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小题3分,共78分)
选择题
(2025·潍坊一模)星轨是拍摄设备在长时间曝光的图片中,由恒星产生的持续移动轨道。如图示意黑龙江省某地拍摄的星轨,图中日晷为赤道式日晷(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有人指出该日晷存在明显错误。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星轨( )
[A]表示恒星真实轨迹 [B]亮度白天强夜晚弱
[C]沿逆时针方向形成 [D]曝光时间为24小时
2.该日晷的错误在于( )
[A]晷针指向 [B]晷针长度
[C]晷盘倾角 [D]晷盘大小
(2025·武汉质检)我国某中学在开展日出观测的跨学科主题研究中,探究影响日出时刻的因素。下表为部分观测报告。据此完成3~5 题。
班级 高三(x)班 姓名 xxx
日期 x月x日 地点 x省x中学
日出时刻 北京时间6:14(地方时6:18)
影响日出时刻的主要因素 地理位置、大气、海拔、地球公转速度、地平线开阔度等
3.该中学所在省的简称可能为( )
[A]晋 [B]浙
[C]鄂 [D]川
4.地球公转速度由最慢到最快期间,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地的日出时刻( )
[A]一直推迟 [B]先推迟后提前
[C]一直提前 [D]先提前后推迟
5.该校针对《两小儿辩日》中“日初出大如车盖”展开研究,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日地距离近 [B]太阳辐射弱
[C]大气厚度大 [D]太阳高度小
(2025·青岛三模)地理爱好者小明在某市(29°N,105°E)研学时,于北京时间6:20在湖畔拍摄到日出景观(图1),12:00小明发现室内光照区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6~7题。
6.小明拍摄该日湖边日出景观的地方时和方位是( )
[A]17:40,朝西南 [B]17:40,朝西北
[C]18:40,朝西北 [D]18:40,朝西南
7.该房屋阳台朝向( )
[A]正东 [B]东南
[C]正南 [D]西南
(2025·邯郸三模)某日,小张乘坐公交车,在经过一座大桥的时候,侧脸一看午后的太阳恰好处于人行天桥中间的灯架上,微红的光折射在云中,非常惊艳(下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示大桥最不可能的走向是( )
[A]东北—西南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东—西走向
9.若图示景观出现于地方时6时,说明该日该地(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渐长,夜渐短 [D]昼渐短,夜渐长
(2025·哈尔滨三模)在2023年7月11日至8月19日为期40天的“三伏天”里,我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其间某日北京时间19时30分左右,在哈尔滨(45°N,126°E)乘车的小明从后车窗看到太阳悬在街道尽头的地平线附近。据此完成10~11题。
10.“三伏天”里包括的节气依次是( )
[A]夏至 小暑 [B]大暑 立秋
[C]小暑 大暑 [D]立秋 处暑
11.当日小明所在地的昼长及街道走向为( )
[A]15小时48分 东北——西南
[B]15小时 东南——西北
[C]15小时48分 东南——西北
[D]15小时 西南——东北
(2025·重庆一模)下图是江苏小刘同学某日在自己的教室(教学楼为东西向)拍摄的光影照片。据此完成12~13题。
12.一年中,每天同一时刻α角持续变小的月份是( )
[A]11、12、1 [B]2、3、4
[C]5、6、7 [D]9、10、11
13.该日α角变化期间,学校旗杆顶端影子变化的轨迹是( )
[A] [B]
[C] [D]
(2025·三明三模)2024年3月5日12点(北京时间)三明某校(117°37′E)考试结束,小明同学透过窗户发现走廊护栏的垂直杆的影子几乎与教室墙面垂直。如图为教室平面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在讲台上就座的老师面朝( )
[A]南 [B]西
[C]东 [D]北
15.关于该日护栏上同一垂直杆影子朝向和影子长度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从教室后门移向前门,长—短—长
[B]从教室后门移向前门,短—长—短
[C]从教室前门移向后门,短—长—短
[D]从教室前门移向后门,长—短—长
(2025·贵阳三模)我国某学校一中学生在同一地点对日出点和正午日影长短变化进行观测,绘制出日出方位范围图(如下图)。c日正午,该学生影长与其身高接近。据此完成16~18题。
16.推测该学校可能位于( )
[A]浙江宁波 [B]广西北海
