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0 19:1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刺客信条:起源》
《全面战争:罗马》
同学们,有没有玩过《刺客信条:起源》或者《全面战争:罗马》这类游戏?这些游戏里复原的角斗士竞技场、凯旋门,还有那些身着盔甲的士兵,其实都源自真实的古罗马历史。让我们带着游戏里的好奇,学习罗马如何从台伯河畔的一个小城邦,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又为何在辉煌之后走向衰亡?
制作:黎燕琳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5课
共和奠基与扩张
——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一、共和奠基与扩张——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结合教材,梳理罗马建国的基本信息
罗马
地理环境
特点
雅典
海洋文明
时间
地点
台伯河的东岸,有七座山丘,所以罗马又称作“七丘之城”。
含义
一、共和奠基与扩张——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罗马城的象征
了解罗马起源的传说
母狼整体的神情警觉而威严,神态凶残,四肢健壮,浑身洋溢着野性的生命力
核心人物
主要事件
叔叔篡位→兄弟被抛河→被母狼和牧羊夫妇救助→长大后复仇→建新城
充分展示了罗马人对暴力和野性的崇拜。母狼是罗马城的图腾。战神阿瑞斯的性格也代表了罗马人的性格。
一、共和奠基与扩张——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梳理罗马共和国建立的基本概况及《十二铜表法》的内容?
时间
罗马城邦
BC1000年
BC753年
王政时代
罗马共和国
BC509年
共和时代
罗马从原始社会的公社制度向国家过渡时期
机构
共和政体
成文法
内容
扩张①
作用
意义: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相传,罗马的最后一任国王(高傲者小塔克文)是个骄纵跋扈独断专行的暴君。公元前509年,一批有权势的贵族,驱逐了国王,把“王政”改为共和政体,
小塔克文
一、共和奠基与扩张——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整理罗马权力机关关系图?
元老院
执政官
(两个)
公民大会
保民官
权力最大
形式上最高权力机关
主持日常政务
政策权
监督执政官
掌握行政权,任期满后自动进入元老院
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批准选举案、决议案
制定、提交法律
三方同时发挥作用,相互制衡
相当于君主的统治
相当于贵族的统治
代表平民
“权力在人民,权威在元老院。”——西塞罗《论法律》
“罗马是通过行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实施统治的。……这是历史上最早的‘权力制衡’政府”。——塞缪尔·E.芬纳,《统治史(卷一):古代的王权和帝国——从苏美尔到罗马》
实质:奴隶主贵族的专政
共和政体
一、共和奠基与扩张——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根据案例分析习惯法和《十二铜表法》的不同影响?
平民查看公布于广场的《十二铜表法》
案例:平民马库斯向贵族卢修斯借贷10枚金币,约定3个月后偿还,以家中唯一的耕牛作为抵押。到期后马库斯因农作物歉收无力偿还。
按照习惯法法官怎么判?
判耕牛归卢修斯所有,若仍不足抵债,平民需为卢修斯服役1年
按照《十二铜表法》法官怎么判?
根据《十二铜表法》第3表,债务纠纷需经法庭裁定。马库斯无力偿还,卢修斯可获得耕牛抵债,但不得额外要求其为奴(法律未规定此条款)。同时,马库斯可申请6个月延期,若到期仍未偿还,耕牛归卢修斯所有。双方必须按条文执行,不得随意曲解
习惯法依赖贵族解释、随意性大
成文法有明确文字依据,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
一、共和奠基与扩张——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根据教材来归纳罗马国家的扩张过程?
扩张③
结果
奴隶来源
奴隶地位
起义时间
起义背景
起义领袖
起义影响
扩张②
罗马共和国成为整个地中海霸主
更多奴隶是推动罗马不断扩张的重要动力
一、共和奠基与扩张——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根据材料及教材概括罗马共和国衰落的原因?
