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标准仿真卷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仿真卷(八)(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年高考标准仿真卷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仿真卷(八)(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0 16:09:37

文档简介

高考标准仿真卷·仿真卷(八)
1.B 2.A 3.D [第1题,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大源村新型电商转变销售逻辑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搜索消费者,并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主动进行商品推送,引导消费者进行购买,以上转型变化是网络技术与新平台发展的推动,B正确。第2题,原有旧厂房可以改造为办公室、直播间、仓库等,也为电商产业发展提供水、电、交通、通信等配套设施,因此大源村将旧厂房改造为电商产业园,首先影响到当地电商产业发展的产业环境,A正确。第3题,大源村打造电商产业园,成立电子商务协会,构建“政—校—企”三方合作平台,为个体电商发展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因此电商产业园产业规模大,集聚效应强,吸引了个体电商入驻,D正确;电商产业园内电商企业众多,竞争压力大,A错误;各个电商企业的销售方式与供货渠道差别不大,B、C错误。]
4.C 5.B [第4题,a模式城关镇规模扩大,高新技术开发区与乡镇的工业园区吸引周边乡村人口迁入,说明其为工业生产型;b模式生态保护区内的村庄搬迁到外围的安置区,生态景观区内的乡村发展观光旅游业等产业成为消费空间,说明其为生态消费型;c模式乡村规模萎缩,少量乡村人口会在农闲时迁移到附近乡镇从事非农产业,但农业生产规模仍然较大,应该为农业生产型。故选C。第5题,a模式加强了城镇与乡村联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两极分化不明显,A错误;b模式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导致生态退耕,耕地面积减少,消费规模扩大促进农副产品生产,使粮食作物种植比例下降,非粮化潜在风险大,B正确;c模式主城区(城关镇)虽然向外扩展,但缺乏与周边村镇的联系,因此主城区的引领功能不强,C错误;三类空间演化模式的经济发展类型不同,经济规模差异较大,D错误。]
6.D 7.C 8.A [第6题,由图可知,黄河流域人口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而产业指数则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A、B错误;由早期的产业指数大于人口指数,到后来的人口指数大于产业指数可知,人口和产业发展关系呈现由“人口滞后”向“产业滞后”发展的趋势,人口指数与产业指数二者“此消彼长”,协调度并未逐步提升,C错误,D正确。第7题,下游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从而影响了人口指数的发展,故选C。第8题,为促进人口、产业结构的协调,黄河上、中、下游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上游地区应培养特色产业,提升人口综合素质,①正确。中游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应淘汰传统落后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②正确。下游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应将消费市场适当向老年市场转移,加强社会养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改进,③正确。下游地区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不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④错误。故选 A。]
9.A 10.B 11.C [第9题,该河段上游植被覆盖率较高,地表水土保持能力强,河流含沙量小,A正确;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B错误;冻土消融时,水量增大,侵蚀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C错误;含沙量与河流结冰期长短关系不大,D错误。第10题,该河段多沙洲分布,则说明该河段河水搬运的泥沙易沉积,反映出该河段河水搬运能力较弱。故选B。第11题,人工挖深主航道,工程量大,且不一定能有效稳定该河段的水沙形势,A错误;江心洲面积小,土层薄,不宜广植树木,且地处温带气候区,不宜种植常绿树木,B错误;修筑护岸工程可稳定河道,减少水沙的波动,C正确;本河段发生凌汛的可能性较小,D错误。]
