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训练20 地域文化与城乡空间结构(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主题训练20 地域文化与城乡空间结构(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0 16:09:37

文档简介

主题训练20 地域文化与城乡空间结构
(2024·黄冈二模)十八洞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自然环境独特,生态环境良好。村民原居住于梨子寨下洼地,后迁至飞虫、当戎、梨子、竹子四个自然寨。2013年该村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伴随着政策福利和“精准扶贫”效应,村庄探索性地依托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村民生活质量和村庄宜居性水平不断提高。下图示意十八洞村区位概况和当地民居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居民由梨子寨下洼地迁至梨子寨、竹子寨、飞虫寨和当戎寨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
①获取充足水源 ②防范自然灾害 ③保护生态环境 ④拓展生存空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下面对十八洞村建筑特征描述及解释最合理的是(  )
A.房屋依山而建,增加采光
B.建筑底部垒石,防止水袭
C.建材多用木竹,抗震性好
D.屋前石板平台,利于通风
3.借鉴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模式,传统村落实现乡村振兴的措施有(  )
A.积极招商引资,提高工业化水平
B.加快城乡融合,提高城镇化水平
C.发掘地域文化,发展特色旅游业
D.扩大乡村规模,吸引人口的回流
(2024·长沙二模)城镇经济活动多样,土地利用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如图示意某市各功能区距离市中心的距离。据此完成4~6题。
4.以下城市不同功能用地类型与数量配置,合理的是(  )
A.旅游用地占地规模大,个数多
B.旅游用地占地规模小,个数少
C.餐饮用地占地规模大,个数少
D.餐饮用地占地规模小,个数多
5.下列关于该城市中心功能区用地布局的原因叙述合理的是(  )
A.交通便利,居民出行便利
B.古迹众多,政府机构集中
C.人口众多,商场收益明显
D.知名度高,工业联系紧密
6.该城市可能是(  )
A.北京市 B.邯郸市
C.洛扎县 D.孔城镇
(2024·承德二模)重庆市作为我国首批大力推行公租房的城市,经过多年建设,目前成效显著,公租房成为重庆市保障性住房的主体。研究表明,公租房居民就业地点主要分布于内环以内。下图示意重庆市主城区公租房小区的分布。读图,完成7~8题。
7.影响公租房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交通  B.地价
C.就业  D.政策
8.公租房的区域分布特点可能会(  )
A.缓解市区交通拥堵 B.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C.延长租房者工作时间 D.增加租房者出行成本
(2024·西安模拟)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巅峰之作,其确立、发展、营造与绿色空间息息相关。为营造市域绿色空间格局,筹备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北京中轴线贯彻“引山林(生态保护),营森林(为城市提供经济林产品),塑园林(围绕历史皇家公园塑造城市园林),通脉林(沟通城市文物节点组成的文脉)”的发展理念(下图)。据此完成9~10题。
9.北京中轴线绿色空间中,最可能为城市提供观赏花卉、苗木产品的是(  )
A.引山林 B.塑园林
C.通脉林 D.营森林
10.下列关于北京中轴线绿色空间的开发方向中,最合适的是(  )
A.引山林——防风固沙
B.塑园林——交通枢纽
C.通脉林——休闲农庄
D.营森林——水源建设
(2024·赣州二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新疆是古今丝绸之路多元文化荟萃的核心地带,孕育出丰富的体育非遗资源。下图为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遗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影响图中体育非遗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植被
12.与乌鲁木齐市相比,喀什地区的体育非遗等级高、数量多,其优势体现在(  )
A.文化辐射范围广 B.多元古文明交汇
C.地域面积更广阔 D.非遗保护力度大
13.(2023·江苏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希腊萨索斯岛位于爱琴海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萨索斯岛历史悠久,早期居民多从事农矿业;20世纪60年代后旅游业发展,居民逐渐移居新镇,形成古镇—新镇的“双子镇”模式。古镇的传统建筑大多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排列紧密,建筑材料为天然石材和木材;新镇多为现代建筑。
材料二 图1为萨索斯岛古镇与新镇分布示意图,图2为萨索斯岛古镇传统建筑景观图。
(1)简述萨索斯岛古镇和新镇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2)分析萨索斯岛古镇传统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8分)
(3)评价“双子镇”模式对萨索斯岛旅游业发展的影响。(8分)
5 / 5主题训练20
1.D 2.B 3.C [第1题,当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有河流贯穿当地,故当地水资源丰富,①错误;当地地势陡峻,降水丰富,低洼地区极易积水,易形成洪涝灾害,②正确;梨子寨耕地面积较小,随着人口的增加,需要拓展居住和耕地面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③错误,④正确。故选D。第2题,村寨内地形坡度大,平地面积小,故建筑均依山而建,该地纬度较低,房屋对采光要求不高,A错误;房屋多以木或竹作为墙面,是因该地森林和竹类资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该地离我国主要地震带较远,地震活动较少,C错误;该地气候湿润,空气湿度大,屋前石板平台(坪场)主要用于休息和晾晒谷物,D错误;该地暴雨、洪水多发,建筑底部垒石以抬高地基,可减少洪水对房屋的影响,增强地基的稳定性,B正确。第3题,传统村落通过发展经济,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乡村振兴。传统村落可借助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此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最终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C正确;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可能会让传统村落丧失其文化特色,不利于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A、B错误;扩大乡村规模将加剧人地之间的矛盾,D错误。]
