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0 16:3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口算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本节课是一节口算除法课,内容主要教学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一个练习,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口算方法,通过实践练习活动熟悉、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用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更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还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对新知的探索还是具有很高的参与度。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算法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清楚。课前笔者采访了几位学生,他们都认为“80÷20”可以把80和20的0相互抵消,所以就等于4.确实这样来做整十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除法最直接最省力。但是当笔者继续追问“为什么可以把两个0抵消时?”学生的回答就不是很清晰。因此“口算除法的算理”是需要教师上课着重关注的。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能够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算理。
发展目标:经历提问、分析、归纳、交流等学习活动。提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能够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算理。
探究准备 学习单、课件
探究形式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 学 预 设 流 程(含流程、素材、问题、习题等) 探究活动预设(个别、小组、集体活动)
探究一探究二任务三 情境导入,初步探究算理1.出示情境,引出问题任务一: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根据已知信息,列出算式。看见这个算式,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吗?为什么?怎么算?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设计意图】通过真实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问题源于生活。2.多样表征算理:80÷20怎么想?活动要求:①独立思考。80÷20 你是怎么想的?请用算一算、画一画、写一写等方式表示出来。②小组交流。请依次和组员交流你的想法3.交流反馈方法①:圈一圈是什么意思?谁看明白了?方法②:一个方格表示几?圈一圈又是什么意思?方法③:线段图找一找:80,20,4在哪里?方法④:8个十除以2个十,就是8里面有几个2,8÷2=4去掉0指的是什么?你能用计数器把这个过程表示出来吗?【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表示出“80里面有4个20”。从具体的小棒图到方块图、线段图、最后到计数器,通过多元表征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让学生通过由具象到抽象的表征过程,感知口算除法的算理。4.这些方法有什么联系吗?小结:这些方法都在算80里面有几个20.通过刚才不同图形的表征,我们清楚地知道,80÷20就是指8个十÷二个十,可以转化成口算除法8÷2=4归纳:8个十÷2个十8捆 ÷2 捆8个○÷2个○8段÷2段5.你有什么发现?①都可以用 8÷2=4来计算②计数单位,个数;当两个数计数单位相同,我们只需要个数除以个数,就能算出大数里面有几个小数。6.小练笔算一算 800÷200 8000÷2000= 请做一做,并说说你的算法。如果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两个算式,会是怎么样?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2个一组拨一拨,拨了4下,说明就有4组了猜一猜①0.8÷0.2= ②÷=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汇报交流、观察对比以及同类题目的练习与操作,实现对算理从浅到深的感知。这些方法的相同点正是除数是整十数口算除法的本质,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体会到数学运算与计数单位的联系。构建模型,深入理解算理任务二①240÷60= 800÷20=②427÷60≈ 360÷93≈你会怎么想?【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与表达,进一步加深除数是整十数口算除法的算理理解,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题组辨析,深化算理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反馈【设计意图】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把商不变性质融入到后面练习中,让学生不仅会算口算除法,而且初步感知其中蕴含的规律,把单课时的知识与单元后续知识进行联系,有助于学生系统学习知识。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个体活动:独自思考问题并列式计算。集体活动:交流自己所提的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个体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集体活动:交流发现,小结方法。个体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活动:交流各自的思维过程,相互启发,共同发展。集体活动:交流大家的想法,全班汇总比较,提炼方法。个体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活动: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集体活动:通过观察交流进一步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个体活动:学生独立作业。层次要求:C类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A、B类学生独立完成相应作业。小组活动:组内交流,记下有疑问地方。集体活动:交流反馈,解决有疑问地方。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一、寻找生长点,关注知识结构化理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对于学生来说,有经验但也有挑战。因此在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整上,笔者更关注学生已知到未知这一段知识的生长点,如口算除法教学中学生对算法是已知,但是对算法理解确实一知半解,因此在设计口算除法教学任务时笔者更重视学生通过多元表征的方式来理解算理,在教学环节渗透“运算一致性”,帮助学生结构化地理解算理。二、找准链接点,推进教学系统化呈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中关于第二学段“数与运算”的教学提示中指出:在进行除法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在这样的过程中,感悟如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穿针引线”,找到知识之间的关联。如进行“商不变性质”的教学时,先在本单元起始课《除法口算》中进行初步感知,再进行笔算除法的学习后再进行重点学习,构建本单元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结,然后师生课堂思考、交流,每个人的智慧进行碰撞,学生的思考维度得到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