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训练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一、单选题
1.图示装置不能完成相应气体的发生和收集实验的是(加热、除杂和尾气处理装置任选)( )
A. 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
B. 用与浓盐酸制
C. 用固体与熟石灰制
D. 用锌粒与稀硫酸制
2.下列实验装置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图①装置用于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B. 图②装置用于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碱溶液
C. 图③装置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D. 图④装置用于制备乙酸乙酯
3.列实验的对应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
A.用HCl标准溶液滴定NaOH溶液 B.稀释浓硫酸
C.从提纯后的NaCl溶液获得NaCl晶体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Cl溶液
4.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装置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灼烧海带制海带灰 准确量取15.00 mL稀盐酸 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 使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备C2H2
5.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搅拌一段时间后,滴加浓盐酸。不同反应阶段的预期现象及其相应推理均合理的是( )
A. 烧瓶壁会变冷,说明存在的反应
B. 试纸会变蓝,说明有生成,产氨过程熵增
C. 滴加浓盐酸后,有白烟产生,说明有升华
D. 实验过程中,气球会一直变大,说明体系压强增大
6.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试剂
A 检验NaBr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K3[Fe(CN)6]溶液
B 测定KHS溶液中c(S2-) 用AgNO3溶液滴定
C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 加入金属Na,过滤
D 测定KClO溶液的pH 使用pH试纸
7.将硫酸酸化的滴入溶液中,溶液变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
B. 该实验能证明具有氧化性
C. 在酸性条件下也能氧化
D. 若改用盐酸酸化,实验现象相同
8.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滴加几滴碘水,溶液未变蓝。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淀粉已完全水解
B. 淀粉未发生水解
C. 淀粉部分水解
D. 无法判断水解程度
9.仅用下表提供的试剂和用品,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 用品
A 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 MgCl2溶液、AlCl3溶液、氨水 试管、胶头滴管
B 制备乙酸乙酯 乙醇、乙酸、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 试管、橡胶塞、导管、乳胶管、铁架台(带铁夹)、碎瓷片、酒精灯、火柴
C 制备[Cu(NH3)4]SO4 溶液 CuSO4溶液、氨水 试管、胶头滴管
D 利用盐类水解制备Fe(OH)3胶体 饱和FeCl3溶液、蒸馏水 烧杯、胶头滴管、陶土网、三脚架、酒精灯、火柴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Fe2+具有还原性
B 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振荡,加热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SO2具有漂白性
C 向盛有淀粉 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用p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pH,比较溶液pH大小 CH3COOH是弱电解质
11.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试剂
A.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 溶液
B. 测定溶液中 用溶液滴定
C.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 加入,蒸馏
D. 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向水解液中加调碱性后,加银氨溶液加热
12.在盛满的集气瓶中加入烘干的活性炭,气体颜色变浅。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 浓度降低导致颜色变浅
C. 活性炭与发生化学反应
D.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13.下列用如图装置(加热及夹持仪器已略去)进行的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①中装置a可用于吸收尾气中的Cl2,b可用于吸收气体时防倒吸
B.装置②可实现制取CO2实验中的“即关即止,即开即用”的作用
C.利用装置③制取SO2,并验证其还原性
D.利用装置④验证KHCO3和K2CO3的热稳定性,X中应放的物质是K2CO3
14.某小组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入氮气可排尽装置内空气
B.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物含和
C. 装置中变红,说明产物含还原性气体
D. 停止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停止通氮气
15.铝与相同浓度的不同铜盐溶液反应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铝片插入溶液中长时间无红色物质析出,可能因氧化膜阻碍反应
B. 铝片插入溶液中反应剧烈,可能因破坏氧化膜
C. 酱油色溶液倒入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
D. 相同条件下,与三种铜盐溶液均不反应
1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甲可制取无水MgCl2
B.乙可验证金属性:Zn>Fe
C.丙可验证非金属性:Cl>Br>S
D.丁可探究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17.定性证明配合物(亮黄色)在高浓度下稳定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工业盐酸中滴加饱和溶液,亮黄色褪去,证明不稳定
B. 实验中浓度降低,导致解离
C. 若改用稀盐酸,实验现象相同
D. 该实验说明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浓度无关