4.D 5.B 6.A [第4题,由图可知,该城市功能区类型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旅游用地占地规模大,服务范围大,个数较少,A、B错误;餐饮用地占地规模小,服务范围小,个数多,C错误,D正确。第5题,由图可知,该城市功能区类型多,城市规模大,城市中心区以旅游用地和公共用地为主,商业用地规模较小,可推测该城市中心古迹众多,政府机构集中,进而影响了城市的功能分区,B正确;商业活动、工业活动、交通活动在该城市中心规模较小,对城市中心功能区用地布局影响较小,A、C、D错误。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城市规模大,城市中心集中了旅游和公共用地,在5~10 km附近,金融业占地面积较大,体现城市等级高,所以该城市为选项中城市级别高的北京市,A正确。]
7.B 8.D [第7题,由图可知,公租房分布在内环线之外,远离市中心,土地面积广且地价低,故地价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B对;图中没有给出交通线路和政策信息,无法判断交通和政策情况,A、D错;公租房居民就业地点主要分布于内环以内,职住地并不统一,C错。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公租房的居住者大多在市中心区就业,就业区与居住区不一致,职住分离现象明显,增加出行距离,可能导致市区交通拥堵,增加租房者出行成本,A错,D对;把公租房建在内环外可降低地价成本,减少政府投资,B错;租房者的工作时间不会变化,但消耗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会延长,C错。]
9.D 10.A [第9题,“营森林”面积较大,能够为城市提供经济林产品,如木材、果实以及一些观赏树种、花卉、苗木产品,D正确;“引山林”主要强调生态保护,通过引入山林元素,增强城市与自然的联系,但主要目的是生态保护,而不是提供观赏花卉、苗木产品,A错误; “塑园林”强调围绕历史皇家公园塑造城市园林,但其位于城内,面积小,无法提供观赏花卉、苗木产品,B错误;“通脉林”主要强调沟通城市文物节点组成的文脉,通过绿化手段连接城市的历史文化节点,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与提供观赏花卉、苗木产品无直接关联,C错误。第10题,“引山林”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部,能够阻挡冬季风,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A正确;“塑园林”分布在城内,占地面积小,不宜作为交通枢纽,B错误;“通脉林”位于文物节点附近,开发休闲农庄不宜保护文物,C错误;“营森林”附近人类活动频繁,且距离河流较远,不宜作为水源建设,D错误。]
11.C 12.B [第11题,体育非遗的数量与人口数量有关。新疆的山麓地区水源充足,人类活动频繁,体育非遗的数量较多。气候、地形和植被虽然也会对区域产生影响,但相对而言,水源对于人类生存和文化传承的作用更为直接和关键。第12题,乌鲁木齐市为省会城市,与之相比喀什地区的文化辐射范围较小,A错误。喀什地区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文化多元,造就了众多体育非遗文化,B正确。体育非遗的等级高低与地域面积是否广阔无关,C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判断非遗保护力度的差异,D错误。]
13.解析:第(1)题,由图1可知,古镇多位于岛屿内部,多沿河流分布;新镇位于岛屿沿海地区。第(2)题,根据材料“古镇的传统建筑大多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排列紧密,建筑材料为天然石材和木材”可知,古镇传统建筑多坐北朝南,由图1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坐北朝南利于采光;古镇传统建筑多依山而建,可以很好地利用山地地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筑物排列紧密,可以节省建筑空间;由图2可知,古镇传统建筑屋顶坡面较大,当地降水较多,利于排水;建筑材料为天然石材和木材,当地为山区,便于就地取材。第(3)题,有利影响:根据材料可知,该岛屿古镇与新镇并存,能够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根据材料可知,新镇多为现代建筑,生活设施完善,能够提高旅游体验和舒适度,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新镇的旅游相关配套设施完善,能够提高旅游资源环境质量,提高游览价值;古镇为传统建筑,能够提供独特的旅游资源,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不利影响:古镇配套设施和生活设施不完善,人口大量流失,不利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旅游经营活动的开展;古镇人口流失,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答案:(1)古镇:多位于内部山区,沿河谷分布。新镇:多位于沿海。
(2)建筑坐北朝南,利于采光;依山而建,利用山地地形;建筑排列紧密,节省土地;坡面屋顶,利于排水;石木建筑,就地取材。
(3)新镇与古镇并存,增加旅游资源多样性,吸引更多游客;新镇的生活设施相对完善,提高旅游舒适度;新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提高旅游环境质量;古镇保留传统建筑风貌,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独特性;古镇人口流失,不利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不利于传统文化传承。
3 /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