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甘肃省白银十中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4分)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读书是探寻真理的重要路径。经过历史积diàn_____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往往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厚的人生哲理和人文内hán_____,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塑造品德、净化心灵等大有裨益。养成读书的习惯,坚持阅读经典、品味好书,能指引贴近真理、豁然开朗,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有益于开阔眼界、提升格局;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海中深藏着高远的理想信仰、炽烈的家国情怀。
(1)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汉字注音。
①豁然开朗
②炽烈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积diàn
②内hán
2.(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乌篷 缈远 思幕 销声匿迹
B.严竣 喧嚷 挑拔 不修边幅
C.春宵 迁徙 狡辩 行将就木
D.帷幕 决择 绚丽 不知所措
3.(3分)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要过年了,全家老小都开始了大扫除,没有人袖手旁观。
B.深秋的老屋一片萧瑟,杂草参差繁乱,无人修剪,鸟儿也不曾停留,这真是草长莺飞。
C.再平凡的工作,我们都不能漫不经心地对待,而要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
D.乍一听,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漏洞还是很多。
4.(3分)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三月的贵州平坝樱花园是最适合赏樱的时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
B.有关科学研究表明,科学佩戴口罩可以总体降低大约80%左右的感染风险。
C.你平时抱有的万事“差不多”心态是导致了你考试失利的重要原因。
D.他向我们描绘了元宵节一家人围坐桌前吃着元宵共话家常的情景。
5.(3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青少年时期的阅读尤为重要,因为青少年是一个人精力最蓬勃旺盛的时期,也是吸收、消化知识的黄金时期
②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
③多读这类作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心灵,进而认识世界
④如果在青少年时期博览那些震撼人心的经典著作,阅读那些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记住那些感人肺腑的妙语佳句,必然会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深深融入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心生感念、心怀感动
⑤更能给我们拥抱生活和热爱生命的执着与激情,以及追求真理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A.①④②③⑤ B.②④①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④③⑤
6.(3分)下列选项对文学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B.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官市”,实为掠夺。
C.《礼记》,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
7.(3分)班级开展“我的语文之旅”学习活动,小湖和小北请你一起完成任务。
小北的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
A.小北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芳草鲜(xiān)美、便舍(shě)船、遂与外人间(jiàn)隔
B.小北想读出安塞腰鼓的欢快、火爆与热情,他这样处理重音: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要读出加点词语的重音,朗读的语调要一个比一个更重,读出渐次高昂的气势。)
C.“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这成什么话”这段话小北用悲伤、低沉、无可奈何的语气来朗读。
D.小北希望读出贺敬之回延安时与亲人见面的激动喜悦心情,他这样处理节奏: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8.(8分)小语邀请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请完成古诗文填写。
伫立江畔,迷离在“① ,白露为霜”的美好意境中;在河之洲,唱出“② ,在河之洲。③ ,君子好逑”的倾慕;徘徊城头,默品穿越两千多年的“一日不见,④ ”的思念;深陷泥中,倾听“⑤ ,胡为乎泥中”的愤懑;偶遇桃源,惊叹“⑥ ,并怡然自乐”的岁月静好;初见石潭,聆听“闻水声,⑦ ”的清越;遥望洞庭,欣赏“气蒸云梦泽,⑧ ”的气势恢宏。
二、阅读。(50分)
9.(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两题。
万山潭作
[唐]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①,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②歌还。
【注释】①解佩:神话故事。郑交甫游万山,巧遇神女,心生爱慕,并向神女索取佩戴饰物,神女解佩赠之,一霎时,神女和佩物均不见,交甫怅然久之。②棹:船桨。
(1)下面关于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钓坐磐石”一个“坐”字显安闲。潭水清澈又与闲适的心情相契合,第一联写出了诗人闲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
B.“鱼行潭树下”看似不可解,实则妙趣横生。细细玩味,就会发现此句直接描写出了树的倒影在潭水中的荡漾美。
C.第三联化用典故,运用美丽的神话为万山潭增添了神秘的迷人风采,也拨动了诗人的心弦,并自然地引出下句诗来。
D.全诗未提一个“乐”字,但“乐”字已化入闲淡之中,有垂钓之乐、赏景之乐、悠然神往之乐,还有月下放歌之乐。
(2)颔联运用 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图景。表现了诗人 心境。
10.(9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宇航员的衣服脏了怎么办?
