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小数除法 整理与复习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小数除法 整理与复习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0 17:2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课 题 《小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课 时 一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小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包括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几大板块。教材中安排了两道练习题,第一道让学生通过计算感悟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的联系,进一步明晰小数除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技能和准确率。第二道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运用“四舍五入”、“进1法”、“去尾法”等正确地取近似值,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问题。 【学情分析】 上新课时,算理和计算策略都研究了很多,当时的作业是一个一个的过关,全部会进行计算,只要多练习正确率一定会提高的。通过前测,学生错误率还是挺大的,主要原因是: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学生对除数、被除数扩大后,移动小数点不会,即,计算的算理不清;2、商中间有“0”的除法,学生处理有困难;3、计算习惯和书写习惯上的缺失,导致计算的错误百出。
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单元回顾,明确单元各知识点。 2、让学生经历估一估,猜一猜,算一算,证一证,变一变等过程,提升策略,进一步明晰小数除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技能和准确率。 3、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运用“四舍五入”、“进1法”、“去尾法”等正确地取近似值,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学会按照要求对各种情况的商取近似值。 难点:能够应用小数除法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很清晰地把握整章各知识之间的关系。
学习准备 课件、任务单
过程设计 一、复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游戏引入: 请看,老师这里有一个数学谜题,把你看到的信息或者疑惑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共享一下。 预设:被除数和除数都没有告诉我们,商是2点多一些。 思考讨论: 请根据数学谜题,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寻找线索,不计算猜一猜这个数学谜题,计算的可能是左边的哪一些算式?请在( )里打 “√”。 请拿出数学练习纸,完成第一小题。 学生行为:边思考边在练习纸上打“√” 1.35÷1.5= 5.76÷2.4= (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不相同) 32.8÷16= (商中间有0) 7.8÷3.3= (商是循环小数,两位循环节) 3.46□÷0.7= 1.商的估计 预设1:第1题的除数比被除数小,商肯定比1小,比1.35小,直接排除。 预设2:最后1题,除数比1小,越除越大,商一定比3.46□大,也可以直接排除。 小结:我们可以用规律来估计商的大小。(板书:估商) 教师引导:那剩下的3个算式呢?5.76÷2.4=32.8÷16= 7.8÷3.3= 预设3:被除数里都包含2个多除数 小结:通过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后,试商发现个位上都能商2。(板书:试商) 2.笔算3个算式(基本方法、商的大小比较、循环小数) 谜底到底是3个算式中商最大的那一个,是哪一个呢?你还能一下子判断出来吗?那该怎么办? 预设:可以列竖式算一算 学生行为:学生笔算三个算式(三个学生板演) 反馈交流: 预设1:5.76÷2.4= 5.76除以2.4,把2.4扩大10倍变成24;被除数5.76也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57.6;24除57商2,二四得八,二二得四,等于48;57减48余9;小数点对齐;6落下来,96除以24商4,24乘4等于96,96减去96等于0;商等于2.4。对的。 预设2:32.8÷1.6= 不够商1,0占位 预设3:7.8÷3.3= 商除到后面,重复出现了3和6,再接下去也肯定是3和6,它是一个循环小数。 教师引导: 我们在写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如果保留两位小数,还要除到两次循环节出现吗? 小结:我们通过估商、试商、算商找到了谜底是(5.76÷2.4=2.4)。 小数除法策略的提升 1、变化:商不变性质 如果老师把题目变一变,你还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0.576÷0.24=) (57.6÷()=2.4) 利用商不变性质思考问题。 2、商的变化规律 (57.6÷2.4)(5.76÷0.8) 预设1: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商也要扩大10倍,所以等于24。 预设2: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了3倍,商反而扩大3倍,等于7.2。 根据商的变化规律思考问题。 3、除法的性质 17.5÷2.5÷0.4 3.5÷0.7÷0.2 预设1:17.5除以2.5乘0.4的积,等于17.5。 预设2:3.5除以0.7等于5,5除以0.2等于25。 利用除法的性质进行了简便计算。 教师引导: 为什么两道都是连除的题目,用的方法却不一样? 解决问题,正确地取近似值 1、基本题型,对比提升 学习材料: 1.王阿姨买了一盒0.9千克鸡蛋,付了8.7元。平均每千克鸡蛋要付多少钱? 2.超市蛋糕房要特制一种大型蛋糕,每个需要0.9千克的面粉,现有面粉8.7千克,师傅最多做几个蛋糕? 3.超市要将8.7千克食用油分装保存,每个玻璃瓶最多装0.9千克,需要几个瓶子? 预设1:可以用8.7÷0.9来解决 预设2:第一题指的是把8.7平均分成0.9份,取其中的一份,用除法解决; 预设3:第二题指的是8.7里面有多少个0.9,也是用除法解决; 预设4:第三题指的是8.7里面有多少个0.9,用除法解决。 教师引导: 有发现什么共同点吗? 为什么都能用8.7÷0.9来解决? 为什么每道题的结果却又不一样呢? 2、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学习材料: 有两块玻璃,一块是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玻璃,另一块是长为2米,宽为0.8米的长方形玻璃,要裁剪边长为0.3米的正方形玻璃(不考虑损耗),选择哪块玻璃能剪出尽可能多的小正方形玻璃为?什么? 预设:正方形每条边都能整除0.3,而长方形的宽不能整除0.3,所以选择正方形更合理。 四、总结引领,梳理知识。 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了小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板书)复习了哪些知识? 小结:通过把除数转化成整数的方法,会熟练计算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知道了求商的近似值可以用四舍五入法,进1法,去尾法;还复习了循环小数的知识;这节课最值得表扬的是,同学们能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 3.46□÷0.7商保留一位小数,结果可能是几?
板书设计 小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估算 试商 转化 除数是小数 除数是整数 求商的近似值:四舍五入法,进1法,去尾法
教学反思 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尝试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也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作业反馈中,我发现学生计算错误较多。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能顺利的移动小数点。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关键是后进生总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或者移动得次数与除数不一致。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的,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记了。 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取近似数的方法较多,容易混淆。学生不会结合生活实际采用合理的方法取近似数。这也是部分学生错误的原因之一。 学生们对单一的知识点掌握比较好,但是综合能力还比较差。这个问题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尤为突出。 现在反思其中的问题,觉得教学中一些知识的处理上没有具体的细化分析和引导,学生的理解也没有真正到位。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出现了纷繁的错误也就再所难免了。因此,只有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思考设计教学,不能以为一些问题能很简单的生成。教学从学生的新知生长点上去展开重点引导,在学生的迷茫处给与及时地指点,这样或许效果会好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