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新课导入
在我们的印象中,老虎是百兽之王,怎么
就窝囊了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看一看吧!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作者简介
叶至善(1918-2006)中国编辑出
版家。生于江苏苏州,卒于北京。叶圣
陶老先生之子,曾帮父亲编辑《开明少年》
月刊和《开明少年丛书》。1952年主编
《中学生》杂志。著有文学传记《梦魇》曾
获1987年“新长征”科普创作一等奖。
náng
囊
xiàn
羡
yīn
殷
piě
撇
méi
霉
kuī
亏
zhuō
拙
我会认
啊
(用在句末表示语气,也用在句中稍作停顿)你好啊!
(表示惊异或赞叹)啊,下雪了!
(表示追问)啊?你说什么?
(表示惊疑)啊?怎么回事?
(表示许诺,也表示明白过来)啊,是你呀!
唉
(应人声;叹息的声音)唉声叹气
(表示伤感或惋惜)唉,太可惜了。
老虎 文艺 表演 班级 露面 角色 殷切期待 一段 俩人 排练 硬邦邦 严严实实事到临头 危机 连衣裤 套头 通情达理逃跑 充分 自信 亏得 挖洞 提示 撤换紧张 哄堂大笑 接连不断 砸锅 至今
唉声叹气 垂头丧气
词语表
词语搭配
( )的目光
殷切
( )的尾巴
( )的自信
( )的表演
( )的老虎
( )的好老师
充分
笨拙
窝囊
硬邦邦
通情达理
( )地回答
( )地提示
( )地等待
( )地说
照实
不断
紧张
唉声叹气
窝囊——无能 殷切——恳切
羡慕——向往 通情达理——善解人意
提示——提醒 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笨拙——愚笨 唉声叹气——长吁短叹
期待——期盼
近义词
机灵——迟钝 哄堂大笑——哑然失笑
满意——失望 垂头丧气——兴致勃勃
笨拙——灵活 唉声叹气——喜笑颜开
自信——自卑 通情达理——强词夺理
窝囊——威武 羡慕——鄙视 殷切——冷漠
反义词
词语解释
【窝囊】
【通情达理】
【垂头丧气】
【唉声叹气】
【哄堂大笑】
【笨拙】
无能;怯懦。
【殷切】
深厚而急切。
笨;不聪明;不灵巧。
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懂得道理,说话做事合情合理。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讲的?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我”在小学一次班级演出中扮演一只大老虎,因不会豁虎跳
遭到同学的嘲笑,导致演出砸锅,自己却一直不明原因的故事。
文章解析
结合课文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说在排练节目和表演时,“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再填一填。
我念的那所小学每星期六下午全校开周会,会上总有文艺表演。由十二个班级轮流演出,每个学期一个班级至多轮到两次。
我一直没在台上露过面,看着同班的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边说边比画,我真个羡慕得要死。我多想在台上露露脸,尝尝大家都看着我、给我鼓掌是什么味道。
第一部分(1-2):写“我”期待参加文艺表演。
夸张地写出了“我”羡慕的程度,表达了
“我”迫切想上台表演的心情。
心理描写:
写出了“我”
羡慕的原因
起因-期待表演
有一回又轮到我们班表演,班主任在分派角色的时候,我殷切期待的目光可能引起了她的注意。分派到最后,她看了我半晌才下决心说:“就这样吧,你扮老虎。”
“半晌”“才”说明班主任做决定时犹豫不定,因为什么呢?
经过-分派角色
神态描写:写出了“我”对上台露脸的渴望。
可提出疑问批注:班主任为什么看了“我”半响?她在想些什么?
这一回我们班演的是《兄妹历险记》,中间有这么一段情节:兄妹俩在森林里迷了路,碰上一只大老虎。我就扮这只大老虎,用不着说话。
交代了“我”扮演的是一只
不用说话的老虎。
可体会内容批注:
情节如此简单,还没
有台词,肯定能演好。
于是开始排……额头正中还有个“王”字。
这倒好,脸还是露不成。捧着严严实实的“头盔”,我正发愣。那个演哥哥的小朋友还故意逗我:“你会豁虎跳吗?”
“不会。”我只好照实回答。
经过-排练时
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因不能在台上露脸而失望的心情。
可记录感受批注:因套着老虎头不能露脸“我”有些失望。
这一词语说明我是个诚实的孩子。
豁虎跳
“不会豁虎跳算什么老虎。”他撇了撇嘴。
真没想到,事到临头还会出现危机。我看着老师的脸,就怕她改变主意。
心理和动作描写:
面对小朋友的质疑
“我”害怕、紧张,生怕老师改变主意。
“危机”一词夸大了
“我”怕失去表演机
会的恐慌。
神态描写:写出了演哥哥的小朋友对“我”不会豁虎跳的不满和轻蔑。
“我”的心情 原因 所在段落
期待表演 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 第2自然段
有些担心 不会豁虎跳,怕老师改变主意,把我换了。 第9自然段
填一填
老师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老师。她说:“不要紧,扮老虎不一定要豁虎跳。你先四脚着地爬上台,见了他们兄妹俩就站起来,啊呜啊呜叫着,向他们扑过去,他们逃,你就追。等到猎人上场,对你连开两枪,你就躺下来——死掉。记住了吗?”
“记住了!”我连忙答应。我有充分的自信。
老师的话给了“我”信心,让我认为扮老虎很简单,为下文“我”的表演失败埋下伏笔。
语言描写:写出了“我”生怕老师反悔的小心思,也体现出“我”的自信。
老师告诉“我”扮老虎不
一定要豁虎跳,并指点
“我”怎么扮演老虎。
填一填
“我”的心情 原因 所在段落
期待表演 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 第2自然段
有些担心 不会豁虎跳,怕老师改变主意,把我换了。 第9自然段
充满自信 得到老师的鼓励和指导,知道怎么演老虎了 第11自然段
班主任老师和演哥哥的小朋友对扮老虎的意见有什么不同?