12.D 13.C 14.D [第12题,图示河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甲河流T1时期裂点海拔约3 250 m,属于高原地区,年均气温较低,且河流流程相对较短,落差较大,判断该区域可能经历过冰川作用,在冰川作用下地表被侵蚀,塑造各种地貌,裂点随之形成,D正确;岩浆活动主要形成岩浆岩和火山地貌,与题意不符,A错误;高海拔地区,风力侵蚀对河道下蚀的作用程度有限,无法形成裂点,B错误;由图可知,T1时期裂点间的间距几乎一致,说明抬升的幅度应是一致的,则持续抬升不是甲河流T1时期裂点形成的主导因素,C错误。第13题,乙河流源头至出水口的垂直高差与其他支流无明显差异,而其源头至出水口的水平距离却明显要比其他支流长,说明乙河流落差较小,河流平缓,侵蚀作用弱,含沙量小,C正确,A、B错误;同层裂点的形成时间大致相同,说明同时期地壳抬升的速度相差不大,D错误。第14题,河流裂点即溯源侵蚀,往往是由出水口附近逐渐向上游迁移,这说明在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上游地区的裂点最先形成,越靠近下游,裂点形成越晚,且同层裂点形成的时间大致相同,故图中形成最晚的应是T4时期的河流裂点,故选D。]
15.D 16.B [第1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处北半球中纬度的济南一年中每天的太阳视运动规律是“东或偏东(东北、东南)—正南—西或偏西(西北、西南)”。图中P路灯东、南两面都有五层高的楼宇遮挡太阳光线,因此,为获得最佳储能效果,P路灯的太阳能面板只能朝向西或西南,故选D。第16题,路灯的太阳能面板在一年中上下转动角度大小取决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数值。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纬度差(纬度差是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夏至日济南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约为77°,冬至日济南最小正午太阳高度约为30°,故路灯的太阳能面板的年最大转动角度约为77°-30°=47°,故选B。]
17.解析:第(1)题,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缺乏传统能源资源,天然气成为其主要的电力能源来源,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位于国际重要航线上,便于进口天然气,保障了其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与煤炭、石油相比,天然气发电污染较轻,符合新加坡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第(2)题,需要协调两国政府部门,明确双方权益和投入,并确保建设资金到位;加大科技投入,克服海洋自然环境对海底电缆建设和运营的不利影响;引入国外实力较强的电企,参与澳新输电工程项目的建设,可以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和成功率。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推动澳新输电工程项目的建设,实现澳大利亚向新加坡输送太阳能电力的目标。第(3)题,若澳新输电工程建成投产,将带动电力、电缆维护、信息通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新加坡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海底电缆的建设将降低新加坡的能源使用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该项目的实施还将促进新加坡能源结构的多样化,保障能源安全,减少能源利用产生的碳排放,有利于新加坡的环保事业。综上所述,澳新输电工程海底电缆的建成投产将为新加坡带来巨大的经济、环境和能源安全效益。
答案:(1)国土面积狭小,传统能源资源不足;扼守马六甲海峡,位于国际重要航线上,便于进口天然气;与煤炭、石油相比,天然气发电污染较轻。
(2)协调两国政府部门,确定双方权益及投入,确保建设资金到位;加大科技投入,克服海洋自然环境对海底电缆建设及运营的不利影响;引入国外实力较强的电企,参与澳新输电工程项目的建设。
(3)带动电力、电缆维护、信息通信等相关产业发展;降低新加坡能源使用成本;促进能源结构多样化,保障能源安全;减少能源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18.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地新月形沙丘凸面朝向西,凹面朝向东;结合新月形沙丘的成因可知,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坡度平缓,在平面图中呈现凸面;背风坡坡度较陡,在平面图中呈现凹面,因此该地主导风向为西风。第(2)题,结合材料分析可知,普若岗日冰原西侧风化作用强烈,加之冰川磨蚀地面,岩石形成细沙状物质,为新月形沙丘的形成提供沙源地;在冰川融水形成的径流的搬运作用下,细沙状物质在河床与东湖湖底沉积下来;枯水季节河滩、湖滩裸露,该地盛行的西风将细沙向东搬运,受到普若岗日冰原阻挡,风速降低,细沙沉积逐渐形成新月形沙丘。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新月形沙丘丘体高大主要从沙源充足和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强角度回答;移动缓慢主要是沙丘冬春季节表面形成冻结层,难以被风力搬运。
答案:(1)绘图如下:
(2)风化作用和冰川磨蚀作用使岩石破碎成细沙状物质;冰川融水形成的径流把细沙搬运到河床与湖泊处沉积下来;枯水季节河滩、湖滩裸露,西风将细沙搬运到山麓的前缘,风速降低,细沙沉积下来形成新月形沙丘。
(3)冬春季节,河滩、湖滩裸露,沙源供给相对丰富;偏西风势力强劲,大量细沙被搬运至山麓前缘沉积;沙丘表面不断往复冻结,难以风蚀,沙丘移动缓慢,丘体发育高大。
