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专题过关验收卷(含答案解析).专题三 地球上的水

文档属性

名称 3 专题过关验收卷(含答案解析).专题三 地球上的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0 16:09:37

文档简介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25·重庆二模)陆地流域蒸腾和蒸发的水汽在流域内及周边形成的降水称为再降水。某学者对黄河中上游地区蒸腾和蒸发的水汽进行追踪,下图为这些水汽形成的再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图示再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水循环环节是(  )
[A]地表径流 [B]蒸发
[C]水汽输送 [D]下渗
2.图示现象对降水区的影响为(  )
[A]减少了水分蒸发 [B]降低植被覆盖率
[C]加强了风力侵蚀 [D]增加地下水资源
(2025·承德二模)渭干河流域由木扎尔特河、卡布斯浪河、台勒维丘克河、喀拉苏河、克孜勒河5条支流汇合而成,均源于天山南坡,汇集于拜城盆地克孜尔水库,单独出流。渭干河流域是新疆重要的粮、棉、油料作物生产基地。托克逊水文站的多年观测数据表明,一年之中4月份入库流量最小。下图为渭干河流域部分水系及水文站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渭干河流域水系南北不对称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岩性
4.托克逊站4月份入库流量最小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B]融雪量少
[C]人类活动 [D]下渗增多
5.修建克孜尔水库的主要目的有(  )
①防洪 ②发电 ③灌溉 ④养殖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025·长沙期末)麦克默多干谷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山区(约78°S),年平均气温-30 ℃,大约有200万年没有降雨。该地有盐度较高的唐胡安湖,平均盐度超过40%,湖泊面积仅约0.03平方千米,湖水较浅,但常年有水,从未干涸。湖区周围地表有大量含盐矿物。如图示意唐胡安湖地质剖面。据此完成6~7题。
6.唐胡安湖常年有水,从未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度浅 [B]盐度高
[C]气温低 [D]风力强
7.唐胡安湖的水源可能来自(  )
[A]周围河流 [B]地下水
[C]冰层融化 [D]空气水分
(2025·揭阳期末)巨人湖曾经为冰坝堰塞湖,冰川体内发育众多通道。1938年,巨人湖水面面积可达0.93平方千米。后由于冰川萎缩,巨人湖湖水外泄,湖盆逐渐干涸裸露。下图示意1938年和2020年巨人湖附近水系和地貌。据此完成8~10题。
8.推测1938年巨人湖的类型及湖水主要支出方式分别为(  )
[A]淡水湖、渗流 [B]淡水湖、蒸发
[C]咸水湖、渗流 [D]咸水湖、蒸发
9.根据相对位置,判断2020年裸露的巨人湖湖盆主要受(  )
[A]重力堆积 [B]风力堆积
[C]流水堆积 [D]冰川堆积
10.巨人湖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阿尔卑斯山区
[C]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 [D]西西伯利亚平原
(2025·齐鲁名校联盟开学考)马尔维纳斯寒流(见下图)是西风漂流的分支,在南美洲巴塔哥尼亚的南大西洋沿岸向北流至拉普拉塔河河口,与巴西暖流交汇后向东流。马尔维纳斯寒流与巴西暖流的交汇位置会南北移动。据此完成11~13题。
11.图示四个海区中,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
[A]①海区 [B]②海区
[C]③海区 [D]④海区
12.图示四个海区中,海水流动速度最快的是(  )
[A]①海区 [B]②海区
[C]③海区 [D]④海区
13.当马尔维纳斯寒流与巴西暖流的交汇位置偏南时,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盛行西风势力较强 [B]秘鲁寒流势力较弱
[C]极地东风势力较强 [D]巴西暖流势力较弱
(2025·顺德质检)2015年7月至8月,华南沿海经历了“灿鸿”“浪卡”和“苏迪罗”三个台风过境,在台风等因素影响下,华南近岸海域局地海水运动发生变化。下图示意台风过程中华南沿海水位及表层洋流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示无台风时,华南近岸的主要洋流方向为(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