科童
①衣服嘛,多穿几天又不会破……据宇航员回忆,他们在太空中平均一周才换一次衣服。听起来虽然是个懒人的办法,但在太空旅行中,这还真是无奈的选择。
②首先,空间站里根本没有那么多富余的地方用来放衣服,其次,将0.45千克货物从地球送到空间站,要花掉5000美元至1万美元,因此,每次只能优先运送食物和重要的科学仪器等物资。
③其实,不换衣服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卫生。因为在太空站里,衣服不像在地球上那么容易弄脏。在太空中,宇航员生活在温度恒定的环境中,而且在无重力的情况下,活动起来也不会耗费太多的体力,所以,宇航员很少出汗。
④但是,为了防止肌肉在这种没有重力的环境下萎缩,宇航员还是需要做些体能训练的。因此,他们贴身穿的衣物仍然得定期更换。只是,这些衣服“坚持”的时间比在地球上长多了。
⑤既然不能洗,换下来的脏衣服也就只好堆在空间站里,等待变成太空垃圾啦。然而,当宇航员们结束任务、准备返回地球时,这些越堆越多的脏衣服就又要冒出来找麻烦了——宇航员是乘坐航天飞机“回家”的,在这些“专机”上,除了宇航员和他们的私人物品,还得带上很多实验仪器、记录资料……空间有限啊,哪儿还有给脏衣服留的地方?
⑥可是,把这么大包的脏衣服都丢在太空中,简直就是给地球人脸上抹黑嘛。最后,科学家们终于想出了好办法。
⑦原来,俄罗斯的航天局研制出了一种无人驾驶的货运太空飞船。这种飞船是一次性的,当它把宇航员需要的货物运到空间站之后,宇航员们就把空间站里堆积的垃圾装进去。而这种飞船会根据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返回地球,当它飞进大气层之后,会自动烧毁。这样,脏衣服就可以和其他太空垃圾一起,化为“天边的一道流星”啦!
⑧一位俄罗斯宇航员想出了一个另类的主意。
⑨他到达空间站后,想在那里种些蔬菜,但太空里没有土壤。于是,他想到把自己换下来的旧衣服缝制成球形,将一些碎纸巾、纱布头之类的废物填充在里面——嗯,你在大街上可能见过那种只要浇水头上就会长出绿草的小人吧?那个就是用填充了锯末的纱布缝成的,这位宇航员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做好这些废料球之后,他再把种子放在里面,浇水种植,很快种子就发芽了,看来,这位宇航员的环保意识真是够强的,把“废物利用”的精神都发扬到太空里了。
⑩为了减少太空垃圾,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细菌分解是一个很不错的构想。根据一些学者的设计,细菌不但可以分解掉包括脏衣服在内的垃圾,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热量和一些化学物质。宇航员可以把它们利用起来,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在太空中使用,但这种设想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实现。不过在不久的将来,当人类考虑移居到太空中生活时,这个设想可就要起大作用了。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2)对第②段和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空间站根本没有那么多富余的地方用来放衣服。
B.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每次只能优先向空间站运送食物和重要的科学仪器等物资的原因。
C.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宇航员的旧衣服非常适合在太空中种蔬菜。
D.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宇航员用旧衣服种蔬菜的原理。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在太空中,宇航员生活在温度恒定且无重力的环境中,活动起来耗费体力不会太多,因此他们很少出汗。
B.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换下来的脏衣服,他们结束任务、返回地球时,由于乘坐的航天飞机空间有限,没有把它们带回地球。
C.俄罗斯航天局研制出了一种一次性的无人驾驶的货运太空飞船,这种飞船会根据设定好的程序在返回地球途中进入大气层后自动烧毁。
D.科学家已经利用细菌把包括宇航员脏衣服在内的太空垃圾分解,将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化学物质作为新的能源在太空中使用。
11.(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光
①那应该是一个很特别的冬天,父亲突然回来了,并且天天都在家里,与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说话。用现在的话来说,我突然变成了非留守儿童。