[C]福建厦门 [D]山东青岛
17.a日该中学生将铅笔竖立于地面,观测日影变化,绘制出日影顶点的运动轨迹,下列绘制正确的是( )
[A] [B]
[C] [D]
18.从b日到c日( )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经历时间大约为3个月
[C]北半球白昼时间渐长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2025·齐鲁名校联盟开学考)某地理爱好者在同一地点每隔4小时对太阳拍摄照片,下图为连续三张照片的合成示意图,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9~20题。
19.拍摄照片的地点可能位于( )
[A]北京(40°N,116°E)
[B]巴西利亚(16°S,48°W)
[C]北极黄河站(79°N,12°E)
[D]南极秦岭站(75°S,164°E)
20.该地理爱好者在次日3时(Ⅰ)之后,继续每间隔4小时对太阳拍摄了两张照片(Ⅱ→Ⅲ),则合成的图片应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5·青岛一模)下图示意某地6月22日太阳周日视运动。据此完成21~22题。
21.代表正北方方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该地可能位于( )
[A]阿特格尔(20.5°N,85.6°E)
[B]弗朗卡(20.5°S,47.4°W)
[C]康奥斯(67.5°N,22.7°E)
[D]斯科特岛(67.5°S,180°)
(2025·烟台三模)下图示意地球上同一半球甲、乙两地同一日期观测的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其中图1中a时刻甲地太阳高度为20°,图2中b时刻乙地(76°E)太阳位于正北天空。读图,完成23~24 题。
23.a时刻甲地观测者的影子朝向及该日太阳视运动方向是( )
[A]正北 ② [B]正南 ①
[C]正北 ① [D]正南 ②
24.乙地c时刻时,北京时间约是( )
[A]2:56 [B]8:56
[C]15:04 [D]20:04
(2025·衡水一模)某日,小明同学在新加坡东海岸公园(1°N,104°E)欣赏到日落海上的景观,此时小亮同学正在夏威夷海滩(21°N,158°W)欣赏美景。下图示意东海岸公园的位置。据此完成25~26题。
25.小明同学在东海岸公园欣赏海上日落最有可能在( )
[A]1月1日 [B]4月1日
[C]7月1日 [D]10月1日
26.小明同学欣赏海上日落时,小亮同学可能正在欣赏( )
[A]皓月当空 [B]日出东山
[C]午后彩虹 [D]清晨初雪
1 / 7专题过关验收卷(一)
1.C 2.A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星轨是拍摄设备在长时间曝光的图片中,由恒星产生的持续移动轨道。图中星轨是朝向北极星(图片右上角)连续拍摄的周围恒星的视运动轨迹,并不是恒星真实运动轨迹,A错误;白天太阳光较强,其他恒星难以观测,应在夜晚光线较暗时才能拍摄清晰的星轨,B错误;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假若地球静止,在北半球仰望北极星,拍摄的星轨应围绕北极星呈逆时针方向转动,C正确;地球自转周期接近24小时,但图中星轨仅显示出绕北极星约90°夹角,因此曝光时间约6小时,D错误。第2题,赤道式日晷的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针与晷面垂直,因此晷针应与地轴平行,即晷针顶部应指向北极星,图中针指向与北极星方位相反,因此,A项符合题意。晷针长度和晷盘大小变动不影响结果;晷针与地平面夹角等于当地地理纬度,晷盘倾角与当地纬度互余,图中晷盘倾角大小合理但朝上的晷面应该朝向正北。赤道式日晷如下图所示:
]
3.B 4.B 5.D [第3题,据表中信息可知,北京时间6:14时,当地地方时为6:18,因此该地经度为121°E。121°E没有经过山西、湖北、四川,121°E纵贯浙江,B正确。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浙江。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处最快,在远日点(7月初)处最慢。地球公转速度由最慢到最快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到达南回归线后向北移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地的昼长先变短后变长,日出时刻先推迟后提前,B正确。第5题,“日初出”即为太阳刚升起时,此时太阳高度小,太阳光线入射角度小,受大气层的折射和散射作用,加上地物衬托影响,给人一种此时太阳较大的错觉,D正确;日地距离在一天中的变化十分微小,人眼感觉不到;太阳辐射弱和大气厚度大均不会导致太阳看起来更大。]
