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资源套餐(包含本课的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素材等) (1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资源套餐(包含本课的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素材等) (1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8-01 19:24:32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习题
一、选择题
1.电解水的反应属于( )
A.物理变化 B.化学性质 C.化合反应 D.分解反应
2.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3.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水原子 B.水分子 C.氢.氧原子 D.氢.氧分子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由电解水实验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6.从微观上看,电解水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分子 B.氢原子.氧原子
C.氢元素.氧元素 D.氢分子.氧分子
7.用直流电源电解水时,其结果为( )
A.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
B.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C.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多
D.负极产生的气体比正极多
8.下列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 )
A.水受热后气化 B.储存氮气的钢瓶爆炸
C.氧气溶于水 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火一定能发生爆炸
C.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
D.家庭中若发现煤气或液化气泄漏时,应杜绝一切明火,以防发生爆炸
二、填空题
1.请根据你已有的知识,描述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A.纯铁是银白色的 B.水的沸点是100度
C.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 D.铁矿石冶炼成钢铁
F.钢铁能变成铁锈 E.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请分析:
属于物质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性质中A.常温时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B.水在0度结冰C.水的密度为1g/cmD.在一定条件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E.水能溶解食盐、糖等许多物质F.少量水泼到炽热的炭上,水能与炭反应生成可燃性的气体
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描述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
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水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4℃时密度最大
C.蒸馏水是最纯的水 D.0℃时会形成冰.水的混合物
4.有以下粒子:A.水分子B.氧分子C.氢分子D.氧原子E.氢原子请填空:
在电解水的反应中,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过程中,____是可分的,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反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可分的,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____________。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习题
一、选择题
1.小兰通过计算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2.下列变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3.电解水的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
4.下列关于各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糖和水混合是化合反应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是分解反应
D.黄泥水经过过滤分成泥和水是分解反应
5.电解水的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 )
A.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出气多
B.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
C.可以看到体积比VH2:VO2=2:1
D.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的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然
6.用直流电源电解水时,其结果为( )
A.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
B.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C.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多
D.负极产生的气体比正极多
7.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L氢气,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是( )
A. aL B.1/2aL C.2aL D.无法判断
8.下列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9.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是否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质量不同 D、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
二、填空题
1.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正负极产生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_,其体积比是_______。正极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对结论的微观解释:当水分子分解时,构成水分子的______________原子和______________原子进行了从新组合。每____个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_____个_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很多的氢.氧分子组合成水电解器中的氢气和氧气。水发生上述变化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因而属于________变化,所以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看到管口有___________色的火焰,将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据此得出的氢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_____。利用这一性质,氢气可作燃料,和煤相比,该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气是一种没有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的气体,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_,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_________的气体,所以命名为氢气。氢气具有___________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火焰,在其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出现。需要注意的是,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___。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然后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发出尖锐的___________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②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③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②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水电解的实验和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水的分解
1.电解水(现象、反应式)
2.分解反应
3.分子
4.原子
5.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
二、水的合成
1.氢气的燃烧(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2.化合反应
3.氢能源
三、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性质与变化的关系,变化的叙述,性质的描述。
三、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
性质与变化的关系,变化的叙述,性质的描述。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活泼性、腐蚀性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变化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性质是一个静止的属性。变化由性质决定,性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
变化的叙述模式为:某物质怎么样了。
性质一般的描述:某物质易、可、能(或不易、不可、不能)+变化
如:蜡烛在燃烧是化学变化,而蜡烛能燃烧则是化学性质: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酒精易挥发则是物理性质。
小结:学生能否说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为什么?
思考: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及联系。
课件16张PPT。水分子的变化一、水的分解水的电解实验问题一:
水通电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该气体 是 ? ??。?????? ??? 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该气体是? 。?????? ? 少多氢气氧气【注意事项】
a、加稀硫酸溶液目的: b、为什么实际实验中,H2体积往往大于O2体积的2倍? 增强水的导电性原因主要有:
① O2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H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②电极材料消耗了部分O2共同关注化学方法:两电极处生成的气体经检验:正极的气体是氧气(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 体是氢气(H2),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电解水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种类体积可简单记忆为: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和读法表示“和”读法: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跟踪练习:
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吗?为什么?
A、泥水过滤得到泥和水
B、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氧化汞加热后变成汞和氧气我发现:
判断分解反应的方法:1、化学变化 2、一种反应物多种生成物 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可见,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被破坏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电解水反应的实质: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水 → 氢气 +氧气通电一变多 AB → A + B我发现:
判断分解反应的方法 :

1、化学变化

2、一种反应物多种生成物二、水的合成——氢气的燃烧氢气的燃烧现象:1、燃烧放热,发出淡蓝色火焰2、(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文字表达式:氢气 +氧气 → 水 放能点燃(H2 O2 H2O )结论: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化学反应的类型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变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变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变多 AB → A + B多变一 A + B → AB化学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 可燃性、稳定性、腐蚀性等
物理性质:包括色、态、味、两点、两度、 五性
分子:是保持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谢谢观看!课件5张PPT。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火柴折断是物理变化。火柴易折断是物理性质。纸张和木柴燃烧是化学变化。纸张和木柴可以燃烧是化学性质。 胆矾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生成蓝色沉淀是化学性质。胆矾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是化学变化。(有可燃性)(硬度小)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如:煤能在空气中燃烧
   (对比:与“煤在空气中燃烧”是否相同?)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例如:色、态、味、硬度,熔、沸点、密度,
   挥发性、溶解性等
熔点:0°C沸点:100°C密度:1.0g/cm3颜色:无色状态:液态水的物理性质气味:无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的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课件4张PPT。氢气的性质一、氢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气体;
2.相同情况下密度比空气小,且是已
知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气体;
3.难溶于水。(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
中点燃,淡蓝色火焰,干冷的烧杯内壁产生白雾。二、氢气的化学性质:氢气的验纯:不纯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点燃前应验纯!!不纯:尖锐的爆鸣声。
纯:很轻的声音。 将氢气用小试管收集起来,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酒精灯,松开拇指,若氢气不纯则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若氢气纯净,则声音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