②但是这种情况的变化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为家里带来欢喜,相反家里却总是笼罩在不可言说的压抑气氛里。那个时候,乡镇企业大批倒闭,父亲所在的石灰厂也垮了。企业红火的时候,应该是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候。如今回来了,他成了一名普通的农民,心情郁闷到了极点。父亲又大病一场,恰好那个时候,奶奶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得很重,经抢救才保住了性命。还有弟弟在一棵树上玩耍,树枝插进了眼角,在省城大医院里动了手术,差点瞎了。
③这突如其来的一系列打击,让整个家庭笼罩在巨大的阴影当中。家里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生活变得拮据起来。这种变故让我们茫然不知所措,我们兄弟几个每天都是小心翼翼的。
④直到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还没进家门就听到父亲与母亲那熟悉的谈笑声,这声音非常悦耳,一下子心里就感到很振奋了。
⑤我一进门,父亲就拉我过去,这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他指着地上一堆莲藕给我看,那些莲藕还没有洗净,被黑色的淤泥包裹着。父亲去挖湖藕了。家乡有许多湖泊,野藕到处是,但是相对好挖的地方已经被人承包了起来,只有那些湖泥很深,相对贫瘠的地方可以任意挖。但要挖起来也是相当费力,若肯出力,掀开一大片湖泥,在一米多深的地方,还是能够挖到一些野生的莲藕的。
⑥父亲开始早出晚归,等我们的作业做完,母亲的饭也做好了,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父亲就挑着一担藕回来了。在清点藕的斤两的时候,父亲即使再累,也会凑到秤杆边看斤两,再用粉笔头在墙上写下数字,他很得意,犹如自己拿到了一张满分的试卷。
⑦许久,我们都不知道父亲挖藕的地方,更不知道他是先将冰块敲碎,弄干湖里的水,再用工具一点一点地掀铲淤泥,越挖越深,掀到上面的泥越堆越高,不一会儿就看不到人影了。没过几天,父亲就直不起腰来了,后来就开始贴膏药,后背贴满了,再后来就吃止痛片。
⑧在弄清楚了父亲挖藕的地点后,每个周末的中午就由我给父亲送饭菜和酒。第一次给他送饭的时候,我差点哭了。一大片的泥泞地里,到处是翻开的淤泥,遍布大大小小的坑洼。寒风刺骨,天空阴沉,湖里全是黑泥,很难发现父亲的身影。我跑到湖堤的高处,只望到黑茫茫的一片,我大声地喊“爸爸”,一遍一遍声嘶力竭,声音一下子就消失在宽阔的湖面,没有一丝回响。沿着湖堤来回地跑,不停地呼喊,北风呼呼地叫,把我的呼喊都吹向了身后。我心里焦急万分,怕饭菜很快凉了,更害怕在严寒的冬天里会有更可怕的事情发生,我不敢想下去,一边“哇哇”地哭起来,一边冲进了湖里的淤泥里。沿着风干了的湖泥,我爬上了一个干枯的泥堆,四下张望。
⑨我突然看见在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丝微弱的亮光从某一个泥坑里发出来,内心一下子振奋起来,快步地朝那个方向跑去,一双鞋都深陷到淤泥里,差一点儿滚进了挖藕挖的深坑里。
⑩我多么希望父亲就在那里,哪怕他是睡着了,或是受点小伤。当我的呼喊声已经足够传到那个泥坑的时候,从里面钻出来一个人影,那就是父亲,是他,他正在张望。刚刚止住的眼泪一下子更汹涌地淌了下来,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嗓子干冷得难受极了,我蹲了下来,擦了擦鞋子上的泥,抹干了眼泪。他一打开饭盒,要我坐下,问:“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我没有跟他说我是如何慌张,如何艰难地找到他,只是说:“这边有一丝亮光。”父亲挖得太深,四周的泥堆得太高,里面看不见,他开着一个矿灯。
那一年冬天,父亲挖了65天藕,一天都没有间断过,挖到了过年的费用,挖到了开年的学费,同时也戏剧性地戒掉了几十年的烟瘾。
这么多年,我一直不敢忘却那盏灯的亮光。父亲在中年遭遇到了许多不幸,但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父亲挺了过来,他像一盏灯一样,在我们最惶恐、最无助、没有方向的时候,教会我们怎么去做。
(1)文章中“我”的心情与父亲的情况而变化,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我”的心情 父亲的情况
① 父亲失业,家庭突遭变故
振奋、喜悦 ②
③ 在寒冬和黑暗里寻找父亲
放下心来 ④
(2)根据括号要求,请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
在清点藕的斤两的时候,父亲即使再累,也会凑到秤杆边看斤两,再用粉笔头在墙上写下数字,他很得意,犹如自己拿到了一张满分的试卷。(可从描写方法、词语运用、修辞,任选一个角度作答)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结合全文,说说标题“父亲的光”有什么含义?
