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时练习卷(2)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仿生学吗 让我们走进仿生学,探索自然中的奥秘。
课文基础进阶
【第一步:仿生学初了解】
一、兴趣小组制作了仿生资料表,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字词。
自然动物 仿生物品 具体介绍
蝙蝠 雷达 大多数蝙蝠以苍yíng( )、wén( )子等昆虫为食,它们在夜里活动,可以依靠回声进行定位,即使是一条细细的绳子,它们也可以轻易避开。科学家们通过yán jiū( )蝙蝠发明了雷达,从而保证了飞机在夜间的安全 jià shǐ( )。
鱼 潜艇 鱼类为什么能够在水中自由沉浮呢 因为它们拥有一个独特的器官——鱼鳔。当鳔里鼓足了气,鱼的身体就会略微变大,鱼便能够浮上来,反之则会沉下去。据此,科学家们yán( )制出了潜艇。
二、准确掌握字词句是研究仿生学的基本要求,请你按要求完成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荧幕(yíng) B. 即使(jì) C. 铃铛(dǎng) D. 障碍(zhàn)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科学技术十分 的今天,人们对于蝙蝠能够在夜间飞行的秘密有了更多的 。
A.发现 发明 B.发达 发现 C.发明 发现 D.发达 发明
3.仔细阅读下面句子,按要求填空。
他们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了许多铃铛。
(1)“系”是个多音字,在字典中的解释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系”在上面的句子中读 ,意思是 (填序号);在“情系于民”中读 ,意思是 (填序号)。
(2)联系上下文可知,“横七竖八”的意思是 ,类似这样含有一组反义词的词语我还知道 、 。
【第二步:仿生学大揭秘】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深入理解仿生学的意义。(13分)
(一)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郝应其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他们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了许多铃铛,然后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人的耳朵听不见超声波,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 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二)蝴蝶和人造卫星(节选)
①我们知道,当飞机飞到一两万米的高空时,那里的气温比地面低多了,人几乎经受不住那样的寒冷。而卫星穿过大气层后,进入离地球二三百千米的轨道运行,朝着太阳的时候,温度一下子可以上升100~200摄氏度;当它背向太阳的时候,温度又骤然下降100~200摄氏度。这种骤升骤降的温度差,会烤坏卫星的外壳,冻裂卫星上的仪器。航天科学家为解决卫星的温度控制问题伤透了脑筋。不过,你也许想不到,解决这个大难题时,蝴蝶居然帮了大忙。
② 原来,一些蝴蝶的身体表面生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可以调节体温。当外界气温升高时,这些鳞片就倾斜,以减少对太阳光的吸收。当外界气温骤然下降时,这些鳞片又自动地平铺在蝴蝶身体的表面,让阳光直射在鳞片上,以便吸收更多的热,从而调节蝴蝶的体温。
③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将卫星表面设计成百叶窗的样子。这种“百叶窗”能放能收,有了它,卫星表面的温度差大大减小,从而能够安全地遨游太空。
(选自《快乐语文》,有删改)
1.根据两篇选文,概括科学家发现的关于蝙蝠和蝴蝶的秘密,以及他们受此启发而发明的东西或创新设计。(3分)
动 物 秘 密 发明或设计
蝙蝠 (1) 雷达
蝴蝶 (2) (3)
2.阅读选文(一),根据蝙蝠探路的原理图,完成雷达工作原理简图。(4分)
3.小组针对选文(二)第①自然段加点词“几乎”展开了讨论,用“ ”选出正确的观点。(2分)
(1)小语:可以把“几乎”删掉,这样句子更简洁,意思更清楚。 ( )
(2)小文:“几乎”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严谨性,不能删掉。 ( )
4.根据两篇选文,完成下表。(4分)
选文 提问角度 所提问题
(一) (1) (2)
(二) (3) (4)
综合探究拓展
【第三步:仿生学巧拓展】
四、生物是人类的老师。下列发明是从哪里获得灵感的 选一选吧。
A. 鸟 B.海豚 C.萤火虫 D.苍蝇
声呐( ) 飞机( ) 人工冷光( ) 小型气体分析仪( )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一、蝇 蚊 研究 驾驶 研
二、1. A 解析:B 项, “即使”的“即”应读“jí”;C项, “铃铛”的“铛”应读“dāng”;D项, “障碍”的“障”应读“zhàng”。
2. B解析:“发达”的意思是(事物)已有充分发展,(事业)兴盛。可以用来形容“科学技术”。“发现”的意思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可以与“秘密”搭配。故题目中横线上应填“发达”“发现”。
3. (1) jì ① xì ④ (2) 形容纵横杂乱 示例:左邻右舍·南征北战
三、1.(1)蝙蝠夜里飞行,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蝴蝶身上的鳞片可以调节体温 (3)卫星表面设计成百叶窗的样子(每空1分)2.无线电波 障碍物 无线电波荧光屏(每空1分)
3. (2) (2分) 解析:根据选文(二)第①自然段中“当飞机飞到一两万米的高空时,那里的气温比地面低多了,人几乎经受不住那样的寒冷”可知,这里的“几乎”表明人在高空差点儿无法承受寒冷,但并非完全无法承受,这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如果去掉“几乎”,句子的意思就变得过于绝对,所以“几乎”不可以删掉。
4.示例:(1)文章内容 (2)编蝠飞行和飞机夜晚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3)生活实际(4)人类还有哪些发明也是从动物身上获得启示的呢 (每空1分)
四、B A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