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训练30
1.D 2.C 3.B [第1题,大苞山茶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分布于广东和香港,是生长在山地林缘或沟谷林中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当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因此大苞山茶属于常绿阔叶树种,喜温暖湿润环境,D正确。第2题,大苞山茶花果容易受到蚂蚁等昆虫的啃食破坏,使得可萌发的种子数减少,①正确;气候变化一般较小,虽会对大苞山茶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不是造成其濒危的原因,②错误;偷挖盗采是导致大苞山茶成为濒危植物的重要人为原因,③正确;人工培植选种应有利于大苞山茶的结实量,④错误。故选C。第3题,大面积施用杀虫药,使用过量的杀虫药不仅可能伤害植物,还有可能造成环境破坏,A错误;种子自然掉落后会在母株周围成片萌发,彼此争夺生存空间、抢占资源,导致幼苗存活率低,人工降低种间竞争有利于提高其存活率,B正确;大量移入成年植株会抢夺幼苗的养分,不利于提高幼苗存活率,C错误;该植物是濒危植物,需要人工培育,主动减少人工干预不合理,D错误。]
4.B 5.C [第4题,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霍林河上游陆续修建水库,拦蓄河水,可能使下游经常断流,导致查干湖一度面临干涸的威胁,径流调节作用减弱,A错误;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水域面积减小,局部气候调节能力减弱,B正确;查干湖趋于干涸导致湖区周边区域蒸发量减少,气候干燥,裸露湖床沙漠化、盐碱化严重,植被状况变差,水土保持能力变差,C错误;提供水产品属于经济功能,不属于生态功能,D错误。第5题,草原运河使松花江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查干湖,增加了湖区的水量,降低了湖水的盐度,改善了湖泊水质,给查干湖注入了新的生命,明显改变了区域自然状况与生态环境,增加了湿地面积,维护了生物多样性,抬高了地下水位,减缓了湖区土地退化进程,但查干湖湖水输出的方式依然主要为蒸发,依然是内流湖,②错误,①③④正确。C正确。]
6.C 7.B [第6题,我国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热带季雨林植被为主,因此当地设立自然保护区不是为了保护落叶阔叶林,A错误;自然保护区内禁止开发,因此不是为了更好地种植橡胶,也不是为了保护国家耕地资源,B、D错误;我国西双版纳具有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设立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当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C正确。第7题,材料信息表明,近年来西双版纳出现的季节性空气污染主要是邻近的东南亚国家耕作烧荒输入污染物所致,邻近的东南亚国家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季(11~次年5月)后期当地烧荒,为雨季耕作积蓄肥料,因此当地季节性空气污染主要出现在3~4月,B正确。]
8.C 9.A [第8题,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其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是我国主要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减少对水源的污染,保障国家安全,C正确;生态环境脆弱、珍稀濒危物种多、战略性资源丰富非该省级行政区的独特特征,青海省与其他西部省份相比,差异较小,A、B、D错误。第9题,2023年青海省重新承接高能耗产业,主要是基于当地新能源开发力度大。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青海省在光伏发电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得到了提升。这使得青海省有能力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A正确。而土地价格低廉、化石燃料蕴藏量大和节能技术发展在新能源开发之前也都具备,故不是青海省重新承接高能耗产业的主要原因,B、C、D错误。]
10.B 11.D [第10题,滨海湿地恢复保育区靠近渤海,沉积物沉积晚,土壤形成时间相对较短,A不符合题意;退养还滩工程是因为生态相对脆弱,不是造成脆弱的原因,B符合题意;沿海地区石油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石油泄漏,造成环境污染,C不符合题意;沿海地区受风暴潮影响,使得生态系统易受到自然灾害扰动,D不符合题意。第11题,防止外来物种入侵,调查生物多样性本底不需要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①③错误;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能够较好地保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保障生态系统整体性,调整部分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进行迁地保护,②④正确。D正确。]
