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训练6 气候及其影响
(2024·湛江一模)南亚岛国斯里兰卡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交替控制。较为独特的是,斯里兰卡季风背风坡常在白天出现更强的降水(下图),且降水强度在地方时17~18时达到峰值。据此完成1~2题。
1.斯里兰卡季风背风坡的白天常出现更强的降水,主要因为( )
①受海洋调节作用强 ②盛行风挟带水汽少
③山体相对高度有限 ④对流牵引海风抬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斯里兰卡季风背风坡降水强度经常在傍晚达到峰值,主要取决于( )
A.对流强度 B.水汽的累积量
C.风向转换 D.地面受热过程
(2024·武汉模拟)热带辐合带,两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的总称。热带辐合带气流在赤道南、北产生一串气流漩涡,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两种类型。如图为全球全年热带辐合带位置。据此完成3~5题。
3.判断图示辐合带的季节(北半球)与类型( )
A.甲—春季 信风辐合带
B.乙—夏季 季风辐合带
C.丙—秋季 季风辐合带
D.丁—冬季 信风辐合带
4.与季风辐合带相比,信风辐合带( )
①风力小 ②风力大 ③偏东风 ④偏西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在辐合带控制下的地区,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气流不稳,海面风浪很大
B.风力不大,气象灾害罕见
C.气流汇合,云带绵延千里
D.对流运动明显,天气稳定
(2024·楚雄一模)印度西南部的喀拉拉邦有一狭长平缓地带,位于阿拉伯海和西高止山之间。这里大多数时间河流流速平缓。在某些时段,海水会漫过低矮的海堤向河流倾泻,而后又会出现短暂的河水漫堤的“灌海”现象,从而形成海水和河水交汇的地理奇观——“回水”。这片海水与河水的交汇区被称为“回水”区。每年“回水”期间,大批游客会前来坐船观赏。下图为喀拉拉邦局部水系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造成海水漫堤的盛行风是( )
A.东北季风 B.西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
7.夏季,该地区“回水区”面积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洋流
C.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地形
(2024·呼和浩特二模)2024年3月7日强降雨天气在苏门答腊岛某地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灾害。苏门答腊岛降水量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西海岸年降水量3 000毫米,山区可达4 500~6 000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 000~3 000毫米,下图示意苏门答腊岛位置与水系分布。据此完成8~10题。
8.苏门答腊岛中部与北部降水相比( )
A.中部年降水量较大
B.中部降水季节变化大
C.北部降水日变化大
D.北部降水年际变化大
9.苏门答腊岛南部东西两岸降水( )
A.西岸7月降水较多 B.东岸1月降水较多
C.西岸年降水量较少 D.东岸降水强度较小
10.此次强降水导致的山洪和山体滑坡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 )
A.北部西岸 B.南部东岸
C.中部西岸 D.中部东岸
(2024·宁波二模)夜雨量比率为夜雨量占全天降水比重,昼雨量比率为昼雨量占全天降水比重。下图为浙江省西南某地1991~2020年冬季降水统计数据。据此完成11~12题。
11.对该地冬季降水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夜雨量比率逐月提高
B.1月夜雨量比率最高
C.2月昼雨量比率最高
D.12月昼夜雨量差值最大
12.该地冬季降水对茶树生长的影响是( )
A.光热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
B.昼夜温差大,提升茶叶品质
C.白天降水量大,水土流失严重
D.夜晚保温效果好,减轻茶树冻害
13.(2024·商洛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有一个呈南北走向的狭长地带,东西宽为50~70 km,南北延伸为400~450 km,年降雨日数超过200天,年均降雨量约1 800 mm,被称为“天漏地区”,因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内,也被称为“雅安天漏”。下图示意天漏地区位置及雅安市年降水量分布。
(1)指出“天漏地区”降水的主要特点。(4分)
(2)分析地形因素对“天漏地区”降水的影响。(6分)
(3)详细说明夏冬季“天漏地区”的大气环流与其天气状况。(6分)
(4)与太原市相比,指出雅安市气候的不同之处。(6分)
5 / 5主题训练6
1.D 2.B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里兰卡山体高度有限,较强的季风能轻松越过,损失的水汽少,到达背风坡的水汽多。季风背风坡白天对流旺盛,导致近地面气压降低,吸引海风登陆,使气流抬升显著,降水强度大,③④正确;背风坡受海洋调节作用弱,排除①;盛行风挟带大量水汽,排除②。故选D。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以海风为主,白天海风持续将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累积,傍晚时累积的水汽量大,气流抬升产生的降水强度大,B正确。温度最高时对流强度最强;白天以海风为主,傍晚时风向未转换;地面受热过程没有较大影响,排除A、C、D。]
3.D 4.B 5.C [第3题,热带辐合带是两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由所学知识可知,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南北移动,信风带也随之移动,因此热带辐合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南北移动。读图可知,甲、乙两图,辐合带在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在北半球夏季北移,因此两图季节为北半球夏季,A错误。同理,丙、丁辐合带在南半球,因此季节为北半球冬季,C错误。甲、丙辐合带是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偏转成为西南风,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偏转成为西北风,由于其转变具备季节性周期变化,形成季风,形成的热带辐合带属于季风辐合带,B错误。乙、丁两图中是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辐合带,D正确。第4题,信风辐合带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和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直接形成的气流汇合区,辐合带中吹东风;季风辐合带是信风跨越赤道到达北半球后,由于地转偏向力作用改变了方向,由东风而转为西风,在由东风到西风的过渡区中,风速通常都比较小,加之其与信风形成了风向相对气流汇合区。在这样的汇合区中风速很小。综上可知,正确的为②③,B正确。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辐合带属于低压地区,风力较小,海洋比较平静,A错误。热带低压控制,风力不大,气旋容易形成,可能发展形成气象灾害,如台风,B错误。沿着低压区,气流汇合,在辐合带上,空气对流上升形成积雨云,形成绵延千里的云带,C正确。对流运动生成和发展,天气不稳定,D错误。]
