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25年) 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第2课时)
单目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16
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通光孔
遮光器
压片夹
镜筒
镜壁
反光镜
移动手轮
15
底光源
开关及光源调节按钮
知识巩固:结合下图,回忆显微镜的结构。
说一说:结合下图,说出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的结构。
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观察和分析:结合下图和教材,认识显微镜的镜筒和镜壁。
镜筒
上端安装 ,下端是 ;转动 ,镜筒将升降从而改变焦距。
目镜
转换器
焦螺旋
镜壁
取显微镜,手需要握住镜壁
一只手握住镜壁,一只手拖住镜座
观察和分析:观看“视频:反光镜的使用”,结合下图和教材,思考问题。
1.反光镜的作用是什么?
将外界光线反射到显微镜中
2.反光镜有哪两个面?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两个面?
平面镜和凹面镜
外界光线强时,使用反光镜的 ;外界光线弱时,使用反光镜的 。
平面镜
凹面镜
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二、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阅读和分析:阅读教材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材料,以及归纳实验的主要步骤。
1.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2.实验材料。
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3.实验步骤。
取镜和安放
对光调光
调焦观察
清洁收镜
观察并分析:观看“视频:取镜和安放”过程,用“3个关键字”分析这个步骤主要操作有哪些?
取:一手握镜壁,一手拖镜座。
放:距离实验台边缘约7厘米左右。
安: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观察并分析:结合问题和教材,观看“视频:对光调光”过程,并思考问题。
问题:1.对光调光主要有哪三个环节?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2.对光结束后,外界光线进入显微镜的途径是什么?
3.对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二、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1.对光调光主要有哪三个环节?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三转
一转转换器:目的是 。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事项:
①物镜镜头与载物台要保持 厘米左右的距离;
②使用 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 (能或不能)用手扳着物镜转动
2
低倍
不能
二、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6
1.对光调光主要有哪三个环节?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三转
二转遮光器:目的 对准通光孔。
最大的光圈
三转反光镜:目的将外界光线 进入显微镜内。
反射
外界光线
目镜
2.对光结束后,外界光线进入显微镜的途径是什么?
外界光线
1
反光镜
2
光圈
3
4
5
通光孔
物镜
镜筒
二、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3.对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通过目镜内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1)假如看到的视野不明亮,应该如何进行操作对光?
转动反光镜,反射更多光线进入
(2)保证明亮的视野。外界光线强,使用反光镜的 和 光圈;外界光线弱使用反光镜的 和 光圈?
平面镜
小
凹面镜
大
(3)有些微观结构很薄,且无色,为了能看清这些结构,你认为需要增加视野亮度还是降低视野亮度?
降低视野亮度
二、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阅读和归纳:阅读教材练习使用单目显微镜的调焦观察的内容,用“7个字”归纳该操作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放→压→降→升→调
①放:放置 ;
②压:用 固定玻片标本,移动标本至通光孔中心;
③降:顺时针转动 ,使镜筒下降;
思考:当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为什么需要从侧面观察物镜?
④升:逆时针缓慢转动 ,使镜筒缓慢上升;
⑤调:调节 ,使物象更加清晰;
镜筒的移动:先 后 ;
焦螺旋:先 后 ;
玻片标本
压片夹
粗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降
升
粗
细
防止物镜镜头与玻片接触
二、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观看和分析:观看“视频:调焦观察”,结合教材和视频,思考问题。
1.显微镜中的物象与真实的物象有什么区别?
e
真实的物象
显微镜下的物象
上下颠倒,
左右颠倒。
区别: ;
倒像
学以致用:如果将“P”字母的玻片标本放入显微镜中观察,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什么情况?
真实的物象
显微镜下的物象
二、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观看和分析:观看“视频:显微镜下的物象”,结合教材和视频,思考问题。
1.要将显微镜下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如何移动玻片标本?
同向移动法(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与物象位置的方向相同)
2.学以致用:如果看到的物象在下方,往哪个方向移动玻片标本将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向下方移动
P
P
P
二、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思考: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一些污点,你认为这些污点可能在显微镜的哪些结构中?并且采用什么方法确定污点具体在哪里?
污点的位置: ;
确定污点的位置的方法:
目镜、物镜、玻片标本
采用逐一排除法(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若移动玻片标本和目镜,污点均不动,则污点一定在物镜上。)
学以致用:小李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些污点,他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动,他确定污点的位置在( )
A.目镜 B.反光镜 C.物镜 D.玻片标本
C
二、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观察和分析:观看“视频:换高倍物镜”,思考问题。
1.用“3个关键字”归纳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的操作过程是什么?
移→转→调
移:将物象移至视野 ;转:转动
换成高倍物镜;调:调节 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2.为什么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如何调节视野亮度?
原因: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降幅度较大,容易压碎玻片标本。
方法:使用更大光圈或者采用反光镜的凹面镜
中央
转换器
细准
二、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观察和分析:观看“视频:清洁与收镜”,用“5个字”归纳该过程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升→取→擦→转→降
①升:逆时针缓慢转动 焦螺旋,使镜筒缓慢 。目的是便于取玻片标本
②取:取下 。
③擦:用 擦拭显微镜的外表;用 擦拭目镜和物镜的镜头
④转:转动 ,使物镜偏向两旁。
⑤降:顺时针转动 焦螺旋,使 缓慢下降到 处。
粗准
上升
玻片标本
纱布
擦镜纸
转换器
粗准
镜筒
最低
二、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观察和分析:观看“视频:使用双目显微镜”,结合教材并完成填空。
对光调光:
① 打开显微镜的 开关,确认载物台已降到最______处 , 物镜对准通光孔。
电源
最低
低倍
② 调节两个 间距离以适应瞳距,用 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
目镜
光源
调焦观察:
③把要观察的动植物玻片标本放在__________ 上,用 固定,通过调整__________ 来移动玻片,将标本移至通光孔__________。
载物台
压片夹
移动手轮
中心
二、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调焦观察:
④转动 准焦螺旋,使 缓慢上升,至玻片标本尽量接近物镜。此过程要从 注视。
⑤转动 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转动 准焦螺旋, 使物像更加清晰。
粗准
载物台
侧面
粗准
细准
观察和练习:观看“视频:练习使用数码液晶显微镜”,学会使用数码液晶显微镜。
二、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三、课堂总结
显微镜
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的不同结构及作用
练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一:练习使用单目显微镜
实验二:练习使用双目显微镜
实验三:练习使用数码液晶显微镜
主要步骤:
取镜和安放
对光调光
调焦观察
清洁与收镜
2.一台显微镜的目镜是10X,物镜是20X,如果将物镜换成40X,目镜的倍数不变,此时视野的变化错误的是( )
A.细胞数目变少 B.视野亮度变暗
C.视野范围变大 D.物象变大
四、课堂练习
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该同学欲利用下列方法来判断污点出现的地方,下列哪种方法达不到目的( )
A.移动装片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转动目镜 D.更换物镜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