15.上述台风影响下,华南沿海(  )
[A]沿岸流流向保持不变 [B]海平面的高度上升
[C]沿岸流流速持续减弱 [D]表层海水温度升高
(2025·滨州期末)西沙永兴岛(图1)温室气体监测站监测显示,该区大气CO2浓度受地理位置、气温、光照、大气环流、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基本呈现“白天低、夜晚高”和“夏秋低、冬春高”的变化特征。图2为西沙永兴岛大气CO2浓度与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西沙永兴岛白天大气CO2浓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大气温度 [B]海陆风
[C]太阳光照 [D]人类活动
17.西沙永兴岛大气CO2浓度季节变化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A]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B]洋流季节变化大
[C]大气环流季节变化大 [D]植被季节变化大
18.推测一年四季中,南海海域固碳量最大的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25·深圳一模)昌昌古城(8°06′S,79°05′W)位于秘鲁北部太平洋沿岸,为奇穆王国的首都,于公元850—1470年间逐渐建成,后被印加帝国及西班牙入侵者摧毁,成为世界上遗存最大的土坯城,1956年被列为世界濒危遗产(核心区面积约6平方千米)。近几十年来,频繁的厄尔尼诺现象给昌昌古城的保护带来重大威胁。如图是昌昌古城景观。据此完成19~20题。
19.厄尔尼诺现象给昌昌古城保护带来的重大威胁是(  )
①风力侵蚀增强 ②雨水冲刷加剧 ③吸湿塌陷崩解 ④低温收缩开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为应对厄尔尼诺现象对昌昌古城的破坏,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加全覆盖遮雨棚 ②建设高立式沙障 ③合理开挖排水沟 ④涂用无害保护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5·济宁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一般来说,地下水的流域范围主要受控于地形地势,地下分水岭多与地表分水岭在水平投影上重合。研究表明,长白山天池地区因特殊的地质构造条件和地层岩性特征(如图),导致其周边的地下分水岭相较于地表分水岭出现外扩现象。
地下补给区的范围及其对应的地表高程,可以通过计算区域水量均衡差(补给水量与排泄水量的差值)的办法来确定。有学者设计了5种方案来计算天池地区的水量均衡差(如下表),5种方案的主要差别是拟确定的补给区对应的地表高程范围不同。
方案编号 高程/m 水量均衡差/(万m3/年)
1 地表分水岭内 -1 534.77
2 ≥2 500 -1 211.38
3 ≥2 400 -887.99
4 ≥2 300 193
5 ≥2 200 1 274.00
(1)在图中用“→”绘制甲处两侧的地下水流向。(4分)
(2)推测甲处对应地表的高程范围,并说出判断依据。(8分)
(3)分析天池地区地下分水岭外扩的原因。(8分)
22.(2025·汕头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巴伦支海位于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巴伦支海已经成为全球海区升温速度最快的区域。海冰覆盖区的海洋热量呈现上升趋势,且上升速率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由于其对穿越海域的北大西洋暖流具有显著的冷却效果,巴伦支海被誉为北冰洋的“冷却机”。在这一过程中,海洋主要通过潜热(包括水体蒸发、凝结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将大量热能传输至大气。如图示意巴伦支海的位置及其不同海冰覆盖区域。
(1)说出影响巴伦支海海洋热量上升速率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因素。(6分)
(2)从海—气热量交换的角度,说明巴伦支海成为北冰洋“冷却机”的理由。(6分)
(3)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分析巴伦支海长期冰区海洋热量释放增强的原因。(8分)
8 / 8专题过关验收卷(三)
