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春游》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8-20 16:3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游》教学设计
课题 《春游》 单元 1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从课程性质看,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春游》这一作品,以优美流畅的旋律展现春日景象,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融合,促进审美和人文素养提升。其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的运用,能让学生体会声音塑造情感、营造意境的魅力。 课程内容上,本课时围绕音乐欣赏与实践展开。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春游》,学习三声部合唱技巧,提升艺术表现能力。同时,了解李叔同的艺术成就,增强文化理解。这一过程涵盖了欣赏、表现、创造等艺术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 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学生在感受《春游》意境时,锻炼审美感知能力;演唱歌曲及合唱实践,提升艺术表现力;对音乐要素的分析与创作尝试,激发创意实践;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深化文化理解。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在音乐体验中全面发展艺术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通过聆听、哼唱、学唱《春游》,感受歌曲所营造的春日美好意境,体会歌曲中轻柔、强弱起伏的旋律美,提升对音乐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春游》的旋律与歌词,运用恰当的声音(轻柔、强弱中带有起伏)表现歌曲的意境美,并尝试设计演唱形式,如声部分配、节奏型选择、加入打击乐器伴奏等,展现音乐表现力。 创意实践:学生在创意音乐表演环节中,能够分组合作,大胆创新演唱形式,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文化理解:学生了解春游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大师李叔同及其作品《春游》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拓宽艺术视野,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重点 1.学会演唱歌曲《春游》,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了解春游的文化背景和艺术大师李叔同的生平事迹及艺术成就。
难点 1.掌握歌曲中拍的节奏特点,准确演唱带有升记号的乐句。 2.用恰当的声音和情感表现歌曲的意境美。 3.在创意音乐表演中,将不同的音乐元素(如声部、节奏、打击乐器)有机融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春日序曲· 情境启航 开场引入: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春日音乐之旅”!想象一下,春风拂面,百花盛开,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古往今来,春游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雅称,比如游春、踏青、寻春和探春。 讲述历史典故: 师:在古代,春游可是非常盛行的活动呢。比如《论语》中就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句话描述了孔子带着学生们在春日里踏青春游的情景。 师:不仅如此,到了唐宋时期,春游更是达到了鼎盛。杜甫笔下的“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生动地描绘了唐代人们春游的热闹景象。 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将通过音乐,穿越时空,感受春日的美好。为了这次旅行更加有趣,我特别设计了四个关卡。每闯过一关,你们就能解锁更多关于春天的音乐秘密。大家准备好了吗?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讲述,对春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产生兴趣。 学生积极回应教师,表示准备好参与闯关游戏。 通过讲述春游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以闯关游戏情境导入,将学习过程游戏化,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同时,自然引出课题,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春之旋律· 初听感知 第一关:聆听春之旋律 布置任务: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第一关“聆听春之旋律”!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轻轻站起来,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摆身体。在聆听的过程中,请尝试熟悉歌词内容,感受歌曲所营造的意境。听完之后,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歌曲的情绪、速度以及旋律特点。 引导交流: 师:歌曲听完了,谁来说一说你的感受?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快是慢?旋律又有什么特点呢? 第二关:哼唱春之音符 宣布过关: 师:恭喜大家成功通过第一关!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关“哼唱春之音符”。请大家继续保持身体的律动,轻声随音乐哼唱,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旋律。 布置任务:
师:在哼唱的同时,请跟随老师用拍手、踏脚等方式进一步感受节拍。 第三关:节奏与歌词大挑战 布置任务:
师:现在进入第三关“节奏与歌词大挑战”!请大家继续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身体,同时练习两条拍的节奏: x x x x | x x x . |。练习熟练后,我们将这两条节奏组合起来,并尝试按节奏读出《春游》的歌词。 示范节奏:
师:大家看,这是《春游》的歌词(展示歌词),我们按照刚才练习的节奏来读一读。老师先来示范一下,大家跟着一起读,并继续保持身体的律动。 第四关:学唱春游之歌 宣布过关并引入新任务:
师:大家真是太棒了,成功闯过了前三关!现在,我们来到第四关“学唱春游之歌”。请大家继续保持身体的律动,用最美的歌声来演唱这首歌曲。 分步骤教学: 分乐句:
师:首先,请大家尝试给歌曲分乐句,可以根据歌词的内容或者旋律的变化来划分。在分乐句的过程中,不要忘了保持身体的律动哦。 模唱旋律:
师:接下来,我们用“噜”来模唱歌曲的旋律。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唱,注意感受旋律的起伏和变化,同时继续摇摆身体。 歌词学习: 重复句学习: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歌曲中完全重复的第二句和第四句。请大家先跟唱一遍,然后尝试自己唱,并保持身体的律动。 音高差异学习:
师:大家发现了吗?第一句和二、四两句之间有一个音的差异。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唱,然后尝试填上歌词唱一唱,同时不要停止身体的律动。 完整演唱部分乐句:
师:现在,请大家完整地唱一唱第一、二、四句,同时继续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身体。第三句我们先停一停,等会儿再学习。 难点突破: 前半句模唱:
师:第三句的前半句,我们用“噜”来模唱。请大家注意,这里的2 2 2 5三个2的音高要保持一致,同时身体也要跟上节奏哦。 后半句升记号学习:
师:后半句这里有一个升记号(展示乐谱),它使得两个音的距离变近了。请大家听老师唱一遍5#45,然后再唱一遍不带升记号的545,感受一下区别。个别同学来练习一下,全班再一起纠正,同时保持身体的律动。 后半句填词演唱:
师:现在,请大家把后半句的歌词填上唱一唱,同时继续摇摆身体。个别同学来唱一唱,小组也来唱一唱,有问题我们再纠正。 完整演唱歌曲:
师:非常好!现在,请大家集体跟琴完整演唱一遍歌曲,用最美的歌声和动感的身体来展现这首《春游》。 艺术处理:
师:歌曲的意境很美,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歌声和怎样的身体律动来更好地唱好这首《春游》呢?老师来哼唱一遍并示范一下身体律动,大家感受一下。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身体动作来演唱。 师生总结:
用轻柔、强弱中带有起伏的声音演唱,并配合舒缓而有节奏的身体律动,更能体现歌曲的意境美。请大家来试试,随歌曲唱一唱并舞动身体。 唱谱练习:
师:最后,请大家全班跟琴轻声唱一遍歌谱,同时保持身体的律动,巩固一下今天学到的内容。 第一关:聆听春之旋律 学生认真聆听歌曲范唱,闭眼感受歌曲意境,同时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摆身体。小组内讨论并分享对歌曲情绪、速度、旋律特点的感受。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分享。 第二关:哼唱春之音符 学生继续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身体,轻声哼唱歌曲,同时跟随教师用拍手、踏脚等方式感受节拍。 第三关:节奏与歌词大挑战 学生分组练习6/8拍节奏,互相纠正错误,同时保持身体的律动。 集体按节奏读歌词,感受歌词与节奏的配合,并随着节奏摇摆身体。 第四关:学唱春游之歌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分步骤学习歌曲,同时始终保持身体的律动,积极参与互动和练习。在完整演唱歌曲时,用最美的歌声和动感的身体来展现《春游》。在唱谱练习时,也保持身体的律动,巩固所学内容。 通过加入律动,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更加投入,通过身体的运动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绪,加深对歌曲意境的理解。同时,促进小组内的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持续的律动和哼唱,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拍,同时增强身体的音乐感知能力。 通过结合律动进行节奏练习,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节奏,同时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音乐感知能力。 通过持续的身体律动,使学生在整个学唱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参与度和注意力。同时,结合律动进行学唱,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提升音乐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春之大师· 艺术探秘 第五关:认识艺术大师李叔同 宣布新关卡并引入: 师:同学们,恭喜大家成功闯过第四关“学唱春游之歌”!现在,我们来到充满艺术气息的第五关——“认识艺术大师李叔同”。 介绍作者背景: 师:李叔同先生,是近现代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在音乐、美术、戏剧、书法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他在39岁那年选择了出家,法号弘一大师,他的艺术人生与精神追求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强调作品意义: 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13年,李叔同先生发表了三声部合唱曲《春游》,这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是中国近代音乐运用西洋作曲方法写成的第一部合唱作品,1993年还被光荣地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呢! 第六关:创意音乐表演 布置创编任务:
师:接下来,我们进入最具创意的第六关——“创意音乐剧场”。《春游》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三声部合唱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和创作空间。但今天,我们不局限于简单的乐器伴奏,而是要创造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音乐小剧场”。请大家分组合作,选取歌曲中的某个场景或意境,通过角色扮演、对白、歌唱、舞蹈以及创意道具(如自制春景道具、手持画板表现春光等)来呈现这一场景。可以是春天的花园、踏青的人群、欢笑的孩童等,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让音乐活起来! 巡回指导与鼓励:
师:在创作过程中,如果遇到任何困难或想法,都可以随时与我交流。我相信,每个小组都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音乐剧场。 推荐拓展歌曲: 师:除了《春游》,你还喜欢哪些歌唱春天的歌曲呢?比如《上春山》,它同样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充满生机的歌曲。现在,我想邀请一位同学来演唱一段《上春山》,然后全班一起随唱,感受不同歌曲中春天的魅力。 第五关:认识艺术大师李叔同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介绍,对李叔同先生及其作品产生浓厚兴趣。 欣赏李叔同不同艺术领域的作品图片,如书法、绘画、音乐手稿等,直观感受其多才多艺。 小组内交流讨论李叔同作品所属的艺术领域,总结其艺术成就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第六关:创意音乐表演 学生分组讨论,热烈交流创意想法。他们开始分配角色,有的负责编写简短对白,有的负责设计舞蹈动作,还有的动手制作春景道具。在排练过程中,大家相互配合,不断调整和完善表演内容。最终,各小组轮流上台展示,用生动的表演将《春游》中的春日景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积极响应教师推荐,一名学生上台演唱《上春山》片段,全班同学跟随哼唱,共同感受春天的美好。 通过介绍李叔同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对艺术大师的敬仰之情。 强调《春游》作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为后续的创编活动奠定文化基础。 通过引入“创意音乐剧场”这一创新表演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入体验了音乐与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的融合。这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方式,极大地丰富了音乐课堂的内容,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场景呈现,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提升音乐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推荐拓展歌曲,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增强音乐素养。
春之结语· 梦想启航 引导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经历了充满挑战与乐趣的学习旅程,共同学习了《春游》这首动听的歌曲。在这过程中,我们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也体会到了生活的惬意与宁静。青春,就像一首悠扬的歌,而梦想,则如同那巍峨的山峰,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展望未来,激励前行: 师:让我们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一起走过这美好的中学时代。让音乐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让青春的旋律时刻伴随我们,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向着更高的山峰勇敢进发! 宣布结束,播放歌曲: 师:现在,就让我们在《上春山》这首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歌曲中,结束今天的教学吧。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样,勇敢攀登,迎接每一个美好的明天!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的总结与鼓励,内心深受触动,对未来充满期待。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共同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与成长。 全体学生起立,随着《上春山》的音乐节奏,轻声跟唱,用歌声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梦想的坚定追求。 教师引导学生将学习体验与青春、梦想相连,激发情感共鸣,提升对生活热爱与未来憧憬。回顾本课内容,巩固知识体系。以鼓励话语和音乐激励学生逐梦,最后在《上春山》歌声中,愉快结束本课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