12.(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乙】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②也。将军宜枉驾③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选自《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
【注释】①器:用作动词,器重,重视。②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③枉驾:屈尊,这是请别人到某处去时的客气话,枉,委屈,驾,车马。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伯乐不常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马之千里者/将军宜枉驾顾之
C.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虽为马说却意不在马,而是作者借说马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B.【乙】文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非凡才智以及他绝不奉迎、为人谨慎的性格特点。
C.【甲】【乙】两文的表达都是以议论和抒情为主,说理深刻,论证有力,情感鲜明。
D.【甲】文讽刺了统治者摧残人才的现象,【乙】文则表现了刘备善于纳谏和礼贤下士。
(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由是先主遂诣亮。
(5)你认为当今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13.(5分)名著阅读。
(1)保尔最爱读的英国小说是 ,保尔最后的著作是
(2)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用“人物(写出人名)十事件十性格特点”的方式解说文段内容。
他缓缓地,一行又一行地,写成许多页。他全心全意地去刻画他书中人物的形象,有时候,那些生动的、难忘的景象那么清晰地重现了出来,但是他却不能用文字加以表现,写出的字句是那样呆板、无力和缺乏感情,这时候他才初次体验到了创作的痛苦。
他写的每一件事、每一句、每一个字,都必须记住,线索一断,工作就受到了阻碍。他母亲忧伤地关心着儿子的工作。
在写作过程中,他时常必须凭借记忆背诵整页甚至整章,他母亲有时候以为她儿子发疯了……他看见她这样担心,就笑起来了,并且安慰她说,他还没有到完全“发疯”的地步。
三、作文。(40分)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14.(40分) 我们行走在人生之路上,一定有很多收获,收获亲情,我们懂得感恩;收获知识,我们更加成熟;收获品质,我们更加完美……好好思考一下,你在一路走来的过程中到底收获了些什么?请在横线上填一个具体的两字或者四字的词汇。请以“一路走来,_______很多”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
②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15. 听鸟鸣,看花开,品美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所有经历都是生活的馈赠。朱自清在四季美景中,收获了盎然的诗意和崭新的希望;史铁生在经历苦难挣扎后,懂得了爱与包容……生活多姿多彩,总有一些美好值得爱。
请以“这样的生活,值得爱”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4-2025学年甘肃省白银十中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4分)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读书是探寻真理的重要路径。经过历史积diàn_____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往往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厚的人生哲理和人文内hán_____,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塑造品德、净化心灵等大有裨益。养成读书的习惯,坚持阅读经典、品味好书,能指引贴近真理、豁然开朗,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有益于开阔眼界、提升格局;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海中深藏着高远的理想信仰、炽烈的家国情怀。
(1)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汉字注音。
①豁然开朗 huò
②炽烈 chì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积diàn 淀
②内hán 涵
题号 2 3 4 5 6 7
答案 C B D D C C
8.(8分)小语邀请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请完成古诗文填写。
伫立江畔,迷离在“①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的美好意境中;在河之洲,唱出“②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③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的倾慕;徘徊城头,默品穿越两千多年的“一日不见,④ 如三月兮 ”的思念;深陷泥中,倾听“⑤ 微君之躬 ,胡为乎泥中”的愤懑;偶遇桃源,惊叹“⑥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的岁月静好;初见石潭,聆听“闻水声,⑦ 如鸣珮环 ”的清越;遥望洞庭,欣赏“气蒸云梦泽,⑧ 波撼岳阳城 ”的气势恢宏。
二、阅读。(50分)
9.(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两题。
万山潭作
[唐]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①,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②歌还。
【注释】①解佩:神话故事。郑交甫游万山,巧遇神女,心生爱慕,并向神女索取佩戴饰物,神女解佩赠之,一霎时,神女和佩物均不见,交甫怅然久之。②棹:船桨。
(1)下面关于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垂钓坐磐石”一个“坐”字显安闲。潭水清澈又与闲适的心情相契合,第一联写出了诗人闲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
B.“鱼行潭树下”看似不可解,实则妙趣横生。细细玩味,就会发现此句直接描写出了树的倒影在潭水中的荡漾美。
C.第三联化用典故,运用美丽的神话为万山潭增添了神秘的迷人风采,也拨动了诗人的心弦,并自然地引出下句诗来。
D.全诗未提一个“乐”字,但“乐”字已化入闲淡之中,有垂钓之乐、赏景之乐、悠然神往之乐,还有月下放歌之乐。
(2)颔联运用 动静结合 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图景。表现了诗人 闲适、愉悦 心境。
10.(9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宇航员的衣服脏了怎么办?
