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训练11 构造地貌与地质灾害(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主题训练11 构造地貌与地质灾害(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0 16:09:18

文档简介

主题训练11
1.C 2.A 3.C [第1题,由图可知,岩浆侵入三叠纪地层中,因此侵入活动发生于三叠纪之后,A、D错误;古近纪地层覆盖于侵入岩之上,并且底部形态完整,因此侵入活动产生于古近纪之前,C正确;图中没有显示泥盆纪地层,无法判断,B错误。第2题,图中侵入体自下而上侵入岩体,不具备分层结构,应为岩浆岩,而非沉积岩,B错误;侵入体侵入三叠纪地层中,留存部分没有出露地表,应为侵入岩,而非喷出岩,花岗岩为侵入岩,玄武岩为喷出岩,A正确,D错误;大理岩为变质岩,一般形成于岩浆活动与岩层接触地带,不会构成侵入体的本体,C错误。第3题,由图可知,沟谷多分布于断裂带(断层、裂隙),因为断裂带岩层破碎, 易受流水侵蚀,形成沟谷,C正确;该区域沟谷形成地区与周边地势落差、海拔、热量条件相差不大,A、B、D错误。]
4.C 5.D [第4题,地震从该地区地壳深处发生,之后造成的裂缝会随着岁月流逝慢慢被沉积物覆盖,使裂缝上面形成新的沉积岩层,然后当下一次地震发生时,新的裂缝穿过的沉积岩层将比前一次更多,再之后裂缝又被上面更新的沉积物覆盖形成更新的沉积岩层,以此类推可判断出这三次地震的先后顺序是C-B-A,C正确。第5题,该区域处于沉积环境之中,强烈的地震会使岩层产生裂缝,当裂缝产生后,该地区接受了新的沉积,沉积物会慢慢地将地表裂缝覆盖,所以在地面上难以找到古地震留下的痕迹,D正确;与人为破坏、气候变化、构造抬升的关系不大,A、B、C错误。]
6.D 7.A [第6题,读图可知,甲地与乙地间中生代沉积岩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A错误;丙地第四纪沉积物厚度不足200 m,B错误;丁地岩石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煤层存在于沉积岩中,C错误;第四纪沉积物覆盖了断层,因此断层形成早于第四纪沉积物,D正确。第7题,读图可知,该地先经历沉积物堆积形成中生代沉积岩,后经历水平挤压形成褶皱,褶皱上部有明显的侵蚀面,说明经历地壳抬升接受外力作用的侵蚀,最后又下沉重新接受第四纪沉积物的堆积,但堆积物没有固结成岩。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B 9.C [第8题,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出现背斜构造,而背斜构造呈现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特征,图示背斜轴中部为千枚岩,向外依次为片岩、白云岩、石英岩,所以图示区域岩层由老到新排序为千枚岩、片岩、白云岩、石英岩,B正确。第9题,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地铜矿脉部分侵入大理岩,所以其形成应该晚于大理岩,C正确;该地铜矿脉形成于千枚岩的内部,其形成时间应该晚于千枚岩,A错误;该地铜矿脉由内力作用形成,B错误;据图右上角指向标可知,该地铜矿脉主要呈南北走向,D错误。故选C。]
10.C 11.C 12.D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冈底斯山、中央谷地、喜马拉雅山海拔有明显升高,但升高的高度和时间点并不相同,说明青藏地区虽以隆升为主,但隆升差异较大,各地并不相同,C正确。第11题,青藏高原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其板块边缘附近形成喜马拉雅山,其现代的青藏高原基本形成的时间与喜马拉雅山隆起时间有关。从青藏高原不同地体约7 000万年以来的隆升历史图中可以看到,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挤压影响,喜马拉雅山隆起,其隆起最快的时间发生在距今2 000万年,在大约距今2 000万年后,其隆起速度明显减慢,故现代的青藏高原基本形成的时间大约距今2 000万年,C正确。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青藏高原未隆起之前,分水岭距离海洋(印度洋)较近,并非深居内陆,A错误;结合7 000万年以来的隆升历史分析,分水岭至沿海地区之间并未有较高山脉阻挡,B错误;高寒并不一定形成沙漠景观,C错误;分水岭所在纬度大致位于30°N附近,在青藏高原未隆起前,该地季风还未形成,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导致此纬度附近多沙漠分布,D正确。]
13.C 14.C [第13题,材料提及,挤压逆冲型断层为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主要由水平挤压与重力作用而成,四幅图片中,只有丙图符合,C符合题意;甲图岩层只是断裂,没有相对错动,不是断层,排除A;乙图中上盘下降,排除B;丁图中上盘、下盘水平错动,不符合挤压逆冲型断层定义,排除D。第14题,地震中,烈度衡量的是被破坏程度,官亭盆地地震烈度级别高,震源浅(10 km),距离震中近(10 km),②符合题意;甘肃省积石山县“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宜于发展农业”,人口稠密,经济水平落后,房屋抗震能力差,③符合题意;“地震中官亭盆地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⑤符合题意;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发生的地震,当时为午夜,而不是凌晨(午夜以后,天亮以前)排除①;材料未提及地震导致水灾,排除④。综上所述,②③⑤正确,故选C。]
15.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加拉—金珠藏布口段多断裂带分布,断裂带周边岩体结构疏松,裂隙发育,易破碎、风化,为滑坡发生提供物质条件;是世界上地壳隆升最快的区域之一,河床坡降大,流速快,河流下切作用强,河床深而窄,谷地两侧坡陡,坡体稳定性差;岩体断裂的强烈活动易诱发地震,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加之降水、冻融等气候条件影响,风化和侵蚀作用强,岩体更破碎,区域滑坡多发。第(2)题,雅鲁藏布大拐弯地区是世界上地壳隆升和地貌演化最快的区域之一,该河段区域地壳隆升,与上游落差减小,上游流速减慢,河流侵蚀减弱,具体表现为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谷展宽;挟带泥沙能力下降,堆积增强,岸坡变缓。因此上游河谷形态的变化为河谷展宽,岸坡变缓。