6.C 7.B [第6题,据材料可知,该地经度为105°E,比北京时间(120°E)晚1小时,北京时间6:20时,该地地方时为5:20,日落地方时为12+(12-5:20)=18:40,该日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落时太阳方位为西北,故选C。第7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北京时间12:00时,该地地方时为11:00,此时,太阳方位位于东南,读图2可知,此时太阳光线与阳台呈90°夹角,说明此时太阳光线从正前方照射过来,阳台朝向东南方向,故选B。]
8.D 9.B [第8题,午后的太阳为正午之后到日落之前的太阳,太阳的位置可能在西南方向、正西方向、西北方向,若在西北方向,大桥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选项A不符合题意;若在西南方向,大桥的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选项B不符合题意;若在正西方向,大桥的走向为南—北走向,不可能为东—西走向,选项C不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第9题,据材料可知,地方时6时太阳高度较大,说明6时之前已经日出一段时间了,该日该地昼长夜短,A错误,B正确;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通过材料信息无法作出判断,C、D错误。]
10.B 11.C [第10题,通过材料可知,2023年7月11日至8月19日是为期40天的“三伏天”,结合6月22日为夏至和15天一个节气,及二十四节气顺序的相关基础知识可知,夏至开始于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小暑开始于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大暑开始于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立秋开始于每年的8月7日或8日,B正确。第11题,根据材料可知,当日北京时间19时30分左右小明从后车窗看到太阳悬在街道尽头的地平线附近,当日小明所在地的昼长及街道走向可以通过时间和太阳所处方位确定。此时正值日落时分,此期间为北半球夏季,昼长大于12小时,所以日落方向为西北,街道走向即为西北—东南。北京时间19时30分为120°E的地方时,此地与哈尔滨(126°E)经度相差6°,时间相差24分钟,故日落时哈尔滨的地方时为19时54分左右,昼长=(19时54分-12)*2=15小时48分,C正确。]
12.B 13.C [第12题,α角是太阳高度角的余角,α角持续变小,说明太阳高度角持续变大,江苏位于北温带,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每天同一时刻的太阳高度角会变大,对应的每天同一时刻的α角持续变小,四个选项中只有2、3、4三个月份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B正确;11月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到达南回归线之后向北移动,A错误;5月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会向北移动,到达北回归线之后向南移动,C错误;9、10、11月份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D错误。第13题,据材料可知,墙上的钟表指示的时间是7:55左右,结合有光照,应是早上7:55,江苏位于北温带,正午太阳在正南,7:55时(江苏位于116°18′E~121°57′E,其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不大)太阳应在东南,此时的杆影应位于西北,由上午到正午太阳应逐渐偏南,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对应的杆影应朝向正北,所以该日α角变化期间,杆影应从西北到正北,故选C。]
14.C 15.D [第14题,由材料可知,三明某校(117°37′E)的经度位置与120°E相近,因此3月5日12点(北京时间)小明同学结束考试的时间接近当地正午12点,此时小明同学透过窗户发现走廊护栏的垂直杆的影子几乎与教室墙面垂直,说明此时太阳接近正南方向,因此教室的窗户朝南,在讲台上就座的老师面朝东,C正确。第15题,由材料可知,该日为2024年3月5日,此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方位为东南,日落方位为西南,故护栏上同一垂直杆的影子日出时朝向教室前门、日落时朝向教室后门,即从教室前门移向后门,A、B错误;上午随着太阳高度的不断升高,影长变短,到正午12点达到最短,下午随太阳高度的降低,影长逐渐变长,影子长度变化为长—短—长,D正确,C错误。]