科童
①衣服嘛,多穿几天又不会破……据宇航员回忆,他们在太空中平均一周才换一次衣服。听起来虽然是个懒人的办法,但在太空旅行中,这还真是无奈的选择。
②首先,空间站里根本没有那么多富余的地方用来放衣服,其次,将0.45千克货物从地球送到空间站,要花掉5000美元至1万美元,因此,每次只能优先运送食物和重要的科学仪器等物资。
③其实,不换衣服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卫生。因为在太空站里,衣服不像在地球上那么容易弄脏。在太空中,宇航员生活在温度恒定的环境中,而且在无重力的情况下,活动起来也不会耗费太多的体力,所以,宇航员很少出汗。
④但是,为了防止肌肉在这种没有重力的环境下萎缩,宇航员还是需要做些体能训练的。因此,他们贴身穿的衣物仍然得定期更换。只是,这些衣服“坚持”的时间比在地球上长多了。
⑤既然不能洗,换下来的脏衣服也就只好堆在空间站里,等待变成太空垃圾啦。然而,当宇航员们结束任务、准备返回地球时,这些越堆越多的脏衣服就又要冒出来找麻烦了——宇航员是乘坐航天飞机“回家”的,在这些“专机”上,除了宇航员和他们的私人物品,还得带上很多实验仪器、记录资料……空间有限啊,哪儿还有给脏衣服留的地方?
⑥可是,把这么大包的脏衣服都丢在太空中,简直就是给地球人脸上抹黑嘛。最后,科学家们终于想出了好办法。
⑦原来,俄罗斯的航天局研制出了一种无人驾驶的货运太空飞船。这种飞船是一次性的,当它把宇航员需要的货物运到空间站之后,宇航员们就把空间站里堆积的垃圾装进去。而这种飞船会根据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返回地球,当它飞进大气层之后,会自动烧毁。这样,脏衣服就可以和其他太空垃圾一起,化为“天边的一道流星”啦!
⑧一位俄罗斯宇航员想出了一个另类的主意。
⑨他到达空间站后,想在那里种些蔬菜,但太空里没有土壤。于是,他想到把自己换下来的旧衣服缝制成球形,将一些碎纸巾、纱布头之类的废物填充在里面——嗯,你在大街上可能见过那种只要浇水头上就会长出绿草的小人吧?那个就是用填充了锯末的纱布缝成的,这位宇航员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做好这些废料球之后,他再把种子放在里面,浇水种植,很快种子就发芽了,看来,这位宇航员的环保意识真是够强的,把“废物利用”的精神都发扬到太空里了。
⑩为了减少太空垃圾,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细菌分解是一个很不错的构想。根据一些学者的设计,细菌不但可以分解掉包括脏衣服在内的垃圾,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热量和一些化学物质。宇航员可以把它们利用起来,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在太空中使用,但这种设想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实现。不过在不久的将来,当人类考虑移居到太空中生活时,这个设想可就要起大作用了。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C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2)对第②段和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空间站根本没有那么多富余的地方用来放衣服。
B.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每次只能优先向空间站运送食物和重要的科学仪器等物资的原因。
C.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宇航员的旧衣服非常适合在太空中种蔬菜。
D.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宇航员用旧衣服种蔬菜的原理。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在太空中,宇航员生活在温度恒定且无重力的环境中,活动起来耗费体力不会太多,因此他们很少出汗。
B.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换下来的脏衣服,他们结束任务、返回地球时,由于乘坐的航天飞机空间有限,没有把它们带回地球。
C.俄罗斯航天局研制出了一种一次性的无人驾驶的货运太空飞船,这种飞船会根据设定好的程序在返回地球途中进入大气层后自动烧毁。
D.科学家已经利用细菌把包括宇航员脏衣服在内的太空垃圾分解,将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化学物质作为新的能源在太空中使用。
11.(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光
①那应该是一个很特别的冬天,父亲突然回来了,并且天天都在家里,与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说话。用现在的话来说,我突然变成了非留守儿童。