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对此有如下描绘:
这些奴隶为他们的主人创造了难以想象的收益,但他们本身却因夜以继日地在地下挖掘而奄奄一息,许多人甚至在极端的艰苦下失去生命。他们不能喘息,更不能休憩,在监工无情的鞭笞下,他们被迫忍受这种世间最可怕的不幸,如草芥般悲惨地结束一生。尽管也有少数人能凭借强劲的体魄和不屈的意志力熬下去,但因为遭受的苦难太深,他们宁愿死去也不愿苟活。
斯巴达克起义
直接原因:斯巴达克起义
罗马角斗场
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尖锐
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贵族要求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于是推动帝国的产生
帝国鼎盛与和平
——罗马帝国
二、帝国鼎盛与和平——罗马帝国
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不久,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根据教材梳理罗马帝国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凯撒
克拉苏
庞培
苏拉
元老院
率军征服高卢全境,越过卢比孔河击败庞培势力,平定埃及等地叛乱
镇压斯巴达克起义,瓦解了规模庞大的奴隶反抗势力
征服叙利亚、巴勒斯坦等东方地区,击败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显著扩大罗马东部版图
前三头同盟
军事奇才
领导者
建立
结果
共和制消亡
确立帝制
时间
二、帝国鼎盛与和平——罗马帝国
屋大维如何巩固统治?
政治举措
其他措施
帝制取代共和制是历史的倒退吗?
①适应了当时奴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帝国
②最初两百年局势的稳定,经济繁荣
二、帝国鼎盛与和平——罗马帝国
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
用时间轴梳理罗马帝国的发展历程?
非洲
亚洲
欧洲
范围
时间
BC27年
公元2世纪
公元3世纪
公元375年
公元395年
公元476年
屋大维创立元首制,帝国建立
陷入危机
蛮族入侵
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
危机爆发与终结
——罗马帝国的衰亡
三、危机爆发与终结——罗马帝国的衰亡
概括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内部原因
表现
外部原因
实质:奴隶制危机
分裂
灭亡
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结束,进入封建社会
三、危机爆发与终结——罗马帝国的衰亡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罗马奴隶制危机、封建制因素成长的必然结果。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罗马社会的基本矛盾,即日益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与奴隶制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如果说奴隶、隶农和其他下层人民的反抗斗争从内部动摇着罗马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基础,那么统治阶级内部的腐败、混战则进一步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覆灭。——贾娟《世界通史》
说出罗马帝国衰亡的逻辑链条?
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奴隶制生产关系产生矛盾(根本原因)→西罗马帝国灭亡(必然结果)
奴隶、隶农和其他下层人民的反抗斗争→动摇罗马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基础→加速西罗马帝国覆灭
统治阶级内部的腐败、混战→进一步加速西罗马帝国的覆灭
三、危机爆发与终结——罗马帝国的衰亡
联系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你认为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是及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避免制度僵化;二是重视民生,缓和阶级矛盾,维护下层民众权益;三是加强统治集团自身建设,杜绝腐败,避免内部纷争。
课堂总结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罗马城邦
罗马帝国
帝国的衰亡
地理环境
政权与法律
贵族共和与人民权利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从共和制到帝制的演变
帝国的繁荣:疆土范围、文明交融
内忧外患
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灭亡
课堂演练
1.(2025·广州天河区九上期末·4)共和政体是罗马共和国实行的一种国家形式,它较早体现了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以下最能证明这一说法的史实是( )
A.保民官有权否决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B.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C.凯撒被元老院任命为终身独裁官
D.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 ”政治形式
2.(2025·山东泰安中考·9)罗马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人确立的诉讼程序、律师制度、陪审制度等为后世所承袭。《拿破仑法典》主要参照了罗马法,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法典》制定本国法律。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体系完备,程序严谨 D.对西方法治产生深远影响
A
D
课堂演练
3.(2025·天津中考·18)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509年。这一时间还可以表述为( )
A.公元前6世纪初期
B.公元前6世纪未期
C.公元前4世纪初期
D.公元前4世纪未期
4.(2025·牡丹江中考模拟·19)《罗马精神》中提到“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下列罗马不同历史阶段与法律成果搭配正确的是( )
A.罗马共和国时期--《十二铜表法》
B.西罗马帝国时期--《新法典》
C.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典》
D.东罗马帝国时期--经济法、万民法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