演哥哥的小朋友一直认为扮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师认为扮老虎不一定要“豁虎跳”。
“现在开始排练。你把老虎头套上。”
套上老虎头,一股霉糨糊味儿直冲脑门,眼前也一片模糊。亏得眼睛那儿挖了两个小窟窿,要不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我"套上老虎头,只露两只眼睛,虽不喜欢这个道具,但还是忍着表演,可见“我”很珍惜这次表演的机会。“直冲”“亏得”表明带着这个纸糊的老虎头极不舒服。
我弯下身子向前爬,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向前爬,再向前爬,快站起来,你没看见他们吗?向他们扑过去!唉,你怎么不叫哇?嗓门要大。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老虎。”
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脸,没想到也这么难。
心理描写,写出了“我”扮老虎的感受:没想到这么难,简直出乎“我”的意料。
从老师不断提示的内
容中可以看出“我”
的表演不是那么尽如
人意。
看来老师对我的演技并不满意,她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话可多了,说我这只老虎太窝囊,连豁虎跳也不会,只会在地上爬,还说他从没见过不会豁虎跳的老虎。随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撤换我,他也只好将就。
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再次被演哥哥的小朋友嫌弃后的感受:因为老师没有把“我”撤换而有些小得意。
第二部分(3-16):写演出前“我”排练节目的情况。
“我”的心情 原因 所在段落
期待表演 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 第2自然段
有些担心 不会豁虎跳,怕老师改变主意,把我换了。 第9自然段
充满自信 得到老师的鼓励和指导,知道怎么演老虎了 第11自然段
忐忑得意 排练中才发现老虎不好演。再次被演哥哥的小朋友嫌弃后,老师 没有撤换“我”。 第15和16自然段
填一填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终于”加三个“到了”连用,表现了“我”对这次表演的期待。
经过-演出
我穿上老虎皮,套上老虎头,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从第一次上台时“紧张”
地等候,到表演时笨拙的
动作及“笑得我脸上一阵
热”的神态都写出了“我”
此时的紧张程度。
心理描写,“笨拙”的表演没有演出老虎的威武,演成了“窝囊的老虎”揭示了全场师生被逗乐的原因,也照应了题目。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摘下老虎头,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老师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心理神态描写:“总算”表现了“我”的如释重负。“躺下来死掉”既是对剧情的介绍,也是对演出失败的调侃。“满头满脸都是汗珠”更是写出了“我”的紧张和狼狈。
心理描写:演哥哥小朋友第三次嫌弃我不会豁虎跳后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我”当时的羞愧自责。
在这一部分,注意抓住对“我”的细节描写
体会“我”:演出前的紧张
演出时的狼狈
演出后的自责
第三部分(17-20):写我演出时的紧张和狼狈。
“我”的心情 原因 所在段落
期待表演 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 第2自然段
有些担心 不会豁虎跳,怕老师改变主意,把我换了。 第9自然段
充满自信 得到老师的鼓励和指导,知道怎么演老虎了 第11自然段
忐忑得意 排练中才发现老虎不好演,又再次被演哥哥的小朋友嫌弃后,老师 没有撤换“我”。 第15和16自然段
紧张狼狈 第一次上台表演。什么也不记得,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第18、19、
自然段
填一填
后来呢?后来我发誓,今后决不再扮老虎。可是每回上动物园,我总要去看看老虎,想看看老虎是怎么豁虎跳的。可是老虎在笼子里不是打瞌睡,就是垂头丧气地踱来踱去,从没见过它们豁过什么虎跳。
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就会惹起哄堂大笑呢?我至今还不明白。
结果-寻找失败根源
三个词语说明这件事
成了“我”的心病。
最后连用两个问句,写
出了“我”的疑惑不解。
以“至今还不明白”结
尾留下悬念,留给读者
无限思考的空间。
第四部分(21-22):写
“我”演出后寻找失败的
原因及内心的困惑。
“我”的心情 原因 所在段落
期待表演 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 第2自然段
有些担心 不会豁虎跳,怕老师改变主意,把我换了。 第9自然段
充满自信 得到老师的鼓励和指导,知道怎么演老虎了 第11自然段
忐忑得意 排练中才发现老虎不好演,又再次被演哥哥的小朋友嫌弃后,老师 没有撤换“我”。 第15和16自然段
紧张狼狈 第一次上台表演。什么也不记得,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第18、19、
自然段
疑惑不解 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有豁虎跳就会惹起哄堂大笑呢? 第22自然段
填一填
找出演哥哥的小朋友分别在什么时候对“我”
不会豁虎跳表示嫌弃?
分别在排练时、排练结束后和演出结束后。
说一说为什么“我”的演出失败了?
因为“我”不会豁虎跳,在台上演出时,没有“豁虎跳”,就显得不够威武凶猛,就像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因此引起了台下师生的哄堂大笑,所以演出失败了。
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窝囊吗?
可以怎么开导“我”?
“我”的演出并不窝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
演方式,只要你付出了,用心表演了,那就是成
功的。不要太在意大家的笑声,一个演员能给大
家带来笑声和快乐,也是不错的。
主题思想
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回忆了作者童
年时在一次全校文艺表演中扮演老虎,因不
会豁虎跳遭到同学嘲笑,自己却一直不明白
原因的故事。本文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在成长
中的困惑及求真的精神。
文章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