②但是这种情况的变化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为家里带来欢喜,相反家里却总是笼罩在不可言说的压抑气氛里。那个时候,乡镇企业大批倒闭,父亲所在的石灰厂也垮了。企业红火的时候,应该是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候。如今回来了,他成了一名普通的农民,心情郁闷到了极点。父亲又大病一场,恰好那个时候,奶奶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得很重,经抢救才保住了性命。还有弟弟在一棵树上玩耍,树枝插进了眼角,在省城大医院里动了手术,差点瞎了。
③这突如其来的一系列打击,让整个家庭笼罩在巨大的阴影当中。家里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生活变得拮据起来。这种变故让我们茫然不知所措,我们兄弟几个每天都是小心翼翼的。
④直到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还没进家门就听到父亲与母亲那熟悉的谈笑声,这声音非常悦耳,一下子心里就感到很振奋了。
⑤我一进门,父亲就拉我过去,这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他指着地上一堆莲藕给我看,那些莲藕还没有洗净,被黑色的淤泥包裹着。父亲去挖湖藕了。家乡有许多湖泊,野藕到处是,但是相对好挖的地方已经被人承包了起来,只有那些湖泥很深,相对贫瘠的地方可以任意挖。但要挖起来也是相当费力,若肯出力,掀开一大片湖泥,在一米多深的地方,还是能够挖到一些野生的莲藕的。
⑥父亲开始早出晚归,等我们的作业做完,母亲的饭也做好了,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父亲就挑着一担藕回来了。在清点藕的斤两的时候,父亲即使再累,也会凑到秤杆边看斤两,再用粉笔头在墙上写下数字,他很得意,犹如自己拿到了一张满分的试卷。
⑦许久,我们都不知道父亲挖藕的地方,更不知道他是先将冰块敲碎,弄干湖里的水,再用工具一点一点地掀铲淤泥,越挖越深,掀到上面的泥越堆越高,不一会儿就看不到人影了。没过几天,父亲就直不起腰来了,后来就开始贴膏药,后背贴满了,再后来就吃止痛片。
⑧在弄清楚了父亲挖藕的地点后,每个周末的中午就由我给父亲送饭菜和酒。第一次给他送饭的时候,我差点哭了。一大片的泥泞地里,到处是翻开的淤泥,遍布大大小小的坑洼。寒风刺骨,天空阴沉,湖里全是黑泥,很难发现父亲的身影。我跑到湖堤的高处,只望到黑茫茫的一片,我大声地喊“爸爸”,一遍一遍声嘶力竭,声音一下子就消失在宽阔的湖面,没有一丝回响。沿着湖堤来回地跑,不停地呼喊,北风呼呼地叫,把我的呼喊都吹向了身后。我心里焦急万分,怕饭菜很快凉了,更害怕在严寒的冬天里会有更可怕的事情发生,我不敢想下去,一边“哇哇”地哭起来,一边冲进了湖里的淤泥里。沿着风干了的湖泥,我爬上了一个干枯的泥堆,四下张望。
⑨我突然看见在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丝微弱的亮光从某一个泥坑里发出来,内心一下子振奋起来,快步地朝那个方向跑去,一双鞋都深陷到淤泥里,差一点儿滚进了挖藕挖的深坑里。
⑩我多么希望父亲就在那里,哪怕他是睡着了,或是受点小伤。当我的呼喊声已经足够传到那个泥坑的时候,从里面钻出来一个人影,那就是父亲,是他,他正在张望。刚刚止住的眼泪一下子更汹涌地淌了下来,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嗓子干冷得难受极了,我蹲了下来,擦了擦鞋子上的泥,抹干了眼泪。他一打开饭盒,要我坐下,问:“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我没有跟他说我是如何慌张,如何艰难地找到他,只是说:“这边有一丝亮光。”父亲挖得太深,四周的泥堆得太高,里面看不见,他开着一个矿灯。
那一年冬天,父亲挖了65天藕,一天都没有间断过,挖到了过年的费用,挖到了开年的学费,同时也戏剧性地戒掉了几十年的烟瘾。
这么多年,我一直不敢忘却那盏灯的亮光。父亲在中年遭遇到了许多不幸,但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父亲挺了过来,他像一盏灯一样,在我们最惶恐、最无助、没有方向的时候,教会我们怎么去做。
(1)文章中“我”的心情与父亲的情况而变化,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我”的心情 父亲的情况
① 小心翼翼、压抑惶恐 父亲失业,家庭突遭变故
振奋、喜悦 ② 父亲开始挖藕,早出晚归,用劳动支撑家庭
③ 焦急、害怕、恐慌 在寒冬和黑暗里寻找父亲
放下心来 ④ 看到父亲从泥坑中出现,确认他安全
(2)根据括号要求,请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
在清点藕的斤两的时候,父亲即使再累,也会凑到秤杆边看斤两,再用粉笔头在墙上写下数字,他很得意,犹如自己拿到了一张满分的试卷。(可从描写方法、词语运用、修辞,任选一个角度作答)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结合全文,说说标题“父亲的光”有什么含义?