19.解析:第(1)题,扎布耶盐湖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海拔高,大气稀薄,气压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受海洋水汽影响小,气候干旱,降水少,多晴天,利于卤水的自然蒸发和浓缩。第(2)题,根据材料“一期0.5万吨已投产,在建的2万吨二期工程拟增加钾盐等废弃物提纯工艺”可知,二期工程增加了钾盐等废弃物提纯工艺,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但是二期工程投入量是一期工程投入量的4倍,将产生更多的废弃物,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综合来看,与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第(3)题,根据材料“近年来,我国碳酸锂进口量和国际市场碳酸锂价格均有大幅提升”可知,我国碳酸锂进口量大,对外依存度高,不利于国家的资源安全。大力发展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可以减少碳酸锂的进口需求,节约资源,保障资源安全;国际市场碳酸锂价格大幅提升,大力发展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可以减少购买原料的资金,降低锂电池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废旧锂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1)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太阳辐射强;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蒸发量大,有利于卤水的自然蒸发和浓缩。
(2)二期工程将产生更多的废弃物,这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然而,二期工程增加了钾盐等废弃物提纯工艺,这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综合来看,二期工程相对于一期工程,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负面影响,也有积极的改善措施。
(3)大力发展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可以减少碳酸锂的进口需求,从而节约资源;可以降低锂电池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5 / 5202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仿真卷(八)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大源村是广州郊区的一个城中村,邻近服装批发市场。2018年以来,大源村逐步把旧厂房改造为电商产业园,同时成立了大源电子商务协会,并构建了“政—校—企”三方合作平台。下图为大源村由传统电商向新型电商转型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促使大源村由传统电商向新型电商转型的主导因素是(  )
[A]政府协会组织的因势利导 [B]网络技术与新平台的发展
[C]交通物流仓储条件的便捷 [D]电商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2.大源村将旧厂房改造为电商产业园,首先影响到当地电商产业发展的(  )
[A]产业环境 [B]产业布局
[C]产业链条 [D]产业结构
3.大源村电商产业园区吸引个体电商入驻的原因是(  )
[A]竞争压力小 [B]销售方式多
[C]供货渠道广 [D]产业规模大
中国城乡转型过程中村镇呈现异质化发展态势。有学者对2009~2018年江苏省3个典型县城的村镇空间演化格局进行对比研究,归纳出村镇建设格局演化的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三种模式分别为(  )
[A]a农业生产型 b工业生产型 c生态消费型
[B]a工业生产型 b农业生产型 c生态消费型
[C]a工业生产型 b生态消费型 c农业生产型
[D]a农业生产型 b生态消费型 c工业生产型
5.下列村镇建设格局演化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a模式城乡发展两极分化明显
[B]b模式非粮化潜在风险大
[C]c模式主城区的引领功能最强
[D]三类空间演化模式经济规模差异小
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口指数表示人口城镇化率、年龄结构、教育结构有利于产业结构发展的优势程度;产业指数表示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利于人口结构合理发展的优势程度。下图为黄河流域人口与产业综合指数变化图。据此完成6~8题。
6.关于黄河流域人口与产业综合指数的变化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指数波动下降
[B]产业指数波动上升
[C]人口指数与产业指数的协调度逐步提升
[D]人口和产业发展关系呈现由“人口滞后”向“产业滞后”发展的趋势
7.从黄河流域人口结构发展指数空间演化格局来看,目前呈现中游>上游>下游的格局。推测下游地区人口指数落后的原因(  )
[A]城镇化水平下降 [B]人口受教育水平下降
