锻炼较早,日出方位为东南
D.冬季出发锻炼较晚,日出方位为东北
9.2024年3月20日当地6时,小王锻炼时发现身影刚好与道路平行,且位于其身后。小王当时所处的位置及前进方向为(  )
A.①向东 B.②向西
C.③向西 D.④向东
(2024·泰州二模)下图为江苏某地理老师在学校连廊边走边拍的手机照片截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根据图中信息推测该老师在拍照时的行进方向(  )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11.下列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1.2°S,36.8°E)当天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接近的是(  )
A. B.
C. D.
12.在老师拍摄照片时,肯尼亚的大部分居民可能正在进行的活动是(  )
A.草原上放牧 B.欣赏极光
C.睡觉 D.拍摄角马迁徙
(2024·杭州二模)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部分时刻的杆影变化图,已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为43.5°。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地最可能位于(  )
A.海口市 B.西安市
C.深圳市 D.昆明市
14.此日该地(  )
①昼短夜长 ②昼长夜短 ③日落西南 ④日出东北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24·泰安一模)九九消寒图(图1)是中国北方的一项传统民俗,与数九的民俗密切相关。“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每字9画,共81画,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顺序填充一笔。图2为冬至后某日昆仑站(80°S,77°E)全天顺时针方向的太阳运动轨迹图(最低点太阳高度为5°)。据此完成15~16题。
15.当日按中国传统民俗,应填充(  )
A.亭   B.垂
C.柳   D.待
16.20天后,昆仑站的昼长为(  )
A.8小时 B.12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小华于国庆节期间来到北京某广场(广场建筑坐北朝南)参观游览,下图为她拍摄的照片。
材料二 北京时间第二天中午12:00,小华把照片分享到朋友圈,立即收到了来自莫斯科(55°45′N,37°37′E)的小颖、纽约(40°43′N,74°W)的小萍、悉尼(33°51′S,151°12′E)的小宏等在不同国家留学的同学的点赞。
(1)推测照片拍摄的时间并说明理由。(4分)
(2)判断当时与小华不在同一天的同学,并说明理由。(4分)
(3)在下图中画出国庆节当日太阳直射光线、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比较该日莫斯科、纽约、悉尼三个城市的昼长。(8分)
18.北京市某中学学生用观测日影的方法,估测学校所在地的经度。下图为观测日影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立竿见影
在校内一处较空旷的区域,用一根细直木棍作日影杆,垂直插入地面。
(1)列举可以验证日影杆垂直的方法。(2分)
就地画圆
以日影杆所插的点(O点)为圆心,上午某时刻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略小于当时杆影长度的圆。当日影杆的影端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A点;下午,当日影杆的影端又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B点;将A、B两点连成直线,取其中点(C点),将中点与圆心连成直线OC。
(2)分析地面上圆的半径不能大于当时杆影长度的主要原因。(4分)
记录时间
第二天,当杆影与直线OC重合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
(3)说出此时该校所在地的地方时。(2分)
估测经度
根据当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可估算出学校所在地的大致经度。
(4)说出该校所在地的大致经度。(2分)
反复验证
同学们连续一周进行反复估测,有时无法估测,有时估测结果不一致。
(5)列举影响该估测活动结果的因素。(2分)
推测规律
当杆影与直线OC重合时,测量当时杆影的长度(L)。同学们发现影长L每日都在不断变化。
(6)推测影长L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4分)
拓展迁移
用观测日影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估测经度,还可以用于其他估测活动。
(7)结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列举可以应用观测日影的方法进行的估测活动。(2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家住北京的小李同学利用暑假时间跟家长一起前往某低碳环保示范小区看房。图1为该小区两种主要户型图。
材料二 作为低碳环保示范小区,该小区使用某科技公司研发制造的“追日型”太阳能路灯照明。该设备的太阳能电池板可随太阳升落的轨迹进行上下、左右“追日”旋转,保证电池板以最佳角度朝向太阳,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图2为“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示意图。
(1)从自然地理角度考虑,请你在两款户型中为小李家推荐一款并说明理由。(8分)
(2)按照规划,开发商还将在小李家人中意的楼栋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全年不能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如果你是设计师,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中需要具体考虑哪些方面?(4分)
(3)若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在北京和海口都有使用,请说出夏至日两地太阳能电池板“追日”旋转的差异。(6分)
9 / 9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