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雨说》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雨说》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30 18:4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九年级语文上2《雨说》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握“雨”的形象,感受作者的真情。

3、体会拟人化手法的运用。
学习过程:
一、 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雨说》(板书)。
请同学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齐读。
二、 指导朗读诗歌
过渡:本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歌,诗歌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最适于朗读。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体会到诗歌的妙处。www.21-cn-jy.com
1、听读感受:
示自学指导:

听朗读,一要听准音,二要注意感受作者的感情基调与朗读基调。
2、读准字音
示字词:田圃(
) 禁锢(
)枯黄(
) 喑哑(
)
留滞(
) 襁褓(
)
蓑衣(
) 喧嚷(
)
指名读,评议强调,齐读两遍,读准音,记住形。
3、把握基调:
讨论、明确:感情基调是喜悦的,朗读基调是轻快的。
4、自由练读:
请同学们带着喜悦的感情,用轻快地语调练习朗读诗歌。
5、研讨读法:
过渡: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观书需先熟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心。”如何才能实现“吾口诵吾心”呢?理解思想内容,读懂作者感情是前提。(1)分组研讨21教育网
示自学指导:
分组研读1、23、45、678、9小节,概括大意,并说说如何读好这小节,试着读出来。
(2)组织讨论
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第一小节:干旱严寒,万物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春雨在人们期盼中如期而至,用杜甫的诗说真乃“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急切、企盼)
第二小节:雨轻轻来到人间,接着上句诗真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轻柔、亲切)
第五小节:春雨给大地带来生机与活力,温暖、明媚、充满希望、生机盎然。与第一小节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结构上前后呼。(欢快、喜悦)
第七八小节:雨教孩子们勇敢的笑。笑是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勇敢的笑”指面对困难、挫折,积极面对,笑对生活。(高昂、乐观)
第九小节:雨交代归宿并表达祝福。雨牺牲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换成了孩子们嘴里的那份甜,多么崇高的无私奉献精神,用龚自珍的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形容恰如其分。(欣慰、祝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配乐分角色朗诵
男生 第1节 女生 第2节
男生 第45节 女生 第6节
合读 第78节 师 第9节
三、指导理解诗歌
1、概括“雨”意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理解文章的窗口。本文的标题是《雨说》,全篇都是雨说的话。综合各小节大意,请概括一下,“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学生组织语言自述,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欢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2、品味“雨”韵
(1)感知“雨”的形象
你感觉诗中的“雨”是什么样的形象?浏览课文,试着用“春雨是 的使者”句式说话,感知“雨”的形象
指名回答,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春天的使者:雨来探访四月的大地,给万物带来生机,所以是春天的使者。
爱的使者:雨是温柔亲切的,充满爱心的;雨让孩子们学会勇敢的笑;雨祝福孩子们有幸福美好的生活。
(2)体会拟人化手法的运用
“雨”会说话吗?这首诗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引导交流,相机点拨,适时小结:
这首诗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雨”被赋予生命的灵性与人的情感,成为一位给大地
带来生机的春天使者,一位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
这首诗是献给儿童的,出色的拟人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手法,使这首诗具有亲切感人、形象可爱、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风格,合乎孩子们的心理,更显出“雨”对孩子们的亲切关怀,能打动孩子们幼稚的童心,使雨说的话收到更好的效果。
3、体会“雨”情
(1)过渡:刚才我们紧扣标题《雨说》理解了雨的主要意思,把握“雨”的形象,体会了拟人手法的运用与作用,除了正题之外,这首诗还有一个副标题。
(2)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服标题的作用。(点明了这首诗特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概括了诗的内容,表明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与祝愿,有利于理解诗的主旨。)
示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
( http: / / www.21cnjy.com ),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写作背景
《雨说》是郑愁予于1979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成的,当时正值我国 “文革”灾难结束不久, 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中的“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21cnjy.com
指名说说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4、背诵积累
这首诗清新明朗,节奏明快,蓬勃向上,富有活力,愿不愿意让这绵绵的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田,让这浓浓的爱意融入我们的心田,选择你喜欢的两段背下来。
四、指导练写诗歌——仿写练习
“春雨带来了花红柳绿”,“秋风吹来了瓜果飘香”,现在正好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就让我们一起去体味丰收的喜悦。21·cn·jy·com
试着学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一首《风说》,从中感受写诗的乐趣。
结束语:我们从郑愁予的《雨说》中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读到诗人对中国儿童的热爱和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福。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从诗人的笔下感受到真、善、美。其实,我们周围的世界也充满了真、善和美,只要用心去体会,相信我们也能写出一首首美丽的诗歌。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