二、非选择题
18.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补铁剂中的Fe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Fe3+,影响铁元素在人体中的吸收利用。某实验小组进行如图所示的对照实验,验证补铁剂和维生素C一起服用的科学性。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
第一步: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对比试剂;
第二步:振荡;
第三步:滴加溶液。
[实验现象]
(1)A试管中溶液变______色,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2)维生素C具有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能防止被氧化。
[生活应用]
(3)某品牌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与,放入水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使口感更好,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性(填“酸性”或“碱性”)。
(4)烹调蔬菜时为减少维生素C损失,应注意______(写一条)。
19.三草酸合铁酸钾即 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 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探究。
(1) 三草酸合铁酸钾即 属于___(填“混合物、酸、碱或盐”);已知该物质中铁的化合价为 ,则该物质中 的化合价为___。
Ⅰ. 气体产物成分探究
(2) 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A)澄清石灰水(过量)、(B)浓硫酸、(C)灼热氧化铜、(D)澄清石灰水,观察到 A、D 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 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的成分是___(填化学式) 。
Ⅱ. 固体产物成分探究
(3) 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以 和 存在,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前,先预测 的性质,用新制纯净的 粉末,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格:(已知铁元素的化合价有 、、,稀溶液中 、 的颜色分别为浅绿色、黄色)
限选试剂:炭粉、酸性 溶液、稀盐酸、 溶液、澄清石灰水。
预测的 性质 预测的依据 预期现象
能与____反应 从组成看, 属于碱性氧化物 固体溶解,溶液为浅绿色
能与____反应 ____ ____
能与炭粉反应 ____ ____
20.实验室制备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的反应原理如下:, 制备装置(烧瓶中物质充分反应后再滴加乙酸溶液)如图所示。
已知:①几种物质的部分性质如表所示。
物质 沸点/℃ 相对分子质量 水中溶解性
乙酸乙酯 77.2 88 微溶
乙酰乙酸乙酯 181(温度超过95℃,易分解) 130 微溶
乙酸 118 60 易溶
②10ml乙酸乙酯粗品中含乙酸乙酯8.8g和少量乙醇。
③CH3COCH2COOC2H5亚甲基上的H有一定的酸性,制备时部分形成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仪器Z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冷凝水从 (填“a”或“b”)端流进。
(2)制备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最适合的加热方式为____(填序号)。
A .酒精灯直接加热 B .水浴加热 C .垫陶土网用酒精灯加热 D .油浴加热
(3)仪器Y盛放碱石灰的作用是 。
(4)反应结束后,滴加50%酸至混合液呈弱酸性的原因是 。
(5)提纯产品时需要进行蒸馏,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 (填序号)。
(6)最终得到3.40g乙酰乙酸乙酯,则上述实验中乙酰乙酸乙酯的产率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1.Ⅰ.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并探究相关物质的一些性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 写出 与 70%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如何验证生成二氧化硫 。
(3) 某同学拟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 的含量(假设空气中无其他还原性气体)。
你认为不可行的装置是___(填“a”或“b”),理由是 。
Ⅱ. 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消石灰和氯化铵制取氨气,装置如图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实验探究】
(4) 写出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 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
(6) C、D 装置中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___(填“C”或“D”) 。
(7) 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除⑤标明细外,其余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填序号)。
一、单选题
1.C
2.A
3.B
4.A
5.B
6.A
7.C
8.D
9.A
10.D
11.B
12.C
13.D
14.B
15.D
16.D
17.B
二、非选择题
18.(1)红
(2)还原性
(3)酸性
(4)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或凉拌食用等合理答案)
19.(1)盐;+3
(2)、
(3)
预测的性质 预测的依据 预期现象
稀盐酸 / /
酸性溶液 中为价,具有还原性 酸性溶液褪色
/ 中为价,具有氧化性 固体由黑色变为银白色(或红色)
20.(1)三颈烧瓶;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提高原料利用率;a
(2)B
(3)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防止进入反应装置
(4)使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转化为乙酰乙酸乙酯,且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其分解
(5)③
(6)26%
21.Ⅰ.(1)浓
(2)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若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则证明生成了
(3)b;空气通入速率过快,溶液不能充分吸收
Ⅱ.(4)
(5)向下排空气法
(6)D
(7)②④⑤