[C]人口总抚养比上升 [D]青壮年人口迁出增多
8.为促进人口、产业结构的协调,黄河上、中、下游应 (  )
①上游地区培养特色产业,提升人口综合素质 ②中游地区培育本土优势产业,淘汰传统落后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下游地区将消费市场适当向老年市场转移,加强社会养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改进 ④下游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更多青壮年人口迁入,促进人口结构协调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黑龙江黑河段属于少沙河流,但多沙洲分布。下图示意黑龙江黑河段水系形态。据此完成9~11题。
9.黑龙江黑河段含沙量小,主要是因为其上游(  )
[A]植被覆盖率较高 [B]降水分配均匀
[C]冻土覆盖面积广 [D]河流结冰期长
10.黑龙江黑河段多沙洲分布,反映出该河段(  )
[A]河口处顶托作用弱 [B]河水搬运能力较弱
[C]河道水流条件单一 [D]沿岸地表物质疏松
11.为稳定黑龙江黑河段的水沙形势,应(  )
[A]人工挖深主航道 [B]在江心洲广植常绿树木
[C]修筑护岸工程 [D]加强该河段凌汛监测
溯源侵蚀又称为裂点,是下蚀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方向向河源延伸,主要受到岩性、内外力作用等因素影响。如图是我国西部地区某河流支流上的裂点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甲河流T1时期裂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岩浆活动 [B]风力侵蚀
[C]持续抬升 [D]冰川作用
13.下列关于乙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
[A] 落差大,流速快 [B]河流含沙量较大
[C]流程长,流速缓 [D]地壳抬升速度快
14.推测图中裂点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
[A]T1 [B]T2
[C]T3 [D]T4
太阳能路灯具有稳定性好、发电效率高、安装维护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道路、小区、学校、旅游景点等场所。下图为济南某学校(36.5°N,117°E)平面示意图,楼宇为五层结构,路灯的太阳能面板为固定结构。据此完成15~16题。
15.为获得最佳储能效果,P路灯的太阳能面板应当朝向(  )
[A]正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16.该校科技社团计划将路灯的太阳能面板改为上下转动式,若只考虑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则路灯面板的年最大转动角度接近(  )
[A]23° [B]47°
[C]70° [D]9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新加坡目前大约95%的电力来自天然气发电。澳新输电工程原预计2024年开工,包括澳大利亚北领地装机1 700万千瓦~2 00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集群、3 600万千瓦~4 200万千瓦的储能系统和4 200 km的海底电缆。原预计2029年工程全面投运,实现澳大利亚向新加坡输送太阳能电力。由于海底电缆建设难度大以及国际投资等因素,该项目暂时搁置。下图示意澳新输电工程。
(1)简述新加坡95%的电力来自天然气发电的原因。(6分)
(2)说明推动澳新输电工程项目建设可采取的措施。(6分)
(3)若澳新输电工程海底电缆建成投产,将产生巨大的效益。试从新加坡角度,简述该项目带来的巨大效益。(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普若岗日冰原位于藏北高原东部,是青藏高原上面积最大的冰川,厚重的冰川磨蚀地面,对周围的地貌影响显著。在冰原和东湖之间发育有大片风沙地貌,其东部山麓地带新月形沙丘广布。沙丘冬春季节表面易形成冻结层,丘体高大,水平移动极其缓慢。下图为普若岗日冰原西侧冰前风沙地貌分布位置。
(1)绘制出甲地沙丘的垂直剖面构造图,并标注主导风向。(4分)
(2)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甲地新月形沙丘的形成过程。(6分)
(3)分析甲地新月形沙丘丘体高大、移动缓慢的原因。(6分)
19.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扎布耶盐湖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湖水浅,盐滩广,钠、锂、钾等资源丰富,冬季在湖缘和湖底形成季节性芒硝(Na2SO4·10H2O)沉积。当地采用低温晒池、太阳池结晶、淡水清洗等新工艺生产碳酸锂,一期0.5万吨已投产,在建的2万吨二期工程拟增加钾盐等废弃物提纯工艺。近年来,我国碳酸锂进口量和国际市场碳酸锂价格均有大幅提升。汽车锂电池使用年限为5~8年,预计到2028年,我国退役汽车锂电池将超过260万吨。下图示意锂产业链部分产业和商品。
(1)分析当地采用低温晒池浓缩卤水的自然原因。(6分)
(2)评价扎布耶碳酸锂二期工程相对于一期工程对当地的生态影响。(6分)
(3)分析我国大力发展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战略意义。(6分)
1 / 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