【解答】
(1)①小心翼翼、压抑惶恐②父亲开始挖藕,早出晚归,用劳动支撑家庭③焦急、害怕、恐慌④看到父亲从泥坑中出现,确认他安全
(2)示例一描写方法: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凑到秤杆边看”“写下数字”等动作,细致刻画了父亲清点藕的斤两时的认真;“得意”的神态,生动展现了他通过劳动获得成果后的满足与自豪,体现出父亲在困境中对家庭的责任感。
示例二词语运用:“即使再累”突出父亲身体的疲惫,“也会”强调他对劳动成果的重视,“得意”一词直接点明父亲的心理,这些词语形成对比,凸显出父亲为家庭付出的艰辛以及收获成果时的欣慰。
示例三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看藕的斤两比作“拿到了一张满分的试卷”,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对劳动成果的珍视和内心的自豪,表现出他在困境中通过劳动找到价值的状态。
(3)有责任感、勇于担当:家庭遭遇变故后,父亲放下失落,通过挖藕承担起家庭重担,支撑起家庭开销。
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在严寒的冬天,在恶劣的淤泥环境中坚持挖藕65天,即使身体不适(贴膏药、吃止痛片)也不放弃。
乐观积极:挖藕归来后与家人有说有笑,清点藕的斤两时得意自豪,用自己的状态感染家人。
(4)表层含义:指父亲在黑暗的泥坑中使用的矿灯发出的微弱亮光,这束光帮助“我”找到了父亲。
深层含义:象征着父亲在家庭遭遇困境时,用坚韧、担当和劳动为家人带来的希望与方向;代表着父亲身上展现出的面对挫折不屈不挠的精神之光,照亮了“我”的心灵,成为“我”成长中难忘的精神力量。
12.(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乙】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②也。将军宜枉驾③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选自《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
【注释】①器:用作动词,器重,重视。②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③枉驾:屈尊,这是请别人到某处去时的客气话,枉,委屈,驾,车马。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同“饲”,喂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
③策之不以其道 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而伯乐不常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马之千里者/将军宜枉驾顾之
C.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甲】文虽为马说却意不在马,而是作者借说马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B.【乙】文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非凡才智以及他绝不奉迎、为人谨慎的性格特点。
C.【甲】【乙】两文的表达都是以议论和抒情为主,说理深刻,论证有力,情感鲜明。
D.【甲】文讽刺了统治者摧残人才的现象,【乙】文则表现了刘备善于纳谏和礼贤下士。
(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由是先主遂诣亮。
(5)你认为当今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解答】
(1)①同“饲”,喂 ②怎么 ③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2)A
(3)C
(4)①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②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
(5)示例:扎实的才能与学识;自信与坚持;懂得把握机遇;积极进取的心态;谦逊与务实。
13.(5分)名著阅读。
(1)保尔最爱读的英国小说是 《牛虻》 ,保尔最后的著作是 《暴风雨所诞生的》
(2)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用“人物(写出人名)十事件十性格特点”的方式解说文段内容。
他缓缓地,一行又一行地,写成许多页。他全心全意地去刻画他书中人物的形象,有时候,那些生动的、难忘的景象那么清晰地重现了出来,但是他却不能用文字加以表现,写出的字句是那样呆板、无力和缺乏感情,这时候他才初次体验到了创作的痛苦。
他写的每一件事、每一句、每一个字,都必须记住,线索一断,工作就受到了阻碍。他母亲忧伤地关心着儿子的工作。
在写作过程中,他时常必须凭借记忆背诵整页甚至整章,他母亲有时候以为她儿子发疯了……他看见她这样担心,就笑起来了,并且安慰她说,他还没有到完全“发疯”的地步。
【解答】
(1)《牛虻》《暴风雨所诞生的》
(2)保尔 柯察金在双腿完全瘫痪,双目失明,只有右手还能活动的情况下,通过文学创作重新参加战斗。他回忆自己的经历,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在母亲的帮助下创作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保尔以顽强的毅力向命运发起挑战,他是一个有理想抱负、坚韧顽强、乐观向上的钢铁般的战士。