1.C 2.D [第1题,读图可知,区域内再降水量分布与区域内地表径流(如河流密度、河流径流量大小)无关,排除A;再降水是陆地流域蒸腾和蒸发的水汽在流域内及周边形成的降水,读图可知,再降水量在图示区域大致呈中间多、周围少、降水最多的区域偏西的特点。由材料可知,再降水由蒸腾和蒸发的水汽转化而成,推测图示区域蒸腾和蒸发的水汽应经水汽输送环节进行了区域重组,从而形成图示区域再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C符合题意,排除B;区域下渗与形成再降水关系不大,排除 D。第2题,再降水会增加地表水源,从而增加水分蒸发和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弱当地的风力侵蚀,排除A、B、C;再降水增加了当地降水量,部分再降水下渗,增加了当地地下水资源,D符合题意。]
3.B 4.C 5.A [第3题,渭干河流域位于天山南麓,流域北侧为天山,南侧为塔里木盆地,北侧高海拔的天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较为丰富,为河流发育提供水源补给,故北侧支流多。而南侧盆地地形,海拔低,无冰川分布,且降水量少,难以发育河流,B正确;气候对水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水的分布和季节变化上,但在此题中,南北不对称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地形因素导致的降水分布不均,A错误;植被对水系的影响较小,主要是通过影响土壤水分和地表径流来调节水系,C错误;岩性对水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上,与渭干河流域水系南北不对称的现象关系不大,D错误。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渭干河流域是新疆重要的农作物生产基地,4月份为春播时期,灌溉用水量大,故会导致入库流量小,C正确;相对来说夏季蒸发较4月份旺盛,A错误;4月份正是春季,天山南坡的积雪刚开始融化,融雪量相对较少,这直接影响了河流的补给量,但最主要原因是灌溉用水增多,B错误;下渗增多主要受到土壤、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与月份关系不大,D错误。第5题,该地河流补给水源主要为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两类补给均主要在夏季补给量大,再结合北岸支流多,同时进入汛期,干流水量大,水位高,易引发洪涝灾害,故修建水库有利于防洪,①正确;该流域位于天山南麓,多冲积扇发育,农业发达,灌溉用水量大,修建水库有利于灌溉,③正确;虽然水库可以发电,但克孜尔水库水量相对较小,发电功能不突出,②错误;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不是养殖,④错误。故选A。]
6.C 7.D [第6题,该地位于极地东风带,湖泊周围风力强劲,湖泊深度浅,容易使水分散失,A、D错误;盐度不是影响湖泊水分散失的主要因素,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年平均气温为-30 ℃,蒸发极其微弱,因此唐胡安湖常年有水,从未干涸,C正确。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唐胡安湖位于麦克默多干谷,当地大约200万年没有降雨,周围存在河流且补给唐胡安湖的可能性极小,A错误;读图可知,湖泊下面是多年冻土和不透水岩层,地下水难以补给湖泊,B错误;当地全年气温较低,冰层不易融化,C错误;湖区周围地表含盐矿物较多,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地表潮解现象明显,饱含水分的盐液会顺着山坡向凹地渗透,汇集于湖泊,D正确。]
8.A 9.D 10.C [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巨人湖曾经为冰坝堰塞湖,说明该湖是由冰川融水形成的,且冰川体内发育有众多通道;图中显示冰川西北部发育河流,说明巨人湖湖水可能通过冰川下方向河流注入,故其湖水支出方式为渗流而不是蒸发;在此过程中巨人湖可排出盐分,因此该湖为淡水湖。综上所述,A正确。第9题,2020年巨人湖已经干涸,湖盆裸露,但是湖盆位置附近仍有冰川分布,故冰川侵蚀地表形成的物质可能在湖盆处堆积,故其主要受冰川堆积作用,D正确;而重力堆积、风力堆积和流水堆积则不是其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A、B、C错误。故选D。第10题,图中体现的山峰海拔仅为495米,其海拔较低,故其不应位于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A、B错误;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纬度较高,且位于北极圈内,气候终年比较寒冷,可能发育永久冰川,C正确;西西伯利亚平原夏季相对温和,最热月均温约在0 ℃以上,难以发育永久冰川,D错误。]