12.A 13.D 14.C [第12题,由表可知,郁闭度越高,枯落物厚度越厚,两者呈正相关,A正确;通过①④对比可知,种植密度以及平均树高与枯落物厚度均没有明显相关性,B、D错误;通过对比可知,平均胸径与枯落物厚度没有明显相关性,C错误。第13题,由表可知,④地人工林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最大,虽然种植密度较低,但郁闭度和其他地区比有明显优势,说明④地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最好,D正确。第14题,人工林防风滞尘、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与林木密度并没有明确的正相关,提高林木密度对发挥防风滞尘、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作用不大,A错误;引进优势树种容易造成物种入侵,破坏原有生态环境,B错误;及时抚育间伐既能保持林木的防风滞尘、保持水土的功能,还可以提高林木的经济效益,林地质量效益发挥最好,C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侧柏耐干旱,当地为太行山南麓,属温带季风气候,引水灌溉并非当地最应该做的,D错误。]
15.解析:第(1)题,浮游植物死亡释放磷元素:竺山湾是太湖的“藻型湖区”,以浮游植物为主。这些浮游植物在生长和死亡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磷元素。特别是当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时,它们体内储存的磷元素会释放到水体中,然后沉降在湖盆表层的沉积物中,导致沉积物的总磷浓度升高。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竺山湾位于太湖北部,地势相对平坦,水流速度较慢。这种地理环境条件使得磷元素不易被水流带走,而更容易在沉积物中积累,从而提高了沉积物的总磷浓度。水浅、沉积物易暴露:竺山湾水浅,这导致表层沉积物容易暴露在空气中。当沉积物暴露在空气中时,其中的磷元素可能会因为氧化或其他化学反应而进一步释放到水体中,从而增加了水体和沉积物的总磷浓度。第(2)题,吸收磷元素:水生植物可以直接从水体中吸收磷元素,从而减少水体中的磷含量。降低水体透明度:水生植物的生长会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减少光照。这对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利,从而抑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浮游植物数量的减少意味着它们死亡后释放的磷元素也会减少。固定沉积物中的磷元素: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在沉积物中,将沉积物中的磷元素固定住,防止其释放到水体中。这有助于降低水体中的磷含量,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提高生物多样性:水生植物可以提高水体的生物多样性,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可以更好地抵御外界干扰,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第(3)题,保障饮用水安全:太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水源地之一,为周边地区提供大量的饮用水。治理太湖水体可以保障水源地的水质安全,维护人民的饮用水安全。维护经济安全: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治理太湖水体可以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水环境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从而维护经济安全。维护生态安全:太湖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治理太湖水体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可以抵御外界干扰,维护生态平衡和稳定。保护环境安全:治理太湖水体可以减少水体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污染区域可以保护环境安全,维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
答案:(1)浮游植物死亡释放磷元素;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磷元素易沉积;水浅、沉积物易暴露,促进磷元素释放。
(2)吸收磷元素,从而减少水体中的磷含量;降低水体透明度,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固定沉积物中的磷元素,防止其释放到水体中;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
(3)保障水源地的水质安全,维护人民的饮用水安全;维护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安全,维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
4 / 4主题训练30 生态修复与生态安全
(2024·广州三模)2024年3月,广东省白溪自然保护区迎来首批人工培植的濒危植物大苞山茶。大苞山茶仅零星分布在广东和香港,其数量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干扰共同影响,种子自然掉落后,会在母株周围成片萌发,但存活率较低。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大苞山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落叶阔叶树种,喜酸性土壤
B.常绿硬叶树种,叶片面积小
C.针阔混交树种,耐大风荫蔽
D.常绿阔叶树种,喜暖湿气候
2.导致大苞山茶成为濒危植物的原因有( )
①种子易受昆虫啃食 ②气候变化不宜生长 ③人为采伐干扰较多 ④人工培植结实较少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为提高母株周围幼苗存活率,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大面积施用杀虫药 B.人工降低种间竞争
C.大量移入成年植株 D.主动减少人工干预