三、作文。(40分)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14.(40分) 我们行走在人生之路上,一定有很多收获,收获亲情,我们懂得感恩;收获知识,我们更加成熟;收获品质,我们更加完美……好好思考一下,你在一路走来的过程中到底收获了些什么?请在横线上填一个具体的两字或者四字的词汇。请以“一路走来,_______很多”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
②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解答】
一路走来,幸福多多
窗外,北风呼呼地吹着,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肆意摇晃,地上铺着一层薄雪,一派肃杀的气息。
这么冷的天气,同学们都躲在教室里,生怕与屋外寒冷的北风正面接触。就连平日里最爱动的同学,也乖乖地坐在教室里,手捧一本书,眼巴巴地望着窗外。
一阵寒风呼啸而过,窗外的树枝打到玻璃上,啪啪地响。我抬头望去,似乎隔着厚厚的墙壁也能感受到北风的寒冷。我不禁打了个哆嗦。心中难过起来:唉!这鬼天气,白天都这么冷,晚上呢?那岂不是更冷!怎么办呢,宿舍里就那么一床被子,我该怎么熬过这寒冷的冬夜呢?
正纠结间,班主任过来了:“小玲,出来下,校门口有人找你,快去看看吧!”“会是谁呢?”我带着疑惑走向校门口。一路上,北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又冷又疼。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寒冷的北风中,走近一看,竟然是妈妈!
我高兴地跑过去:“妈,你怎么来了?”“这天突然降温,怕你晚上冷,这不,又给你送了一床棉被,可别冻着。”妈妈用她温暖的大手捂着我冰冷的脸。我抬头看着妈妈,岁月在妈妈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风肆意吹着妈妈的头发,不知何时,妈妈的两鬓竟然有了白发!忽然,心中一股暖流直抵眼眶,一种幸福感溢满心间,不由得伸手抱住了寒风中的妈妈。“快回教室吧,外边冷。”妈妈把被子递到我的手里。“嗯。妈,路上小心点。”
抱着厚厚的棉被,心里满满的幸福。低头嗅一嗅,上面还有妈妈的味道。北风依旧吹着,但我已不再惧怕寒冷。因为妈妈的爱,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温暖着我的心灵,那一刻,幸福在心间流淌。
15. 听鸟鸣,看花开,品美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所有经历都是生活的馈赠。朱自清在四季美景中,收获了盎然的诗意和崭新的希望;史铁生在经历苦难挣扎后,懂得了爱与包容……生活多姿多彩,总有一些美好值得爱。
请以“这样的生活,值得爱”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答】
这样的生活,值得爱
在时光的长河中,生活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个细节都蕴藏着深深的爱意。我热爱这样的生活,它带给我无尽的欢乐和启示,让我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我就会被窗外清脆的鸟鸣声唤醒。那是大自然的乐章,它告诉我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推开窗户,深深地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聆听鸟儿的歌唱,欣赏花朵的绽放,每一刻都让我感到无比的宁静和喜悦。
午后,我喜欢在书房里静静地阅读。书是我最好的朋友,它带我穿越时空,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我沉醉在文字的世界里,与书中的主人公一同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每一本书都像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在阅读中,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思考和感悟人生。
傍晚时分,我会和家人一起围坐在餐桌旁,品尝妈妈亲手做的美食。那是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佳肴,它们不仅满足了我的味蕾,更传递了家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在饭桌上,我们分享着彼此的生活琐事和喜怒哀乐,笑声和谈话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和谐的氛围。这样的时光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除了这些日常的美好时光,我还喜欢去旅行,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我走过山川河流,看过日出日落,体验过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的真谛。在旅行中,我收获了无数的感动和启示,它们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这样的生活,充满了美好和温暖。它让我学会了珍惜和感恩,也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爱这样的生活,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无限可能。
第19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