16.B 17.C 18.B [第16题,根据材料可知,图片为该地日出方位范围图,因此可判断c日为冬至日,正午该学生影长与其身高接近,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约为45°,由此计算出该地的纬度大约是21.5°N,广西北海符合,故B正确。浙江宁波的纬度约为30°N,福建厦门的纬度约为24°N,山东青岛的纬度约为36°N,因此A、C、D错误。第17题,a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21.5°N,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南,因此全天太阳都在北侧,日影全天都在南侧,故C正确。第18题,b日为秋分日,c日为冬至日,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大约为3个月,故B正确。从b日到c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时间渐短,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小,A、C、D错误。]
19.D 20.A [第19题,读图分析,该地在北京时间19时和23时的太阳高度相等,说明两个时刻可能是关于正午(地方时12时)或子夜(地方时0时或24时)对称的两个时刻。4小时后,北京时间次日3时太阳高度增大,说明前两个时刻不是关于正午对称,而是关于子夜对称。即当北京时间为21时时,当地地方时为24时,由此计算得出该地经度约为165°E。同时可知该地出现极昼现象,应位于高纬度地区。因此,D项正确。第20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经度接近165°E,北京时间次日3时(Ⅰ),当地地方时为6时,因此,继续每隔4小时的两个时刻(Ⅱ和Ⅲ)的地方时分别为10时和14时。10时和14时分别处于同一天上午和下午,关于正午(地方时12时)对称,且比上午6时更接近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因此,接下来的Ⅱ和Ⅲ太阳视运动轨迹向右移动,太阳高度相同且太阳高度大于Ⅰ,故选A。]
21.A 22.B [第21题,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图中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说明该地6月22日昼短夜长,位于南半球,其正午太阳位于观测点正北。因此,图中甲为正北,乙为正东,丙为正南,丁为正西,A正确。第2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排除A、C两项;图中正午太阳高度为46°,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计算可得,该地纬度约为20.5°S,B正确。]
23.C 24.A [第23题,由图1可知,甲地全天太阳高度不变,且数值为20°,可推知该地应位于极点并出现极昼现象,因甲、乙两地位于同一半球,且由图2中b时刻乙地太阳高度最大,且方位为正北,可推出甲、乙两地位于南半球,因此,甲地最可能位于南极点,a时刻观测者的影子朝向正北方向;从南极点看,太阳视运动的方向是逆时针的,因此甲地该日太阳视运动方向是①。故选C。第24题,读图2可知,乙地当日太阳最低时位于地平面上,太阳高度为0°,可认为日出日落为同一时刻,即乙地在该日刚刚出现极昼。由图判断乙地在c时刻时,太阳高度刚刚为0°,可知此时当地(76°E)地方时为0:00,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相差2小时56分,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北京时间为2:56。故选A。]
25.A 26.A [第25题,东海岸公园面向马六甲海峡,要想看到海上日落,日落方向应该为西南方向,日出为东南方向,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4月1日和7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B、C错误;1月1日的日落方位西偏向南更多,所以可以在东海岸公园看到日落,A正确;10月1日日出日落方位靠近正东正西,东海岸公园面向东南方向,不能看到正西方向日落,D错误。故选A。第26题,小明位于1°N,日落时间接近地方时18时,小明位于104°E,小亮位于158°W,地方时相差17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此时小亮的地方时约是18-17=1时,为凌晨1时左右,故选A。]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