11.C 12.A 13.B [第11题,根据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和两极递减的规律分析,③海区在副热带,降水稀少,加上暖流增温,海水蒸发旺盛,因此盐度最高。故选C。第12题,读图分析,①海区处的西风漂流,是由盛行西风吹拂形成的风海流,西风和洋流向东穿过南美洲南端的德雷克海峡,狭管效应加快了风速和洋流的速度,故海水流动速度最快,A正确;②海区位于流向相反的寒暖流交汇处,洋流运动速度减慢,B错误;③海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微弱,洋流运动速度慢,C错误;④海区所处的风带为东南信风带,风向与洋流的运动方向不一致,会减慢洋流的运动速度,D错误。第13题,结合材料可知,马尔维纳斯寒流是西风漂流的分支,当马尔维纳斯寒流与巴西暖流的交汇位置偏南时,说明马尔维纳斯寒流较弱,即西风漂流减弱,驱动西风漂流的盛行西风势力较弱,A错误;图中西风漂流在南美洲南端西岸产生的分支转向北流,形成秘鲁寒流,若西风漂流减弱,秘鲁寒流势力减弱,B正确;极地东风影响副极地海域海水运动,不会对这两股洋流产生较大的影响,C错误;当马尔维纳斯寒流与巴西暖流的交汇位置偏南时,说明巴西暖流势力较强,D错误。]
14.C 15.B [第14题,图中灰色阴影区域是台风过境时的水位变化及表层洋流流向,图示无台风时,“灿鸿”到来之前主要洋流方向图中未提及;“浪卡”到来之前主要洋流方向为流向西南及流向东北;“苏迪罗”到来之前主要洋流方向为流向东北;因此图示无台风时,华南近岸的主要洋流方向为自西南向东北,C正确。第15题,据图可知,三次台风影响下,华南沿海水位较台风到来之前、台风到来之后的变化都是正数,说明海平面的高度上升,B正确;三次台风影响下,沿岸流流向变化较大,A错误;图中三次台风影响下,风力变化大,沿岸流流速波动变化,C错误;三次台风对表层海水温度影响较小,D错误。]
16.C 17.C 18.D [第16题,从影响西沙永兴岛大气CO2浓度的因素分析,从地理位置来看,永兴岛地处热带海域,海洋比热容大,昼夜温差较低;永兴岛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显著,难以形成昼夜变化的海陆风;永兴岛远离大陆,人类活动的影响小,故A、B、D错误。永兴岛地处低纬度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白天,太阳辐射强,海洋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强,吸收大气中CO2,导致CO2浓度下降;夜晚,海洋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释放CO2,导致其浓度增大,C正确。第17题,根据材料可知,西沙永兴岛大气CO2浓度“夏秋低、冬春高”。从大气环流角度看,该地冬春季盛行偏北风,冬季风将大陆和海南岛的高浓度CO2气团输送至该海域,导致CO2浓度增大;夏秋季的偏南风将低纬度海洋上的低浓度CO2气团输送至该海域,因此CO2浓度下降,C正确;永兴岛纬度低,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植被覆盖率季节变化小,A、D错误;洋流不是该地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B错误。第18题,海洋固碳量主要受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和大气CO2浓度的影响。结合上题分析,冬季南海海域大气CO2浓度高,此时在偏北风驱动作用下,北部大陆沿岸高营养盐的沿岸流向南海移动,使南海海域的营养盐含量上升,浮游生物生长迅速,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多,该季节南海海域固碳量最大,D正确;南海纬度低,太阳光照和水热条件的季节变化小,浮游植物数量的多少主要受水中营养盐含量的影响,春、夏、秋盛行风从陆地带来的营养盐少,浮游生物量小,固碳量相应较少,A、B、C错误。]
19.C 20.D [第19题,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部水温升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多,雨水冲刷加剧,古城建筑容易吸湿塌陷崩解,②③正确;水温升高、降水增多,风力侵蚀减弱,雨水侵蚀加强,收缩开裂减少,①④错误。故选C。第20题,昌昌古城面积大,加全覆盖遮雨棚资金投入多,而且会破坏古城原始风貌,①错误;建设高立式沙障主要用于防治风沙,对防治雨水冲刷作用不大,②错误;合理开挖排水沟,涂用无害保护剂可以防止雨水对遗址的破坏,投资较少,对遗址的整体影响较小,③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