6.D 7.C [第6题,由材料以及图示分析可知,海水漫堤时,海水涌向东北方向,应发生在雨季(夏季)。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海水水位升高,涌向东北方向,越过低矮的海堤进入河流,D正确。第7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回水”发生时为夏季,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到赤道以北,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南风,进而形成“回水”现象,C正确;南亚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是东北风,A错误;该区域的洋流为季风环流,季风是该区域洋流流动的主要动力,相比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西南风,其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地形与“回水区”面积最大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相比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西南风,其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
8.A 9.D 10.C [第8题,苏门答腊岛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而中部地区由于海拔较高,山地抬升作用明显,因此年降水量较大。相比之下,北部地区海拔较低,降水量虽然也丰富,但相对于中部地区来说较小。第9题,苏门答腊岛南部地形较为平坦,地形抬升作用较弱,东岸降水强度较小,D正确;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沛,A、B错误;由材料可知,西海岸年降水量3 000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 000~3 000毫米,西岸年降水量较多,C错误。第10题,苏门答腊岛中部是山地,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西岸迎风坡降水丰富,导致山洪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因此,此次强降水导致的山洪和山体滑坡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中部西岸,C正确。]
11.B 12.D [第11题,夜雨量比率为12月:54.2%,1月:57.4%,2月:55.6%。所以夜雨量比率并非逐月提高,A错误;1月夜雨量比率最高,B正确; 12月昼雨量比率最高,C错误;12月昼夜雨量差值最小,D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第12题,该地位于浙江省西南部,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冬季低温少雨,冬季降水,光照不足,A错误;夜间降水量较大,反映云量较大,昼夜温差较小,且夜晚保温效果好,减轻茶树冻害,B错误,D正确;与夜间比,白天降水量较小,且冬季少雨,水土流失不严重,C错误。]
13.解析:第(1)题,降水量特征描述需要先总后分,据图示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特征可知总体特征是年降水量大(年均降雨量约1 800 mm);当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当地多处河谷地区,受山谷风影响,夜间降水概率大。第(2)题,“天漏地区”的地势整体特征是自东向西由平原迅速升高到高原山地,地势相对高差大,夏季风挟带水汽在爬升过程中形成降水,所以当地多地形雨;西侧的山脉高大且面积广,对季风带来的水汽有阻挡作用,夏季风长期作用于山地东侧,形成类似的“准静止锋”,降水量大且持续时间长;当地多河谷和盆地地形,受山谷风影响,夜晚时盆地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地形较为封闭,水汽不易散失,水汽来源充足。第(3)题,当地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夏季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都属于暖湿气流,与来自西部高原上的冷空气交汇,形成锋面雨,另外夏季风挟带的水汽随地势抬升,多地形雨;当地多河谷和盆地地形,受山谷风影响,夜晚时盆地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冬季时受干燥的冬季风影响,天气以晴朗为主,气温低,降水少。第(4)题,太原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而雅安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纬度较低,所以冬季温和,夏季气温更高;由于雅安市较太原市气候更为湿润,所以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更大;雅安市受锋面雨带作用时间更长,表现为降水季节分配更均匀,冬夏季干湿差别不大。
答案:(1)年降水量大;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夜间降水概率大等。
(2)“天漏地区”自东向西由平原迅速升高到高原山地,地势相对高差大,且地形呈喇叭状,为水汽抬升提供条件;山脉对季风的阻挡作用,形成“准静止锋”,降水量大且持续时间长;谷地、盆地地形,夜晚盆地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利于抬升形成降水(或地形雨)等。
(3)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与来自西部高原上的冷空气交汇,形成地形雨、锋面雨;夏季,受暖湿气流与“盆地效应”的山风的复合气流影响,形成夜雨;冬季,受干燥的冬季风影响,天气晴朗,寒冷干燥等。
(4)冬温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更均匀;冬夏季干湿差别不大等。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