(2024·杭州模拟)20世纪60年代初,查干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霍林河陆续修建水库。1976年,修建草原运河。2007年,查干湖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图为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及草原运河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由于修建水库,查干湖湿地生态功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径流调节作用增强
B.局部气候调节能力减弱
C.水土保持能力增强
D.水产品等提供能力减弱
5.草原运河对查干湖及周边地区生态安全的影响有( )
①增加湖区的水量,改善湖泊水质 ②降低湖水盐度,由内流湖转换为外流湖 ③增加湿地面积,维护生物多样性 ④抬高地下水位,减缓湖区土地退化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面积最大的原始林区。近年来,因东南亚国家耕作烧荒输入污染物等原因,西双版纳连续几年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现象。下图为西双版纳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落叶阔叶林
B.更好地种植橡胶
C.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D.保护国家耕地资源
7.推测近年来西双版纳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的时间是( )
A.12月、1月 B.3月、4月
C.6月、7月 D.9月、10月
(2024·厦门二模)2005年起,青海省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而发展碳纤维、光伏发电等绿色低碳产业。这一举措对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青海省承接部分高能耗新兴产业。据此完成8~9题。
8.和西部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保障国家安全意义重大,是因为该省( )
A.生态环境脆弱 B.珍稀濒危物种多
C.拥有“中华水塔” D.战略性资源丰富
9.2023年青海省重新承接高能耗产业,主要是基于当地( )
A.新能源开发力度大 B.土地价格低廉
C.化石燃料蕴藏量大 D.节能技术发展
(2024·枣庄一模)近年来,东营市不断推进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综合地理区位、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覆被、经济社会、区域分异等各方面的特征,将东营市划分为六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如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滨海湿地恢复保育区生态相对脆弱,其原因不包括( )
A.区域成土年幼 B.退养还滩工程
C.石油开采污染 D.风暴潮侵袭严重
11.东营市进行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的目标主要有( )
①调查生物多样性本底 ②加强生物就地保护 ③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④合理进行迁地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24·许昌模拟)某校的地理兴趣小组暑假在太行山研学实践,发现太行山南麓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恶劣,侧柏是当地主要的人工造林树种。侧柏易发芽、侧根多、耐干旱、耐瘠薄。他们分别选取当地海拔、坡度、坡向相近的四地进行研究,观测植被的郁闭度(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种植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枯落物厚度。下表示意观测数据统计。据此完成12~14题。
样地 郁闭度 种植密 度/(株/hm2) 平均胸 径/cm 平均树 高/m 枯落物 厚度/cm
① 0.80 12 420 5.00 3.9 2.4
② 0.76 6 000 6.58 4.2 2.0
③ 0.60 5 040 6.90 4.6 1.7
④ 0.80 3 360 8.10 6.2 2.3
12.与枯落物厚度呈正相关的是( )
A.植被郁闭度 B.种植密度
C.平均胸径 D.平均树高
13.样地人工林中,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为充分发挥人工林的生态功能、提升林地质量效益,该地最应当( )
A.提高林木密度 B.引进优势树种
C.及时抚育间伐 D.适时引水灌溉
15.(2024·济宁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总磷是指磷元素的总含量。湖泊中的总磷可分为内源类(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和外源类(主要为入湖径流挟带),易吸附、沉降在湖盆表层沉积物中。太湖(下图)是我国第三大浅水湖泊,是江浙沪地区的主要水源地,盛行东南风。太湖竺山湾曾是重度富营养化区域,为“藻型湖区”,以浮游植物为主;东太湖为“草型湖区”,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如芦苇)为主。
(1)分析竺山湾表层沉积物总磷浓度高的主要原因。(6分)
(2)分析水生植物在降低东太湖表层沉积物总磷浓度中的作用。(8分)
(3)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指出治理太湖水体的必要性。(8分)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