21.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处地下水水位比左右两侧高,即甲为地下分水岭的位置,因此其两侧地下水分流,左侧向左流,右侧向右流。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地下补给区的范围及其对应的地表高程,可以通过计算区域水量均衡差(补给水量与排泄水量的差值)的办法来确定。结合上小问图示,甲为天池右侧的地下分水岭,甲左侧地下水补给天池,甲位置决定了地下水补给天池的水量,从图中看天池水位长期较稳定,说明其接收的补给水量和排泄水量基本相等,即水量均衡差为0;从表格可知,当地下分水岭对应的地表高程在2 300~2 400 m之间时,天池地区的水量均衡差会出现0值,因此得出,甲(地下分水岭)对应地表高程范围为2 300~2 400 m。第(3)题,结合图示分析,相对于天池两侧山顶(地表分水岭),甲(地下分水岭)位置向外扩展,增加了天池的补给范围。从岩性看,天池地区上层岩石多碎屑物,下层岩石多孔隙,透水性强,有利于地下水流动;从构造看,天池地区岩层多处断裂,尤其山顶(地表分水岭)存在垂直断裂,加快了地下水下渗,降低了山顶部位的地下水水位,因外部(地下分水岭)地下水水位较高,故外侧地下水跨越地表分水岭补给到天池中,使地下水补给范围增大,因此地下分水岭外扩。
答案:(1)如下图所示,甲地左侧地下水向左流,右侧地下水向右流。
(2)2 300~2 400 m。依据:甲处为地下分水岭(地下水补给范围的边界),甲处的位置影响了天池地区的补给范围。当水量均衡差为0时,补给水量与排泄水量相同,此时天池地区实现水量平衡,故水量均衡差为0的高程即为甲处(地下分水岭)对应的地表高程;由表可推知当地表高程在2 300~2 400 m时,水量均衡差可能会出现0值。
(3)天池地区岩石疏松、多气孔,透水性强;加之存在多处断裂(且地表分水岭下存在断裂),地下水能够快速下渗,使得断裂部位地下水水位较低,地表分水岭外侧的地下水可以跨越地表分水岭的限制,补给到天池中,地下分水岭外扩。
22.解析:第(1)题,由材料“海冰覆盖区的海洋热量呈现上升趋势,且上升速率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可知,巴伦支海海洋热量上升速率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纬度位置的差异导致由南向北获取的太阳辐射减少;南部海域海冰覆盖率较低,北部海域海冰覆盖率较高,导致海水获取的热量不同;北部海域受极地东风影响,南部海域受西风影响,导致南北方向海水获取热量不同;南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北部海域受北冰洋南下冷水影响,导致南北方向海水获取热量的差异等。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巴伦支海纬度位置较高,该地受极地东风影响较大,大气温度较低;该海域南部与北大西洋相连,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大,海水的温度较高,海气温差较大;海水蒸发吸收大量的热量,遇到冷空气凝结释放大量的热量,海洋通过潜热的形式向大气传递能量;海水温度较高,作为热源向外辐射的长波辐射较多,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传递给大气,海水辐射出热量之后,温度降低。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获得的热量增加,海水温度升高,导致巴伦支海海冰大量融化,海冰覆盖面积减小,导致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下降,海水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海水温度升高;海冰大量融化,导致海水与大气之间热量传输受到的阻碍作用减弱,加大了海—气之间的热量传输;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海水的蒸发加剧,海水通过潜热的形式传递给大气的热量增多,海水温度升高,通过长波辐射的形式传递给大气的热量增多。
答案:(1)纬度(太阳辐射);海冰覆盖度;大气环流(西风/极地东风);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
(2)巴伦支海纬度高,受极地东风影响,大气温度低;巴伦支海南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影响,海水温度较高,海气温差大;海水蒸发吸热、遇冷凝结释放热量多;海洋温度高,其长波辐射强,对流较强,将热量传递给大气,海水冷却降温。
(3)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水温升高,海冰融化,海面反射率下降,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水温升高;海冰融化,海冰对海—气热量交换的阻隔作用减弱;海水水温升高,海水蒸发加剧,海水通过潜热释放的热量增多。
6 / 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