答案:(1)多断裂带分布,断裂带周边岩体易破碎、风化,为滑坡发生提供物质条件;河床坡降大,流速快,河流下切作用强,谷地两侧坡陡,坡体稳定性差;岩体断裂的强烈活动易诱发地震,加之降水、冻融等气候条件影响,区域滑坡多发。
(2)上游河谷展宽,岸坡变缓。理由:该河段区域地壳隆升,与上游落差减小,上游流速减慢,河流侵蚀减弱(或下蚀减弱,侧蚀增强)、堆积增强,导致河谷展宽,岸坡变缓。
3 / 3主题训练11 构造地貌与地质灾害
(2024·揭阳二模)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由古近纪时期的陆地湖相多种岩石构成,且赤壁丹崖广泛发育,还形成了许多不同造型的微小地貌。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质剖面。据此完成1~3题。
1.岩浆岩侵入的地质年代范围为(  )
A.寒武纪之后,三叠纪之前
B.泥盆纪之后,侏罗纪之前
C.三叠纪之后,古近纪之前
D.古近纪之后,三叠纪之前
2.图中侵入体的岩石类型为(  )
A.花岗岩       B.沉积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3.影响该区域沟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势起伏 B.海拔
C.岩层破碎 D.热量条件
(2024·长沙一模)绝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随着岁月的流逝,沉积物会慢慢将地表的裂缝覆盖,下一次地震又在地表形成新的裂缝,然后再堆积新的沉积物。经调查,如图所示地区的地层无层序颠倒和缺失现象。读图,完成4~5题。
4.该地区地质历史上至少发生过三次地震,这三次地震发生从早到晚的顺序是(  )
A.A-B-C B.B-C-A
C.C-B-A D.C-A-B
5.该地区的地面上,难以找到古地震留下的痕迹。其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人为破坏 B.气候变化
C.构造抬升 D.外力沉积
(2024·顺义二模)如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  )
A.甲地与乙地间为向斜构造
B.丙地第四纪沉积物厚300 m
C.丁地岩石中可能含有煤层
D.断层形成早于第四纪沉积物
7.甲地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B.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固结成岩
C.岩浆侵入—固结成岩—抬升侵蚀—挤压褶皱
D.抬升侵蚀—挤压褶皱—岩浆侵入—下沉沉积
(2024·台州二模)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示区域岩层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石英岩、白云岩、片岩、千枚岩
B.千枚岩、片岩、白云岩、石英岩
C.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白云岩
D.白云岩、石英岩、千枚岩、片岩
9.该地铜矿脉(  )
A.形成时间早于千枚岩 B.由沉积作用形成
C.形成时间晚于大理岩 D.主要呈东西走向
(2024·泉州三模)中国科研团队根据古高度和地球深部动力学等证据,恢复了青藏高原不同地体(山脉、板块等)约7 000万年以来的隆升历史(图1),图2示意青藏高原隆升某阶段。据此完成10~12题。
10.近7 000万年以来青藏高原地区(  )
A.同时隆升 B.水平隆升
C.差异隆升 D.波动隆升
11.现代的青藏高原基本形成的时间大约距今(  )
A.4 000万年 B.3 000万年
C.2 000万年 D.1 000万年
12.分水岭所在区域隆升前曾经沙漠广布,推测该区域当时(  )
A.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B.山脉阻挡水汽,气候干旱
C.海拔高,形成高寒的气候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2024·岳阳三模)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震中35.70°N,102.79°E)发生6.2级逆冲型地震,震源深度10 km,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可能为拉脊山北缘东段,为挤压逆冲型断层(为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主要由水平挤压与重力作用而成)。断裂带东侧的官亭盆地,位于距震中北方约10 km,黄河自西向东穿过,两岸发育河流阶地或新老洪积扇,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宜于发展农业。地震中官亭盆地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属于此次地震Ⅷ(8度)烈度区。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图中表示挤压逆冲型断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官亭盆地地震烈度为8级,原因可能是(  )
①地震震级高且发生在凌晨
②距震中近且震源浅
③人口稠密,房屋建筑质量较差
④地震导致黄河泛滥形成水灾
⑤地震诱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15.(2024·惠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大拐弯地区是世界上地壳隆升和地貌演化最快的区域之一,其中加拉—金珠藏布口段多断裂带分布,在内外动力作用下,滑坡灾害多发。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干流纵剖面及滑坡密度分布示意图。
(1)分析雅鲁藏布江加拉—金珠藏布口段滑坡多发的自然原因。(6分)
(2)推测加拉—金珠藏布口段隆升导致其上游河谷形态的变化,并说明理由。(4分)
5 /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